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的误读
——浅谈《沉没之鱼》中的象征
2015-03-20寇洋
寇 洋
(长春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东西方文化的误读
——浅谈《沉没之鱼》中的象征
寇 洋
(长春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本文主要论述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沉没之鱼》中具有代表性的象征,即沉没之鱼的象征,陈璧璧和容小姐的象征,以及小白哥这一人物形象的象征。通过对这些象征及其意义的分析,发现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误读和差异。可见,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必须建立在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文化误读;文化交流;西方中心论
《沉没之鱼》是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于200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继《喜福会》《通灵女孩》《灶神之妻》和《接骨师之女》之后的又一力作。为了能更好地完成这部作品,谭恩美曾亲自到缅甸的热带雨林考察体验(本作中虚构的兰那王国即现实生活中的缅甸)。
本部作品主要讲述的是12位美国旧金山中产阶级人士从中国云南的丽江到虚构的兰那王国(东南亚中世纪王国的名称,现今已不再使用)的一段旅程。在这段旅程中发生了许多啼笑皆非的事件,最后以这些旅行者被印度军队救回而告终。这些看似荒诞的情节背后隐藏着作者对东西方文化对立的独到见解。在作品中,作家用了几个象征性极强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东西方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沟通和了解,尤其是西方把单方面的意识强加于对方,结局恐怕是悲剧性的。本文主要分析作品中的几个有重要意义的象征。
一、“沉没之鱼”的象征
“沉没之鱼”是谭恩美整部作品的题目,也是作品第三部分中一个小章节的标题。本部作品的英文原名“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1],即“拯救溺水的鱼”之意,笔者更倾向于把“沉没之鱼”解释成为“溺水之鱼”。
拯救溺水之鱼是一个简单而富有哲理的故事:一位虔诚者对自己的信徒宣称自己每天要拯救100个生命,因此他把100条鱼从水中网了上来,结果鱼都死掉了。为了买到更多的网,拯救更多的鱼,这个虔诚者就把鱼拿到集市上全都卖掉。沉没之鱼这个哲理故事象征着东西方文化误读的一种状态,它正好印证了作品中所引用的美国当代学者阿尔贝特·卡慕斯的一句话:“这世上的邪恶差不多都源于无知,如果缺乏了解,好意可能和恶意带来的伤害一样多”[2]。
在这则哲理故事中,虔诚者为了防止鱼溺死而强行把鱼捞出水中,看似放生,最终的结果却是杀生。这种做法完全没有达到虔诚者本来的目的,把鱼捞出水面的做法也是没有经过鱼同意的,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把己方的意识强加于对方,这是一场因无知而造成的悲剧。这则哲理故事同小说中的拯救“神之军队”的情节相对应,12位美国来的游客看到兰那王国中“神之军队”生活非常悲惨,就简单得出结论,想通过给予一定的金钱来“拯救”这些人,殊不知对当地部落的人民而言,如果被国王的军队发现,这些钱就等于把他们送入了坟墓。在拯救“神之军队”这个情节中,谭恩美谈到了西方人理解的“拯救”。小说中马赛夫人认为,“我们不能仅仅给予他们同情,或是象征意义上的帮助。我们希望更大地帮助他们,一个真正可以从实质上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西方世界中,如果要帮助对方,就要付出自己的行动,而不是让被帮助者处于一个自然的状态。这种观点比较积极,但也容易让东西方文化之间产生误读,很多东方国家都认为维持自然的状态才是一种自由。马赛夫人要把钱送给当地的人,虽然出于好意,却让他们帮助的这些人丢掉了性命。很显然,当初为奴役当地部族所造成的愚昧不是简简单单地用金钱和好意就可以解决的,这也是对西方金钱万能观点的一种讽刺。
这个悲剧的背后隐藏着作者对西方文化的反思。谭恩美通过小说中溺水之鱼的哲理故事,来表达东西方文化至今为止仍存在的误读。美国12位旧金山的成功人士对无名之地的人民表现出深刻的同情,并打算拯救他们,这种行为就是文化误读的体现。美国游客就像是拯救溺水鱼的人,他们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出于善意的,却缺乏对当地文化的了解。虽然美国富足自由,但美国的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人民。无名之地的人民生活虽然痛苦,但这是他们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凭借一番好意的想法和一厢情愿的做法就可以改变的。美国人本来的好意反而害了对方,而这正好印证作品中所提的拯救溺水之鱼的哲理故事。拯救溺水之鱼的哲理故事的含义是非常深刻的: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如果不考虑文化之间的差异,只站在自身文化的角度去看待对方文化,就有可能犯下与拯救溺水之鱼类似的错误。
二、陈璧璧和荣小姐的象征
作品的叙述者陈碧碧以及美国游客在丽江的导游荣小姐在小说中有着特殊地位,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象征着东西方文化存在误读的原因。
陈璧璧就是小说中已死的叙述者,她同全文有着重大的关联,象征着东西方之间的桥梁。因为兼有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经历,陈璧璧无论对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都有一定的了解。整个旅行的策划,包括旅行线路、住宿的酒店甚至是酒店里所吃的菜肴,都是陈璧璧一手安排的。她还是美国旧金山来的一行人的导游,但她却在美国客人到达云南丽江之前死去了。陈璧璧的死去意味着在作品中连接东西方之间的纽带断了。没有了陈璧璧,缺乏对东方了解的西方客人们就像失去了眼睛。已经死去的陈璧璧虽然肉体不在了,灵魂却始终跟随着旧金山的来客们,看着他们犯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却爱莫能助。这样,陈璧璧就从连接东西方的纽带变成了作品中的标杆和上帝,她在关注着一切、审视着一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视角。
