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五台山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调查

2015-03-20陈桂萍袁新利王美平

河北林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华北海拔

陈桂萍,郑 斌,袁新利,王美平,杜 娟,甄 伟,孙 磊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 蔚县 075700)

1 概况

河北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河北西北部,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 114°47′8″~115°28′56″,北纬 39°50′41″~40°6′30″,属燕山—太行山山系,东台海拔2882m,是太行山主峰,山峰林立,沟谷交错,草甸、溪流俱全,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水热条件独特,属暖温带大陆季风型山地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年平均气温6.4℃,1月平均气温-12.3℃(山顶可达-38℃),7月平均气温22.1℃。年降水量400~700mm。土壤类型有亚高山草甸土、山地棕壤及褐土类。

特殊的自然条件,垂直梯度的明显差异,使得该区域成为华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并形成了完整而典型的植被类型垂直带谱,为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特别为褐马鸡、金钱豹等珍稀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环境,造就了保护区独特的地位和保护价值。

2 调查研究方法

2.1 红外相机野外自动监测法

在保护区范围内,选定有珍稀野生动物出没的区域,该区域必须具有代表性,将红外相机安装在最佳位置,当有野生动物出没活动,红外相机感应触发记录当时画面,形成照片或视频,存储在红外相机的SD卡中,通过定期收取,得到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2.2 人工样线法

在保护区范围内选定代表性的路线,定期或不定期对样线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将看到、听到的活体、粪便、皮毛、活动踪迹、声音等记录下来,积累第一手外业资料,通过整理分析,得出数据,进而对其进行研究。

2.3 固定样地法

选择适宜珍稀野生动物如褐马鸡栖息的生态系统,在最佳位置设立固定样地,对样地的海拔、坡度、坡向、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别做详细调查,以此分析研究褐马鸡适宜的植物群落、食性喜好等。

3 路线选择及基本情况

根据多年来对保护区的掌握情况,我们选定了3个具有代表性的林区,即辉川林区、山涧口林区和杨家坪林区进行野外调查监测。

3.1 辉川林区

分别对南台道、胡上沟和石片沟进行了调查监测,调查区域海拔1350~2200m,阴坡和阳坡均有,都有溪流分布,森林类型以针阔混交天然次生林为主,有白桦-华北落叶松林、红桦-云杉林、桦树-臭冷杉、桦树-云杉-臭冷杉、桦树-柞栎林、蒙古栎-云杉林等多树种混交林,群落以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构成,乔木层树种主要有华北落叶松、油松、杨树、蒙古栎、槲树、桦树、臭冷杉、云杉、柳树、榆树、白腊、花楸等乔木;灌木层树种主要有山杏、照山白、珍珠梅、灰荀子、绣线菊、六道木、毛榛、沙棘、接骨木、美蔷薇、丁香、暖木条、荚蒾、忍冬、掌叶小檗、荆条、胡枝子、蚂蚱腿子、紫穗槐等等;草本层植物主要有泽兰、黄花蒿、山尖子、银背风毛菊、狭苞橐吾、小红菊、蓍、和尚菜、兴安一枝黄花、镰萼喉毛花、秦艽、笔龙胆、扁蕾、花锚、红直獐牙菜、尖齿糙苏、唐松草、铁线莲、长叶碱毛茛、华北耧斗菜、兴安升麻、单穗升麻、鼠掌老鹳草、路边青、地榆、牛迭肚、石生悬钩子、东方草莓、龙牙草、柳叶芹、破子草、石防风、短毛独活、密花岩风、紫花碎米芥、水金凤、花荵、附地菜、费菜、北京假报春、华北鳞毛蕨、胭脂花、四叶葎、拉拉藤、拟蚕豆岩、黄耆、山野豌豆、珠芽蓼、藨草、华北鳞毛蕨、高山露珠草、狭叶荨麻、红花鹿蹄草、紫沙参、岩茴香、白花堇菜、北重楼、小玉竹、藜芦、东陵绣球、茶蔗子、双花堇菜、缬草等。

