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一项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措施
2015-03-21吕国敏于江波
刘 琉,吕国敏,于江波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一项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措施
刘琉,吕国敏,于江波
(文山学院 艺术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文山学院与文山州文化局联合举办了“文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高校,使自然传承的地方文化遗产上升到了理论研究的层面。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保护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将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的发展。
“非遗”保护传承;理论研究;人才培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十八大报告还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1] 12。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进军中,文山学院与文山州文化局联合举办了“文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高校,使自然传承的地方文化遗产上升到了理论研究的层面。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保护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将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的发展。
一、文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现状
文山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全州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苗族的“踩花山”、瑶族的“盘王节”、彝族的“跳宫节”和“火把节”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文山州文化系统工作人员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要求,从2003年起对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调查整理,结果显示,共有215个项目濒临消亡。截止2012年,全州获批的各级保护名录共203项,其中包括国家级4项、省级22项、州级82项、县(市)级95项;各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321人,其中包括国家级5人、省级56人、州级148人、县(市)级112人;保护项目涵盖了传统节庆习俗、民间文学、音乐、美术、建筑、工艺、戏剧、曲艺、体育竞技、民间医药等方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收录了文山州“壮族彝族铜鼓舞”、西畴县“彝族葫芦笙舞”等。《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收录了西畴县“壮族鱼鼓舞”、文山县“壮族纸马舞”等[2] 131-133。
那么多项目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繁重和紧迫。多年来,文山州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的工作原则,在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文化工作者们都已经认识到,非遗保护的关键在于传承,而传承是要靠人来进行的。因此,在各种较大范围的文化活动中,他们都会自觉地抓住机会,以宣扬传承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创作重点,不遗余力地把本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推介出去。例如,新编舞蹈《棒棒灯》和《顶灯跳弦》,参加第三届中国(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分获一、二等奖;大型民族歌舞《三七花开的地方》参加第十四届滇中南艺术节获白鹇金奖;花灯歌舞《辣椒情》参加全省花灯艺术周活动获“二等奖”;《坡芽情歌》参加第十四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团体决赛获原生态组亚军;大型歌舞音乐诗画《坡芽歌书》参加2013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获金奖;大型壮剧《彩虹》参加2013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获银奖。
“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长期、漫长且艰苦的工程,不能仅靠文化部门偶尔的对外宣传,要做到真正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必须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从根本上提高各族人民对保护与传承自身文化遗产和文化血脉的自觉与自信。高校引进“非遗”,开展对“非遗”的研究和传播,并有所选择地将部份内容纳入高校的教学计划,其意义就更为重要了。
二、“非遗”进校园以来的研究成果和社会影响
一直以来,文山学院都很重视地方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研究。学院党委书记熊荣元就是一个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热心人,他曾在就任富宁县县委书记期间就组织过“坡芽情歌”的挖掘、整理。在院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文山学院于2002年在科技处成立了民族文化研究机构。自2007年起,文山学院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理论研究刊物《文山学院学报》(原《文山师专学报》)上开辟了极富地方文化特色的“壮剧研究”和“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栏目。2012年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从科技处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同年6月,文山学院成立了艺术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地方民俗和民族音乐等方面的研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升到理论研究层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有益尝试,并对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校园文化、推动地方文化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学院通过科研项目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力度,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自觉与边疆民族特色文化遗产化保护研究》(民族研究所李萍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边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民族研究所李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美术学视野中的“坡芽歌书”符号形象研究》(艺术学院戴艳主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壮族铜鼓制作工艺研究》(艺术学院王绍祥主持);《文山州壮族舞蹈棒棒灯的保护与传承》(艺术学院白云武主持);《云南壮族习惯法研究》(政法经济学院朱海文主持);文山学院科学研究基金委托项目《中国云南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民族文化研究所主持);《文山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开发研究》(艺术学院刘琉主持);《文山苗族传统图案及开发运用研究》(艺术学院孙华主持);《文山彝族服饰图案资料库建设》(艺术学院吴新林主持);《云南瑶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提要辑录》(人文学院杨永福主持);《村落社会结构变迁中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麻栗坡县马林村苗族吹枪为例》(体育学院周山彦主持)等20余项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项目,可见学院对“非遗”的重视。
