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途径
2015-03-20武江波
武 江 波
(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政治与哲学文化研究】
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途径
武 江 波
(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最高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既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理想,又在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真真正正地去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也有利于提高领导阶层的执政能力和为人民服务意识,更利于我国现阶段和谐社会和谐人的建设。
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人学思想
人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命题。马克思主义自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关心人、重视人,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的问题,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既是研究人的问题的理论基础,也是指导我们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我党提出与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包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其中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又看作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不管是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样,它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只不过是人类发展的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是人类的一种发展朝向和发展目标,它永远也不会定格在某一点上而不再继续发展和逐步完善,它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动态历史的过程。马克思是把人的发展放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这一大的背景下来具体地进行考察,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这一阶段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与进步,都是人的发展不断迈向全面发展的一步,我们是不可能一步就能实现全面发展的,但是人类总是在这每一个发展和进步中去不断地接近这种全面发展状态的,从这一点上来讲,全面发展是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每个人一切能力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全面发展了的“人”,既包含作为类的人的发展,也包含个体人的发展。但我们这里所讲的“个人的发展”,不是专门指“某一个具体人”的发展,而是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发展,是“社会上全体成员的才能都得到全面发展”[1]243。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个人的能力和才能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只有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个人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人类才能创造性地改造客观世界,创造自己的历史,追求理想的境界,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才会得以实现。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包括全面、充分、自由、和谐四种形式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各种能力、个性、需要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是每个社会成员全部力量和才能的充分展示,是全面实现人的类本质和社会本质,充分占有社会关系,丰富人的社会生活,全面满足人的合理需要。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2]36人的充分发展,是人们在完全摆脱内外一切力量的束缚之后,使个人的一切能力、需要、社会关系和个性得到极大程度的丰富与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之上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也就是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控制和支配他们的社会关系,共同驾驭外部世界对个人能力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从而使人得到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人的和谐发展,是从人与各种内在和外在关系的状态上讲的发展,它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与自身等各方面关系的协调与优化。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人与自然处在天然的和谐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私有制的出现,人的各种关系就处在不和谐的状态之中。只有当人们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种种束缚中解脱出来,人的发展才能处在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状态之下,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社会所追求的方向与目标。
二、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最高目标与崇高理想。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奋斗终生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段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273。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我党根据国际环境与现实国情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既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理想,又在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真真正正地去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在发展的最终目标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追求是相同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是高度统一的整体。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也是社会成果的享有者和需求者。作为人的集合体的社会,是人类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社会发展的程度,决定着人发展的程度,人的发展又在不断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社会的发展是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从人与社会的统一性方面可知,社会的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基础,但最终的体现是人的发展。只有社会发展了,人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反之,人的需要实现了,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过去我们在社会发展中,对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规律认识不到位,错误地把社会当成发展的主体,一味地强调人是属于社会的人,而忽视了社会也是人的社会,因此在发展问题上陷入了片面性的泥沼,只是一味地强调社会经济如何发展,过分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与需求关心和重视不够,最终结果是既影响了人的发展,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自由发展为价值目标和崇高追求的社会发展理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内在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我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充分体现了我党对人的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
第二,在发展的目的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是统一的。马克思认为,人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4]326,“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生存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4]514。人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才成为进行物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人。人是通过以劳动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满足其需要的,而人的实践活动是以需要的不断产生与满足的交互运动为前提的,需要与劳动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不断改变与发展的历史。马克思曾指出,人们是以其需要的广泛性和需要的无限性来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没有需要的不断产生与不断满足,人们就不会产生出具有创造和创新性实践活动的欲望,也就不会有生产力的向前发展;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人的需要的满足与全面发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而,要使人的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目标成为现实,就要以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我们提出的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谋发展、促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学说,推动全体人民不断得到自我完善,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在实现的条件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是一致的。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是现实的历史的过程,它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首要条件的。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统一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在谈到人的发展时总是反复强调,人的发展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最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社会创造出丰富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 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4]330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自由支配的时间,“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5]216持续发展的生产力不只给人们创造出丰富的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资料,而且也为人们提供了精神方面的需求,从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充分和自由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条件,但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又在阻碍着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针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生产力不发达的基本国情,以发展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条件。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要求。要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朝着既定方向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努力:
(一)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人
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和谐人,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最高社会理想,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追求的崇高价值目标。所谓的和谐人,就是把人作为个体来研究,是指构成人的主要素质的多个方面能够达到和谐统一和全面发展。
