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流行与防控措施
2015-03-21焦素英
焦素英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健康体检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这种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可以通过感染的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传染给易感宿主.20世纪60年代以前传染病肆虐猖獗,可以在短时期内让一个村庄的人不复存在,近些年有些传染病又卷土重来甚至变种出现,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1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就不会发生.
1.1 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主要有有以下几种:
1.1.1 病人.病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病人作为传染源的的传染强度主要取决于排出病源体的数量和频度.一般而言,重型病人比轻型病人排出的病原体多、传染强度大;临床症状期比潜伏期和恢复期排出的病原体多、传染强度大;活动范围大的病人比活动范围很小的病人传染强度大.
1.1.2 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统称为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按其携带状态和疾病分期的关系,分为三类:
一是潜伏期病原携带者.不同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各异,变化范围从几小时到数十年,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既具有传染性,而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不具传染性或传染性很小.
二是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凡临床症状消失后病原携带时间在3个月以内者称为暂时性病原携带者,超过3个月者称为慢性病原携带者,少数人甚至可携带终身.
三是健康病原携带者,指整个感染过程均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排出病原体者,如白喉、脊髓灰质炎等.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传染强度取决于其排出的病原体数量、携带病原体的时间长短、携带者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条件及防疫措施等.
1.1.3 受感染的动物.人类的某些传染是由动物传播造成的,这些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或人兽共患病,如鼠疫、森林脑炎、狂犬病、炭疽、血吸虫病等.动物作为传染源主要取决于人与受感染的动物接触的机会和密切程度,近年来,由于家养宠物造成的传染病发生甚至爆发或流行的现象很多.
1.2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浸入新的易感宿主的全部过程.传染病常见的传播途径有:
1.2.1 经空气传播.其方式包括经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传播.飞沫传播是指病人呼气、喷嚏、咳嗽时经口鼻将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排入环境,这种传播在一些拥挤的公共场所较易发生;飞沫核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由于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以气溶胶的形式漂流至远处;尘埃传播是指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分泌物落在地面干燥后形成尘埃感染给易感者.
1.2.2 经水传播.经水传播的方式包括饮用水和疫水传播.饮用水传播是指饮用水源被污染导致的传染病传播,饮用水传播的疾病常呈现暴发性;疫水传播是指人们接触疫水时,病原体经过皮肤、粘膜浸入机体而导致的传染病传播.
1.2.3 经食物传播.食物传播是指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或受到病原体的污染而导致传染病在进食者中的传播.
1.2.4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指在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的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指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排出的分泌物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传播.
1.2.5 经土壤传播.有些传染病可通过被污染的土壤传播,一些能形成芽孢的病原体污染土壤后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十年之久.
1.2.6 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
1.2.7 围生期传播.指在围生期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也被称为垂直传播或母婴传播.
1.3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传染病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易受感染的人群.人群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会影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是可变的,其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易感人群多时,一旦有传染源进入,发病人数就多,相反,易感人群少,有传染源进入也不易发病或发病人数不多.导致人群易感性增加的因素有:婴儿的出生、易感人口的输入、具有特异性免疫力人口的减少和死亡以及随时间推延带来的人群免疫力的自然下降和消失等.导致人群易感性减少的因素有:预防接种及传染病流行后人们对该传染病的免疫力增加等.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及对人群进行该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而定.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要重点保护易感人群,避免他们与传染源的接触,并在必要时服药预防.做好预防接种是减少和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措施之一.
2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大因素
传染病的流行主要取决于自然和社会两大因素.传染病的流行有赖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三个环节的连接和延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影响传染病的流行和消长,三个环节的连接直接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气候因素和地理因素.近些年全球气候变暖已使地球表面温度明显上升,温度的变化带来了新的降雨格局,造成大量水洼,为蚊蝇提供了理想的孳生场所.温度的上升也促进了媒介昆虫的繁殖生长,增强了其体内病原体的致病力,促进了一些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气候变暖使原属温带、亚热带的部分地区变成了亚热带和热带,使局限于热带、亚热带的传染病蔓延至温带.气候变暖也使媒介昆虫和动物宿主的迁徙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有的媒介昆虫以前只能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但由于气候变暖,现在在海拔1400~2000米的高度也可以有这样的媒介昆虫生存.
2.2 社会因素
与传染病流行相关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人们的卫生习惯、医疗卫生状况、生活条件、居住环境、人口流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管理等.近些年以下几种情形与传染病的流行有很大关系:一是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使病原体和传播媒介耐药性日益增强;二是城市化和人口爆炸使人类传染病有赠无减,城市化造成大量贫民窟的形成,贫穷、营养不良、居住环境拥挤、卫生条件恶劣、缺乏安全的饮水和食物是传染病滋生与发展的温床;三是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促进了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四是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航运速度的不断增加也有助于传染病的全球性蔓延;五是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砍伐改变了媒介昆虫和动物宿主的栖息习性.
3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传染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必须引起全人类的足够重视,世界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和探索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3.1 针对传染源的预防控制措施
3.1.1 针对传染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病人一经诊断为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就应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实行分级管理,只有尽快管理传染源,才能防止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
3.1.2 对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管理和随访,其病原体经2~3次检查呈阴性后方可视为正常.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可能接受感染者都应接受检疫,检疫期为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对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可对接触者施行预防接种,此外还可采用药物预防等措施.
3.1.3 对危害大且经济价值不大的动物传染源应予彻底消灭;对危害大的病畜或野生动物应予捕杀、焚烧或深埋;对危害不大且有经济价值的病畜可予以隔离治疗;此外还要做好家畜和宠物的预防接种和检疫.
3.2 针对传播途径的预防控制措施
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去除和杀灭病原体.应加强被污染物品、周围环境、空气的消毒;杜绝吸毒和使用公用注射器;注重运用通风、洗手、杀虫等防止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措施.消毒是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包括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两大类.预防性消毒是对可能受到病源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施行消毒,如:乳制品消毒、饮水消毒等.疫源地消毒是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致病性微生物.
3.3 针对易感者的预防控制措施
对易感者的预防重点是做好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免疫预防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其中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属于主动免疫.此外,当传染病流行时,被动免疫可以为易感者提供及时的保护抗体.高危人群应急接种可以通过提供群体免疫力来及时制止传染病大面积流行.接触传染病的医务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置和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有可能暴露于传染病生物传播媒介的个人需穿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腿、鞋套等.
3.4 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紧急控制措施
在有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必须立即组织力量防治,政府卫生部门,科研院所的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和微生物学专家,各级卫生防疫机构的防疫检疫人员,各级各类医院的临床医务人员和社会各相关部门应立即组织开展传染病流行或爆发的调查,与此同时立即实施有效的紧急防控措施:隔离传染源;治疗病人尤其是抢救危重病人;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停工、停业、听课;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封闭可疑水源、饮水消毒、禁食可疑食物、捕杀动物传染源和应急接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