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名的裘德》中的《圣经》原型
2015-03-20高迎春
高迎春
(吉林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受欢迎的诗人、小说家,一生共发表20余部长篇小说和多部描写威塞克斯地区的中短篇小说。他的作品继承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为20世纪英国文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1896年,哈代发表了耗时三年完成的著作《无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小说主人公裘德拥有远大的志向,希望能够步入大学的殿堂,却一直被大学拒之门外。他分别与阿尔贝拉和淑产生过感情,二人却都没有成为他最理想的爱人,裘德终日酗酒,不到30岁便抑郁而终。
《圣经》是研究西方文化的一个主要源泉,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应该从《圣经》这一重要源头开始。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对《圣经》的间接引用多达456处,直接引用有112处,足见《圣经》对这部小说产生的巨大影响[1]。本文从主题、情节模式、意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圣经》原型对《无名的裘德》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主题
据《圣经》中《出埃及记》记载,先知摩西听从上帝的指令,带领众多被奴役的希伯来人逃往迦南,路上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却始终坚持不懈,经历几十年的艰难跋涉,希伯来人最终获得了自由的新生活。《圣经》中摩西执着的追寻成为不同时期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追寻首先体现在求学上。他11岁时由于父母双亡成为孤儿,由贫穷的姑妈养大成人,做过多种艰苦的工作,如面包店的小厮、石匠学徒等。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一直有自己远大的理想,那就是进入知识圣地基督寺并成为受人尊重的牧师。他向往的圣地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富有吸引力的城市”、“熠熠生辉的城市”[2]。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艰苦的工作之余一直努力自学,但他的求学之路却因为阿尔贝拉而一度受阻。阿尔贝拉是当地的美少女,裘德因为贪恋美色而没有经得住她的引诱,阿尔贝拉欺骗他说自己怀孕并骗婚成功。后来由于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尽相同,两人生活一段时间后便分道扬镳。裘德为了成为一名牧师,来到了基督寺并在附近工作,希望能够得到入学的机会。经过一番努力,他发现进入大学还是困难重重。朋友约翰认为“那种地方不是给贫穷的人预备的,而是给那些有钱人预备的”[2]。约翰的话使他逐渐醒悟,但他与约翰的谈话中并没有承认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进入基督寺。基督寺后来拒绝了他的求学申请,他才终于明白没有进入大学并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够,而是由于出身贫贱。他并没有因为被拒绝而对自己多年付出的努力感到后悔,他认为对学业的追寻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裘德追寻的另一目标是爱情。他希望能够得到以感情为基础的婚姻。经历了与阿尔贝拉建立在物欲基础上的失败婚姻后,他在基督寺遇到了表妹淑。淑是受过教育、有思想的年轻女子,他们在很多方面能够产生共鸣。两人在交往中逐渐产生感情,但由于两人的血缘关系,淑只好违心嫁给费劳孙。没有与心爱的人在一起,裘德伤心不已。他一直没有放弃与淑的感情,经过一番强烈的思想斗争后,他清除了宗教、伦理道德方面的困扰,顶住多方面的压力与淑在一起短暂地同居。虽然两人最终没有生活在一起,但他对真爱的追寻一直没有放弃。与淑短暂的同居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哈代自幼熟知基督教义及其经典著作《圣经》,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表明《圣经》对哈代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品中男主人公在求学和爱情两个方面体现出《圣经》中的追寻主题。哈代通过神话原型批评中的“置换变形”原理把这一主题运用到作品中,将《圣经》和这部作品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创作过程中,哈代经常借用《圣经》中的原型来借古讽今,男主人公在求学和爱情两个方面的追求体现出维多利亚晚期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面貌。英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内部阶级矛盾的恶化,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也随之产生,如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不公正的法律、空虚的生活、信仰的破灭等。哈代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持保留的态度,他洞悉了经济迅速发展背后的道德和人性问题。裘德一直试图通过自身努力奋斗来追寻属于自己的事业和爱情,却落得悲惨的结局,这无疑是哈代对维多利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描写和无情讽刺,表达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命运的忧虑。
二、情节模式
