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理论和趣味之间搭建桥梁
——“文学概论”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2015-03-20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概论研讨文学

孙 媛

(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在理论和趣味之间搭建桥梁
——“文学概论”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孙 媛

(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为了改变“文学概论”课程难教和难学的尴尬局面,很多教师在增强该课程的趣味性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努力,但是片面增强趣味性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除该课程所面临的教学困境。只有将趣味和理论有机地融合起来,“文学概论”课堂才能迎来真正的精彩。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足以成为沟通理论与趣味的坚固桥梁。要使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落到实处,“文学概论”课程的主讲教师不仅要根据课程使命、学生水平和学生动态精心设计适宜的问题作为研讨的切入点,而且要设法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在“互动”中激发学生探索理论的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文学概论;问题;互动

作为高等院校中文系普遍开设的学科基础课,“文学概论”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这门课却时时面临着难教和难学的尴尬局面。很多学生将“文学概论”划入不受欢迎的课程行列,认为其涉及的知识枯燥生涩、不易掌握。面对学生的抱怨,不少教师也为畏难情绪所扰,责怪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应该承认,较之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文学类课程,“文学概论”确实有较大的学习难度和授课难度,这种难度主要是由该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对理论性质的执着势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文学趣味的疏离。为了使该课程挣脱不受欢迎的厄运,很多“文学概论”的主讲教师摒弃了从理论到理论的传统教法,转而孜孜寻求新的授课方法和授课思路:或积极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影像手段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或津津乐道于生动有趣的文学作品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做法固然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厌学情绪,但是其中的局限和不足仍然是非常明显的:理论探索是“文学概论”课程的核心旨归,若一味依赖于直观影像世界的冲击力或是以作品描述取代理论讲解,势必使学生专注于感性体验,无暇顾及文学理论抽象思辨的根本属性,从而使“文学概论”课程的理论品格遭受稀释甚至遮蔽。可见,现代影像手段和文学例证只能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除该课程所面临的教学困境。作为以文学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性课程,“文学概论”应该将理论与趣味打造成其不可或缺的两翼。如果说制造趣味是活跃课堂氛围的根本保证,那么重视理论就是践行教学目的的必经之路,任何一方的孤立存在都不会给“文学概论”的课堂教学带来真正的精彩。所以,对于“文学概论”课程的主讲教师而言,最迫切的任务莫过于在课堂教学中将趣味和理论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学生乐于接受理论、运用理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足以成为沟通理论和趣味的坚固桥梁。

一、问题: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切入点

“问题”是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切入点,有效的研讨必须围绕适宜的问题展开。对于“文学概论”

的主讲教师而言,设计适宜的问题是成功运用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在设计适宜的问题时,教师必须考虑到以下三方面因素:

其一,课程使命。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任务。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概论》中有这样的论述:文学理论“应该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1]。作为文艺学学科的入门课程,“文学概论”需要承担起讲解文艺学基本理论范畴的使命。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学生才能建立起对文艺学学科定位、学科性质、学科意义的明确认识。文学作品赏析、文学创作指导等辅助性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但是绝不应该喧宾夺主,成为“文学概论”课程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言以蔽之,“文学概论”的课程使命在于理论讲解。无论理论讲解面临多大的难度,教师都必须设法坚持下去,绝对不能因为理论难教难学就一味迎合学生的程度,将“文学概论”课程转化成文本赏析课或是创作讨论课。当然,注重理论讲解并不意味着就要进行单调的理论灌输,而是要借助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其自然而然地加深对理论范畴的理解。例如,“艺术真实”是“文学概论”课程不能忽视的理论范畴,理应成为有待讨论的重要问题。但是,对这个理论范畴进行讨论时,不能呆板地向学生直接提问“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因为如此一来,学生就只剩下了闷头看教材,从教材里摘出字句回答问题,没有了任何思考的空间。比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师循循善诱,采取递进式提问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推动学生进行思考。这种递进式提问不妨由四个环节组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理解的真实性指的是什么?貌似具有真实性的日常叙述话语是否能够做到与现实严丝合缝;如果不能,我们所要求的日常话语的真实标准又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不会将艺术领域里那些明显违背现实的说法(如“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等)斥为虚假?在艺术领域里,我们对真实的要求和在日常生活领域里对真实的要求有什么区别?这四个问题层层递进,足以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对艺术真实问题的思考进程之中。

