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现代画坛的奠基者——马基光
2015-03-21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454150
王 海 (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454150)
一、马基光的艺术生涯
马基光(1915—1979),笔名马啸、马塞,回族,河南开封人,中国近代著名版画家、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河南省现代画坛的奠基者,曾经为河南的美术发展和美术教育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他的艺术经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求学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时期。
1.求学时期
马基光出生于开封,因为祖父出身于举人并擅长书画,受其影响,马基光从小也酷爱书画,并且在上初中时,又受到著名画家,时任中学美术教师的谢瑞阶先生的指导,在两位重要人物的影响下,马基光逐渐走上了美术的道路。
初中毕业之后的1933年,马基光考入国立杭州艺专高中部。在杭州艺专的三年,是马基光接受系统美术教育的三年,他学习勤奋,观察力强,素描学得非常扎实,打下了良好的绘画基础。
1936年马基光升入杭州艺专大专部绘画系继续学习绘画。关于升入杭州艺专大专部的时间,张绍卿在《河南现代美术史》一书中叙述为1938年,而笔者采访马基光之子马岭先生所得材料显示为1936年,再经笔者考察比对后认为正确时间应为1936年,《河南现代美术史》中1938年跟其上下文有矛盾,笔者判断应为笔误或者校对错误。当时的绘画系给学生安排的课程兼重中西绘画,学生们既学习中国画有学习西画,马基光就曾跟随潘天寿学习中国画,跟随方轩民学习油画,为他打下了全面艺术才能的基础。同时在鲁迅的影响下,马基光也逐渐开始尝试木刻版画的学习和创作。他还在学校参加了一个木刻研究班,在学习木刻过程中受到新兴木刻运动思潮的影响,木刻版画成为他在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创作手段。
1937年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杭州艺专从杭州西迁至湖南省沅陵县,在沅陵办学期间,学校成立“木刻研究班”,马基光一直是主要负责人之一,与同学一起编印《抗战木刻画集》,这本画集随着学校的迁移而散发各地,极大地鼓舞了抗日战争后军民的士气。学校后又迁到云南昆明,杭州艺专跟一同流亡到此的北平艺专合并,成立了新学校——国立艺专。马基光在新学校继续学习直到1939年毕业。他又跟同学一起热心筹备“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他在20世纪50年代的自传中这样描述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学校在沅陵时期就成立了‘木刻研究班’,编印了《抗战木刻画集》散发全国各地。我一直是主要负责人之一。到昆明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的卢鸿基叫在昆明组织木刻分会,我约同学夏明、韩秀石等一同筹备。向云南省党部备案不批准,我们就以筹备会的名义活动。1939年鲁迅逝世纪念日,我们到街头义卖。此间,经常发表作品,宣传抗日。”1其拳拳报国之心可见一斑。
2.抗战时期
马基光在抗战时期的活动主线就是积极投身抗日事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抗日做贡献。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马基光还在学校读书,但他依然那起手中的画笔和刻刀,创作出一系列作品来揭露现实,抒发自己对日寇的愤怒和爱国情怀,如1937年创作的《打回老家去》,1938年创作的《乞讨》《民族恨》《母亲》《敌机过后》,1939年创作的《边耕边备战》《播种》《殉难》《流亡》《抢收》等,在求学时期的一些列作品,不仅标志着马基光艺术技巧的日臻成熟,而且标志着一位极具爱国责任感艺术家的成长。
