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陕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路径
2015-03-20王景华韩振丽
王景华,韩振丽
(1.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西安710065;2.新疆社会科学院,乌鲁木齐 830011)
【政治与哲学文化研究】
厚德陕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路径
王景华1,韩振丽2
(1.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西安710065;2.新疆社会科学院,乌鲁木齐 83001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长期工程。陕西通过厚德建设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但还面临着社会价值多元化、陕西文化衰落的挑战以及把核心价值观抽象化和简单化等问题。分析和总结厚德陕西建设成效和经验,揭示和探寻深化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路径,对于人们全面认同和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厚德陕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陕西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原则,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以来,陕西就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通过推进厚德建设来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具有陕西特色的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和模式正在形成。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培育和践行,必须进一步解决和克服厚德建设所面临的社会价值多元化和陕西文化衰落的挑战以及把核心价值观抽象化和简单化等问题,促进人们全面认同和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一、厚德陕西建设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成效和经验
陕西推进厚德建设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在理论研究和舆论宣传上主要是通过挖掘和利用陕西文化,弘扬和践行陕西精神来展开;在实践落实中则主要是通过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头作用和先进人物的典型示范效应来实现。就当前厚德建设情况看,陕西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已取得一定成效和经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挖掘和利用陕西文化推进厚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陕西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流之一,既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人们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挖掘和利用陕西文化,弘扬陕西精神是推进厚德陕西建设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而且,厚德是陕西文化的特质,也是陕西精神的精髓。周文化作为陕西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是周人在理智意识觉醒的时代条件下,为适应自身改造自然生活的要求,致力于创建一种文化意义的和谐政治秩序和营造优雅人文环境来规范人们对于自然生活的努力方向而形成起来的以“德”为中心的礼乐文化。这一文化不仅促成“德治”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治理方式,使中国很早就成为世界上的“文明礼仪之邦”[1],开启了厚德陕西建设的时代;而且也为以“德性”为核心的儒学奠定了“人之地位之肯定”的精神方向和肯定世界的基本态度,进而也为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确立了伦理本位的基本价值旨趣。而这也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相通之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上也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亦即是国家的德和社会的德。因此,挖掘和利用陕西文化,弘扬陕西精神来推进厚德建设培育和践行价值观就成为必然选择。此外,陕西文化作为具有陕西风格的中华文化,由于“地缘和心理情感的缘故”,对陕西人“有着心理的亲和力和历史的传承力”[2],结合陕西文化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唤起人们对陕西历史的直接记忆,使人们在陕西历史长河中认知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增加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亲近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并更加自愿和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此,学界立足于厚德建设,专门分析和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陕西文化及其精神的关系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路径,形成了大约20篇理论文章。陕西省委省政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提出了新时期“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陕西精神。陕西省委宣传部和文明办则出版了5个分册的系列丛书“陕西精神”,并设计发布了一整套弘扬陕西精神的彩色宣传画,还从陕西历史中评选出149位先进代表人物,以6集纪录片《陕西故事》的形式在陕西卫视播出,宣传和展现这些先进代表人物在各自生活年代具有的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力或在工作岗位上作出的杰出贡献,进而生动地诠释“陕西精神”。这不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陕西文化及其精神中,丰富和深化了核心价值观,而且弘扬了陕西文化,为人们在陕西历史长河中认识和理解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条件,表现出了陕西厚德建设的连续性。