和谐人的第一义,就是身心和谐。一个没有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不健全的人。我们所要求的和谐人,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理。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增多,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心理障碍已成为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社会要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辅导与咨询,最终达到人们能面对现实,正视困难,做到大度、宽容、积极、全面发展。和谐人的第二义,就是思想和谐。即作为个体人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能正确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考虑问题全面;能理性处理而不是感情用事,能合理地处理各种关系,回归自然,融入社会。和谐人的第三义,就是品质和谐。即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能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对社会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注重自身修养,平等对待个人与他人的利益追求。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努力做一个和谐人,应当成为每位社会成员的不懈追求,只有每位社会成员做到了自身的和谐,才能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要实现做和谐人的目标,一是要加强个人学习,不断汲取更多更丰富的经验,提高个人的思想认识和知识水平,提高个人的认识能力,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二是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做到内省和慎独,常修做人之德,保持一颗平常心,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一个品德高尚、受人欢迎的人。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的和谐发展也是不断提高的,人们要通过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最终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
人的素质既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又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主体条件。提高人的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充分、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人来创造的,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历史创造者人的素质的提高来实现。马克思所讲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统一。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就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
人的素质反映着人作为主体的现实状态,也就是反映人发展的实际程度和水平。人的发展过程是人的素质的发展过程,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人的素质的发展史。人的素质主要包括科学文化方面的素质和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反映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程度和接受教育的水平,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重要标志,思想道德素质体现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准的高低,对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支配作用。当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以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为基础的,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主要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一定要把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加大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深化教育制度改革,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入手,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证。
(三)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来自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可以说自然就是人类的摇篮。当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后,自然界又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与条件,人类正是通过与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人对自然不仅具有依赖性,而且有巨大的能动性,人们能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改造自然。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自然界缺乏正确的认识,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过度地开发和征服自然,严重违背自然规律,使当代人类面临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膨胀、资源危机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环境和自身生存的威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的希望所在,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把人回归社会与自然”就指明了当代中国人的发展的实现途径。在我国今后的发展中,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人与社会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密不可分。社会的发展就是社会上每个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社会息息相关。为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我们首先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加大对社会管理和服务事业的投入力度,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众的利益;再次是加强社会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重点是解决好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实现社会的安全稳定。
第三,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人类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最宝贵因素,世界和谐,贵在人和。任何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并非单独的每个个人的实践活动,而是社会中的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中得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重要结论,他认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因此,人类从事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各种实践活动,不能单个人独自进行,必须互相依赖、互相合作,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我们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更重要的还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现阶段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首先要在社会上通过思想教育与法律约束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环境和谐健康有序发展;其次是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促进党群之间、干群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平等和关系和谐;再次是我们的决策部署一定要体现人民群众的诉求和心声,我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准则,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构建起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
(四)提高领导阶层的执政能力和为人民服务意识
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提高领导阶层的执政能力,首先要优化领导阶层内部组成。在选任上要坚持党管干部与民主推荐相结合,应该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让人民通过自下而上的民主推荐,并对推荐人选进行严格的考核和审查。干部人选确定之后,要对干部进行教育和培训。干部上任之后还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考核,促进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力做到执政为民;其次是在领导干部执政过程中要落实工作责任制,把工作进行细化和量化,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并在执政过程中不断创新方法,改进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调整自身的工作方法。最后是领导阶层要充分认识到为人民服务是执政宗旨,领导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领导应该为人民用好这个权利,要心中有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五)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尊重人的生存发展权
首先,在观念上要确立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的意识。人作为社会、国家的组成成员在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没有人,社会和国家就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我们党和国家在治理国家过程中要始终把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生存、发展等方面需要作为根本任务。制定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过程中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要充分考虑人民的需求,不能把人民只当作服务和管理的对象,而要把人民看作国家的主人,把人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
其次,要保证人民群众依法享有最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要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缩短城乡差距,改善广大群众的生活条件;要加快社会保障建设,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
再次,健全民主和法制建设,保障公民各种权利实现。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设法治社会,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着力改变党和政府执政行政的方式,从制度上确保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在各领域和各层次上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切实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总之,要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贯彻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体现在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确保人对发展的全面参与、对发展成果的平等分享,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
[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 刘 蓉】
The Study on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and Its Implementation
WU Jiang-bo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The idea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is the highest reflection of Marxism’s human thought theory. Th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ims to achiev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as the greatest ideal and promote it faithfully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Marxism’s human thought theory, adhering to the man-oriented and focusing on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all these are beneficial to improve man’s quality, better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s, including man-nature, man-society and man-man. They can also promote the leadership’s governing capacity and their awareness of serving for the people, and are now good for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and man in China.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human thought
B17
A
1009-5128(2015)17-0038-05
2015-05-27
武江波(1974—),男,陕西华阴人,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主要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