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价值链角度探讨江苏省主要产业的经济转型问题

2015-03-20戴宴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流通业苏宁价值链

戴宴清

(中共盐城市委党校,江苏 盐城 224001)

从价值链角度探讨江苏省主要产业的经济转型问题

戴宴清

(中共盐城市委党校,江苏盐城224001)

从价值链角度来探讨江苏省主要产业的经济转型问题,应更加关注终端流通产业对上游制造性企业的产品拉动能力.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来看,流通性产业扮演着“商品职能”的作用;或者说,其本身就处于价值链条的末端,实现着商品“惊险跳跃”的功能.江苏省制造产业在市场价格信息通过流通业逆向传递的作用下,必须展开经济转型.具体表现在:集约型生产模式取向的经济转型、产品低碳生产取向的经济转型.

价值链;经济转型;制造业;流通业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尽管未对我国造成深度负面影响,但从外向型企业大量倒闭的状况来看,其仍对我国外贸出口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制约因素.从而,存在着大量外向型产业的江苏省,也在此次危机中受到显著影响.作为我国发达省份的江苏省,伴随着自身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重工业,以及以电子产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并且,高端服务产业(文化产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由此,如何在后危机时期结合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安排,进一步完成本省主要产业的经济转型,便成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不难理解,江苏省主要产业的经济转型问题,应在国家经济战略框架下来回答.目前,国家在面对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作出了“拉动内需”的决策.这样一来,就为该经济转型提出了行动指南.在此前提下,从价值链角度来探讨本省主要产业的经济转型问题,应更加关注终端流通产业对上游制造性企业的产品拉动能力.考察江苏省的终端流通产业,不难知晓:其中的“苏宁电器”、“苏果超市”都是承担拉动上游产品销售的重要力量.而且,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来看,流通性产业扮演着“商品职能”的作用;或者说,其本身就处于价值链条的末端,实现着商品“惊险跳跃”(马克思语)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文将以江苏省“制造业、流通业”作为考察对象;并采取个量分析手段,考察同一价值链上的制造业与流通业,在广义价格体系构建中流通产业对制造业的倒逼作用,以及促使制造业展开经济转型的事实.

1 江苏省流通业面对的市场环境分析

这里采取个量分析,即选择代表性流通业厂商“苏宁”作为考察对象.以下,将从“纵向游价值链”、“横向价值链”等两个板块进行市场环境分析

1.1“纵向价值链”之间的市场环境分析

苏宁电器作为终端零售卖场承担着商品职能,而在市场需求导向下又将显著影响上游制造企业的产能水平和产能结构.从市场消费者需求偏好来看,当前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环境走向低迷,使得与之关联的家电产品需求量也处于萎缩的境地.在此纵向价值链传导下,“苏宁电器”必然会调整自己的产品采购清单,并根据调整后的采购清单进行采购.从而,对部分原有传统供应商(制造商)的产品结构就提出了新的要求,甚至会因市场需求状况而解除与原有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从中不难看出,纵向价值链之间的市场环境形成动因,符合逆向传导的逻辑.而且,当前市场生态也将借助“苏宁电器”这一节点,通过价值链的转换来影响到上游制造商的内控环境.与此同时,在O2O模式下“苏宁电器”对于制造商的供货形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就促使上游制造商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商贸环境.

1.2“横向价值链”之间的市场环境分析

横向价值链主要指向,处于同一市场生态位的各节点之间因竞争关系,而产生的市场环境.以“苏宁电器”为例,与苏宁同处于同一市场生态位的节点便是“国美”.二者之间的竞争从价格领域延伸到非价格领域,从当前消费者偏好来看,或许非价格领域的竞争会是未来的主导趋势.为此,这就对各自供应链系统中的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客户关系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者,在价格竞争领域也需要上游供应商与苏宁之间形成无缝衔接,进而就迫使供应商需要改造自身的物流系统.

综上所述,江苏省商贸流通产业面临着来自外界,以及行业内部的市场环境影响.因此,不论在“纵向价值链”还是“横向价值链”间,都要求该省制造业须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进行经济转型.

2 江苏省流通业对制造业在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作用

以上从纵向供应链和横向供应链两个方面,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在分析中需要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即上游供应商或者说制造商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直接来自于域内流通业的倒逼效应,而这种倒逼效应之所以更发挥现实作用,则主要依赖于制造商在价值链条上的利益诉求使然.具体而言,倒逼作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察.

2.1集约型生产模式取向的倒逼作用

众所周知,集约型生产模式包含两大核心要求,第一便是节约化生产要求,第二便是关联化生产要求.对于前者而言,通过节约化生产不仅能全面控制产品成本,还能形成价格竞争优势.在当前市场紧缩态势较为明显的情况下,江苏制造企业唯有在成本控制上下工夫,才能确保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对于后者来说,建立与下游流通企业之间的强关联效应,不仅能简化产品的中间环节,还能借助流通企业的市场信息获取优势,来及时调整自身的产品结构和产能水平.在价值链逆向传导机制下,制造企业通过趋利避害式的理性选择,必然会在试错过程中逐渐强化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与中间渠道商之间的关系管理.

