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慕课)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案例
2015-03-20周春花涂洪彬
周春花,涂洪彬
(1.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2.武穴理工中专,湖北 武穴 435400)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语简称.最先由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于2008年为曼尼托巴大学提出的,其目的是描述某一门课程。自2012年由美国硅谷、麻省理工学院(MIT)发端的在线学习浪潮以来,慕课逐渐以联盟的形式席卷到中国高等教育界,并积极与高等职业教育接轨。[1]这一场由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革命被称为是继个别教学和班级授课制以来的教育界最大的一次革命,并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共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那么在慕课来袭的教育技术革命中。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教育的实质,让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当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亟须思考的问题。
1 MOOC(慕课)的起源、发展及关联主义学习
从2012年,Harvard、Stanford、MIT等名校掀起了MOOC(慕课)热潮,给21世纪的教育带来了一场划时代、颠覆性的革命。
MOOC(慕课)术语是2008年,由加拿大学者戴夫.科米尔和不赖恩.亚历山大提出的,M-Massive大规模的、O-open开放、O-Online在线、C-Courses课程,就是没有门槛,大规模的开放式网络在线学习,MOOC(慕课)是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2]
2011年美国斯坦福出现第一个MOOC(慕课)平台;2012年哈佛、麻省,2013年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MOOC(慕课)平台,我国2013年由清华大学推出。
MOOC(慕课)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于2008年由加拿大学者开设,它是数字时代的一种学习理念,其主要观点就是,信息是节点、知识是连接、理解是网络的突出特性、学习者通过“路径寻找”和“意义构建”对知识领域进行探索和协商。
2 MOOC(慕课)的教学特征
MOOC(慕课)是一种课堂模式,有较完善的课程结构,包括明确的课程目标、课程协调人、讨论话题、课程进度、时间安排、课后作业、考核、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环节、及时反馈系统;MOOC(慕课)将知识传授课程放到教室外,可以说是翻转课堂,课外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课内完成作业讨论交流,打破传统课堂先教后练,课内讲授课外练习的学习模式。[3]从以教师为中心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样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增加了,也创造了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帮助老师成为学生身边的“教练”,而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4]开放式教学模式没有时间、人数、地点的限制,资源开放,通过网络平台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课程被切分成知识点,录制成“微课程”,许多个小问题被穿插其中相互连贯,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课前学生通过平台观看微视频10分钟;课堂上将问题、作业和老师共同讨论,也可通过个人测试、小组测试的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课下在线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在线互评。这种模式其优势就是能够因材施教,可以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10分钟微视频可以防止学生“走神”现象的发生,帮助学生保持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5]在线练习,差生是差的积累形成的,用练习来消除这种积累。而教师可以从后台评估检测系统知道每一位学生看了什么内容、看了几遍、多长时间、作业怎么样。通过这种辩证教学模式,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性讨论对课程材料进行辨证地评估,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的目的。[6]
3 慕课革命中“学”与“教”的时代特征
(1)知识所存在的环境以及其自身流动方式的变化,要求课堂中的“学”与“教”凸显自主性特征。
学生的学习不是将专家或知识权威人士所确定的知识进行被动地习得或移植,而是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或欠缺,主动通过各种中介(网络、媒体等)对知识进行组织、质疑、反思、选择和生成。[9]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肯定和调动,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知识似乎比现在已经习得了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教师的“教”则从被动地传递固有课程体系中的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进行校本课程研究和创新,以应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7]
(2)知识的释放使动态的和个性化的经验成为可能,课堂中的“学”与“教”更加凸显个体性特征。
学生的“学”更加强调对自身学习需求和个人意义的不断凸显,这便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要突破传递知识的限阈,更加注重每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和不同的人格特质与情感状态。[8]
(3)知识变革与释放给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大的弹性空间,促使师生之间的生存方式从“占有式”向“存在式”转型。
“占有式”和“存在式”是美国心理学家E.弗罗姆对人类生存方式的两种描述。[9]具体在教学领域,师生“占有式”的生存方式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对知识最大程度的占有,而知识的释放则可能将学生从“尽可能面面俱到地记录老师的讲课内容,以便以后借助笔记来顺利地通过考试”的状态中释放出来.转变为以主动交流、合作、探究、反思、质疑和选择为特征的“存在式”生存方式。