其二,学生水平。如前所述,“文学概论”课程的主讲教师必须勇于承担课程使命,绝不能为迎合学生的兴趣而矮化知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忽视学生的现有水平,因为只有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出发,设计出学生有话可说且乐于探讨的问题,才能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结合具体文本设计理论问题可以在践行课程使命的同时照顾到学生的现有水平。例如,笔者在讲解文学意象的表现特征时,特意选取了李商隐的《锦瑟》、舒婷的《思念》、海子的《母亲抱着白虎走过海洋》三个诗歌文本组织学生朗诵。经过声情并茂的朗诵,学生能够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诗歌文本的艺术魅力。顺着学生的感受,笔者自然而然地提出了三个问题:“《锦瑟》中最为人所称道的诗句是哪些,为什么大家都非常喜爱这些诗句?”“古今中外以‘思念’为表现主题的诗歌数不胜数,为什么舒婷的《思念》仍然能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韵致?”“《母亲抱着白虎走过海洋》中的诗句并不是非常容易理解,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被其中的激情震撼,那么这种激情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这三个问题并没有离开学生的感性认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学生争相发表意见,课堂气氛逐渐变得热烈起来。笔者将这些议论一一列在黑板上,当学生的发言告一段落时,笔者再启发学生反观刚才的发言记录,从中寻找有价值的看法:《锦瑟》中最为人称道的颔联和颈联融合了四个富有意象感的典故,情韵悠长且扑朔迷离,故而格外令人神往;舒婷以六个比喻式意象展现了人所共知的思念,将这种寻常之情演绎得与众不同,读来令人动容;《母亲抱着白虎走过海洋》一诗的震撼力主要来自“母亲抱着白虎走过海洋”这一具有形体感的画面中所蕴含的内在激情。读者也许并不能清晰地阐述诗句的具体含义,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从梦幻般的意象中获得暴风雨一般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围绕着这些问题所展开的讨论本身又有着非常明显的共同关注点:意象。引导学生反观至此,笔者话锋一转,继续提问:“从这三首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意象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那么请大家再仔细想一想,再好好归纳一下,意象的表现特征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因为已经有了前面的发言作为铺垫,学生围绕这一问题的讨论同样十分踊跃,暗示性、象征性、多义性等观点纷纷出炉,理论思考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深化。

其三,学科动态。知识老化是目前高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文学概论”课堂教学中尤其令人警觉。因为,文学理论来自于文学实践,瞬息万变的文学实践使文学理论历久弥新,永远都是一门充满动感的学科;而“文学概论”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教材一般都非常注重自身既定体系的完整性,不会将那些不易被纳入既定体系的新问题作为关注的对象。教师若一味拘泥于教材范围,只围绕教材上的知识点去设计问题以供学生讨论,势必会陷入教学内容远远落后于学科发展现状的误区。只有及时掌握文学理论的学科动态,并将其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并不等于漠视教材内容。尽管教材内容有时会落后于文学理论的学科发展,但是其中涉及的基本理论元素还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围绕文学理论的学科动态设定研讨问题时,教师必须要处理好前沿理论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将前沿理论作为教材内容的引申。

二、互动: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践行方法

围绕适宜问题展开研讨,可以有效地克服理论的抽象性对“文学概论”课堂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缓解理论和趣味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为,研讨式课堂教学意味着教师不是将现成的结论摆到学生眼前,而是在平等交流中激发学生探索理论的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经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互动”是践行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必经之路。这里所谈到的“互动”,指的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主旨在于促使“学生在生生、师生的互动中主动建构对知识和意义的个人理解”[2]。要使这两方面的“互动”落到实处,教师必须要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平等对话和有效引导之间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应以平等对话为基础,但是平等对话并不等于教师放弃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应该承认,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和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教师既要专心营造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和谐气氛,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

平等对话意味着教师不要急于以自己的认识或是理论界的既定观念去同化学生的想法,而是要将自己作为参与对话的一方,站在与学生平等的立场上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之所以强调平等对话,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首先,只有在平等的气氛中,学生才不至于被揣测教师心思寻找标准答案的念头束缚,才能真正开动脑筋相对独立地进行思考,才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至于将学生当作机械灌输理论的对象,师生之间才有望形成真正的“互动”关系。其次,作为一门动态性的学科,“文学理论”当中的很多内容所涉及的并不是既定的知识,而是未完成的观点,开放性和多义性是这些观点的基本特征。可见,“文学概论”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并不是要将现成的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探索理论问题的兴趣,使之在主动思考中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这种理解应该是多角度、多方位的,并没有唯一的标准或答案。教师参与讨论的首要目的并不在于直接评判理解的对与错,而是尽可能地使更深入的理解成为可能。所以,教师绝不能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而要以平等的方式展开与学生的对话,充分尊重学生对理论问题的独立思考。

