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家训与现代乡村治理

2015-03-20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乡村治理教化

马 爱 菊

(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65)



传统家训与现代乡村治理

马 爱 菊

(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曲阜273165)

摘要:中国传统家训是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优秀的传统家训是整个社会崇善尚德、和合理念的助推器,它不仅起到正心修己的作用,而且能够整合乡村资源和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使得复杂社会治理简约化。现代乡村治理需要传统家训中“立德”、“修身”的人生观,需要传统家训里“以和治家”、“勤俭持家”的家庭观,需要传统家训中“睦亲”、“礼法”的伦理观。

关键词:传统家训;教化;乡村治理

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到崇善尚德、孝亲敬长、勤俭节约、励志勉学、宽厚谦恭等方面。它是前辈留给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家族传承的精神财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优秀传统美德,例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以及见义勇为等等,都可以从我国古代传统家训中找到。中国传统家训中充满了智慧之言,像《朱子家训》、《 曾国藩家训》、《章氏家训》等,不仅他的子孙从中受益匪浅,就是外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乡村社会中人们的道德底线不断受到冲击,乡村社会秩序失序问题严重,农民的乡村共同体认同感缺乏。从历史的维度看,乡村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礼法社会。中国传统家训是农村乡土文化的集结,传统家训是现代乡村治理的重要资源,倡导传统家训既有助于提高农民自身的道德素质,增强村民对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又可以进一步提升、促进农村内聚力和伦理共同体的构建。

一、乡村治理需要传统家训中“立德”、“修身”的人生观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1]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需要传统家训里“立德”、“修身”的人生观。通过个人道德的养成促进家庭和谐进而维持村庄秩序井然,社会达到善治。在讲家训的重要性时,《颜氏家训》颜之推以自身为例,概括了家训立德树人和立功立言的作用。家训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强调子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这是其他教育形式难以取代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且是深远而持久的。加埃塔诺·莫斯卡在其《政治科学要义》中说:“在道德品质方面,家族遗传表现得更为突出。家庭教育尤其是个人所成长的环境的间接影响,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会产生巨大的影响。”[2]400当前,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老人、儿童留守农村,村庄成为“空心村”,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这样一方面孩子的日常生活没有保障,另一方面孩子精神品质的培养缺失,家庭教育弱化,出现道德的滑坡,导致孩子人生目标短浅扭曲。由于缺乏教养和管制,近年来农村青少年犯罪率不断攀升。

传统家训中强调教育子女要好好读书励志做有用之人,同时培养良好的德行。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传统家训对人的生活习惯和人格品行的养成有导向作用,且影响润物无声、根深蒂固。“在那些有着数百年古代文化史、有着良好政治组织的社会,对不道德冲动的控制,即某些犯罪学家所说的对冲动的‘制’无疑会更强,而且会形成各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力量。”[2]186如果一个家庭的传统家训内容是健康向上的,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崇善尚德,那么家庭成员在家训的约束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长辈行为示范,晚辈自省效仿就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也就很少或不会出现不良行为。

立德修身不仅仅靠家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更要靠家长的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子女的成长主要取决于这个家庭中父母的作为,它们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子女的一生,更影响着他们以后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颜氏家训》中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3]24传统家训的价值,就在于父母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德行,注重上行下效,通过家庭这个桥梁纽带,把具有真善美的正能量灌输给孩子,把有价值的文化传统传承给孩子。

中国传统家训有很强的道德教化功能,不仅有约束性、规范性,还有很强的道德感染性。从传统家训来看,修身的根本就是修德。诸葛亮在《诫子书》讲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教育孩子要以静思反省不断培养提高自己,使自己正其心、修其身,以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德行。只有淡泊名利才能坚定自己的志向,只有长期刻苦学习、内心清静安定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对待传统家训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贵在长期坚持。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4]古代家训非常注重道德教育,要求君子应厚德载物,说明了才能和道德之间的对应关系。村干部不仅要有才,重要的还需要有德。村干部要把自身的道德修养当成人生的必修课,内化于道德修养,外化于道德实践。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样才能积善明德,表率于乡里。乡村只有在贤人的治理下,才会和谐安定。“在实践中,村庄中的每一个村民都对村庄事务具有影响,特别是推行村民自治的背景下,一人一票原则深刻改变着一般村民在村庄事务决定中的无力感。”[5]161村干部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每一个村民也是如此,使村民在文化认同中感受到乡村社会的自主性与自我管理的价值所在。因此,提高乡村治理成效的关键在于乡土文化的重构,而家训是乡土文化的本色体现,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家训的道德教化功能。

