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同城化发展研究
——基于温岭融入台州都市经济区的个案分析

2015-03-20陈鼎潘学胜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都市区温岭台州市

陈鼎 潘学胜

(中共温岭市委党校,浙江温岭,317500)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同城化发展研究
——基于温岭融入台州都市经济区的个案分析

陈鼎 潘学胜

(中共温岭市委党校,浙江温岭,317500)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不断走向深入。在我国,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多个中小城市为外围的都市区,成为参与全球化分工与合作的基本空间载体,是顺应世界经济竞争和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台州市作为浙江省内重点培育的都市区之一,虽然目前其集聚力和扩散力尚不够强大,但无论从全市上下改革发展的决心信心来看,还是从自身所蕴藏的巨大能量来看,其发展后劲不容小觑。作为同城化区块之一的温岭市,必须超前谋划好融入台州都市区经济圈的战略定位,找准区域优势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的正确方向,实现错位发展。

同城化发展;都市经济区;“一都三城”战略;温岭;台州;错位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以中心城市为依托,辐射和带动周边县域经济发展的都市区经济,已成为我国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中心城市通过不断强化都市区内的经济互动,对周边县域经济带来辐射和吸引,承担了区域内经济资源配置的主角。然而,都市经济区的本质是走向经济一体化,谋求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既不能离开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拉动,也不能缺少周边区域对中心城市的支撑,只有两者形成良性互动,产业互补,才能共同走出一条协调发展之路。县域经济是最活跃的市场经济主体,区域一体化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县域经济将要融入都市区经济以促进自身加快发展[1]。

台州市是一个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沿海城市。随着省内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产业集聚区的不断壮大,以及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台州市整体实力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已形成了以椒江、路桥、黄岩为中心城区,以温岭和临海副中心城市为南北两翼的大台州发展新格局。2015年年初,台州市四届四次党代会从历史传承和现实基础出发,把握国家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提出了打造台州“现代化港湾都市区”的战略定位,把建设“国际智造名城”、“海上丝路港城”、“山海宜居美城”作为战略支撑(即“一都三城”),推进温岭、临海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构建高度关联的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区。

台州“一都三城”的提出,赋予了温岭市新的发展使命,为温岭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开启了温岭从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跨越的新路径。然而,作为区域内县级市的温岭,其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只有牢牢把握加快融入的步伐,着力加强与都市区内外经济体的合作交流与联动发展,才能保证温岭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不断壮大自己。温岭必须超前谋划好融入台州都市区经济圈的战略布局,找准区域内优势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的正确方向,实现错位发展,乃温岭市未来经济再上新台阶的必然选择。

一、当前我国同城化发展的研究现状

“同城化”在我国是一个崭新概念,源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合作的实践。自2005年深圳最早提出与香港形成同城化发展理念以来,国内众多相邻区域也先后提出了同城化发展战略和思路,各区域板块正呈现以“同城化”为导向的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2]。

在城市之间地理空间相邻、产业结构互补、文化沉淀相似等基本前提下,同是区域间的要素进行频繁往来和密切合作,使得城市间经济快速发展,从而出现了“同城化”现象,其理论与“都市圈”及“城市群”理论虽有一些类似之处,但在很多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在国外,都市圈和城市群理论自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产生以后,对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大实践意义。但是,“同城化”则是在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基础上提出的,其在地理概念上要远小于传统的都市圈和城市群[3]。通常情况下,“同城化”是指少数城市因为彼此在地理空间上相邻或相接等前提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和制度创新的倒逼结果。

近年来,我国很多区域经济板块都出现了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同城化”作为我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必选方式之一,它的兴起对我国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虽然现阶段有关“同城化”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大部分倾向于基本概念与对策建议等方面,只有极少的一部分研究是关于发展模式的阐述与创新[4]。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文献大多是对“同城化”作定性分析,却没有从实际情况和社会实践上进行研究。当前学术界亟需将“同城化”理论与各地实践结合来展开探索性研究。

二、温岭融入台州都市经济区的发展条件

温岭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台州湾以南,东濒东海,南接玉环县,西邻乐清市,北接台州都市区的黄岩、路桥两个市辖区。温岭是全省17个强县市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一直领跑台州各县(市、区)。无论在产业发展还是在城市建设等方面,温岭都具备融入台州都市区、实现同城化发展的优势和条件。

