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省力化栽培在果树生产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2015-03-20缪国印

河北林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省力化矮化砧生草

缪国印

(易县林业局,河北 易县074200)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壮劳力大量涌入城市和工厂以及向其它行业转移,从而造成从事果树生产的人员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老人及留守妇女成了果树生产的主力军,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提高、果品纯效益下降。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我国借鉴和推行了日本及欧美发达国家的管理经营模式——省力化栽培,发展果树省力化栽培,利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将是大势所趋,也是世界果品生产主要发展方向。几年来通过易县科技人员不断努力推广和普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从推广果树省力化栽培的成效来看,主要应从以下十个方面来入手操作。

1 推广矮化砧木、短枝型品种

优良的的砧穗组合,一般表现为抗性强、成花容易、结果早,在生产实践中能够节省大量的整形修剪、控制树冠、促花保果、病虫防治等用工,从而可明显的降低生产成本。在适地适树、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倡导不同的区域选用合适的砧穗组合。首先推广矮化自根砧、矮化中间砧砧木类型,其次推广短枝型品种。例如苹果上采用SH系中间砧木,乔砧嫁接短枝富士、新红星等;核桃上采用辽系、香玲、绿岭、中核短枝等品种;板栗上采用燕山短枝、遵化短刺等品种。目前我县已经有人开始对苹果矮化砧青砧1号、青砧2号,樱桃矮化砧吉塞拉6号,以及梨树矮化砧中矮1号、2号等进行了引种试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域对矮化砧的适应性也是不同的,首先应进行引种试验,然后再推广。

2 实行宽行密植栽培模式

推广宽行密植栽培模式,也就是加大株间栽植密度,加宽栽培行距。尤其是矮砧宽行密植栽培模式是世界果树发展的趋势,而宽行也就是行距加宽,是实现果园管理现代化的第一步,便于喷药、运输果品和肥料、旋耕、施肥甚至修剪等机械化作业,同时也给人工授粉、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果实采摘等一系列工作带来了便利。采用矮砧宽行密植栽培模式,可以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不仅可以提前进入盛果期,而且可大量减少果园用工。例如目前我们苹果推广的SH中间砧采取的株行距是2m×4m,桃树栽植株行距(2~3)m×5m,梨树栽植株行距(2~3)m×(3~4)m,早实核桃3m×5m。

3 采用高标准整地

高标准整地是省力化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新建果园受自身立地条件的限制,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低于1%,土壤肥力较低。一般来说,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7%以上时,果树就不会出现生理性缺素症状,从而减少果树生理周期内的不断补充某种元素的肥料,而且也会减少或避免每年开沟混施有机肥的用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采用高标准整地,掺入足量的有机肥,人为改善果树的立地生长条件,不仅能使树体健壮,病虫害侵染能力降低,还可大幅降低将来的生产及用工投入。提倡挖掘机条状沟整地,沟的深度依据树种的特性有所不同,例如深根性的核桃树种沟深1m,矮砧苹果、梨及核果类果树沟深0.8m,沟的宽度(1~1.2)m。沟内混施有机肥,与土壤混匀。对于资金充裕的栽植者,提倡整地时每亩一次性施入有机肥30m3,目的是可以在其生命周期内不再施用有机肥,以后的肥料管理只用复合肥料来调节即可。而对于资金不充裕的栽植者,每亩混施有机肥的数量最少也不能低于10m3,虽然前几年可不施用有机肥,但后期一定要施用,但是无形中每年的开沟、用工等投入成本会明显增加。

4 倡导新技术,简化整形修剪模式

传统的果树栽培一般都是大冠稀植,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栽植的柿树、核桃、山楂、板栗等,树体非常高

大,有的高度甚至达到10m以上,果园劳动强度大,作业极为不便,突出表现在采果、喷药、修剪上。尤其是柿树,有许多果农甚至让果实在树上烂掉也不采摘上市,原因很简单采摘费用几乎和售价相同。对于这类树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树高,大胆实施落头开心技术,不但修剪、采摘费用明显降低,而且果品产量和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上世纪90年代以后栽植的果树虽然比较规范了,但是树体还是高大,并且树形大都采用的是疏散分层形,分枝结构级次多,主枝、侧枝、各种枝组搭配不仅树形复杂,而且整形周期长,造成结果晚、效益低、用工量大。对于这类树要进行树体改造,在降低树高的同时,逐步改造树形为——改良纺缍形。在修剪上简化原来的修剪模式,以长放、疏除、回缩为主。只要是新建果园,尽量实行密植栽培,降低树高,简化树形结构,减少分枝级次,从而减少果园用工量。例如桃树Y字形长枝修剪,苹果细长纺缍形甩放修剪、核桃单层高位开心形长放修剪等。