2.2产品低碳生产取向的倒逼作用

在构建生态文明战略下,无论是从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还是官方媒体的正面引导,包括苏宁在内的流通企业都在有意识的采购绿色、生态的同类使用价值产品.这就在价值链逆向传导机制下,迫使上游制造商必须意识到传统生产工艺、传统材料选择的弊端,从而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意识,并使产品技术创新到产品商业化应用的周期尽可能缩短.现实表明,这种倒逼作用是显著的.

3 江苏省制造业经济转型的路径思考

3.1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群构建

在价值链逆向传导下,江苏省应大力推进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进程.那么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是通过市场自发形成,还是需要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呢.答案是明确的,在消除市场失灵的干扰下需要在政府主导下来进行产业集群构建.构建的思路为,在空间范围内应为关联性产业发展提供载体,如根据南京、扬州、苏州、无锡等城市的产业发展特征和产业发展传统,明确这些城市所应重点承载的产业类型,在此基础上来完成产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在构建产业集群时,需要重视两点:(1)省域内各城市之间的产业集群不应雷同,这样将导致区域市场过度竞争情况的发生.(2)城市范围内的招商引资,一定需要围绕着“产业关联性”这一核心要求来展开.

3.2市场导向下的产能合理化

随着苏宁进入到电商领域,表明:未来的商贸模式将沿着O2O模式进行拓展和创新,而这也必然对江苏省制造业的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建立起产能水平和产能结构弹性调整的机制来.为此,这种产能合理化的目标需要在市场导向下来完成.简单而言,这种市场导向根本仍在于建立起制造商与流通企业之间的无缝衔接.笔者认为,应强化制造商与流通企业之间的契合管理,通过契约管理来促使制造商重视产能合理化的需要,并在末尾淘汰机制下倒逼制造商紧密跟踪市场的需求变化.

3.3第三方导向下的流通成本控制

本文以苏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主题讨论,但苏宁具有自身的优势并不是任何流通企业所能模仿的.因此,在制造商与流通企业之间进行价值链互动时,需要充分采用第三方物流来降低流通成本.根据笔者的市场调研发现,连接制造商与流通企业之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往往以配送活动为主体,这就意味着,制造商可以与流通企业联合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库,从而在增强产品入库和出库效率下降低流通成本.

3.4客户关系管理下的逆向供应链建设

之所以提出要在客户关系管理下进行逆向供应链建设,实则在于对逆向物流功能的考虑.在推动江苏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下,来构建绿色江苏的美好愿景下,经济转型中的一项重要目标便是实现绿色生产和消费.由此,随着逆向供应链的建设,通过流通企业——制造商之间的逆向物资传导,将有助于上述目标的实现.就实施办法而言,可以借助正向供应链所形成的网络化结构,在关键节点处设施回收站和仓储设施,并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系统来进行物资输送.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制造产业的生产与流通都将呈现出明显的优化效果.国家拉动内需的战略安排,为制造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如何正确的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江苏省制造产业(轻工业)不仅需要从生产领域进行经济转型,还需从流通领域和客户管理中来开展转型工作.

从价值链角度来探讨江苏省主要产业的经济转型问题,应更加关注终端流通产业对上游制造性企业的产品拉动能力.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来看,流通性产业扮演着“商品职能”的作用;或者说,其本身就处于价值链条的末端,实现着商品“惊险跳跃”的功能.江苏省制造产业在市场价格信息通过流通业逆向传递的作用下,必须展开经济转型.具体表现在:集约型生产模式取向的经济转型、产品低碳生产取向的经济转型.

通过四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制造产业的生产与流通都将呈现出明显的优化效果.国家拉动内需的战略安排,为制造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如何正确的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江苏省制造产业(轻工业)不仅需要从生产领域进行经济转型,还需从流通领域和客户管理中来开展转型工作.

当然,本文只考察了主要产业之一的制造产业(轻工业)部门的经济转型.不难看出,包括汽车、电子,乃至文化产业在内的主要产业转型,都将成为学者和实业者关注的对象.随着压缩产能水平和优化产能结构工作的不断推进,江苏省经济转型任务也将从宏观布局转向微观督导,此时便需要发挥学界和业界的比较优势给予应对.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1〕袁万里.金融危讥下国企多级委托代理链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商界,2009(5).

〔2〕张伟.供应链管理协同中的信息共享[J].电子商务,2011(9).

〔3〕李彬.基于降低供应中断风险的供应链管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9).

〔4〕杨春雷.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措施研究[].知识经济,2013(19).

〔5〕赵奕凌.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M].城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F427.1

A

1673-260X(2015)11-0080-02

猜你喜欢

流通业苏宁价值链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苏宁极物旗舰店
物流技术革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苏宁并购亦喜亦忧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苏宁通“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