善与恶的冲突是《圣经》的主要情节,《圣经》中的多个故事都体现了善与恶的冲突,如参孙与大利拉、约瑟与他的十个哥哥、耶稣与犹大等。《无名的裘德》运用了《圣经》中善与恶的冲突这个情节模式,主要体现在裘德与阿尔贝拉的关系上,二人其实就是《圣经》中参孙与大利拉的化身。参孙当上了犹太人首领后,与漂亮姑娘大利拉结婚。大利拉为了得到1000银币的奖赏而不惜出卖自己的丈夫,把参孙的弱点告诉敌人并导致他死在神庙之下。裘德出身贫寒,具有善良、诚实、勤劳等优秀品质;阿尔贝拉拥有漂亮的外表,却是一个自私、邪恶、懒惰的人。阿尔贝拉用色相引诱不谙世事的男主人公,并谎称自己已经怀孕,善良的裘德对此深信不疑,没有看清阿尔贝拉与他结婚的真正目的。阿尔贝拉是屠夫的女儿,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粗俗下流且富有心计。婚后不久,她丑恶的本性逐渐表露出来,很多方面与善良的丈夫格格不入,而且她发现他缺乏赚钱的能力,开始嫌弃他。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求,她不惜跑到澳大利亚嫁给一个有钱的酒吧老板。被阿尔贝拉抛弃后的裘德非常伤心,情绪低落,甚至用自杀的方式去殉情,可见他对阿尔贝拉的感情是多么深厚。然而阿尔贝拉与他的婚姻并不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的,她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酒吧老板去世后,阿尔贝拉重新回到英格兰,邪恶的阿尔贝拉再次去诱惑善良的裘德,他怀念他们在一起的感情,再一次娶她为妻。而阿尔贝拉却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在丈夫病危的时候,她还去勾引一个江湖医生,完全不管丈夫的死活,全身散发着物欲和肉欲,与丈夫的善良形成鲜明的对比。
神话原型批评家把人物原型划分为善和恶两种类型,裘德的原型是“善”的一类,阿尔贝拉的原型则是“恶”的一类,他们的冲突可以看作参孙与大利拉的善与恶的冲突。哈代在小说中三次提到参孙和大利拉,第一次是他们约会时在一家酒店里喝茶,裘德看见墙上挂着一张参孙和大利拉的画儿;第二次是被阿尔贝拉抛弃后,他自杀未遂,一个人去酒店里喝酒消愁,也看到酒店墙上挂着一幅参孙和大利拉的画儿;第三次是阿尔贝拉引诱裘德与她再次结婚,这时的他已经成为阿尔贝拉剃去了头发的参孙。哈代多次把《圣经》中的原型人物直接引用到小说中,但他对《圣经》中原型人物的借鉴并不是简单地直接引用,而是起着暗喻和嘲讽的作用。参孙和大利拉在小说中的第一次出现暗示着裘德和阿尔贝拉的婚姻同其一样结局悲惨;后两次出现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突出了裘德的性格弱点和悲惨命运。哈代运用《圣经》中的原型人物体现《圣经》中的情节,更加突出了《圣经》对其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
三、意象
根据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意象可以分为启示的意象、魔幻的意象和类比意象。《圣经》中出现过多种意象,如神明世界、人类世界、动物界、城市、水、火、岩石等,下面对作品中出现的《圣经》意象进行分析。
1.基督寺
荣格认为创造过程包含着对某一原型意象的无意识的激活,以及将该意象精雕细琢地铸造到整个作品中去……谁讲到了原始意象谁就道出了1000个人的声音,可以使人心醉神迷,为之倾倒。”[3]无论是否被称为耶路撒冷,一座城市在启示意义上都可以看作是一座建筑或一个寺庙,或者可以看作是一个有许多住处的家宅[4]。耶路撒冷是《圣经》中的圣域,是众生向往的地方。小说中的基督寺就象征着耶路撒冷,但它是经过哈代所“转化”的耶路撒冷,不是《圣经》中所描绘的圣域,而是一个堕落、腐朽的地方。小说前半部分,基督寺在一直是裘德向往的知识圣地,他“对基督寺一往情深,如同年轻的恋人暗自提起意中人名字时候”[2]。他把进入基督寺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他与基督寺就像母子一样感情深厚,试图通过自己的虔诚和努力进入这座圣域。小说的后半部分,出身贫贱的他发现进入基督寺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淑的话使执迷不悟的他开始觉醒,“基督寺在他心里当然是个根深蒂固的幻象……看不出来它的真面目,其实那地方不过一大群碌碌无能的教师躲风避雨的巢穴,他们的独到之处就是对传统卑怯地打躬作揖。”“基督寺可一点儿也不惦着你啊”[2]。基督寺并不像他想象得那么神圣,势利的校长和碌碌无能的教师玷污了这个圣地,使真正有能力的人不能进入,而成为主要为有钱人准备的地方。所以,小说中的基督寺象征着堕落、腐朽的耶路撒冷。
2.铁路
包括铁路、公路、城市街道等在内的道路和“探求类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圣经》中,这类意象所预示的是赎罪和毁灭的道路和途径[5]。道路既有通向光明的,也有通向毁灭的。哈代对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持保留的态度,他认为铁路、公路的发展促使英国农村宗教制度崩溃,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给农村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此小说中的铁路主要象征着毁灭之路。裘德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乘坐发出尖叫声的火车到阿尔夫瑞顿去找淑,他“身上裹得怪模怪样,脸白得像石膏像,别的旅客都盯着他看”[2]。他本来想用自己的真情来挽回与淑的爱情,但事与愿违,饱受折磨的淑无法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断然与他分手。在铁路上飞奔的火车把裘德逐渐带到了死亡的深渊。
四、结论
《圣经》对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宇文所安所说,《圣经》可以被看作西方传统的原型书,在西方文学思想的传统中被用作写作的典范,是可以随身携带的万物之道,相当于上帝心目中的生活世界[6]。哈代在创作中勇于创新,在《无名的裘德》中运用了大量《圣经》中的主题、情节和意象原型,并把这些原型巧妙地安排到作品之中,使这部小说成为经久不衰的著作。
[1]臧玉洁.《无名的裘德》对圣经原型的戏仿[J].大舞台,2011(11):287-288.
[2]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M].李建利,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3]冯川.神话人格——荣格[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262.
[4]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78.
[5]诺思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M].郝振益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08.
[6]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M].郑学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