这么多研究项目的开展,不论成果如何,其意义都是不可低估的。首先,它表明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由自然状态上升到理论研究的层面,并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拓宽了传播的渠道,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其次,它使高校教育与实际紧密结合,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技,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实践证明,每一个项目的调查与研究,客观上都对这一项目起到了促进与激励作用。如,关于云南壮剧几个课题的田野调查,促使了富宁县与广南县的不少农村业余壮剧班恢复了演出活动,形成了壮剧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复苏。研究者深入乡村进行田野调查研究,使群众感受到政府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加之研究者们在调查中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和“非遗”保护等有关信息的传播,提高了各民族群众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的自觉和自信。
三、有选择地将“非遗”纳入教学计划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中,文山学院更具实践意义的是将部分“非遗”内容有选择地纳入了学院教学计划。这样不仅向师生展示了地方优秀的民族文化,也是对大学教育的一种改革、探索、补充和丰富。在当前文化建设高潮到来与文化建设人才匮乏的大背景下,文化建设迫切需要依托高校教育教学,进行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为地方输送文化建设人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建设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在各种重大节日活动、各级政府组织的文艺演出或比赛中,拥有业务专长指导人员的极端匮乏,制约了群众文化的发展。
文山学院原为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要培养中小学教师,课程设置以师范类为主。但作为文山州的唯一综合本科院校,培养的教育人才除了要搞好常规的教学外,还常常被抽调至文化系统,参加各类文化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活动组织、指导能力,才能适应地方需求。从近几年学生就业的情况看,各地的文化事业单位如民族文化工作队(团)、县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都十分需要文化素质较高和有一定艺术专长的指导人员。随着文化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原来在教育战线工作,偶尔表现出文艺专长的人也常常会被调到文化单位。例如,现任文山州文化局的两位副局长;富宁县文化局副局长;广南文化局副局长;富宁县委宣传部文产办副主任及文山州文化馆非遗工作人员,均为文山学院艺术学院毕业的学生,还有工作在各地州的许多学生都长年从事文化建设工作。
为地方文化建设培养输送人才,已成为文山学院教学工作中必须思考的问题。不断拓展学科,增加有地域特色的实用课程已是必然。文山州坐拥让全国音乐工作者都羡慕的丰富的民族资源和各类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如没有充分地加以开发和利用,实在可惜。为改变现状,文山学院艺术学院尝试着先从声乐、舞蹈教学入手,在声乐课堂上引入了民歌、酒歌、山歌等内容,让学生学唱一些较为简单的壮语、苗语歌曲,同时在舞蹈教学中积极开发壮、苗、彝、瑶、傣五个少数民族的特色组合,让学生掌握基本律动,为将来创编文山的本土舞蹈打下基础。省级课题《壮族酒歌的收集整理》、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乡土声乐教材》、校级课题《文山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开发》等也顺势而出,为丰富、规范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理论方面,文山学院还增设了地方特色课程《民族民间音乐》等,以期让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地方民俗。至于文山州独有的剧种——壮剧,民族音乐研究所正考虑采用请民间戏班到学校演出的形式,让学生对这一古老剧种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再适时推进。总之,学院要通过这些特色课程,传承地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增强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高校开展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起到营造氛围、发挥助推和智力支持等作用是有限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从根本上来说还需依靠政策的支撑、全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克服传统师范类音乐教育的局限性,锐意改革,大胆创新,面对现实,切合实际地不断丰富和改进教学内容,培养的学生将会更适应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为地方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1]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 梁宇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化艺术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杨爱民)
Introduc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to Campus: An Effective Measure for Protecting National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s
LIU Liu, LV Guo-min, YU Jiang-bo
(School of Arts,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00,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pushing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Wenshan University and Wenshan Culture Bureau co-organize the activity of "Wensh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Entering Campus", which pushes the heritage protection to the theoretical level. This is an unprecedented step for protecting national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s and promoting local cultural development.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oretical study; talents training
K203
A
1674-9200(2015)01-0114-03
2014 - 06 - 10
刘 琉,文山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