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①

2015-03-20王红霞

关键词:贵州民族文化

王红霞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各民族文化传统古朴,民俗风情浓郁,“一山不同族,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成就了贵州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奇观。近年来,根据中央和省委大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和部署,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厚积的优势,通过实施改革创新、品牌引领、项目带动、融合发展等举措,贵州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和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以“多彩贵州”为形象和符号的民族文化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贵州民族文化保护发展主要成效

保护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贵州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政府主导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通过多年的抢救保护和创新发展,全省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 项,国家级和省级名录分别达到89 项(140 处)、561项(708 处),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分别为57 名、301 名,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等各个类别。特别是侗族大歌、苗族服饰、苗族史诗《亚鲁王》和茅台酒酿制工艺等,堪称享誉世界的文化瑰宝。贵州共有426个村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传统村落名录总数的16.7%,位居全国第二[1]。建立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8个。2014年,在全国第一家以省级层面出台并实施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 ~2020年)》。2015年,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让人们更好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品牌引领推出一大批民族文化精品力作。坚持公益活动培育品牌与市场运作推广品牌相结合,围绕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史文化等,全省上下“十年磨一剑”,合力打造“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一大批旅游工艺精品和民族民间工艺人才纷纷涌现,一大批区域品牌、行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竞相发展,逐步构建了以“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为龙头,各地民族特色文化品牌为支撑、覆盖全省的文化品牌体系。在“多彩贵州”品牌的带动引领下,一大批以贵州民族文化为题材的精品力作脱颖而出。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巡演全国20 多个中心城市、出访世界20 多个国家地区,创造了贵州演出市场的奇迹。贵阳交响乐破除束缚文化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成功打造了全国第一家由民营资本投资组建的职业交响乐团,跻身国内一流交响乐团行列。打造推出了《仰欧桑》、《银秀》等优秀演艺剧目,拍摄制作了多部以贵州民族文化为题材的影视剧在央视和多家省级卫视播出,“贵州制造”不断闪耀在全国大小荧屏。

(三)项目带动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良性互动。从贵州实际出发,谋划实施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十大文化产业基地”和一大批重大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涌现出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的名村古镇、一批体现民族民间特色的工艺精品、一批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演艺剧目、一批民族民间文化节庆等,贵阳的青岩古镇,黔东南的镇远古镇、西江苗寨、肇兴侗寨,遵义红色文化,安顺屯堡文化,毕节古彝文化,黔西南布依文化等,享誉省内外。文化旅游融合互动,改变了贵州过去西线自然风光旅游一统全省的局面,形成了北部长征文化、东南部苗侗文化、黔东佛教文化、黔西南布依文化、黔西北彝族文化等与旅游相融合的态势,既提升了文化竞争力,又不断彰显了贵州民族文化特色。

二、当前贵州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实践看,由于经济、历史、社会以及人的观念等影响,民族文化在保护发展上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构建完善。由于受长期以来行业条块布局的影响,宣传文化系统、民族工作部门以及旅游系统在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工作上还缺乏一种整体性和系统性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处于一种“多轨制”状态,而且这一“多轨制”之间缺乏衔接的机制与平台,几个版块的有机融合不够到位,甚至存在脱节,职能部门在资源整合上难以形成“集中兵力、重点突破”的优势。

(二)过度开发导致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形势异常严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推进,一些地方重开发利用、轻保护传承,搞过度开发甚至是破坏性开发,导致民族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非常紧迫[2]。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受旅游市场带来的利益冲击,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急剧破坏,使固有的原生性、本真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落入俗套、失去了本该有的特色和竞争力。

(三)对民族文化深层次的元素和因子的挖掘提炼不够。一些地方对待民族文化缺乏整体性、历史性思维,注重表面较多,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度研究,尤其是在一些特色小城镇建设上,千城一面、跟风而上,不能充分的体现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有的地方为迎合旅游市场需求,存在急功近利现象,把民族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摇钱树”,对民族文化轻挖掘提炼、重消费赢利,导致产品层次不高、粗制滥造,甚至虚构伪造,不尊重客观事实。

(四)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研究、创意、经营等人才缺乏。一方面,近些年来民族地区青壮年外出打工现象较为普遍,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断层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民族文化传承传播形势严峻;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在民族文化方面擅长研究、创意、经营等的专业型人才缺乏,既缺乏更多地培养本土的专家团队和专业人员,又缺少更好地从省外引入人才扎根贵州或为我所用。

(五)民族文化发展缺少龙头企业和项目。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分布较散,多数在市(州)、县(区)甚至是一些较偏远的地区。这种资源分布,客观上导致无论是谋划实施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项目,还是培育壮大民族文化骨干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随着近年来人们观念的转变,在民族民间文化领域产生了一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手工作坊等,但总体上还处于“小、散、弱”状态,规模化、集聚化运作能力不强,在省内外的影响力、竞争力还不大,丰富的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惠民富民效果不够明显。

三、多措并举切实抓好贵州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明确提出要围绕多民族文化这个重点和优势,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实现贵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政策和措施[3]。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强化问题导向意识,采取积极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一)抓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民族文化,保护是基础,是发展的前提和起点。首先,要做好全面普查。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工作机制,对现有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及合理利用情况进行深度调查,做到家底清晰、胸中有数[4]。并在深度调查基础上,搭建数据库和网络共享平台,对民族文化资源实施在线保存和保护。其次,要加强理论研究。结合对民族文化资源的调查,构建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学术力量参与的理论研究机制,理清资源现状、掌握前沿动态、明确发展方向。再次,要落实规划布局。要对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和区域进行科学界定和规划布局,分类、分层、分布规划实施一批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等,确保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互补、特色突出。