3.2 山涧口林区

对山涧口沟及其分支龙泉、十八盘进行了调查监测,调查区域海拔1350~2400m,阴坡和阳坡均有,都有溪流分布,森林类型有人工油松林、人工落叶松林及针阔混交天然次生林,混交林主要有白桦-华北落叶松林、红桦-云杉林及以桦树为主,加杂少量针叶树、柞栎、蒙古栎、杨树、柳树等树种的混交林-云杉林等多树种混交林,林相以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构成,乔木层树种主要有华北落叶松、油松、杨树、蒙古栎、槲树、桦树、臭冷杉、云杉、柳树、榆树、白腊、花楸等乔木;灌木层树种主要有灰荀子、绣线菊、六道木、毛榛、沙棘、接骨木、美蔷薇、丁香、暖木条、荚蒾、忍冬、掌叶小檗、荆条、胡枝子、蚂蚱腿子、紫穗槐等等;草本层植物主要有泽兰、黄花蒿、山尖子、银背风毛菊、狭苞橐吾、小红菊、蓍、和尚菜、兴安一枝黄花、镰萼喉毛花、秦艽、笔龙胆、扁蕾、花锚、红直獐牙菜、尖齿糙苏、唐松草、铁线莲、长叶碱毛茛、华北耧斗菜、兴安升麻、单穗升麻、鼠掌老鹳草、路边青、地榆、牛迭肚、石生悬钩子、唐介、东方草莓、龙牙草、柳叶芹、破子草、石防风、短毛独活、密花岩风、岩茴香、白花堇菜、北重楼、小玉竹、藜芦、东陵绣球、茶蔗子、双花堇菜、缬草、紫花碎米芥、水金凤、花荵、附地菜、费菜、北京假报春、华北鳞毛蕨、胭脂花、四叶葎、拉拉藤、拟蚕豆岩黄耆、山野豌豆、珠芽蓼、藨草、华北鳞毛蕨、高山露珠草、狭叶荨麻、红花鹿蹄草、紫沙参、尖唇鸟巢兰、金莲花等。

3.3 杨家坪林区

主要对杨家坪林区的瓦窑北沟、郝家沟及分沟进行了调查监测,调查区域海拔890~1600m,以沟谷及两侧山坡为主,调查区域有阴坡,也有阳坡,并有溪流分布,其中瓦窑北沟有人工加工的小水坝,水域面积相对较大。森林类型以阔叶林、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为主,林相以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构成,乔木层树种主要有杨树、油松、蒙古栎、杏树、柳树、榆树、青杄、五角枫、白腊等;灌木层主要有山杏、照山白、稠李、鼠李、荆条、胡枝子、美蔷薇、丁香、绣线菊、掌叶小檗、紫穗槐、蚂蚱腿子、灰荀子、大叶榆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石竹、波叶大黄、翠雀、黄花蒿、唐介、银背风毛菊、小红菊、和尚菜、兴安一枝黄花、镰萼喉毛花、笔龙胆、扁蕾、花锚、红直獐牙菜、尖齿糙苏、唐松草、铁线莲、长叶碱毛茛、华北耧斗菜、单穗升麻、鼠掌老鹳草、路边青、地榆、牛迭肚、石生悬钩子、东方草莓、豆瓣菜、龙牙草、柳叶芹、破子草、石防风、短毛独活、密花岩风、岩茴香、白花堇菜、北重楼、小玉竹、藜芦、东陵绣球、茶蔗子、双花堇菜、缬草、紫花碎米芥、水金凤、附地菜、费菜、北京假报春、华北鳞毛蕨、四叶葎、拉拉藤、拟蚕豆岩、黄耆、山野豌豆、珠芽蓼、藨草、华北鳞毛蕨、狭叶荨麻、红花鹿蹄草、紫沙参、瓦松、北乌头、蓝花棘豆等。

4 调查与监测内容

4.1 红外相机野外自动监测法

在胡上沟、石片沟、山涧口沟和杨家坪林区选定合适地段,分别按装红外触发相机,动物的活动使得相机得到感应,自动拍照或视频记录当时情况,实时监测野生动物动态,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照片和视频。在获得的资料中发现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二级保护动物斑羚,有经济价值的野猪,还有赤狐、环颈雉、狍子、黄鼬、艾鼬、野兔、斑翅山鹑等。

4.2 人工路线法野外调查

重点对南台道、西台道、郝家沟及分沟进行了人工调查与监测。

4.2.1 南台道调查监测数据

海拔1360m处发现野鸡,位置处于东坡;海拔1560m处发现一只死猪獾,位置处于东坡;海拔1594m处发现褐马鸡粪便4块,结成硬块,周边有马蜂窝,其中一个有鸡刨的痕迹,同时有鸡毛1根;海拔1602m处发现褐马鸡新鲜粪便;海拔1618m处,发现褐马鸡粪便3处,有大片的刨食痕迹,同时还发现被大型动物吃剩的狍子残骸;海拔1653m处发现褐马鸡粪便和刨食痕迹。

动物踪迹位置全部处于南台道的东坡,该地段植被组成,乔木有栎、油松、桦树、漆树、柳树,灌木有蚂蚱腿子、美蔷薇、荀子、六道木、绣线菊等,由于当时正值4月下旬,草本中小部分长出一点小芽,大部分没有发芽。