当然,尊重学生对理论问题的独立思考,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放弃引导学生的责任,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无论何时,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都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在“文学概论”课堂教学中,这种引导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文学概论”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文学理论问题,理论问题的抽象性决定了课程内容必然会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不加引导,大多数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到理论对话之中。就这一意义而言,有效引导是平等对话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为了使这种有效引导落到实处,教师必须注意引导的“空缺”艺术,引导不要进行得太实、太满,要为学生留出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促使其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理论对话。

2.处理好畅所欲言与集中话题之间的关系

在研讨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亦是必不可少的。在推动学生的“互动”进程时,“文学概论”主讲教师既要尽最大可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又要设法集中话题,使学生的发言围绕着相对集中的话题展开。只有在围绕相对集中的话题畅所欲言时,学生才能普遍成为课堂教学中在场的话语主体,才能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真正实现彼此间的“互动”。要促使学生围绕相对集中的话题畅所欲言,教师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帮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学生之间的“互动”要借助讨论的方式实现,但是进行讨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场景:教师一声令下“大家围绕某某话题讨论吧”,学生便立即像演员入戏一样开始热烈的讨论。要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教师就必须设法帮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这里所说的帮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并不限于要求学生预习教材内容,还包括话题设定、分组布置、开列书目、指导阅读等一系列相关环节。尽早设定需要讨论的话题以便学生充分准备,是讨论成功的首要前提。设定话题时,教师要注意将有待讨论的话题精心划分为几个子话题,让学生自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子话题;再根据学生的选择将他们划分为几组,每组负责一个子话题;然后,教师将每一子话题所涉及的参考书目提供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相关书籍的课前阅读。如此,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有待讨论的话题,无形中为话题的集中和讨论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有力保障。之所以要将有待讨论的话题划分为几个子话题,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其一,缩小学生的课前阅读范围,使其能够更加自信地完成课前准备工作;其二,围绕着不同子话题进行的准备使各组学生具有不同的阅读范围和不同的观照视角,更易于在课堂讨论时互相启发,彼此间形成碰撞和交流。为了使各组学生间产生更有价值的碰撞和交流,教师在划分子课题时要本着凸显争鸣点的原则。譬如,组织学生讨论“文学的功利作用”这一话题时,教师不妨将这一总话题划分为“文学肩负着完善世道人心的重要作用”和“文学是超越现实功利性的审美存在”等彼此相对的子话题,布置学生分组阅读相关书目,做好讨论准备,这样更容易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的功利作用,各抒己见,在课堂上形成热烈的争鸣气氛。

其次,在课堂讨论中训练学生倾听和回应的能力,促使其围绕共同话题产生思想碰撞。只有在切实的思想碰撞中,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讨论的乐趣,学生之间的“互动”才会成为可能。学生若只顾自我表达,忽视他人意见,彼此间就无法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所以在开展课堂讨论时,“文学概论”主讲教师必须设法训练学生倾听和回应的能力,使其注意倾听他人意见并作出适当的回应。具体而言,这种训练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组织学生围绕理论话题开展辩论,根据预先划分的子课题设定辩论双方。每方可以推出3~5名成员做辩手,其他成员亦可随时发问驳诘,这样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倾听对方发言并根据对方的言论提出疑问、阐述见解,避免产生自说自话的局面;其二,因势利导。在热烈讨论的过程中,有些学生难免会因过分投入、情绪亢奋而忘记开展讨论的初衷。此时,教师不要生硬地打断学生,而要因势利导,提炼出学生言论中与话题相关的部分(哪怕只是细枝末节)加以强调,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到有待讨论的主题上,致力于从对方的言论中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理论内容,深化自己的理论思考,自觉从为了驳诘而驳诘、为了辩论而辩论的偏执取向中抽离出来。

可见,只有在平等对话和有效引导并行不悖、畅所欲言与集中话题同时兼顾的前提下,“文学概论”课堂上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学生才会满怀兴趣地进行探索,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才有望落到实处。

三、结语

在“文学概论”课堂上开展研讨式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的弱化,相反,在有效的研讨式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问题,认真营造“互动”氛围,统筹兼顾,周密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切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理论研讨,在“文学概论”课程的趣味性和理论性之间搭起一座坚固可行的桥梁。

[1]童庆炳.文学概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2]李志厚.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243.

2014-09-16

闽南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JG201211)。

孙 媛(1975- ),女,河北张家口人,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从事文艺理论研究。

G642.0

A

2095-7602(2015)01-0153-04

猜你喜欢

概论研讨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