二、乡村治理需要传统家训里“以和治家”、“勤俭持家”的家庭观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也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现代乡村治理过程中,需要传统家训里以和治家、勤俭持家的家庭观。以家庭的和睦推及乡村的和睦,通过家庭的勤俭带动集体的勤俭,以此节约乡村治理成本达到良治。梁漱溟认为:“伦理关系本始于家庭,乃更推广于社会生活、国家生活。君与臣、官于民,比于父母与儿女之关系;东家伙计、师傅徒弟、社会上一切朋友同侪,比于兄弟或父子之关系。伦理上任何一方皆有其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关系。”[6]97中国自古以来特别重视家族姻亲和亲情血缘,“家庭在中国人生活里关系特见重要,尽人皆知;与西洋人对照,尤觉显然。”[7]“这种由家庭——家族——国家所构成的社会结构形式,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由此‘家’不仅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秩序的基础,而且构成了社会精神文化的堡垒。”[8]曾国藩认为家庭是人生的根据地,强调以和治家。他有名言:“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性,四分由于家教。”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9]在家庭中,由于家庭成员性格各异,价值取向也不同,不可避免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处理好家庭矛盾显得尤其重要。家庭事务管理的好坏,家庭矛盾处理的是否得当是治家的关键。家庭的稳定关乎着家族的繁荣以及整个村庄的和谐。家庭和谐,家族才能兴旺,在村里才会有威望和影响力。“家和万事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家训对家庭成员有很强的约束力,用家训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以保证家族的发展。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所说的家规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家训。

传统家训有净化家庭环境的功能,用养老敬亲的传统家训指导言行,可以使家庭和睦。宋代范质强调孝悌的重要性,在《戒从子诗》中说:“戒尔学立身,莫2015年第1期 马爱菊:传统家训与现代乡村治理

若先孝悌。怡怡奉亲长,不敢生骄易。” 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的养老问题令人堪忧。“孝悌”在中国古代伦理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孝是为人子应该对长辈尽的义务和责任。悌是兄弟之间的行为规范。曾国藩以和治家的家庭观中特别注重孝悌。教育子女要“尽孝悌,除骄逸”,在家尊老爱幼,出嫁后要孝敬公婆。孝顺父母不仅要给予父母物质上的保证,而且要满足父母精神上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要记住父母的生日,常回家看看。把孝化为敬亲情感的自然表露、内在自觉,而不是故意做作。倡导尊老爱幼的传统孝道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对解决当前农村的养老问题有积极意义。在治理过程中不断发扬传统家训中优秀的成分,使村民在文化认同中感受到乡土社会的自主性与自我管理的价值所在,进一步构建农村道德共同体。

农业是一个效益低的产业,受外界条件影响大,天气的好坏有时可以决定农民的日程安排,天气不好就不能去田间劳作。《颜氏家训》中谈到勤俭持家:“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虽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奢则施,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3]25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不勤不俭祸害家门,对勤俭持家的道理进行了阐释。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家训中讲到以勤俭为本。勤,指勤奋劳动、不懈进取,创造更多的财富;俭,指生活朴素、反对浪费,能够物尽其用,使人的修养得到提高,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三、乡村治理需要传统家训中“睦亲”、“礼法”的伦理观

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一个地方,生活圈子小,邻里之间彼此都知根知底。远亲不如近邻,处理好邻里之间关系对村庄的和谐、社会的有序至关重要。现代乡村治理过程中需要传统家训中“睦亲”、“礼法”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以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维系乡村和谐。《袁氏家训》的《治家》篇多次提及和告诫子孙一定要处理好邻里之间的关系问题。“梁漱溟称中国传统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费孝通说中国传统社会是‘差序格局’的社会,都是一个意思,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如西方那么个人化,每个传统的中国人都被一层一层的人伦关系所笼罩,成为关系中的人。”[5]33传统家训中倡导的“贵和乐群”、“爱众亲仁”、“睦亲”等思想内容,有助于架构融洽、和睦、温馨的现代人际关系,以及规范生活秩序,有利于形成团结和谐的社会风气、维系良性互动的社会关系。“人类的生活必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又须靠有秩序,没有秩序则社会生活不能进行。西洋社会秩序的维持靠法律,中国过去社会秩序的维持多靠礼俗。不但过去如此,将来仍要如此。中国将来的新社会组织构造仍要靠礼俗形著而成,完全不是靠上面颁布法律。”[6]118在缓慢变迁的农村生活中,“礼法”是维持农村秩序的基本方式,而中国传统家训的目的就是为了齐家,建立符合“礼”的社会秩序。费孝通认为,礼这种“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因此,它不同于法律,也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道德,而是更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11]52。良好的社会秩序是建立在人与人互相信任,对“睦亲”、“礼法”的认同的基础之上。

