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5-03-20赵茜杨恒

文教资料 2015年9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能力

赵茜 杨恒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210000)

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赵茜杨恒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210000)

当下艺术设计专业的迅速发展对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也受到了冲击。文章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做了简单剖析,分析了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困境,提出了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艺术设计 创新创业 教学改革

2.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到高等教育要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创新能力,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而随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迅速发展和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进一步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规模日益庞大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驱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国家对大学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创新的概念包含多个学科和多个领域,意味着更新、创造出新的东西和改变。彼得·德鲁克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创造新的财富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与一个人的知识、背景、动机等有关,还与所处的环境、群体等有关,而创新教育则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等具有创新素质的人的教育活动。

创业则是一种创立企业或者基业的社会活动或者说是一个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服务、产品或者机会的过程,它包含着创新的概念,是创新的一种外化或者具体化的形式。杨爱杰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素质和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以及教会学生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创业教育,学生可以具备创业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成为社会价值的创造者。

创新教育是指学生在意识、能力和素质上的提升,而创业教育则注重的是将这种意识、能力和素质投入实践,以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和目标的实现,是创新的一种载体和形式。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刻不容缓。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艺术设计专业也得到迅猛发展,但就学科设置来看,全国有一千余所高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但是学科更偏向于艺术性和文化性,每年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都超过十万人,就业压力大,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于缓解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的发展潜力和社会贡献,关系着高校的声誉。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一定要转变人才培养的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为导向,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制度加以改革,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而促进大学自身的教育改革,培养出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毕业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改革,对人才要求更高更全面。随着我国经济不断与国际接轨,更需要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劳动者,而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的转换,就要求劳动者不仅仅是掌握一项专业技能的人,而是要参与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对理论知识有很深的掌握,还要对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学习,要创新思维模式,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困境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突出。目前,很多高校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认识不透彻,在拟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显得定位不清,千篇一律,缺少对于自身特色的挖掘。艺术设计专业应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设计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艺术设计人才,但是很多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在适应经济发展,能够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明显不具有针对性,过于笼统,进而使得在教学方法的选取、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侧重都显得不科学不合理,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体系结构不科学。艺术设计专业是从传统的工艺美术专业发展起来的,但是不能停留在历史传统上,更不能简单地将艺术设计和纯艺术的学科混为一谈,从而导致在课程设置中文化理论课所占比例较大。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具有相通性,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等的相通性大于差异性,它们之间的差异往往表现在工艺手法上,这是专业需要研究的问题,但是国内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面往往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另外,课程设置往往脱离社会实际需求,不太重视实践环节,或者对实践环节监管不力,大大缩水,校外实习单位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三)教学资源投入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随着高校扩招,艺术设计专业呈现爆发式的发展,大部分高校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很多高校嫁接国外艺术设计的培养模式和方法,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偏少,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没有形成很好的差异性和侧重面。高校仓促上马艺术设计专业,导致硬件投入不足,实验室、教室等缺乏,师资力量得不到及时补充。尤其是在一些艺术设计专业并非传统优势专业的高校,导致培养的差异化不明显,容易被其他专业所同化。很多相近专业的教师经过简单的培训和进修就转行到艺术设计方向,缺乏经验,很难把控住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专业化。

三、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在确定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时,要紧密结合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设计师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鼓励高校结合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专长,培养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本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加强本地文化学习。例如,在理工高校的大环境下,高校可以坚持艺术和理工相结合的思路,鼓励跨学科学习,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相融合,拓宽育人思路,结合经济发展,培养创新精神,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人才培养之路。

(二)加强课程设置科学化建设。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要坚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以扎实掌握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为重点,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和艺术设计专业技能相结合的人才为目标。当今社会,艺术设计也融合了技术、文化、资本等要素,呈现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所以在进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的交叉性,加大共同性课程的设置,在共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管理能力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选择自己深化的专业方向。加大对于新媒体这个新型艺术设计载体的认识和理解,紧扣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将这些知识添加到课程中。高校要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高度重视对实践环节的监管,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要坚持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相结合。注重将交叉性和前沿性的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商业意识和管理能力等。转换教育主体角色,由传统的教师占主体作用转变为学生占主体作用,由传统的传授式转变为启发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将自己的设计应用于实践,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培训,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作用。深入挖掘和大力宣传一些创新创业的典型人物和案例,以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为导向,以各类创新创业兴趣小组或者社团为平台,通过参加各类创业论坛、沙龙为手段,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作用,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判和激励机制,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还应鼓励教师在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上突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同时,艺术设计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创业艺术设计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高校要搭建起适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平台,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建立和完善引入市场化管理模式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机构和组织,让学生体会创新创业全过程,让学生掌握企业管理,市场运作和风险评估等第一手经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在企业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强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师资共享,让学生全方位、多平台地提高实践能力。

(五)加强艺术设计师资队伍建设。高校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创新型”教师,不仅能将最新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应该大胆尝试教学创新和改革,将创新思维和意识带进课堂内外。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既具备教学科研能力,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使他们既能指导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又能带领学生投入实践环节。可以在教师的业务考核和职称评定上加入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新因素,引导教师参与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日常培养上。学校也可以聘任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参与到教学和实践中。

四、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也面临着不断挑战,只有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建设,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加强艺术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路子,才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1]杨爱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1):87.

[2]刘卷.创意创业发展趋势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12(3).

[3]孙波.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

[4]顾晓禹.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教育管理,2014(13).

[5]徐静.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星.云.海》
《花月夜》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