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探讨

2015-03-20郭轶敏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麻醉师手术室麻醉

郭轶敏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随着医学的发展及医疗模式的改变,医院的医疗环境也在不断改善,贯彻“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主题思想,医疗服务由单纯的技术竞争转向技术与服务并重的竞争.在征求患者、家属、手术医师及麻醉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程序、方法和内容以及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内容.[1]

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2月的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人,A组延续原护理模式,B组依照制定的护理程序进行优质护理服务.

2 方法

2.1 转变服务理念实施优质护理活动前,学习卫生部及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内涵、实施方案,科内全体护士共同商讨制定优质护理服务计划,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各班人员职责,对服务的内容、与病人交流沟通的方式以及方法进行培训,责任到人.

2.2 优化术前术后访视流程.开展服务礼仪、规范用语培训,增强交流与服务的意识;针对术前术后访视内容、术中舒适护理等知识进行全员培训,考核达标后实施,从以上培训中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学习积极性;熟练地掌握各种手术护理的宣教内容,针对每个病人的个体差异,提出个性化护理方案.术中完善服务细节,积极配合麻醉师及手术医师共同完成整个手术,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感染几率[2].

2.3 术前访视术前巡回护士于手术前一天持手术通知单到病房,查看病历,收集相关资料.向患者及家属作自我介绍和手术室环境介绍,并发放我科自制的术前温馨提示单,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问候;第二部分为手术前病人要准备的内容;第三部分为进入手术室后要做什么,让病人心中有数;第四部分为手术结束后的注意事项.讲解有关手术、麻醉及术后恢复过程的相关知识,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正确评估其心理需求,做好心理护理,帮助其消除不必要的猜疑、忧虑和恐惧心理.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取得家属的信任和配合,指导家属在手术当日在手术室外等候区等候,以便及时联系或沟通.使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术前访视从患者延伸到了患者家属.

2.4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前一天访视的护士迎接患者,主动给患者以热情的关怀,态度真诚,亲切,语言温柔,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化验单、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询问病人禁食、禁水情况,嘱病人取下假牙及饰物,将病人交巡回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环境,询问身心有无不适,有无特殊需要等,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护士应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抚摸患者的脸或嘱其深呼吸;可采用音乐疗法,使其转移注意力,提前告知操作的目的和不适缓解方法,每一步操作都要轻柔,对仪器发生的各种声响及时向患者说明,减少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将一些原来执行的既痛苦又尴尬的术前准备工作改为麻醉后再进行操作,如导尿、下胃管等.

2.5 积极配合麻醉师摆好体位,有利于各科麻醉操作顺利进行.如连续硬膜外阻滞、臂丛神经阻滞、颈丛神经阻滞等.协助麻醉医师进行静脉给药,诱导期将病人适当固定于手术台上,防止因诱导兴奋而自手术台跌下,擦伤皮肤及发生骨折.为患者使用保温毯;冲洗液加温;消毒液适当加温;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保护其隐私,让患者感到舒适.适当湿润口唇;全麻病人涂眼药膏保护角膜等细节工作.在维持麻醉期间,手术室护士应坚守岗位,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按麻醉医师医嘱给药,所有药物严格核对,苏醒期应配合麻醉医生随时调整好体位,以利于吸痰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病人保暖和防躁动.

2.6 手术开始后,要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顺利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从而降低手术风险.严格执行各项原则制度,如无菌操作原则、注射原则、隔离制度等.创造良好的的手术环境,手术野光线充足,环境通风,各种微生物监测符合要求,手术台上及手术器械车物品摆放以有利于手术操作,有利于观察病情为原则.保持室内安静,尽量不分散医生注意力.手术室护士还需要经常与医生沟通交流,熟知手术步骤和每名医生的手术习惯,事先做好准备.让每个医生都感到得心应手,从而保证手术进度,提高工作效率.手术过程中护士也应适当提醒医生,如组织的保护、血管的阻断时间、物品清点时不要有遗漏等.手术结束后与麻醉师一起将患者送回病房,并与科室护士做好交接.

2.7 术后回访术后2-3天进行术后回访,内容包括发热情况、疼痛情况以及术中感受,并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并发放术后随访单及满意度调查,征求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患者意见每月召开优质护理服务会议,持续改进手术室护理工作.

3 结果

对于发放的相同内容的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A组满意度80%,B组满意度98%.麻醉师及手术医师对手术室工作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4 体会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改变了以往只在手术台上与患者接触的传统做法,让患者感到一种亲切感.从关心手术部位,转为关心患者个人,使其在术前得到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层面的护理.手术室护士、麻醉师和手术医生就是一个团队,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会影响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康复,手术室护士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功能,建立新型的医护关系,更好的满足以人为本的健康服务.[3]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的就医条件的的不断改善,医学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手术室护理模式也由传统的术中阶段护理向围手术期护理扩展.根据患者的身心、社会、文化需求,于术前、术中、术后提供适合于个人的最佳的整体化护理已是手术室护理工作努力发展的方向.提高与手术医师和麻醉师的配合程度,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的人性化护理的需要.更是手术室护理理念更新与提高的需要.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加强了手术室护士与手术患者和手术医生的联系,增进了彼此的认识和理解,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患者的满意度.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温馨护理”的整体护理理念.

〔1〕张利岩,高歌,王颖,等.现代护理管理中如何提高人员素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5):407-408.

〔2〕崔东辰.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应激与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692.转贴于.

〔3〕李秀明.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8B):1143.郝晓玲(山西省肿瘤医院手术室 030013).

猜你喜欢

麻醉师手术室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麻醉师麻醉前访视是为了获得这些信息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A Survey of Surgical Patient’s Perception about Anesthesiologist in a Large Scale Comprehensive Hospital in China
想得美
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