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蜇伤多系统损害25例治疗体会
2015-03-21袁红丽
袁红丽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三科,贵州 六枝553400)
马蜂又称为“胡蜂”、“蚂蜂”或“黄蜂”,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快的昆虫。属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当受到人们有意或无意干扰时,会群起攻击,马蜂蜇伤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马蜂蛰伤为我科常见疾病,本地区以每年7-10月份为高发期。现将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25例马蜂蛰伤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病人,共计25例,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18~70岁;务农者20例,学生5例;蛰伤后中毒时间3~20h(平均8h)。临床表现:入院时有确切的马蜂蛰伤病史和多个蛰伤部位,蜇伤部位多在头部、颈部、四肢暴露处,腰背部也常见,蜇伤后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变黑25例,瘙痒19例,烦躁、淡漠7例,肝区疼痛19例,黄疸、黑便6例,肝功能异常24例,心悸、心肌酶谱异常24例,恶心、呕吐18例,溶血性贫血8例,头昏、头痛20例,腰痛、少尿或无尿19例,酱油样尿16例,血肌酐、尿素氮异常升高19例,心电图异常10例。
1.2 治疗方法 (1)充分暴露蜇伤部位,头部较多蛰伤者剃掉头发,于红肿处寻找伤口,除毒刺,拔出残留毒针,用碘酒、酒精局部消毒,用酸性溶液冲洗,中和蜂毒碱性,减弱毒性。(2)抗过敏激素冲击:早期使用大剂量激素,争分夺秒。临床上可使用地塞米松20~30mg/d静滴或静脉应用甲泼尼龙40mg,1次/d,使用3~5d;抢救时首选肾上腺素。(3)保护心脏、肾脏、肝脏:在受伤后2~3d,患者往往会出现心脏、肾脏和肝脏的损害。入院时立即查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次日复查1次。同时均给予相应对症保肝、营养心肌、保肾治疗,使用大剂量的654-2,每次20mg,1次/d,可以很好地改善微循环。(4)血液净化:入院后立即进行,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每周3次,每次2~4h。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心肌酶、凝血三项。
2 结 果
患者住院5~30d,平均10d。2例在我院外科住院,因拒绝血液净化治疗,住院次日死亡。余23例均转入肾内科行血液净化治疗。20例痊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
3 讨 论
马蜂是我国蜂类中毒性最强的一种野蜂。蛰伤中毒是由于蜂的尾部毒刺刺入皮肤后,将毒液注入人体,引起局部反应和全身症状。马蜂的毒液呈碱性,主要含组胺、五羟色胺、缓激肽、磷脂酶A、磷脂酶B以及透明酯酸酶等,导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中毒反应较蜜蜂快而严重[1]。蜂类刺伤后,患者体内生物活性物质大量释放,可使人在短期内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休克、甚至衰竭。蛰伤后,首先引起局部皮肤反应,红肿明显,疼痛剧烈难忍,瘙痒,少数有水泡和坏死;重者可迅速出现全身症状: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以及肌肉痉挛、昏迷;严重者出现少尿、无尿和血尿、黄疸、溶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呕血、黑便、心慌、气急、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急性胰腺炎、胸腹水等多器官功能不全甚至衰竭死亡。蜂毒中还有一种抗原性蛋白,能引起严重变态反应,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可因过敏性休克窒息致死[2]。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蜂毒所致多器官功能损害,除局部损害外,以肾脏最常见,心脏和肝脏次之。因此,马蜂蛰伤患者无论临床症状轻重,均应重点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心电图及血常规等,以了解脏器受损情况。
紧急伤口处理,早期足量应用皮质激素抗过敏治疗,及早联合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是急救治疗重要环节。本组病例马蜂蛰伤一旦明确诊断,在抽血后即行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结果除2例因入院时一般情况尚可,家属和患者均拒绝血液净化治疗后24h内死亡。其余均痊愈或好转出院。应用血液透析可去除体内的中小分子蜂毒素和有害代谢产物,维持酸碱平衡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血液灌流可去除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蜂毒素以及大分子代谢产物。早期预防性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可以阻断病情的进展,从而降低死亡率,是马蜂蛰伤中毒治疗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马蜂毒液含蚁酸和神经性毒素,容易侵犯神经,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或甲泼尼龙有抗炎、抗毒、抗过敏和抗休克作用,其起效迅速,症状消失快,基本无痛苦,病人容易接受。本组病例患者恢复时间长短不一,除与蛰伤部位的多少、蛰伤中毒时间有关外,个体对毒素的敏感性等可能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目前对蜂蛰伤患者需紧急处理伤口,早期抗过敏治疗;对急性重症中毒伴多器官功能障碍者,提倡行早期或预防性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是确保蜂蛰伤急救成功的关键;同时重视及时加用保护心脏、肾脏、肝脏药物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感染等综合治疗,以利于急危重症中毒患者的救治。
[1] 任引津,张寿林,倪为民,等.实用急性中毒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44.
[2] 陈灝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