荣小姐则是一个不了解西方文化,甚至对自己民族的文化都了解不足的导游。美国人称她为Wrong小姐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在荣小姐这个形象出现之前,《沉没之鱼》只涉及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误读,但是这个形象的出现更加深了《沉没之鱼》要阐述的深刻含义:东方人对自己的文化都不是很了解,又如何能正确地引导西方的客人呢?在作品中,荣小姐和陈璧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正是荣小姐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东西方文化上的误读。
把荣小姐和陈璧璧联系起来的事件是美国游客到丽江之后首先参观子宫洞。在中国云南,许多少数民族普遍存在“洞穴崇拜”的习俗。在当地白族人的眼中,子宫洞象征着生殖与繁衍,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虽然陈璧璧在她的札记中记载了关于子宫洞的一切,甚至在冥冥中认为自己的美国朋友应该选“那个当地的老人来当导游更为称职”,但最后美国人选择了荣小姐当导游。荣小姐对当地的风俗和子宫洞的历史并不了解,让很多美国游客对子宫洞产生了误解,他们在子宫洞中做出了许多荒唐的举动。他们的做法被认为是亵渎了当地的神灵,因此被禁止进入任何景点,而且还受到了白族村长“断子绝孙,厄运永随”的诅咒。来自美国的12名游客在“子宫洞”事件之后离开了中国,他们错过了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机会。
通过陈璧璧和荣小姐这两个形象,谭恩美表达了如下观点:民族之间缺乏文化上的了解和沟通,就可能导致东西方文化的误读和冲突。子宫洞事件说明,在两种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如果单纯按照自己的信仰去解读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信仰,很有可能会造成文化的误读。不同信仰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重视才能和谐共处。
三、“小白哥”的象征
在作品中,“小白哥”这个象征体现了西方人的文化中心主义。“小白哥”是作品中重要的线索人物,这个形象进一步阐释了造成东西方文化对立的原因。在缅甸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之后,英国曾经用基督教来迷惑生活在深山中的南夷人,因此受到基督教影响的南夷人把传教士看成了当地的救世主,并称他们为“小白哥”。在南夷人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的“小白哥”叫埃德加·塞拉菲尼斯·安德鲁斯[3],他的所作所为就像是资本积累的过程,象征着西方统治者对殖民地人民残酷血腥的掠夺。在偶然的机遇之下,埃德加当上了南夷人的小白哥,随后他就竭尽所能地对南夷人展开了愚弄和欺骗,用所谓的“救世主”名义把南夷人完全变成了逆来顺受的奴隶,他自己则过上了淫乱奢侈的生活。在他失踪后很长一段时间,期盼着“小白哥”再次出现的这种愿望,居然成为了支撑无名之地人民活下去的“真理”。“小白哥”在南夷部落中像帝王一样代代相传,“小白哥”就是他们心中的救世主。“小白哥”是西方文化中心论的产物,也成了西方推行强权文化的象征。
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开始,西方就在文化上很强势。丹比在《两个自然》中详细叙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在这个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各种发展条件都是无法无天地创造出来的。对于每个资产者来说,仿佛他的本能——他的‘自由’——受到种种法律、特权和禁条的不可容忍的束缚。似乎美和生命只有通过欲望的猛烈扩张才能得到。狂妄的意志,‘血腥,大胆和坚毅’,放纵不羁,就是这个原始积累时代的精神。凌驾于一切其它意志之上的个人意志,从而成了伊丽莎白时代的生活准则。”[4]在随后的时间里,西方世界凭借着自己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实力,用铁血的手腕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同时向全世界推广西方的文化。在西方中心论的指导之下,文化的推行变成了愚弄和奴役当地人民的一种手段。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单方面的压榨和愚弄。如果西方社会想真正地了解东方文化,就必须以尊重东方的文化为前提。
“小白哥”的故事揭示了推行自己的信仰,也是资本主义扩张时期奴役第三世界人民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作品中的12名美国游客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之下不可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东方的文化。虽然这些美国游客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但他们普遍缺乏对东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究其根本,是他们的西方中心主义思想在作怪。因此,他们的好心反而给自己要帮助的人带来了灭顶之灾。所以说,文化之间没有优劣之分,西方人必须将平等和人权贯彻到实际行动中。谭恩美通过作品表达了呼吁美国社会放弃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诉求,并希望以真诚与尊重来消除歧视、达到平等。
通过《沉没之鱼》这篇作品,谭恩美把许多种象征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误读和冲突,同时也表达了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1]Amy Tan, 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M].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2006.
[2]邹建军,朱颂.从文化误读到文化冲突——沉没之鱼中的三个意象[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8(12).
[3]王晓平.当西方与“他者”正面遭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谭恩美的沉没之鱼[N].名作欣赏,2010(11).
[4]丹比.两个自然[M]∥杨周翰,编选. 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451-452.
2014-10-17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 B332)。
寇 洋(1982- ),男,吉林德惠人,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从事欧美文学研究。
I561.074
A
2095-7602(2015)01-01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