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影响的研究

2015-03-20黄连欣农小珍黄小珍罗素祯李雯馨

右江医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艾滋病护理干预

黄连欣 农小珍 黄小珍 罗素祯 李雯馨

【关键词】艾滋病;社交回避及苦恼;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59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5.01.031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由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致命性传染病。其特点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T辅助细胞(TH)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一系列条件性感染或肿瘤。我国卫生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近年来我国HIV的感染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目前,对于AIDS的治疗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一旦确诊,患者将面临严重的心理打击,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自卑、孤独、压抑、愤怒、悲观、失望等负性心理,常常影响到他们的社交。谢海莉等[2]报道,性病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为减轻或消除AIDS患者的社交回避及苦恼,我们对50例AIDS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HIV抗体阳性的50例患者;男29例,女21例;年龄34~65岁,平均 (48.47±9.63)岁;文化程度:大学3例,中专及高中21例,小学26例;病程:6个月~9年,平均(5.36±2.38)年;传播途径:性传播26例,血液传播21例,传播途径不明3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艾滋病患者常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保密,加强沟通,耐心听患者倾诉,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人文关怀,关心、安抚患者,不歧视患者,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舒缓心理压力,介绍治疗成功的典型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健康教育:①发放健康教育手册;②播放AIDS防治相关知识影像;③向患者介绍AIDS相关知识,如病原体、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等,讲解AIDS目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使患者掌握AIDS防治相关知识,主动配合治疗;④机会性感染的观察:高度警惕以下表现:发热、咳嗽、气促、头痛、呕吐、腹泻、皮疹、口腔溃疡、视力变化等情况,发现异常,立即与医生联系;⑤生活指导: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不要接触结核、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⑥预防疾病传播:戒除不良行为,如性乱、静脉吸毒等,性生活要带安全套。(3)定时随访:建立随访登记本,预约就诊登记本,定期电话回访、上门随访,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情况。

1.3评价指标①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认知调查表调查患者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调查表内容包括:艾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预后等五个方面,采用4级计分方式,完全不了解、不了解、了解、非常了解,分别计1~4分,满分为20分,得分越高表示认知程度越高。②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S)[3]评价患者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程度。该量表共28个条目,包括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2个因子,每个因子含14个条目。采用是-非制评分法,得分范围从0~28分,得分越高,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干预前后患者对艾滋病认知程度的比较干预前患者对艾滋病认知的得分为(7.31±2.46)分,干预后3个月得分为(15.72±2.6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808,P=0.0000)。

2.2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评分比较干预前患者的社交回避与苦恼分值在较高的水平,干预后3个月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分值显著降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干预前后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评分

比较(n=50,分,±s)组别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干预前11.27±3.7610.86±2.78干预后3个月7.35±2.616.91±2.84t6.05597.0281P0.00000.0000

3讨论社交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交的倾向及其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回避是一种行为表现,苦恼则为情感体验,即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有负向情感和不舒服的体验[4]。国内报道[5],AIDS患者抑郁、焦虑分值均高于常模;住院治疗时,最担心的问题依次为经济负担(占371%),失去工作(占167%),暴露身份(占83%),生命完结和麻木(均占23%);最想做的事是接受治疗(占644%),忏悔(占38%),结束生命、放弃治疗、报复(各占33%);100%AIDS患者存在紧张、沮丧、自我封闭、睡眠障碍、易怒等负性情绪,影响了他们的社交,使他们的生活质量降低。综合护理干预注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定期随访等综合措施。通过关怀、鼓励、支持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艾滋病预防、治疗、护理等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有计划电话随访、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病情,给予必要的指导。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对AIDS认知明显提高(P<001),社交回避及苦恼明显降低(P<0.01),说明对AIDS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缓解心理压力,降低社交回避及苦恼程度,提高艾滋病患者生命质量。参考文献[1] 宋文倩,张丽,高勇,等.全国357家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检测的献血人群HIV 检出率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2):1244-1245.

[2] 谢海莉,李惠敏,马国威.性病患者社会支持及社交回避与苦恼[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2):140-141.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41-244.

[4] 杨群,刘喜文,张银玲,等.人际信任与护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1中旬版):2935-2936.

[5] 张建萍,李保刚,范萍,等.132例艾滋病住院病人心理问题的多维心理护理[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8):50-52.

(收稿日期:2014-10-24修回日期:2015-02-01)

(编辑:潘明志)endprint

猜你喜欢

艾滋病护理干预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 健康全家人”知识竞赛试题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