(二)党员干部通过带头引领推进厚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问题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通过理论研究和舆论宣传让人们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陕西文化的关系,是厚德建设中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将核心价值观转变为人们日用而不知的价值观念,转化为人们的行为习惯,成为人们的道德文化传统,并由此贯彻和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则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除了开展理论研究和舆论宣传外,陕西还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引领群众在厚德建设中践行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领导力量,主导着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于群众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大的引领带动作用。正因为如此,陕西一直鼓励和推动全省各地各部门党员干部带头弘扬陕西精神,学习和实践核心价值观,并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为此,自2013年9月以来,宝鸡就鼓励党员干部到乡镇社区开展各种形式的“讲榜样故事”活动,推选出党员干部和群众身边30多个先进典型人物,并通过吸纳和培养这些干部群众参与到故事的宣讲中来。由于这一活动不仅使群众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和教育引导,更激发了他们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热情,因而这一活动举办了1000余场次,参加人数达10万人。同时,陕西省委省政府还紧紧抓住“四风问题”开展持续的专项治理,推动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在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促进政府工作制度化和法制化过程中,清理和查处671起征地拆迁问题,处分相关人员1310名。这些治理行动不仅使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恢复和发扬了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促进了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推动了陕西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现的现代化,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于党的信任,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而且带动了社会风气的改善,促进了厚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
(三)先进人物通过典型示范推进厚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推进厚德建设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对于群众的思想行为有重要的示范效应。他们以言传身教的现实生命体验方式向人们鲜活地展示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能够更好地激发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良知,从而形成一种崇敬陕西优秀文化及其精神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基于此,全省举办了陈绍洋、王家砭村事迹报告会,近千人参加。在这些先进典型事迹的鼓舞和感召下,77万人参加了西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3062个相关的志愿服务组织得以成立,还有6万余人也注册了中华志愿服务网。在2014年咸阳秦都区十大道德模范暨百名身边好人评选表彰活动中,10人获得道德模范奖和100人被评为身边好人。17名西安市民光荣登上中国好人榜,西安市也被评为2014年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
二、厚德陕西建设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陕西文化,弘扬陕西精神,推进厚德陕西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效无疑是显著的,对于意识形态领域内倡导社会主流价值,涤荡社会不良风气也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现实生产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利因素阻碍着陕西在厚德建设中深化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一)陕西文化的衰落制约厚德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从历史上看,随着社会变迁,陕西文化不断衰落,其精神的影响力也随之削弱,如今,都成了记忆。自唐末五代以后,随着长安气候由暖转寒,中国政治中心从长安向东部城市迁移,经济中心从长安向南部城市迁移,国家疆域边界缩小并后撤,丝绸之路逐渐衰落,再加上陕西地处内陆,曾有的贯通东西的大贸易通道变得封闭堵塞,原先广阔的农工商并存的多元混合经济变成了人稠地窄的单一小农经济,陕西文化也由中西文化交融而形成的兼容并包的多元共存文化结构转变为一种“尊先王遗风”的义理约束[3],从影响全国的都城文化沦落为一般地域文化,从开放包容走向“内向”保守,整体上趋向衰落[4]。与此同时,长期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传统使人们在思想上变得内敛封闭、守旧僵化,在行为方式、意识心理、思维模式和性格等方面则变得厚重务实、安分守己、小富即安、重土恋家和经验思维。这严重制约了炎黄文化的凝聚精神、周文化的敬德重礼精神、秦文化的多民族统一精神、汉文化的开拓进取精神、唐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等作用的发挥,大大削弱了它们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鸦片战争后,随着现代化运动在中国的广泛兴起,沿海大部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长足发展,而陕西依然生活在农耕文明造就的传统秩序下,以至于这些小农经济观念和行为模式与现代人文精神及价值理念发生激烈冲突与交锋,结果阻碍了陕西现代化进程,成为导致近代陕西社会发展落后及文化发展停滞的主导性人文因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它们虽然遭到沉重打击,但“并未彻底根除”[5]。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央在西北兴建军事工业和基础工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观念植入人们思想观念中,“平均主义大锅饭”又成为陕西在改革中发展市场经济的精神包袱。结果,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东南沿海一直引领着全国经济文化发展,推动着全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而部分陕西人则对自身文化资源价值及应有地位“认识不足,开发不足”[4],致使陕西文化优势彰显不足。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及不断完善,现代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并在大众中普遍流行,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思想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又导致陕西文化被忽视和边缘化甚至消解和碎化。同时,现代商业娱乐文化和大众消费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蓬勃兴起及现代各种大众媒体推波助澜,致使陕西文化优秀遗传基因及其精髓难觅。这制约了人们在陕西历史文化长河中认知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也限制了人们借助它们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价值多元化不利于推进厚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随着陕西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及完善,社会经济构成日趋多样化,社会利益构成趋向多元化及社会阶层分化,社会价值也日益趋于多元化。