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2015-03-20周晓东周玳宜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学生

周晓东, 周玳宜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自1999年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来,每年毕业生人数都在同步增长,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社会适应能力差、创新意识缺乏,创业能力不强。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力和实践力,促使其能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成功改革发展的关键因素。

1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日益重视,大多数高校都十分积极开设一系列创业培训课程,设立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孵化园,提供创业贷款及政策咨询服务等,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来进行自主创业。目前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薄弱,创业能力欠缺

由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整体不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普遍匮乏,同时由于未步入社会导致其社会经验不足,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对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性引起足够重视。相反地,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几个学分而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毫无兴趣可言。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成了时代竞争的先决条件,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大学生的就业培训,更应该加强在创造、创新、创业能力上的教育,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当然我们的高校不乏有一部分具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但是得不到必要的帮助和专业的“一对一”指导,又普遍对自身的能力表示不自信,使得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后受益颇浅。

1.2 缺乏培养创新创业素质学生的环境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还需要相应的环境保证其能够顺利实施。而如今很少有高校能真正为学生提供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对应环境,如研究和创业经费不足、教师对创新活动未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一对一”指导、创新师资不合格、大量的创业项目实践与理论脱节等。

1.3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覆盖面不全

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的专业知识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先前惯用的教育方法也不能适用。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未能与专业知识培养完美结合,学科设置比较老套和单一,专业特色不能充分体现,多数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没有系统性地实施,大学生无法透彻地理解其独有的精髓,不能亲身实践。

1.4 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

创新成果的优劣和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要看其结果,更应该重视其过程,重视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所培养的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高校往往只注重对创新成果在数量或形式上的书面考核,导致许多学生通过开证明来草草了事、徒有挂名科研的“凑学分”现象日益严重,使得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流于表面形式。而且在条件申请、标准认定和等级评定等方面缺乏详细而具体的操作标准和相应的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对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抵触,影响创业教育效果。

2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高校要在现阶段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要在校园内构建和营造具有浓厚创新创业气息的文化氛围,搭建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目前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条培养途径去培养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

2.1 培养“双师型”师资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指导

要使创新创业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实施,就必须具备一支优秀的创业师资队伍。一个系统、专业、全面的创新创业队伍团队应当包含创业导师、创业咨询师、创业理论教师、创业实践指导教师、同时还要有一大部分具有亲身创业经历并取得成功的人。迄今为止,大多数高校的创业师资大多是由没有任何创业经验的辅导员或是从行政部门转岗的指导教师构成,经过短期集中的培训之后成为学校兼职创业指导教师。培养“双师型”专业的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创新创业教师应由具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每个专任导师直接负责所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包括指导学生建立科研团队、创业项目的立项等,有引导、有计划的进行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工作。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一是要构建一支富有实践性创业经验的师资队伍,同时,在此基础上,老师应积极把“导学”理念贯穿到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专门设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努力帮助学生如何制定合理规范的创新创业计划,积极参与实践,加大自主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学校一方面要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有计划、有目的积极选派专职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

2.2 开办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高师生创新创业积极性

首先,高校应积极增加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创业案例进行收集和整理,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讲解,宣传一些成功者的创业方式与理念,展现通过典型的成功人士的成果,对其创业精神进行宣传和弘扬。其次,深化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把创新创业教育完完全全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并与其他思想教育方式相结合,自觉主动地搜集资料,多了解、掌握创新创业的案例,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时事演讲、专题讨论、交流互动等学习形式中,将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结合起来,提升学习的成效,让大学生意识到,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正确进行自我就业定位、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从而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要想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开设一系列的大学生科技社团是常用的做法。多样丰富的课外科技实践、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习创新创业知识的积极性,从实践中学到真正而有用的经验,从而开阔其原本匮乏的关于创新的视野,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将原本单一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转化成创新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实现,如今高校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举办各种各样的创新科技活动、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到这些活动中来,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2.4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搭建实习实训平台

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实践平台,学生参与企业实践,不但可以更多地了解企业发展和运作,还能体会创业过程的艰辛。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可以紧密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企业进入大学,一起商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专家,或兼职从事研究创业和教学教师,壮大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只有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且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不断唤醒、启发、激励出来,然后通过专业的团队训练、岗位见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出一系列的创业领军人物,才能让大学生产生源源不绝地创新创业理念,从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素质水平,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能力。

3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一个符合当代创业情景实际的质量保障体系与专业的评价标准,是评估创业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这些标准可以用来评价高校的创业教育实施效率,为成功的创业者提供专业指导和理论依据。专业标准具体可以分为创业教育的环境、财力、人力、成果展示与影响力等,通过这些标准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体系,在指标体系中,要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完美结合,来拓宽其宽度与深度。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需要建立一个良好、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要科学、合理、真实反映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率与效果。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样的活动可以认定为创新创业,并且要给出每一个活动的评价等级;其次,针对当下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高校应给予相应的学分或者物资奖励,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进行这项活动更要多方配合与参与,其中需要有政府的全面支持、高等院校上层领导的重视、企业的扶持、专业老师们的辅导以及大学生的参与,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创新创业工作才会取得明显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的涌现,甚至一步一步向企业家的定位迈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源泉与动力。当下社会的激励竞争是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互相比拼,归根结底也是教育和科技的比拼,是否具备创新创业素质的人才是关键。而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技能高超、专业知识水平高、能够积极应对未来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挑战性人才,是各类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中担负的首要任务,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有效地推动社会需求发展,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1]邓峰,吴颖岩.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9):14-18.

[2]杨国祥.论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镇江高专学报,2009(4):8-10.

[3]张旺.创新人才成长指向的质量观与教育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3(3):42-43.

[4]李海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建议[J].科技通报,2014(5):12-13.

[5]李如铁.“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4):39-40.

[6]金根中.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4(6):57-59.

[7]张丹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求[J].职教通讯,2015(14):30-32.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