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代双源CT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5-03-20宋秀荣李猛孙凯乌日娜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先天性心脏病低剂量

宋秀荣 李猛 孙凯 乌日娜

摘要:目的 探讨第二代双源CT对于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入选先心病患者47例,均使用SOMATOM Flash CT扫描仪(西门子医疗、德国Forchheim)和超声心动图行心血管检查。所有入选患者均由外科手术或心血管造影证实。比较双源CT与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准确率。并且依据心率将患者分为两种,比较两组心率不同的患者射线剂量。结果 经手术或心血管造影证实心内结构异常共38处,双源CT诊断34处,诊断准确率89.47%,超声心动图诊断 37处,诊断准确率97.37%。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证实心外结构异常69处,双源CT诊断66处,诊断准确率95.65%,超声心电图诊断56处,诊断准确率85.51%,双源CT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心动图(χ2=7.07,P=0.008)。依据心率将患者分为A组(心率>70次/min),B组(心率<70次/min)。两组比较,射线剂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双源CT诊断心外结构异常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心动图,两者结合有利于全面、准确的诊断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对于心率偏快的患者,双源CT仍可以以较低剂量完成扫描。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低剂量;大螺距;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随着多层螺旋CT及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无创的手段有效地评估心血管及心外解刨结构的畸形,而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诊断中[1-3]。但是,随之而来的CTA时导致的严重的射线暴露问题使这一技术得应用受到限制[4,5]。

第二代双源CT其拥有的两套探测器、两套球管,明显缩短了扫描时间,降低了辖射剂量,其使用第二代双源CT所特有的Flash扫描模式,采用大螺距(3.4:1)快速扫描,可以避免因心率过快导致的图像质量的影响,不仅可以降低辐射剂量,还可以通过全新的造影剂注射方法有效地降低造影剂的使用剂量,有效减少造影剂导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通过第二代双源CT低剂量大螺距扫描成像技术结合新的造影剂注射方法诊断先心病的CT影像资料,并将CT结果同手术结果对照,评价该成像技术与心脏彩超对复杂型先心病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连续入选2013年1月~2014年4月的在包头市中心医院行双源CT检查的47例的先心病患者,其中男34例,女13例,年龄23个月~41周岁,平均(15.41±10.9)岁。所有患者行CT检查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入选患者均经心脏外科手术或心脏血管造影证实。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既往病史、肾脏功能等资料均记录在案。

1.2 CT成像要求 所有检查均由第二代双源CT完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Siemens Healthcare)。所有患者平稳呼吸,行CT检查前均进行屏气训练。不能屏气配合的患儿予以口服水合氯醛在儿科医师管理下完成。所有图像均采用由主动脉弓到肝脏方向。参数如下:管球旋转时间为0.28s,准直2*64*0.6mm层厚:Z-飞焦点方法采集2*128*0.6mm层厚,管电压均为120kv,管电流50 mAs;Pitch=3.4。数据采集使用心电门控方式,设定30%的R-R间期为时间窗。扫描模式采用flash Spiral模式。依据患者行CTA检查时的心率将患者分为A组(心率>70次/min),B组(心率<70次/min),记录两组患者的扫描时间、射线剂量。

碘造影剂(优维显,370mgI/ml)注射通过肘前静脉,使用双通道注射器。注射剂量根据患者体重调整如下:首先团注造影剂5~15ml,测出升主动脉根部CT值达峰时间,峰值时间后延迟6s扫描,以5ml/S速率注射造影剂20~50ml,之后注射生理盐水20ml~60ml。设定兴趣区域衰减阈值大于100HU。

1.3图像的重建与分析 采用软组织卷积核(B26f),重建层厚0.75mm间隔0.5mm。在同步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表面阴影遮盖成像(SSD)、CT 仿真内镜(CTVE)及Inspace 4D 电影等后处理技术。

1.4心脏彩超检查 所有入选患者均取左侧卧位及平卧位,使用西门子-S-200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2.5~5.0MHz。行常规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胸骨上切面等扫描探查心内外结构关系。

1.5对于结果的判定 各聘请2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影像学及超声学专家对影像学、超声学资料进行评定。根据病变部位大体分为心内畸形和心外结构畸形两大部分。根据心脏外科手术和心脏血管造影结果,对双源CT和心脏超声的结果做出比较。

1.6统计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于双源CT与心脏彩超诊断的两组病例使用χ2检验,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CTA患者间比较用t检验。

2结果

双源CT与超声心电图诊断结果比较:经外科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47例患者共发现心内结构异常38例,心外结构异常69例(见表1,表2)。

3讨论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ECHO) 因其准确度高、无创、价格低廉、可以反复进行等优点,在诊断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上都处于主导地位,特别是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以其较高的空间分辨力能够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估先心病患者的心血管畸形和进行心功能判断[6,7]。但大多数复杂型先心病患者多合并周围大血管病变,超声受其透声条件、声窗等限制,对周围血管显示不清,且诊断需要靠操作者的经验和手法,往往会造成疾病的漏诊[8]。