1939年7月,马基光从国立艺专毕业。1940年春天,马基光加入了国民政府教育部第四戏剧教育队并担任负责人,开始了他长达6年的大西北流亡生活。在戏剧教育队中,最为主要的任务是抗日宣传,另外还承担着古代美术考察和研究的任务,马基光担任美术研究组的组长。从1940年夏天到1941年夏天的一年中,戏剧教育队的队员横穿陕西,途径华阴、咸阳、武功、凤翔最后到达宝鸡。到1941年底又经天水、陇西、临洮,最后到达兰州。在西北的工作中,马基光一面负责抗日宣传工作,继续创作了一系列木刻作品,一方面对西北的民风民情进行细致的观察,绘制了大量的速写,并开始用国画的形式进行表现,如《陇西所见》《休息》等作品。
1942年5月,马基光离开戏剧教育队,又先后在多个机构工作,如他先到兰州的中华书局担任美术设计师,后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团员,曾经到青海塔尔寺写生考察,绘制了一批藏区少数民族题材的速写作品;后来到西北战区抗敌宣传八队担任指导员,又到西北战地服务团任职,还排演话剧剧目,担任话剧导演。整个抗战时期,马基光都在倾尽全力为抗战服务,践行知识分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1946年1月,马基光回到开封,走上教育岗位,兼职任教于河南艺术师范、开封艺术学校和河南省立女子师范等学校,直到1948年10月开封解放。
3.新中国时期
在开封解放之后,1949年12月,马基光在苏金伞的推荐之下,到河南省文联任职,担任河南省文联常委、省文联美术组组长,创作研究部副主任等职务。新中国建国初期,很多机构都属于草创期,各种机构不健全,专业干部也非常缺乏,马基光在这种环境下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为河南美术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马基光一方面承担着繁重的行政工作,一方面也坚持不懈地追求艺术,创作出一批反映新中国时代特色的作品,如《肃清隐藏的敌人》《天下农民一家》等。
在河南省文联工作几年之后,马基光又于1956年调任河南省群众艺术馆担任副馆长。1959年在谢瑞阶的盛情邀请下又调入郑州艺术学院任教,此时郑州艺术学院刚刚成立不久,正缺乏高水平师资,马基光在教学之余又勤于创作,在郑州艺术学院工作的7年间(1959-1966)成为他的一段创作盛期,创作出大量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作品,如《不让枫叶随风去》《向老艺人请教》《太行山写生》等等。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马基光正蒸蒸日上的美术事业停顿下来,他在文革中被剥夺了一切追求事业的机会。1972年,郑州艺术学院重新开始招生,这时候饱经磨难的马基光虽然身心健康遭到极大损害,但一有机他就以饱满的热情继续作画。1973年-1975年成为他美术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创作出巨幅黄河题材中国画《探流沙》。晚年的马基光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再画耗神费力的人物画了,但他转而把精力投向花鸟和鞍马方面,又创作出一批具有代表特色的马画和花鸟画。
1979年5月,马基光在动乱结束、新生活开始的曙光中心力交瘁,离开人世,追悼会上一幅巨大的挽联“艺苑伯乐,画坛青松”是对他一生奉献给美术教育、奉献给美术事业最崇高的总结。
二、马基光作品的艺术特色
马基光在艺术方面可称全才,油画、版画、国画无所不精,在题材上也涉猎广泛,精人物、花鸟,尤其擅长画马。据《中国艺术家辞典》记载,马基光是“著名国画家、版画家……解放前以版画为主,解放后多创作国画,并以擅长画马著称,晚年喜绘花卉,画风朴素清新,有浓郁的乡土气息”。2
1.版画作品
马基光早在求学时期就开始进行木刻创作,抗战爆发之后学校南迁流亡的2年,成为他木刻创作的活跃期,在报刊上发表了多幅作品并崭露头角,他的木刻艺术风格明显受到德国版画家科勒惠支艺术风格的影响。
由于抗日战争爆发,马基光早期的作品题材大都表现战争大环境下的社会现实,尤其是那些受到战争严重影响的难民的生活状态,表现出马基光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使命感。
创作于1937年的作品《打回老家去》是马基光的木刻早期著名作品,发表于当时上海的《时代画报》,观众反响强烈。此幅作品中,占据画面大部分面积的是三个农民的半身形象,造型粗犷,刀法劲利,三个农民手持长枪、手榴弹等不同的武器,望向远方;而目光注视的远方是位于画面左上角的一段长城,长城顶上却插着一面刺眼的日本国旗,代表着已经沦陷于日寇铁蹄下的家乡,三人的神情有悲愤、有不甘、也有誓死的决绝。这件作品构图饱满,刀法熟练,画面以黑色为主,带给观众压抑、沉重的感觉,尤其顺着三位农民的目光看向长城之上的日本国旗的时候,更是令观众感受到国土沦陷的耻辱感,自然而然的升起抗击日寇、不当亡国奴的决心。《打回老家去》虽然是马基光的早期作品,但作品具有深刻的主题思想,作者巧妙地利用艺术手法将时代精神表现出来。