4.2.2 西台道调查监测数据

海拔1513m处见到一处新鲜的褐马鸡粪便,粪便在路边的石头上,当时的时间是早晨6:30;海拔1645m处的东侧对面坡有褐马鸡的叫声,沿此处向上走一小段距离,前面鞍口部位也有褐马鸡的叫声;海拔1688m是鞍口位置,在西侧对面坡上有褐马鸡的叫声,此时还听到刚经过的地方也有回叫声;海拔1767m处也是第二个鞍口部位,对面的西坡上有褐马鸡的叫声,正南坡的上部也有褐马鸡的叫声;海拔1803m处听到褐马鸡的叫声;时间是4月下旬,褐马鸡处于分群配对期,性情活跃,叫声高亢、频繁。数据是沿西台道自下向上调查得到,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植被类型依次为次生夏绿灌草丛、人工油松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亚高山灌丛。乔木主要有油松、华北落叶松、桦树、杨树、柳树、白杄、椴树、臭冷杉等,灌木主要有沙棘、山杏、照山白、胡枝子、绣线菊、虎楱子、美蔷薇、荆条、六道木、丁香、忍冬等,草本主要有羊草、委陵菜、矮丛台草、石竹、防风、地榆、桔梗、线叶菊、铃兰、歪头菜、白头翁、沙参、霞草、宽叶台草、龙牙草、大油芒、接骨木、金露梅等等。此路线在1500m以上的森林里,灌木层和草本层比较弱化,灌木和草本密度小,生长不旺盛,林下相对通透,行走道路大部分在东坡,能看到东侧对面的坡面,部分道路处于鞍口部位时可看到西侧对面的坡面。

4.2.3 郝家沟调查监测数据

在海拔1080m处,时间是上午10:26时,看到普通鵟2只,在空中直线飞过;在海拔872m处,发现夜鹭1只,在桃树上站立,周边是小水域。

4.2.4 瓦窑北沟调查监测数据

在海拔926m处,时间是早晨8:00时,发现普通鵟1只,当时 在杨树枝上站立;海拔951m处,看到褐马鸡刨食的痕迹,并听到叫声;海拔1070m处听到褐马鸡的叫声;海拔940m处,时间早晨7:56时,看到普通鵟1只,当时在空中盘旋;海拔969m处看到褐马鸡1只,在油松林中;海拔923m处,时间是早晨8:15时,看到普通鵟1只,在空中盘旋;水面上发现9只鸳鸯在游动;调查时间是4月初,该区域海拔较低,正是气温快速回升时期。

4.3 固定样地调查

在山涧口沟设立固定样地一块,样地底部近临水源,海拔1745m,面积1hm2,将其划分成10m×10m的100个小样方,对每个样方的乔、灌、草逐一进行调查记录,通过调查数据显示该栖息地是以白桦-华北落叶松为主的针阔混交天然次生林,乔木层中还有少量黄花柳、山杨、榆和油松;灌木层主要有灰栒子、六道木、绣线菊、毛榛、接骨木、美蔷薇、丁香暖木条、荚蒾等;草本层中种类较多,有羊草、委陵菜、矮丛台草、石竹、防风、地榆、桔梗、线叶菊、铃兰、歪头菜、白头翁、沙参、霞草、宽叶台草、龙牙草等等;地下有各种幼虫、寄生菌,地面生长有蚂蚁、昆虫等。这些生物大多是褐马鸡的食物来源,为其生存繁衍提供了物质基础。

5 重点野生动物分布区域分析

在野外实地调查监测所得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老百姓所见所闻,加上动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再通过专家指导,分析得出以褐马鸡为代表的重点野生动物在保护区的大致分布范围。

5.1 分布区

主要分布区包括胡上沟、石片沟、南台道、西台道、金河口沟、水沟、上寺沟、赤崖堡沟、山涧口沟、瓦窑北沟、塘音寺、老人沟等区域。

5.2 海拔范围

活动海拔范围在951~2634m。

5.3 栖息地环境

植被状况良好,郁闭度0.8以上,植物群落完整,乔、灌、草三层结构完好,受外界干扰不大,植物种类丰富,食物充足,隐蔽条件好,区域内有水源存在。

猜你喜欢

华北海拔
高海拔的甘南
华北玉米市场将进入筑底期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美国政府对华北伪政权出笼的关注及应对
普达措,高海拔桃源秘境
Literature Review on Context Translation Mode
Review on Registe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高海拔地区电子设备散热分析
云贵高原不同海拔地区成年女性体质状况比较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