(二)抓特色。不可复制、不可替代,是一个事物有没有特色最直观的区分标志,民族文化是贵州文化的特色正是基于其不可复制和不可替代性。从贵州实际看,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中的原生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贵州文化的根和魂。原生态就是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最大特性,就是贵州文化的最大竞争优势。只有在这方面做足文章,贵州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才能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在贵州要体现民族文化的特色,就必须落实到一系列的载体上,围绕贵阳阳明文化、遵义红色文化、毕节和六盘水彝族文化、夜郎文化、安顺屯堡文化、铜仁佛教文化和土家文化、黔东南苗侗文化、黔南水族瑶族文化、黔西南布依文化等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在民族演艺、音乐、节庆、会展、出版、工艺、服饰、建筑等方面,必须深度注入民族元素和符号,把民族东西充分地展现出来。要以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契机,围绕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留住文化的根、守住民族的魂,打造民族文化的家园和多彩贵州的名片。

(三)抓路径。民族文化产业是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具有本土性、先导性、综合性,是拉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引擎,是实现贵州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5]P43。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以旅游市场为渠道,充分发挥民族民间文化优势,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能有效带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很好路径。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只有传播出去,被更多人接受,才能更好地得到传承,如果只在深山里、村寨里、家庭里自娱自乐,文化就会逐渐衰落,最后失去生机与活力。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省外游客纷纷入黔旅游观光、体验贵州民族民俗风情。这是贵州民族文化向外界展现无穷魅力的黄金机遇期,要借助高铁旅游,加快完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精心开发融入贵州民族地方标志性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成为游客“必购品”,迅速打通民族地区与外界的往来与联系,通过旅游市场渠道,不断地将贵州民族文化推广出去。反之,通过不断推广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效果,调动民族地区群众珍视民族文化的珍贵,增强保护意识,形成良性循环。

(四)抓创意。做文化就是做内容、做创意。一个好的创意,能将文化元素和文化因子充分挖掘出来,形成一个产业。首先,要借助创意手法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不能止步于浅层次、粗放式的产品开发,而是要培育打造一批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民族文化创意企业,实施一批重大民族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主动融入当前的大数据产业,充分利用当前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手段,对民族文化产品进行深加工、精提炼,拓展线上线下交易平台,使产品科技含量更足,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其次,要借助创意手法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品牌是一个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标识和特色,是核心竞争力所在。一个品牌的诞生靠孵化,靠培育,也靠创意。“多彩贵州”品牌历经十年培育打造,探索走出了一条品牌建设之路,但无论是“多彩贵州”系列主题活动的举办,还是“多彩贵州”系列商标的使用,无不体现着创意的价值和力量。民族文化的发展要以“多彩贵州”品牌为蓝本和引领,形成独具特色和竞争力的品牌,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超越。再次,要强化对民族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而创意能让文化的无形资产变成更大更实在的价值。贵州民族文化在全国都具有稀缺性,民族文化在形成产品、打造品牌的过程中,都必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法律来为民族文化的发展保驾护航。

(五)抓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文化传承发展最重要、最活跃的力量。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贵州建设成为“中国人才创业首选地”,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为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创造了大好机遇。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也要积极主动地争取省委、省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用好政策红利,重视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挖掘推出民族历史和文字专家,民族民间器乐演奏大师、工艺美术大师、服饰设计大师等,铸就一批传承人、专家和大师将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代一代的保存下来、相传下去。同时,要从教育入手,使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开设相关课程,在民族地区坚持双语教育制度,既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又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6]。尤其是要与市场接轨,依托省内外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研究机构等,加快民族文化创意人才的专业化培养,造就一支既懂创意设计、又懂市场经营的专业人才、领军人物队伍,把民族文化元素更好的挖掘出来、推广出去。

(六)抓保障。保障是否有力,从一定程度讲,就看资源整合是否到位。结合存在的问题,首先是部门行政资源的整合。体制不顺、机制不畅,往往会影响其他方面工作的顺利推进。从领导体制看,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分管文化的、民族事务的和旅游的省级领导要亲自挂帅、参与进来,共同组建工作议事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从工作机制看,涉及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广电、民族宗教、旅游、教育、人社、经信、知识产权等相关部门应建立一种畅通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配合、形成合力,把相关工作抓落实抓到位。其次是行业资金的整合,财政投入长期以来成为西部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除财政投入上尽可能逐年增加外,还需要通过整合资源的方式,把涉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非遗、民族事务、旅游等相关专项资金统筹起来,按一定比例集中用于扶持民族文化保护发展项目,并借助市场渠道,加大招商引资,探索资本运作。

[1]《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黔府发〔2015〕14 号)[Z].2015.

[2]游涛. 对城镇化进程中贵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4,(12).

[3]《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黔党发〔2011〕23 号)[Z].2011.

[4]《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黔委厅字〔2014〕53 号)[Z].2014.

[5]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 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0.

[6]张犁.浅析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3,(1).

猜你喜欢

贵州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谁远谁近?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