(4)慕课革命中的“学”与“教”还呈现出持续生成性的时代特征。
表现为课程初始只提供少量的、预备性的学习资源,学习者主要是通过对周期性共同主题的讨论、思考和交流来获得知识,教师则在教学相长中促进知识的共享与创新。[10]
综上,慕课革命中的“学”与“教”应该呈现出自主性、个体性、存在性和生成性的特征,并分别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演绎出不同的行为表现。
4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慕课实践
面对慕课来袭,高职院校究竟应该如何推动和发展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尤其是如何将慕课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协同创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如何与高职院校所承载的社会使命等紧密地联系起来?无疑,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正在积极试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稳步推进。
4.1 教师从学、用、创三个方面对慕课进行探索
首先要加强对慕课的学习,更准确全面地把握其内涵、作用和发展前景,包括在实际使用中的优势和限制。
常言道,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必须亲口尝一尝。高职院校的教师们要想知道慕课究竟对高职教育教学变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高职院校究竟应该如何应对?高职院校应该怎样来推动和发展慕课?其中第一个要做的事情,恐怕就是选一门慕课进行学习,老师们要亲自体验一下,尝试一下。事实上,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有一些老师们在这么做了。学校鼓励老师们积极参加中国大学MOOC学习平台学习《教你如何做MOOC》,有些老师还获得了证书。学校落实证书经费和计算继续教育课时。
其次要用好慕课,一方面教师培训应充分利用慕课等网络公开课资源,尤其是公共选修课、素质教育课的教师。我们去年提出了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系统完成一门慕课学习的要求,目前执行较好;另一方面在自己的教学中要敢用、善用慕课,每门课程都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入慕课元素,将慕课的使用列入教研室活动常规内容,定期研讨完善。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推荐相关慕课作为辅学材料,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教师定期组织集中讨论和答疑。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插入慕课内容,以讨论、辩论等形式推动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尝试将慕课的优点引入课堂,“仿慕课”将90分钟教学分为若干小节,以小测试间隔;也可将慕课教学视频作为教学素材,课堂上随播随讲随问随评。
第三要尝试自主开发慕课,也就是“自创”慕课。慕课本身还属于新事物,处于高速发展和完善中,已有慕课均为优质教学资源,对硬件平台、师生受众的要求较高,内容也还未达到全覆盖,因此我校使用慕课的目标并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应该针对实际鼓励教师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慕课。尽管有难度也并非完全不可行,可以有计划地支持部分教师以项目方式,组成“微团队”,录制“微视频”,组织“微讨论”,开发“微课程”,为自制慕课打好基础。
4.2 对主动和被动两类学生的慕课学习进行探索
慕课要求学习者具备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需要我们营造更好的学风校风氛围,从严管理,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每门课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主开展慕课学习。可以由各教学单位推荐若干慕课,作为公共选修课向全校学生开放,我们的教师可以配合慕课内容,组织课堂讨论、答疑和测评,能完成课程、通过慕课测试、取得证书(或通过学校教师组织的测评)者,可以计相应学分。对学习动力不强的学生,也需有慕课学习的“强制”要求,可通过了解学生的“兴奋点”推荐针对性课程,将慕课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等方式,拉动学生学习。
总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是将慕课与学校教改有机融合,一方面将慕课的意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学校教改的意图传达到位,使老师们放下思想包袱,去除对慕课的排斥感,真正认识到慕课对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学生成长和个人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积极主动地了解、使用甚至自制慕课。同时,又实事求是,根据课程、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引入慕课、怎样引入慕课。此外,还迅速制定促进慕课发展的配套制度,特别是培训、扶持、管理、评估、激励等方面,有具体措施加以引导。还进行相关平台建设,保障每一学生均有条件享有网络学习的硬件设备和条件,保障教师有参加“慕课”平台使用的培训,熟练掌握、应用和制作此类课程的机会。
[1]李 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07):5-6.
[2]辛勇涛.慕课 MOOC视野下高校教学改革初探[J].教师,2014,(04):15-16.
[3]霍 红,刘妍.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4,(08):30-31.
[4]江 波,王奕俊.“慕课”透视及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7):18-22.
[5]李 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6]任友群.“慕课”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6-30.
[7]吴万伟.“慕课热”的冷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4,(1):10-17.
[8]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9-92.
[9]陈 韬.慕课风暴: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届长三角高等教育学会联合论坛侧记[J].上海教育,2014,(1):54.
[10]关 雷,王春晓.大学生信息分析素养现状与培育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3,(4):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