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蜂蜇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2022-07-22甘林望吴蔚桦高利超欧三桃通信作者

医药前沿 2022年15期
关键词:蜇伤病死率数量

甘林望,吴蔚桦,李 丽,高利超,欧三桃(通信作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肾病内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多样,蜂类繁多,蜂螫伤的发生率较高。人体被蜂螫伤后,轻者蜇伤处可出现局部反应,重者可引发严重的全身过敏反应,甚至同时或序贯发生多脏器损害,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危害人类健康。蜂蜇伤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重症蜂蜇伤患者,病情常快速进展,并发症多且重,治疗难度大,病死率较高。本文旨在探讨蜂蜇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以期能帮助临床医生早期发现具有死亡高风险的蜂蜇伤患者,以便早期采取积极治疗措施,降低蜂蜇伤患者病死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 年10 月—2020 年10 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91 例蜂蜇伤患者病历资料。纳入标准:①首次诊断为蜂蜇伤、初始治疗者;②年龄18 ~70 岁;③最近1 个月内没有食物、药物中毒或其他虫咬伤病史。排除标准:①自动放弃治疗;②蜂蜇伤前已存在脏器功能损害;③蜂蜇伤前已存在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免疫缺陷、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④病史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由专业医护人员向蜂蜇伤患者和(或)其家属询问病史并搜集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数据,包括性别、年龄、生命体征、蜂蜇伤部位及数量、蜂蜇伤至第1 次就诊时间、血常规、血生化、血电解质、DIC 检查、血气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液净化治疗等相关临床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191 例蜂蜇伤患者基本情况

蜂蜇伤患者平均年龄为(49.98±14.32)岁,总病死率为9.95%,男性女性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191 例蜂蜇伤患者性别病死情况比较

2.2 蜂蜇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191 例蜂蜇伤患者中,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性别和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死亡组蜂蜇伤数量≥30 个、蜂蜇伤部位≥3 个、蜂蜇伤至第1 次就诊时间≥6 h、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发生MODS以及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比例均大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蜂蜇伤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各因素比较[n(%)]

2.3 蜂蜇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蜂蜇伤患者的死亡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蜂蜇伤数量、蜂蜇伤部位、蜂蜇伤至第1 次就诊时间、SIRS、MODS 以及血液净化治疗设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见表3。结果表明,蜂蜇伤数量越多、蜂蜇伤至第1 次就诊时间越长、存在SIRS及MODS的蜂蜇伤患者是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0.05)。

表3 蜂蜇伤病例死亡危险因素回归分析

3.讨论

由于目前尚无被广泛认可的蜂蜇伤患者确切的病死率。Xie 等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1 091 例住院患者,统计其院内病死率为5.1%。陈洪流等对103 例蜂蜇伤患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其病死率为8.74%。本文显示,蜂蜇伤患者的病死率为9.95%,表明蜂蜇伤患者病死率高,需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相关研究表明,蜂蜇伤后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蜂蜇伤数量。蜂蜇伤皮损数>30 个将被考虑为重度蜂蜇伤。蜂蜇伤数量越多,提示进入例体内的蜂毒量更大,引起中毒反应将更强。蜂蜇伤伤口数量是判断患者48 h 内存活的重要依据。孙钰文等在对507 例胡蜂蜇伤患者的统计分析中发现,在死亡的26 例患者中,蜇伤针数大于30 个者占65.38%,其病死率最高。本文结果也显示,蜂蜇伤数量是蜂蜇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0.05)。提示蜂蜇伤的数量越多,患者越容易发生死亡。

蜂螫伤导致的过敏反应常发生于螫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可持续长达48 h,过敏反应的发生增加蜂螫伤患者的死亡风险,及时识别并规范处理蜂螫伤相关过敏反应,可能有助于改善蜂螫伤患者的预后。有研究发现,蜂螫伤患者的预后取决于螫伤后是否得到及时救治等因素,蜂螫伤后数分钟至24 h,尤其是6 h 内的急救处理被称为是蜂螫伤救治的“黄金6 h”。本文结果显示,蜂蜇伤至第1 次就诊时间未在6 h 内的比例越大,越容易发生死亡(<0.05)。提示缩短蜂蜇伤至首次就诊的时间,及时就诊并获得及时救治,可减少蜂蜇伤患者死亡事件的发生。

相关研究发现,存在MODS 的蜂蜇伤患者发生死亡更常见,有50%蜂蜇伤的患者死于MODS。2019 年3 月,有超过800 名科学家联名反对使用值决定统计学意义,他们认为不应该仅仅因为值大于某个临界值,而下结论说两组之间“没有差异”或者“没有关联”。本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MODS 变量与蜂蜇伤死亡危险因素相关性的值为0.057,考虑到样本量小,OR 值为14.978,同时考虑到MODS 在蜂蜇伤中的临床重要性,值为0.057,已非常接近0.05,故判断为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蜂蜇伤患者一旦发生MODS,其死亡风险更高。

SIRS 是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经常遇到的并发症,SIRS 对预测疾病严重程度、器官衰竭和结局具有重要意义。SIRS 与器官功能障碍和病死率相关。Xie 等统计发现大多数蜂蜇伤患者存在溶血或横纹肌溶解,并可能导致SIRS 甚至MODS。本文表明,发生SIRS 的蜂蜇伤患者死亡风险增大(<0.05),提示积极处理SIRS,防止其进展至MODS,可以降低死亡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蜂蜇伤数量、蜂蜇伤至第1 次就诊时间、存在SIRS 及MODS 是蜂蜇伤死亡的危险因素(<0.05)。因此,若不幸被蜂蜇伤,必须及时就医,一旦发生SIRS或者MODS,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尽量减少死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蜇伤病死率数量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季德胜蛇药片内服外敷治疗红火蚁蜇伤的临床观察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统一数量再比较
小偏方对付虫蜂蜇伤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CVVHDF联合HP治疗蜂蜇伤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
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治疗蜜蜂蜇伤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