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自主性学习策略研究
2015-03-20李牧春
李牧春
(太原工业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046300)
欧美国家对自主性学习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开展得较早,并构建了完备的教学模式和理论体系。Holec等人提出了自主性学习的概念,即学习者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具备对学习过程整体把握的能力。Dicksinson认为,自主性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负责的态度。Candy等人提出,自主性学习包括对学习者能力和品质的考察。
我国学者喻建平等人基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特点,认为自主性英语学习的内容包括:了解教学大纲的任务要求;制定详实的自我学习方案;执行正确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及时对自主学习效果进行检查[1]。目前我国一些大学已经试点推行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的英语课程训练。庞维国等人主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研究和讨论自主性学习。横向研究理论认为,自主学习的动机是学生的自我驱动和鞭策;学习方法策略的自主性体现在自我调节和管理、学习时间的自我安排方面。纵向自主性研究理论认为,学习内涵包括学习者自我完成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制定;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的阶段性进展和学习方法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调节;针对阶段性学习成果,学习者能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和评价[2]。
根据文献调研资料,我们总结了当前我国大学生自主性学习英语的现状:普遍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学习动机和愿望,在课堂上会配合教师的英语教学来掌握新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自主学习的管理程度偏低,在自主性学习时对学习方法和效果的整体把握能力不够;自主性学习的知识面较窄,自主性学习内容只停留在课堂教材的预习、复习和课堂作业的完成方面,而对广播和其他英语知识涉猎较少;教师指导偏少,很多学生在自主学习遇到疑惑时,不能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同学之间相互求助很少,男生在自主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求助其他同学的情况要比女同学少;随着多媒体和其他形式课外资料的普及,大学生自主学习资料越来越充足。
尽管中西方学者对自主性学习的定义和内涵的表述不完全相同,但关于自主性学习本质的解释却基本一致。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尽可能融入自主性学习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一、主客体身份转换
在大学生英语课堂中实施自主性模式学习,必须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教师不再担当知识供货商,而要转变为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或管理者[3]。在合适的时间向学生提供他们需要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的知识。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热情。在传统的课堂学习中,教师的指导和知识讲授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多于自我反思。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实施该学习方案,并监控自我学习的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式外语学习方法被认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最好办法。英语课堂小组学习与学生自主性学习并不冲突,二者是协调互补的整体。这两种学习方法都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不再过度依赖教师的引导[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既可以培养自己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还能在遇到疑难情况时及时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学生通过在课堂上的各种小组语言练习,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跳出了英语教材的范畴,有利于培养和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教师可在课堂外为学习小组提供必要的指导,利用学校提供的多媒体等相关教学设备,将英语学习小组的功能与作用延伸到课下,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
三、运用互联网多媒体学习工具
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可以建立课堂自主性教学辅助软件系统,设置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员三种类型用户[5]。其中,教师负责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指导和答疑辅导,并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学生可通过其他辅助工具,进行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英语学习;教学管理员负责系统更新和维护。
这种练习辅导系统适用于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性学习,学习内容包括课程学习、问答练习、课堂对话、单元测试等环节。课件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内容提示、问题提示和答案提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问答练习采用分级形式,学生可选择不同级别的练习题。多数大学英语学习者有很强的自主性学习意愿,但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对大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的帮助不够,需要进一步地增加对学生自主性学习方法的指导。
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了对不同来源信息资源的有效组合。大学课堂由传统纸介质课本占主导,变成电子化、交互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同时使用,视频、音频、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材、应用软件等教学资源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使用。这些资料能够提供更加真实的学习语境,辅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调节学习进度,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性和个性化的英语学习。
四、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方式
当前,我国多数高校通过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考察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用一次试卷的考试成绩来检查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成果是不合理的,试卷的分数很难反映出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和语言应用能力。因此,需要形成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方式要打破单一笔试的方式,运用多种考核办法全面评价学生的成绩。可在原有试卷考核的基础上将平时学习态度、作业、课堂提问等纳入课程考核的范围之内。还可实行分阶段考核,对每次的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计量。考试成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起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作用。例如,可以增加英语课堂对话练习和小组练习等活动得分在总成绩中的权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五、结语
自主性学习方式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具有积极的意义,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英语课堂的自主性学习要求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教师不仅要讲授专业知识,更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传授过程。此外,还要制订长、短期相结合的教学计划,监控计划实施过程,评估自主学习方案的实施效果。
培养大学生英语课堂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复杂过程,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在其中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大学教育改革和水平的提高。
[1]喻建平,岑如意.网络化英语自主性学习探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冯少丽.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个案研究[J].教学研究,2013(6).
[4]刘承焜.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
[5]张聿琛,刘蓓.裴广红.大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分析与培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