现代社会关系的维系需要从传统家训中汲取营养,传统家训是家庭道德的标杆和向导,家庭道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作为传统文化的缩影,家训提供一个“精神家园”,有力支撑农村生活体系,维系农村社会秩序。“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家庭伦理是维系村庄秩序最为恒常的因素,它们在强大的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之下依然能够稳定地发挥作用,使村庄秩序不会陷入‘礼崩乐坏’的境地。”[12]从伦理的维度看,可以发现传统家训里所蕴含的丰富的伦理和道德观,帮助人们重视家庭道德秩序的同时,用在处世之道里。丰富的处世伦理观和政治伦理观用来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中国传统家训有益于社会公德的建设。家训在劝诫子孙时,总结了自身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经验和教训,强调不仅要处理解决好家庭内部的关系和矛盾,而且要处理好与其他人的关系。中国传统家训注重谨交慎择的交往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佞者谄,近偷者贼;近愚者痴,近圣者明;近贤者德,近淫者色;近鲍者臭,近兰者香;近愚者暗,近智者良。”[13]良好的家训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有助于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有助于伦理共同体的构建。“支配着村社社会关系的,是为所有成员2015年第1期 马爱菊:传统家训与现代乡村治理

认可并接受的村社伦理,其最低要求,是保证村社共同体传统的延续。村民无论强弱贫富,皆有义务维持共同体的集体生存,必要时相互忍让。与此伦理相应的,是村民世代相传的一套公共准则和制度性安排,以及建立在此准则之上的话语空间。”[11]88崇善尚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美德”将修身齐家平天下很好地贯穿。传统家训里积极向善的内容同现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合,能提高社会公德的总体水平。“一个社会的公德水平高低,对于这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公德水平普遍地较高,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很有秩序,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很和谐,就有利于经济的发展。”[14]家训时时提醒我们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因此,在现代乡村治理中,我们不但不能抛弃家训,还要探寻它的现代价值。

现代乡村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在原子化家庭的背景下,在现代乡村治理中,我们要探索如何处理传统家训与现代法治冲突与结合的问题,如何处理家训与村规民约的关系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功能弱化,社区凝聚力降低,村庄在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参与和投入上不断减少,从而增加了乡村治理成本。因此,接续断裂的乡村道德共同体,需要从“人的建设”着手进行综合治理,在乡村治理基础上重构新型农村道德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战国]孟轲.孟子·卷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55.

[2] [意]加埃塔诺·莫斯卡.政治科学要义[M].任军锋,宋国友,包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 程小铭,译注.颜氏家训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4] 高兆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

[5]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27.

[8] 赵庆杰.家庭与伦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121.

[9] 檀作文,译.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2008:4.

[10] 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1]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2] 丁卫.复杂社会的简约治理:关于毛王村调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68.

[13] 卢正言.中国历代家训观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235.

[14] 戴素芳.传统家训的伦理之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66.

(责任编辑:刘学伟)

Traditional Family Precepts and Modern Rural Governance

MA Ai-ju

(College of Marxism,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273165)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family precepts are abundant ideological resources in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family precepts are boosters to pursue good virtue and rational thought in the whole society.It not only plays the role in the positive heart self-cultivation, but also can integrate rural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capacity of rural governance,so as to make the complex social governance simple and effective. Rural governance needs the view of life of “moral cultivation”,“harmonious” and “thrifty” family values,“friendly” and “etiquette” ethics in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

Key words:traditional family precepts; enlightenment; rural governance

作者简介:马爱菊(1989-),女,山东青州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4-12-22

中图分类号:B8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080(2015)01-0072-04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5.01.017

猜你喜欢

乡村治理教化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何以移风易俗*——唐律教化功能研究之二
从《大武》“乐”看戏剧教化人心之能效
多元与协同: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主体关系的路径选择
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研究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国内关于乡村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文艺育人 教化入心
不走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