就价值形态看,在当前陕西社会中除了存在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外,大体上还存在三大价值体系:一是农耕文明造就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它蕴含的优秀价值主要有炎黄文化的凝聚精神、周文化的敬德重礼精神、秦文化的多民族统一精神、汉文化的开拓进取精神、唐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它蕴含的负面价值主要有封闭保守、敦厚倔强、重土恋家、官本位意识、重人情观念、怕冒险意识、宗法观念等。二是植根于工业文明的现代文化价值体系。它蕴含的优秀价值主要有追求效率、公平竞争、艰苦奋斗、珍爱生命、倡导民主平等、追求自由博爱等,它蕴含的负面价值主要有极端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6]和极度追求物质而忽视精神追求等。三是后工业时代条件下形成的后现代价值体系,它蕴含的优秀价值主要是去中心化、关注和尊重差异多样、公平正义、生态意识等;它蕴含的负面价值则是个性张扬之下的我行我素、急功近利、弱化社会共识、强调相对主义等。这些多元价值彼此之间不仅存在矛盾和冲突,而且每个价值体系内部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这不仅影响人们对于社会传统道德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评价和价值认同,导致人们在价值选择中出现价值错位、价值迷失,甚至价值虚无,而且削弱了社会传统道德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阻碍厚德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三)厚德建设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厚德陕西建设中,在认知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人们存在着把自己生产生活领域和行业原有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搁置情况下抽象化、孤立化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倾向。这表现在部分社会成员认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这两年才提出的,内容宏大不容易理解,更不用说运用了”,更有15%的民主党派人员、50%的党外人士和3.3%的新阶层人士由此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适应于党员干部,一般公民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自由、民主和平等”。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人们则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化倾向,着重强调先进性的普遍要求,从普通民众到党员干部,从农民工到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再到部队人员和知识分子搞“一刀切”,采取一个道德标准来要求所有人而忽视各地方各领域各行业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的差异,这导致部分社会成员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知行分离、舍高求低或者认知与实践脱节,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并不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行事。例如有97.1%的统一战线人员都基本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但有20%的民主党派成员、29%的党外干部和30%的新阶层人士“在工作生活中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行动指南”[7]。
三、厚德陕西建设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出路
就当前厚德建设看,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关键在于增强人们对陕西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和认同,进一步推动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增强陕西文化自觉和自信来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文化自觉是陕西文化走向自信,从而实现自强的前提和基础。陕西文化自觉作为人们对陕西文化的觉醒和觉悟,不仅包含人们对陕西文化特色和优势的正确认识,也包含人们对陕西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和重要意义的科学合理把握,还包含人们适应当前陕西社会发展要求推动陕西文化发展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提升陕西文化自觉,不仅促使人们重视陕西文化价值,大力弘扬陕西文化并推动其时代发展,从而克服人们对于陕西文化的自卑感和疏离感,增强人们对陕西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进而增强陕西文化自信;而且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陕西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促进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并自愿践行核心价值观。因此,我们需要增强人们对陕西文化自觉和自信来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首先,我们要在正本清源基础上讲清楚陕西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及逻辑演变过程和陕西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其次,我们要立足于当前陕西社会发展要求科学评价和正确对待陕西文化,既要使人们认识到陕西文化及其精神对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认识到陕西文化中消极因素与市场经济的不相适应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相容之处,增强人们对于陕西文化发展的“时代意识”[8],从而促使人们在弘扬陕西文化过程中不断推动其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转化并使之真正成为人们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二)在弘扬陕西文化中强化核心价值观认同,促进其对社会多元价值的引领和整合
在社会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作为社会主体多元价值理念和自主探索当前社会未来走向及其价值取向的中介,能够促进社会主体多元价值理念朝向有利于陕西经济发展、政治昌明、社会和谐和精神进步的方向发展并在社会主体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中使其转化为合理的价值取向,实现对其引领和整合而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推动陕西社会持续发展。为此,我们需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理论和舆论宣传、政策法规制定等强化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而且,陕西文化作为崇尚“德”的文化,虽具有传统小农经济的遗迹,故而与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不完全适应,但这种“心理惯性”[9]有助于从社会心理上抑制和遏制“商品拜物教”和“金钱至上”等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扩散和蔓延,弱化追名逐利的极端化和畸形化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人们的多元价值理念的积极引导和整合,使人们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思想行为上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而优化和巩固人们的精神追求。因此可以说,陕西文化是我们实现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社会多元价值的有效资源。在社会价值多元化背景下,我们需要在弘扬陕西文化中强化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和认同,促进其对社会多元价值的引领和整合。