随着CT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心血管CTA目前已经成为重要的诊断心脏、血管畸形的无创方法。改进的第二代双源CT可以更好的螺距完成心脏计算机成像。我们知道,螺距与辐射剂量[9]负相。既往单一64排CT心电门控心脏CTA,标准螺距值仅为0.2。最新一代允许增加螺距值为0.5[10],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CTA的临床应用。

第二代双源扫描仪是最近可用的高级临床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CT)(SOMATOMFlash CT扫描仪,西门子医疗、德国Forchheim)扫描仪。 它提供了非常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现代组合。这些都可以显著减少扫描时间(次秒级,全胸扫描),显著降低辐射暴露(单次操作现在可能在亚毫西弗水平),扩大心脏CT的生理成像功能(成像功能时间分辨率低至75s)[11,12]。这种组合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来讲,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对比第二代双源CT与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通过表1我们发现,对于心内结构畸形,超声心动图与CTA的诊断准确率相似。而对于心外结构的异常,通过表2我们发现,第二代双源CT具有明显的优势。

CTA的射线剂量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以往的CT往往要求心率在某一个特定频率(多为小于60次/min)以下才能完成图像采集工作。而通过表3可以看到,第二代双源CT对于患者的心率要求并不苛刻。依据心率设定的两组患者,其扫描时间及射线剂量均无明显差异。且两组患者使用的剂量均在1mSv左右即可完成,可以说是"绿色"CT。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于复杂型先天性心血管病,影像学的检查方法多种多样,对于心内结构的异常,CT与超声心动图之间差异不明显,但对于心外结构的异常,CTA则显出较明显的优势。而超声心动图作为临床一线的诊断先心病的常用手段,因其无创、无辐射、价格低廉等明显优势仍然尤其存在的价值。对于先心病的诊断,两种方法应当结合使用。第二代双源CT以其优越的成像质量、较低的辐射剂量,在诊断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提代的作用。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入选病例数较少,应当加大样本的数量。

参考文献:

[1]Krishnamurthy R. The role of MRI and CT i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J].Pediatr Radiol. 2009,39:S196-S204.

[2]Paul JF, Rohnean A, Sigal-Cinqualbre A. Multidetector CT for congenital heart patients: what a pediatric radiologist should know[J].Pediatr Radiol,2010,40:869-875.

[3]Cheng Z, Wang X, Duan Y, et al. Low-dose prospective ECGtriggering dual-source CT angiography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with complex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first experience[J].Eur Radiol,2010,20:2503-2511.

[4]Ben Saad M, Rohnean A, Sigal-Cinqualbre A, Adler G, Paul JF.Evaluation of image quality and radiation dose of thoracic and coronary dual-source CT in 110 infa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J].Pediatr Radiol,2009,39:668-676.

[5]Tricarico F, Hlavacek AM, Schoepf UJ, et al. Cardiovascular CT angiography in neonates and children: image quality and potential for radiation dose reduction with iterative imag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J].Eur Radiol,2013,23:1306-1315.

[6]Inglessis I, Abbara S, de Moor M. Which diagnostic modality for 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J].J Cardiovasc Comput Tomogr,2008,2:23-25.

[7]Simpson JM,Miller O.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i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J].Arch Cardiovasc Dis,2011,104(1):45-56,

[8]Spevak PJ, Johnson PT,Fishman EK. Surgically corrected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utility of 64-MDCT[J].Am J Roentgenol,2008,191 (3):854-861.

[9]Primak AN, McCollough CH, Bruesewitz MR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oise,dose, and pitch in cardiac multi-detector row CT[J].Radiographics,2006,26:1785-1794.

[10]Brian B, Manavjot S, Ahmed El-Sherief,et al. 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maging with Second-generation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Initial Experiences and Findings[J].Congenit Heart Dis,2012,7:516-525.

[11]Achenbach S, Marwan M, Schepis T, et al.High-pitch spiral acquisition: a new scan mode for coronary CT angiography[J].J Cardiovasc Comput Tomogr,2009,3:117-121.

[12]Goetti R, Baumüller S, Feuchtner G, et al. Highpitch dual-source CT angiography of the thoracic and abdominal aorta: is simultaneous coronary artery assessment possible[J].Am J Roentgenol,2010,194:938-944.编辑/孙杰

猜你喜欢

超声心动图先天性心脏病低剂量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指导下的起搏器植入术的研究报告
早孕期软指标阳性筛查胎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脏声带综合征患儿心脏矫治术后肺动脉压力及声带症状的变化
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四腔心切面联合降主动脉逆行跟踪法产前诊断胎儿先心病的价值分析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