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必要性研究

2015-03-20李双东王丽霞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竞赛学院学科

李双东,王丽霞

(安徽大学 江淮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大学生学科竞赛由来已久,例如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等.学科竞赛紧紧围绕学科知识和实际问题两点,以竞赛的方式将这两点整合为一个整体,让参加竞赛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得到极大地激发,同时培养了参赛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参赛学生实践创新的意识,提升了参赛学生团队协作和自我创新的能力.这是学科竞赛的这些特点使得学科竞赛在其发展过程中,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使得大学生学科竞赛地位得到了巩固.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更是明确了其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 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意义

学科竞赛为大学生在学科知识和实际问题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为学科知识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革新提供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学科知识是在实际中产生的,要发展学科知识就必须联系实际,同时要想解决实际问题,那也必须要运用到学科知识.对于大学生来说参加学科竞赛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学科竞赛一般都以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为项目对象,但不局限于某单个学科,这就要求学生拓宽知识面,整合自己所了解或掌握的多学科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一定范围内给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学科竞赛就使得学生具有初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欲望.由于竞赛本身所具有的竞争性也使得学生有了创新的可能性.

学科竞赛的组织形式一般都以团队为参赛单位,同时配备指导老师.参赛单位的要求使得单位内的每个学生都要处理好自身与团队的关系,这就给了参赛学生一个团队协作的机会,对他们团队意识的养成起到了启蒙的作用.指导老师的存在对参赛学生来说起到了一个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解决实际问题的示例作用,对老师本人来说又找到了一个进行教学改革的试验田.

2 学科竞赛在高校开展情况及研究现状

随着学科竞赛地位的不断加强巩固和作用的日益体现,全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积极地多类别多层次地开展了众多学科竞赛,使得参与学科竞赛的热情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都变得空前高涨.

2.1 学科竞赛总体发展稳步前进

在国家全面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的大的框架下,在教育部、财政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级各类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结合自身专业结构,大力推动学科竞赛活动开展,为学科竞赛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一个卓有成效平台.同时,由于各级教育部门加强对高校本科教学的考核,大力发展学科竞赛,积极稳妥地促进学科竞赛效果的体现和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而极有意义的内容.部分高等院校还将举办的学科竞赛进一步细化,举办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院校级学科竞赛,使得学科竞赛受益面进一步扩大.

2.2 学科竞赛体制逐步形成

学科竞赛牵涉到的不仅仅是一两个部门,而且学科竞赛的成效也非朝夕可见,这就要求牵涉到学科竞赛的各个部门长期的合作,这样就形成了学科竞赛的整个体系.高校在参赛伊始都在尝试着,教学部门逐渐制定学科竞赛的相关教学培训,承担竞赛具体工作的教师初步形成了结合各学科的教材以及参赛队员的选拔机制,财务部门加大了对学科竞赛的经费投入并初步形成了一些规章制度,学生管理部门为了激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也建立了相关奖励制度,实验中心在为相关学科竞赛提供试验场地和设备器材的同时,也逐渐建立了相应的试验中心.这样围绕学科竞赛这个项目,各高校就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保障措施,保障了学科竞赛有效而又长期的开展.有些走在学科竞赛前列的高校还建立了校级竞赛体系,将校级竞赛体系和校级以上学科竞赛体系实现了高度融合.

2.3 学科竞赛创新发展不断涌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巨大的变化.一时间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性人才等概念不断涌现,社会、企业对这些人才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迫切程度.为社会输送人才,服务社会经济生产是高校一项重要的使命,为了满足这一急迫的需求,高校通过各种方法使得培养出的学生符合社会需求.而学科竞赛也需要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素质,这就使得学科竞赛与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将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科竞赛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长沙大学也将学科竞赛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相联系,使得该大学在短短的几年内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果.