《打回老家去》木刻(17×12cm,1937年)
在抗日战争时期,马基光创作出一系列木刻作品,一部分作品被收入《抗战木刻选集》,但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已经佚失,今天还能看到的还有《乞讨》《边耕边备战》《播种》《殉难》等。马基光的木刻作品感情真挚,画风奔放,画面散发着战争年代特有的爱国、爱人民的浓烈情感。
2.国画作品
马基光具有多样艺术才能,版画、油画、国画样样精通,从他整个艺术生涯来评价,艺术个性最强、艺术水准最高的当属国画。在抗战时期的西北旅途中,他就开始进行国画创作,在西北的路上,他参观和学习了大量古代美术遗存,临摹古代壁画,将自己的艺术兴趣从求学时期的西方艺术转向了中国传统艺术。《河南现代美术史》的作者张绍卿这样评价马基光:“他的国画融合传统绘画和壁画技法,将国画传统线描同西洋画的素描有机地结合起来。他的画色彩对比强烈,色阶鲜明而富有动感,吸收了北魏及隋唐壁画艺术精髓,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工笔重彩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3
马基光的马画。他酷爱画马,在1942年隋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在青海写生时积累了大量的鞍马素材和部分作品,大部分作品在兰州办画展时被出售了,但由于作者对马画的浓厚兴趣,后来又根据以前的素材重新绘制了一些作品,如《套马图》等。著名画家潘潔兹评价他的马画作品:“他画了无数的马,成了蜚声西北画坛的画马名家。他笔下的马都是桀骜不驯的野马,鬃毛飞动,霜蹄腾骧,真有‘所向无空阔’之概,,而驭者却是仕女型俊俏而矫健的藏族姑娘,正显示了画家性格的两个方面。……我惊奇地发现在这个旷达豪迈的中州大汉身上,竟蕴涵有那样炽热奔放而又细腻深沉的艺术气质和感情。”
马基光的人物画。马基光在解放前所画人物画题材多为表现当地风土人情,如在青海所画《藏族妇女》,在甘肃所画《陇西所见》,大都为小幅作品。解放后所画人物画题材多表现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歌颂党的领导,表现农民在社会主义新社会下的新状态和新风貌,如《天下农民是一家》是一幅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工笔作品;《不让枫叶随风去》是一幅写意人物画,表现的是一位农家姑娘将落下的枫叶收集起来挑回家继续利用的形象;《向老艺人请教》是一幅人物众多的工笔画,画面表现的是年轻的艺术爱好者向老艺人请教,在大家面前演奏的场景,表现了新社会农民的崭新风貌和幸福生活。他的国画代表作品大多是工笔作品,造型准确,结构结实,显然是将深厚的西画造型功底运用于国画人物的造型当中,线条工整细密,脱胎于传统绘画,设色浑厚,丰富而富丽堂皇,显然又受到敦煌壁画等中国古代传统壁画设色技法的影响,如此中西合璧、古为今用的艺术风格,曾引领了建国初期的中国画审美潮流。
《向老艺人请教》中国画(60×110cm,1965年)
马基光的花鸟画。马基光一生坎坷,但对艺术忠贞不渝,用毕生精力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道路。人至晚年,他虽已经没有年轻时旺盛的精力进行细腻的工笔作品的创作,但仍然笔耕不辍,将表现内容从人物转向了花鸟。年轻时正规的专业训练使他即使画写意花鸟也十分重视写生,在自己家里种花、养鸡进行写生。马基光的花鸟题材较为集中,常画的动物有麻雀、雏鸡、青蛙、金鱼,常画的植物有墨竹、睡莲、红梅、紫藤等,用笔老辣,独具特色。
三、结语
马基光是河南现代美术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建国后河南省文联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创了河南美术发展的新局面,他在教学岗位上的辛勤工作为河南培养了大批美术专业人才。马基光对国家、对人民的一腔热忱被著名美术家潘洁兹称为“爱国、正直的艺术家”。时光荏苒,前人已逝,但作为后来人要牢记这些前辈们的牺牲和功绩,艺术之路永无止境,我们要踏着前辈们的脚印不断前行。
本文图片均由马基光之子马岭教授提供,最后特别感谢马岭教授在百忙之中接受笔者的采访并赠予资料。
注释:
1.转引自《海特画舫’06秋之卷》(内部资料),第2页.
2. 转引自张绍卿.河南现代美术史[M].河南美术出版社,第155页.3.同上,第1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