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研究

2015-03-20张婧

文教资料 2015年9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专业课医患

张婧

(陕西中医学院 社会科学部,陕西 西安712046)

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研究

张婧

(陕西中医学院 社会科学部,陕西 西安712046)

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学制长、课业负担重、心理健康较之其他院校而言更需要关注,这决定了在该类院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当今医患矛盾不断激化的形势下,努力探索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显得更重要和紧迫并成为一种必然。

医学院校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对策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邓小平强调:“我们一定要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1]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医学院校在医患矛盾不断激化的今天更应重视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因此,努力探索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就成为一种必然。

一、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

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和其他院校的大学生相比具有鲜明特征,他们学制长、课业负担重,再加上就业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医学生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些特殊性,他们为了按时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资格,需要在专业课上付出更多时间和心血,因此,绝大多数医学生更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因为如果不注重专业课的学习,毕业、就业就成了难题。由于过分强调专业课,因此一部分大学生无形中忽视了思想修养。这一方面不利于医学生的学习和更好地开展人际交往,另一方面,从长远看,当他们走出校门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服务时,也会因为道德问题而较之其他医生而言更容易和患者产生冲突。部分医学生缺乏道德素养,虽然可能也有一定的个人理想,但是一旦个人理想遭受挫折,更容易灰心泄气。因此,医学院校的教师更应注重对医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专业课和思想修养并举,让他们明确,只有专业课和思想修养并举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理想并坚定社会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

二、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文化多元化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和其他高校的学生一样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发展,让青年学生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宽松,生活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人们面对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青年学生更是如此。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理想信念无疑打上了时代烙印,部分大学生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形势和现状无法适应,滋生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甚至一些大学生贪图享受,沉迷网络,完全忘记了自己面临的主要任务,更谈不上思考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一切都不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因此对医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则显得更迫切。

(二)医患冲突不断加深的影响

医患双方本应共同面对疾病,站在同一立场,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让我们看到医患双方由于种种原因几乎完全对立,这不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可能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一定影响。由于过早目睹了医患双方的冲突,因此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在心理上先入为主,觉得与患者打交道非常困难。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不但会动摇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信心,而且无形中会冲击到医学生的个人理想,甚至影响其社会理想。因此,当今形势下激烈的医患冲突也是医学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三)医学院校的特殊性与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和其他高校的学生相比,医学生学制长、学业负担重、就业压力大,而且相对于普通院校大学生而言,医学生的课程更为复杂,而且每个学期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再加上解剖等课程的开设,让其应接不暇,甚至让部分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和不安情绪。在解剖实验中,38.5%的学生表示,经过一个学期的解剖实验课之后依然难以适应,甚至有个别学生为此放弃学业[2]。医学院校的特殊性和医学生不同于其他院校大学生的特殊心理状态是影响医学生理想信念的一个重要因素,学制长、课业负担重,学习辛苦,再加上对解剖等一些课程的不适心理导致部分医学生个人理想动摇,进而对信念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非医学专业大学生[3]。因此,由于医学院校的特殊性和医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影响,对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非常迫切。

三、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一)培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大学时期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理想信念的高层引领”[4],在医学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更加重要,因为医学生相对于其他院校的学生而言更具特殊性,其特殊的学校性质决定了他们更辛苦而且受社会影响更大,因此,在不良思潮的冲击下往往更容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医学院校大学生投入更多关注。党的十八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5]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对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只有拥有了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使之坚定不移地完成学业并为将来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进行医德教育

研究表明,64%的学生认为对医务工作者来说,医德最重要;89%的学生认为现在医生难当,环境糟糕;77%的学生认为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缺乏有效沟通[6]。社会对医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他们具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他们具有大医的精诚仁朴和医者仁心的高尚情怀,这种医者仁心的高尚品质要求医学生从大学阶段开始努力研习。对于医学院校而言,不但要充分挖掘传统医学中的专业知识,更要深入挖掘传统中医的思想精髓,对医学生进行传统中医文化思想教育,培养医者仁心的高尚品德。只有如此,才能让医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到中医文化所包含的各种重要品质,才能越来越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在爱国主义情怀的激烈下才能真正热爱祖国,热爱自己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形成坚定的个人理想信念和社会理想信念并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应有力量。

(三)强化实践教育

医学院校比其他院校更注重实践教育,特别是临床专业、针推等专业学生,如果不更多地参加实践就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脱离了各种临床实践,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就永远只能流于形式、流于理论。医学生只有多参加医学专业的社会实践才能尽快积累、增加临床经验,使自己在治病救人方面越来越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在医院实践的过程中,医学生不但获得了临床经验,而且获得了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为以后更好地处理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积累了经验,并为自己以后从事医疗卫生事业奠定了基础。实践经验的积累使得医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加强,在自信心不断加强的过程中无疑也坚定了其以后从事医学工作的信心,该信心的加强对于医学生个人理想信念具有促进作用,对其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坚定社会理想信念也无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结语

对医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让他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新形势下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在学制长、课业负担重、心理健康等方面较之其他院校更需要关注等特点决定了在医学院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总体上看,医学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但是我们所处的时代,由于医患冲突的日趋激化,再加上医学生自身的诸多特点,因此在医学院校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和其他院校相比较来说不同的特点。医学生只有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充分学习中医思想的传统而且不断进行医学实践,才能成为拥有远大理想、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为祖国的医学事业贡献自身应有的力量。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9.

[2]郑亚楠,赖月月.医学生解剖实验课心理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

[3]于辉.地方本科院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教育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3).

[4]祖嘉合.试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高层引领[J].教学与研究,2011(4).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胡洁黄文秀包利荣.以医学人文精神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5).

此文系陕西中医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号:2013SZ20)和课程综合改革项目(编号:2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专业课医患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