紧随创新人才而来的就是卓越人才的培养,在国家提出“卓越计划”之后,全国各大高校在各级部门的引导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由于学科竞赛的巨大成功使得其也与这一系列计划紧密融合,并且在这些计划的实施中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甚者有些学科竞赛项目的后续研究就成为了卓越计划的重要内容,例如数学建模竞赛、程序设计大赛.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生活节奏也在急速加快,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也逐步加强.几乎所有的学科竞赛都在强调实践动手能力,有些学科竞赛就是直奔实践实训的,例如“挑战杯”创业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很多高校将学科竞赛的这一优势与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创业训练计划以及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等相结合,使得学科竞赛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3 独立学院开展学科竞赛的必要性

3.1 从独立学院的属性和发展定位来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指出“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这一办法明确指出独立学院是本科院校举办的本科层次的高校,这就说明独立学院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本科院校的很多规章制度.学科竞赛的功效在其他本科院校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甚至已经成为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种人才培养的一个突破口,那么自然的就会在其新建的独立学院中得到开展.从这一点来看,在其他本科院校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的学科竞赛,在独立学院得到实施那应该是必然的.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产物,建立初始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各项政策措施得不到保障,从而导致其存在各个方面的问题,而最为严重的问题可能就是教学人员的极度缺乏.在这样的境况下独立学院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要依靠母体院校,尤其是母体院校的师资力量,事实上几乎所有独立学院都是这样进行的.母体院校大量教师参与到独立学院的教学中,这些教师在母体院校中可能指导了学科竞赛,那么自然的在平时教学中就会将学科竞赛引进到独立学院中.同时教师在指导竞赛中发现很多地方可以在教学中改进,但由于母体院校的某些规章制度一直无法在教学和竞赛中实施,此时独立学院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这一点来看,学科竞赛引入到独立学院的日常教学和实践中是理所当然的.

3.2 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独立学院现状来看

独立学院自建立之初就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寻找生存空间.其他本科院校已经有了自己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尤其在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上已经非常成熟.从培养的毕业生来看,其他本科院校的学生具有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有的甚至直接从事理论研究,但这些本科院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不是很高,这就造成了这些学生的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更有甚者一心追求理论知识的完整和扎实.这样独立学院就找到了生存的空间,将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一定的理论深度,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资源整合、开拓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身心健康、社会适应性强,符合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的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这一目标的确定得到了独立学院的一致认可,并且也将这一目标付诸实际.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这样的人才呢?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一定的理论深度的人才,可以通过效仿其他本科院校的方式,制定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但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另辟蹊径了.这样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在一线岗位锻炼,最好的而且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这些岗位中培养,但独立学院由于其办学资金来源的单一性使得其在运行中要考虑成本,有限的资金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大规模的投入到这样的一线岗位培训中.而学科竞赛赛题涉及到的问题均来自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实际问题,让学生投入到学科竞赛中那就等于是间接接触这些一线岗位.学生的在校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还加入了一些“不实际”的元素,往往正是由于这些元素使得实际问题不但得到了解决而且还有了新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资源整合、开拓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同时,学生在参加学科竞赛过程中,由于学科竞赛本身的限制,使得自身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得到了巩固,更能值得的是学生还学会了如何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最终更坚定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决心,为将来解决更多更贴近实际的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从这一点来看,学科竞赛的设置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极为一致的,学科竞赛在独立学院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

独立学院开展学科竞赛是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独立学院寻找生存空间的需要,也是独立学院作为本科院校的题中之意.事实上一些独立学院已经开展了学科竞赛,有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独立学院的学生参与到学科竞赛中不禁为学科竞赛注入了新的元素,而且也为所在独立学院做了很好的宣传.我们期待着学科竞赛能作为独立学院教学计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独立学院里长期存在并发展.

〔1〕王晓勇,俞松坤.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59-60.

〔2〕夏玲娜.地方高校开展学科竞赛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31(2):81-84.

〔3〕柏连阳,蒋建初.基于学科竞赛的新建本科院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8):19-21.

〔4〕江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08-313.

〔5〕刘亮,孙利平,张海涛,龙英.[J].长沙大学学报,2014,28(2):135-137.

猜你喜欢

竞赛学院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初等教育学院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超学科”来啦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