(三)在弘扬陕西文化推进厚德建设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涵盖和包容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特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各地方各领域各行业生产生活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则是个别和特殊。为此,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实际日常生产生活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这些具体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有机结合,并由此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具体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的特色内容和形式,从而使核心价值观转变成为人们喜闻乐见和日用而不知的具体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指导人们的实际生产生活。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这些具体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的理论内涵,保持这些具体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的延续性及其生命力和活力,而且也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核心价值观,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具象化、大众化”[10],而更容易被人们理解、认同,从而也更容易使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陕西而言,我们不仅要通过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和舆论宣传等多手段促进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和认同,而且还要鼓励人们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产生活中,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指导自己的实际生产生活。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和引领带动作用,深入推广各行业、各领域和各地方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而且还要强化学校教育和家风引导,完善各方面相关制度体系和政策保障,同时推进社会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落实依法治国战略目标。
[1] 刘生良.长安文化的发端及其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1-4.
[2] 杨尚勤.新时期“陕西精神”研究[J].陕西省情研究,2012(1).
[3] 葛承雍.秦陇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历史地位[J].人文杂志,1998,(1):78-85.
[4] 秦开凤.陕西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复兴研究[J].陕西省情研究,2014,(1):62-67.
[5] 刘志安.论弘扬古长安文化精神与现代西安精神的再造[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6-59.
[6] 万更生.陕西社会的价值整合与陕西社会和谐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9(12):112-115.
[7] 陈晓莉.对统一战线成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对陕西调查分析[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5-10.
[8] 丰子义.增强文化发展的时代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2-31(5).
[9] 张辑.试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效应[J].社会科学家,2000,(3):9-13.
[10] 孙守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N].人民日报,2014-10-26(5).
【责任编辑 刘 蓉】
To Explore the Deeply Cultivated and Practical Path of the Socialism Core Values on Profundity Moral Construction in Shanxi Province
WANG Jing-hua1, HAN Zhen-li2
(1.Shaanx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Xi’an 710000, China; 2. Xinjia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Urumqi 830011, China)
To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m core values is a long-term project of the cohesion of people and strengthening public foundation. Through profundities’ moral construction, Shanxi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and experience, but also faces the severe challenges of social diversified value, the decay of Shaanxi culture and the abstraction and simplification of the socialism core values. Therefore, we need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of profundity moral construction, and explore the deeply cultivated and practical path of the socialism core values on profundity moral construc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deeply moral cultiva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haanxi culture
D616
A
1009-5128(2015)17-0027-05
2015-05-06
王景华(1982—),女,山东安丘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认识论研究;韩振丽(1982—),女,河南商丘人,新疆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