(一)经济实力和后劲逐步增强

温岭与台州都市区同为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各自拥有产业优势、分工较细、技术力量雄厚,在台州经济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4年,两地国内生产总值为2030.4亿元,占全台州市总GDP的60.0%;其中工业增加值为836.1亿元,占总增加值的59.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07.8亿元,占总增加值的63.7%。就温岭来看,其自身经济实力也不可小觑。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02.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5.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78.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6万元,按现行年平均汇率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755美元,已经跨入了中等收入国家(地区)行列。三次产业结构由上一年的7.6∶46.2∶46.2调整为7.3∶45.5∶47.2;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比上年下降了 0.3 和 0.7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则上升了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40位。

(二)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

在交通方面,温岭市不断完善市区多条道路,与甬台温高速、沿海高速、沿海高铁、76省道及其复线、104国道泽国——大溪三界桥段、大石和石松一级公路的连接,全面实现以市区为中心的半小时快速交通网络。2014年末全市通车公路总里程1943.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806.12公里,村道1186.78公里。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8.6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56.05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33.77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数124.88万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123.75万户,有线及无线通讯覆盖率达到100%,邮路单程长度283公里,农村投递路线单程长度2807公里。

(三)规模企业稳步发展

2014年温岭市规模企业共有960家,工业总产值741.8亿元,平均每家企业产值7727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34.9亿元,比上年增长7.9%;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160家,比上年净增5家,其中5-10亿元企业11家,10亿元以上企业6家。从销售看,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148家。经过多年的发展,温岭已经形成了包含29个行业大类、82个行业中类的工业体系,其中最大的四类行业产值比重达到61.7%。最大行业依次为通用设备、制鞋、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金属制品和农副产品,产值分别为136.2亿元、100.4亿元、100.3亿元、70.0亿元、33.8亿元和31.3亿元。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全市已有5家企业上市,报会1家,境外上市操作1家,新三板挂牌1家,排队2家,上海股交中心挂牌82家,累计组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37家,直接融资达6.8亿元。

(四)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2014年末温岭市拥有注册商标共26 644件,拥有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9件,省著名商标61 件、省名牌产品43个,名列全省前茅。机床工具产业列入第一批“国家级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地区”,“钱江” 成为全国出口名牌,“爱仕达”、“利欧”、“鑫磊”、“跃岭轮毂”等31个品牌成为浙江省出口名牌;先后获得水泵、空压机、小型电机、鞋类、汽摩配、摩托车和餐厨用品等 7 类产品中国出口基地称号。拥有浙江省商标品牌基地7个、台州市级商标品牌基地8个。

(五)服务业强势推进

2014年温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5亿元,比上年增长9.7%。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64 个,成交额721.2亿元,其中消费品市场140个,成交额549.9亿元;生产资料市场24个,成交额171.3亿元。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48个,其中 5-10亿元的 7个,超10亿元8个。松门水产批发市场、下张钢铁市场、市购物中心和温西工量具交易中心等8个市场超过10亿元。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中国泵与电机展和中国工量刃具展等2个国家级展会,共举办各类展会16场,现场成交额10.1亿元;泵与电机展览会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十佳品牌会展项目”,同时温岭荣获“中国县域会展研究基地”称号。“阿里巴巴温岭产业带”正式上线,“温岭网商园”等电商园区开始运营。2014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2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0%,实现旅游总收入107.87亿元;全市共有旅游区(点)22个,其中4A级2个、3A级4个、2A级1个,门票收入5765.8万元。

三、同城化视角下温岭融入台州都市经济区面临的挑战

随着台州市“一都三城”战略的实施,核心城区整体功能和发展潜力进一步突出,但与此同时,温岭融入台州都市经济区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

