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3-12吕竑海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05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4期
关键词:信仰文化遗产物质

吕竑海(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050000)

被称为“民族民间文化”或“无形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更是维护中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保护与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提升社会凝聚力,促进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保护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如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经费和设备保障不够、宣传教育工作不足等,这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极为不利。在这一背景下,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已势在必行。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

现阶段,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虽然在一定意义上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法可依,但只是一个总体纲要,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与此同时,各地区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有的也只是一些保护工作规划和相关文件,存在很大的漏洞。这就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法走上法制化轨道,更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足,他们根本不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什么,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使一些专业人员,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不足或误区,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解不透,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判标准把握不准确。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保护难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日常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很少有人愿意参与其中。

(三)民间信仰的问题

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伴随着民间信仰而存在的。这种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的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依托,具备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很多人对民间信仰存在理解误区,有的甚至将民间信仰当作封建迷信对待。殊不知,这种错误的认识正凸显了我们自身所存在的狭隘之处,科学固然重要,民间信仰同样需要尊重。

(四)传承后继乏人

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缺乏传承人一直是其中的一个瓶颈。从整体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仅限于年事已高的老艺人。很多年轻人并没有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与其学习枯燥的传统技艺,他们更愿意走向大城市,去发达地区寻求发展。这就造成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空有一肚子的本领和技能,却找不到传人的现实境遇。最令人遗憾的是,随着这些年迈的传承人相继去世,其所拥有的技能也将随之消失。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

为了顺利、高效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们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法可依。首先,制定并加强涵盖知识产权、流通管理、使用权限等在内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避免流失;其次,制定地方性条例和具体的保护方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适宜的环境下传承与发展;再次,将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与我国目前已有的法律制度体系相结合,构建一个综合的法律保护体系。

(二)加强宣传教育

作为一种全新的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力量。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最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和弘扬。比如,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应积极鼓励群众开展非物质文化方面的地区性活动,庆典、联欢会、影视放映、大型展览、专题研讨会、讲习班、培训班等都是不错的宣传方式,有时为了扩大宣传面积,还可以利用各种新闻、出版、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为人民群众普及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帮助大众树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推动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尊重民族信仰

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是实证的、应用的,而信仰却是感情的、心理的。所以,我们在对待两者时,应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联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只有宗教没有科学是瞎子,但只有科学没有宗教也是跛子。”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从原始巫术到《周易》,再到礼乐文化,这些都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任何一个地区的生存方式都代表着他们与所拥有的天空、海水、土地相处的经验,他们的经验、文化与他们居住的自然界和谐相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如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时,我们不仅是要保护它的外在形式,更要保护它的精神内核,只有内外兼顾,才能更好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四)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加强人才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不仅是民族民间文化的载体,也是建设民族地区文化的主要力量。因此,我们要对每项文化资源的民间传承人进行全面、具体的统计、挖掘和保护,采取多种形式,打造一支高素质、懂专业、会管理的人才队伍。首先,政府要加强对传统技艺的培训,鼓励并支持一些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训班和课程,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热情,为进一步挖掘传承者打好基础;其次,对工作成绩突出、做出重大贡献的新一代传承人给予必要的表彰和奖励,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传承热情,帮助老艺人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才流失。相信有了这一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会顺利许多,有效许多。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及传承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就对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形势下,社会各界必须积极参与进来,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改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1]徐秉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2).

[2]程润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建议[J].政协天地,2007(09).

[3]牟延林,吴安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主导与政府责任[J].现代法学,2008(01).

[4]宋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传承有关问题的探讨[J].东岳论丛,2013(02).

[5]张兆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变迁及其现实问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猜你喜欢

信仰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信仰的旗帜
与文化遗产相遇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