5 改良肥水管理制度

果园肥水一体化管理,是将来果园发展趋势,虽然它好处很多:省水省肥、省工省力、节肥节水、降低投入,但是需要在果园内安装一套滴灌系统和一套施肥系统,对于目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栽培现状来说,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我们对非公司运作模式的种植户强调,一改过去施肥的传统模式,去掉花前、坐果、果实迅速增长期等生长季节追肥,一律采用控释肥料,等秋季使用基肥时一同施入,可明显降低追肥用工投入。目前易县已推广了苹果专用控释肥、核桃专用控释肥,其它控释复合肥也在果树上进行了推广。在灌水问题上推广株间覆草,有条件的可铺设园艺地布,可明显降低浇水次数。如果有条件可以采用小管出流或滴灌,效果会更好。

6 普及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根据病虫害历年发生状况进行预测预报。对于病害以预防为主,对于虫害以防治为主,同时可采用性诱剂、迷向丝、食诱剂、粘虫板、黑光灯诱杀等技术。合理用药,尽量减少用药次数,降低果园用工和农药成本。

7 彻底变革土壤管理制度

清耕制在我国已经延续了上千年,除草在果树管理当中,所占用工量也是比较大的一方面,所以,改革土壤管理制度,推广生草法势在必行,而且提倡自然生草。果园生草刈割后覆盖在树冠下,不仅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蓄水保墒作用明显;生草还可使树体有效利用光能,吸收反射光,提高光合效应使树体健壮;生草同时还可促进生物的多样性,使益虫数量增加,从而减少部分种类虫害的发生;而且生草可以调节果园温度,使土壤温度变幅减小,促进根系良好发育,从而减少病害发生。另外有些生态果园,利用养鹅去除杂草,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除草方法,鹅可以吃掉园内70%~80%的杂草,显然会节省大量人工。

8 果实套袋技术的运用

目前果实套袋是果园管理当中,尤其是苹果、梨、桃、

葡萄等果品中用工较大的一项,虽然无袋化栽培是世界发

展趋势,实施无袋化栽培,可以大幅度降低果园用工量;但

是针对目前我国生产绿色、有机果品的现实来说,果实套

袋,虽然增加了成本和人工,但套袋后果实外观靓丽,减少

了喷药次数,农药残留明显降低,销售价格也会明显提高,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比成本要高;而且随着矮化密植技术

的逐步推广,也给果实套袋工作带来了便利,大大节省了

人工。

9 应用激素,控制树体生长

目前我国矮化砧木除了苹果、梨以外,其它矮化砧木研究还不是很发达,所以抑制激素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尤其是对于桃树、部分发枝力较强的李树,所以这些种类的果树在密植时,使用抑制生长的激素(如多效唑、PBO等)能有效控制树体生长,达到控制树冠、早结丰产的目的。可明显减轻夏季管理的用工量。但是需要注意,多效唑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容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一定要严格控制浓度或量的使用。

另外发枝素在苹果、梨幼树期的应用也显得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发枝力较低的品种,人工刻芽不仅速度慢,而且操作不当容易引起树体损伤,有时效果也不理想,发枝素的应用,简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10 果园机械及小工具的运用与普及

推广宽行密植栽培模式,不仅仅是为了改善果园光照条件,也是为果园机械化的实施进行了一个好的铺垫,简单易行的果园机械,近年来推广使用势头迅速,小型旋耕机用于秋施基肥、割草机除草、小型电动三轮车运输肥料和果品、机动喷雾器喷药等。都明显的解放了劳动力,减少了果园用工。另外开角器(代替人工拉枝的工具)、套袋机、电动果树修枝剪、果树输液器、驱鸟器(剂)等等一系列小型工具,也会逐渐进入果园,成为省力化栽培不可或缺的一项。

总之,在果树省力化栽培推广过程中,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实施,在加强培训、宣传、指导的同时,注重示范效应,通过典型带路,使广大果树种植户,步入省力化栽培的良性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省力化矮化砧生草
植保无人机助力山地桑园管理更加省力化
果园自然生草及培肥技术
苹果矮化砧木抗寒育种研究进展
樱桃省力化高效栽培技术
梨树早期丰产省力化栽培关键技术
“冷季型草+秋播”生草模式总结
苹果不同矮化砧木品种叶片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几种苹果矮化砧木苗在一师垦区的生长表现
橘园生草栽培的生态学效应
省力化设施蚕房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