(一)台州核心城区空间布局尚待优化

在台州的城市空间布局上,虽然主城区经过20年的发展,首位度不断提高,但与毗邻的宁波市及温州市相比,主城区空间规模仍然偏小[5]。台州市区面积在长三角各地级城市中排名第9,仅为杭州市的1/3。由于主城区规模的局限,空间短缺问题严重,许多开发项目很难落户于市区,使得城市缺乏作为区域中心所具有的功能,以及发挥这种功能的潜能。同时,台州中心城区及其南北两翼的温岭、临海的城市功能定位均不够明确;城市间的路网建设还不够完善,大部分主城区的环境有待改善。若主城区的整体面貌不佳,就会降低都市区主城区的城市品位,既影响都市区内部功能的空间整合,又不利于周边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区域内的协作机制亟需建立

目前,温岭与台州都市区的同城协作还处于以行政区经济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尚未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制,一体化发展目标基本还停留于口头之上。比如同城化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等文件至今没有签订。在此情形下,若各行政区域政府利益发生冲突,很可能会因制度机制的缺失而各地做出不利于对方的不当决策,进而阻滞同城化发展的进程。同时,区域内的财政体制尚处于彼此分割状态,即使台州市主城区的财政体制也未统一,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区域经济的割据格局与恶性竞争,进而影响彼此产业分工与协作。加之受行政体制的影响,户籍制度和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将会限制劳动力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再者,过多的行政干预也可能会导致行业垄断和地方割据,可能会严重阻碍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三)各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都市区的形成是核心城区与周边城市双向流动的结果。台温同城化发展既要处理好其核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产业分工与协作的关系,从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由于两地现阶段处于平行发展状态,且存在相似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已有的产业集群大多呈现块状分布,城市功能定位雷同,产业协作度低,没有进行合理的彼此协调,也没有真正形成产业承接梯度。此外,两地都有房地产业、汽摩配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竞相追逐价高利大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复建设现象,却忽视了自身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区域整体利益,从而制约了温岭与台州市主城区的整体联动效应,将严重影响都市区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四、温岭与台州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的战略定位

温岭市作为台州市经济最强县(市),现阶段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下正值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台州市实施“一都三城”战略,在“十三五”时期,温岭市必须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力争赶超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达县市。因此,大力推进台温同城化发展便成为当前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个中心工作,不仅是继续贯彻执行全省“八八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历史责任。台温同城化,必须采取错位发展思路,即温岭主动对接台州市主城区,两地均保持各自的独立发展,不断通过政府推动、民间互动和市场驱动等办法,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结果。

(一)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未来温岭应积极实施“融入城市、做大框架,提升产业、培育功能,突出特色、错位竞争”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打造五大中心镇、培育六大特色镇,全面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1.打造五大中心镇。遵循现代城市发展规律,以中心城区为依托,积极推动以中心镇为核心的现代城镇群体系,高标准规划建设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五大省级中心镇,完善相应的制造、商贸、旅游、人居等综合功能,扩大城镇规模,增强综合实力。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合理扩大财权、事权和管理权限,优化行政管理体制,实现中心镇特色化、差异化、示范化发展,推进泽国等小城市培育。

2.培育六大特色镇。立足小城镇现有区位、资源特点、功能定位和自然历史条件,集中力量建成石塘、滨海、温峤、城南、石桥头、坞根等六个特色明显、优势突出、设施良好、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精品小城镇,重点突出生态建设和产业提升,培育成为以生态经济、休闲经济为主导,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富有山区和滨海等地域特色的小城镇。合理布局城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高城镇基础设施综合利用率和配套水平,鼓励人口向中心城区、中心镇有序集聚。

3.推进公共资源延伸。统筹建设各片区内的道路、供排水、供气、供电、通信、公厕、垃圾污水处理和区域性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功能,促进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综合警务、公共交通、饮水供应、公共卫生、环卫配套、科技文化、义务教育等公共资源向周边城镇延伸和覆盖。

4.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深化落实省中心镇体制改革要求,构建“权责分明、科学合理、管理规范、运转高效、人本亲民”的城镇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加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执法体系,提高城镇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根据实际有序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有效保护合法权益。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

为更好地体现错位发展理念,温岭必须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和区域比较优势,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积极整合、集聚发展资源,抓好要素保障,提升优势行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积极建设汽摩配、泵与电机等国家级现代产业集群,鞋帽服装、船舶修造等省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一批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的百亿元级产业集群。

1.着力提高企业集团化水平。继续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引领产业链拓展的龙头企业,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库。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整合兼并、资产重组、战略合作、上市融资、企业联盟等,提高研发、制造、系统集成、技术服务能力,增强国内外话语权。加强规划、产业、政策和典型引导,扶持一批成长型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配套的专业化协作体系,成为温岭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2.力促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提升。深化“一基地两试点”建设,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联合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等力量,促进泵与电机、汽摩配、鞋帽服装等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提升。实施新一轮质量振兴、品牌带动计划,推进实现从“集中办企业”向“集群做产业”转变。加强“市外、省际、国际”交流合作,形成产业集群间的产业链对接,提升产业集群国际化水平。

3.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响应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重点培育新能源、电子信息、海洋生物三大产业,加强优秀项目、人才、科研力量引进,加强新兴产业与优势产业对接,争取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规划建设温岭新能源产业园,加强与高等科研院校(所)、科技型企业合作,加大重大科研或产业化项目引进力度,推动新能源发电设备、新能源汽车、地热设备等的研制与产业化发展,培育发展新能源水泵、新能源摩托车等新兴行业。

(三)发展现代农业战略

优先发展高效生态、精品精致农业,推进农业园区化建设,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提升农业组织化、科技化、品牌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1.做精特色优势农业。突出“绿色、品牌、基地”,依托东部西瓜、中北部果蔗、南部高橙、西南部草鸡、东北部葡萄和沿海渔业六大特色农业带,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和养殖园区建设,促进农渔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标准化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优先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农业的强镇强村。综合农业科普教育、创意农业参与、农村生活和水乡文化体验,有序建设一批特色休闲农(渔)业基地、农家乐特色村(点),提升农(渔)业与旅游业的综合效益。

2.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试点,推进农村合作“三位一体”建设,推动“社社联合”。支持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扶持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区域性农产品市场,形成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大户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新格局。

3.健全农业升级支撑平台。深化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强化农业产学研的横向合作,引导农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健全涵盖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支持农业“走出去”,积极有序在市外、境外建立现代农业园区,有效提高农业规模效应。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打响温岭农产品知名度。

五、加快同城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同城化所创造的经济利益远大于1+1=2,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也是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一种空间现象与发展战略[6]。同城化发展将促进交通体系逐步完善且交通网络更加便利,极大地促进城市间各种要素、人员、信息等的流动,除了市场需求扩大、运输成本降低、行政壁垒消除外,还使得城市间企业数量与生产规模大大增加。为此,我们认为目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一)及早建立同城化发展领导协调机制

当下建立一体化管理机制是同城化实施的关键,比较彻底的方式当然是行政区划的调整,即把温岭、临海改为区建制。这个方案在实际操作上难度较大。近期比较可行的方案是通过建立同城化的协调机制来解决共同的发展问题,尽快出台《台温临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组建一个由三方政府推动的协调机构。该协调机构主要职责:一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二是共谋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研究土地管理与开发事宜;四是共同治理环境问题;五是商讨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等等。在协调机构的宏观调控下,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同城化发展的必要选择,也是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加强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引导作用

科学而合理的区域规划是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关键,城市与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结构的调整依靠制定和贯彻科学的城市规划来解决。台州市政府应从全局出发,在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同时,抓紧编制《台温临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要对各区块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各自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等重大问题,建立各区块规划主管部门参与的规划工作协调机制,从规划编制、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生态环保、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各方面加强统筹衔接,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便为区域同城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围绕开展台温同城化规划的战略部署,温岭将整合重要乡镇,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纳入台州都市区规划,进而加快温岭市对接台州市中心城区,引导城市沿着泽太一级、104国道及其复线、76省道及其复线向北发展,远期实现温岭、台州市主城区同城生活模式,使温岭成为台州都市区的后花园,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最终形成一体化模式。

(三)加大区域产业错位发展的协作力度

在规划产业布局上,要打破区域之间的行政壁垒,按照已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引导政策,进行科学布局。全面利用产业配套与产业链的延伸,努力融入同城化的发展趋势,凸显每个区块的优势。着力构建开放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政府要逐步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流动配置,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及产学研合作。从现有大企业的发展情况看来,要着重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从而促进相关产业的分工协作、联动互补、互相配套,最终实现产业的技术升级和集群化发展。就台温同城化发展而言,温岭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等朝阳产业,从而实现与台州市主城区相关产业的互补。

(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推进台温同城化,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着力从教育、医疗、就业与社会保障等领域进行。一是在推进教育领域协作方面,要加强教育事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注重政府的引导职能与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两地的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各项教育事业联动发展,从而推动两地同城化发展。二是在加强医疗卫生领域合作方面,要推进两地的社会医疗改革,开展跨地区医疗合作并逐步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系统,通过优化配置各自的医疗卫生资源,形成急救医疗网络体系,从而实现彼此间医保联网互通。三是在强化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要取消户籍制度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限制,促进劳动力资源的高效流通和优化配置,通过构建两地间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与人才交流信息平台和建立社会保障有效衔接机制,不断完善劳动市场监管体系,推动两地同城化发展。

(五)全力推进区域内重大项目建设

温岭融入台州都市经济区战略,重大项目推进是关键。一是要加快城际轻轨、沿海高速、台州市域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拉近与台州市中心城区的距离。除陆上交通外,还应积极地主动对接海上交通,做好东部产业集聚和龙门港这篇文章,承接台州市头门港快艇制造和休闲度假项目。二是要抓好具体重大项目的推进,加快东部单轨制造基地落户东部产业集聚区的招商引资工作,继续深化钱江机器人、利欧集团技改等项目。三是加快台州第一技师学院项目建设。把学院建设成为东部产学研的总部、温岭制造业人才的摇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实行企业化运营,真正把学院办好、办强、办大,为温岭的发展提供智力源泉。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县域经济的先天局限性暴露无遗。若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就必须突破“县域经济”的小格局,拓展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龙头的“都市区经济”大布局,以更大的空间尺度来整合优化配置资源。具备一定条件和优势的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区经济,实现同城化发展和错位发展,是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各级政府应转变观念、大处着眼、及早动手,便可掌握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的先机,创造更优更大的成绩,造福于一方百姓。

[1]袁中许.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的战略协整[J].社会科学研究,2014,(4).

[2]徐涛,魏淑艳,王颖.同城化概念及其界定问题探讨[J].社会科学家,2014,(11).

[3]林德萍.借鉴广佛同城化经验,推进成德绵乐同城化建设——广州、佛山调研启示[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1,(6).

[4]王燕,王志强.京津同城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与实现路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3).

[5]杨琳.台州“三区两市”同城化战略研究探讨[J].建设科技,2014,(18).

[6]白聪霞,安旭,郑晓燕.“同城化”视角下的金义都市区发展对策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

(责任编辑:楚和)

A Study of Urban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a Case Study of Wenling Assimilated into Taizhou Economic Zone

CHEN Ding PAN Xue-sheng

(The CPC Wenling Party School, Wenling, Zhejiang, China, 317500)

As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the times continue to develop,in our country, urban areas in which the center city is the core, and many small and medium cities are the periphery has become the basic space vector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glob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conforming to the objective trend of the world economic competition 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aizhou city as one of the key urban areas of Zhejiang Province, however limited the current cohesion and the expansion force is, but both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ity's determination and confi dence in the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normous hidden dynamics, its development potential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In conclusion, Wenling City, as a part of urban integration, must map out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the economic circle of metropolitan area to integrate into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Taizhou, followingfind the right direction of regional superiority industry and new urbanization by means ofdifferentiated developments.

urban integration development;urban economic zone;“One-metropolitan-and tri-Cities”strategy; Wenlingassimilated into Taizhou; differentiated development

F127

A

2095-932x(2015)05-0094-06

2014年台州市社科联研究课题“温岭市全面融入大台州经济圈的战略研究”(14YZ08)的阶段性成果。

2015-09-05

陈鼎(1968-),男,河南信阳人,中共温岭市委党校副教授;潘学胜(1973-),男,浙江温岭人,中共温岭市委党校副教授。

猜你喜欢

都市区温岭台州市
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业遗产分布图(部分)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台州市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外来人员就地过年
温岭嵌糕
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大溪枢纽设计
黏黏花
温岭坞根之秋色满塘
都市区创智中枢 北郑州水韵嘉城
防风林莫名枯死,引出一起重大环保案 台州市路桥区金清“7·15”废酸倾倒案告破
县域对接融入都市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