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归属与日语的礼貌性

2015-03-20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4期
关键词:听话者敬语助词

朱 峰

(海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海口 570228)

【外语教学与语言文化研究】

信息归属与日语的礼貌性

朱 峰

(海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海口 570228)

关于日语礼貌性,大多数研究都是从敬语以及待遇表现的角度来展开论述。并不是只要掌握了敬语及待遇表现的用法就能够说出得体的日语的。针对日语学习者经常犯的一些错误,运用日本学者神尾昭雄的“信息归属理论”进行分析,从另一个角度阐述日语的礼貌性原则。

信息归属理论;日语;礼貌性;语篇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非常讲究礼仪的国家。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仪规则复杂多样,语言表达的礼貌细节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说到日语中的礼貌用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敬语及待遇表现。迄今为止,围绕敬语及待遇表现展开的研究不胜枚举。然而,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在敬语学习方面,日语学习者容易陷入一种误区。认为只要敬语格式用对了就不会失礼。因此,无论表达什么内容,只要让它穿上敬语的外衣就万事大吉。例如,“先生は英語がおわかりですか。(老师,您会英语吗?)”这样提问的学生或许还在为自己能正确地使用敬语而沾沾自喜,事实上对日本人而言,这是很不礼貌的提问。原因何在?笔者将针对日语学习者经常犯的一些错误,运用日本学者神尾昭雄的“信息归属理论”进行分析,从另一个角度阐述日语的礼貌性原则。

一、关于信息归属理论

信息归属(情報のなわ張り理論)又称为“信息领域”,是由日本学者神尾昭雄提出的。所谓“信息归属”是指发话者根据自己及听话者对某一信息的掌握程度来判断其领域归属,在会话中以信息归属为中心,选择适当的语气、人称、敬语等语言因素。[1]13-83

神尾昭雄指出,根据信息是属于发话者或者受话者的信息领域之内或之外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A.如果语篇中的某一信息为发话者所了解,而听话者一无所知,该信息便属于发话者,在发话者的信息领域内。此时,句尾的表现形式一般为直接形,即直接用用言的终止形结句。

例1:(私は)頭が痛い。(我头痛。)

B.如果发话者根据传闻等途径得知听话者原本已经了解的信息,该信息仍属于听话者,在听话者的信息领域内。此时,句尾不能用直接形结句,而应该使用“そうだ”“ようだ”“らしい”等表示传闻、样态或委婉推断语气的助动词结句,或者使用终助词“ね”结句。

例2:君はテニスがうまいね。(你网球打得不错啊。)

C.如果语篇中的信息是发话者和听话者都了解的信息,那么该信息在发话者和听话者共有的领域。此时,句尾不能用直接形结句,要加终助词“ね”。

例3:暑いですね。(好热啊。)

D.如果语篇中的某一信息对于发话者和听话者都不是直接获知的,那么该信息既不在发话者的领域也不在听话者的领域。此时句尾不能用直接形,也不能使用终助词“ね”结句,应该使用“そうだ”“ようだ”“らしい”等表示传闻、样态或委婉推断语气的助动词结句。

例4:北海道の冬は寒いそうだ。(听说北海道的冬天很冷。)

在日语语篇中,无论是发话者还是听话者,都必须根据信息所在的领域表述相关信息,这便是信息领域规则。违反了这一规则,便会被视为对对方信息领域的侵犯,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二、日语学习者的常见错误

关于交际双方之间的物理距离,有一种“个人空间”理论。涩谷昌三解释说:“个人空间是在人身体周围肉眼看不见的空间领域。一般来说,个人空间得到保障时,人会感觉舒服,如果别人入侵这个个人空间的话,人就会觉得不快。”[2]11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个人空间”领域的大小也会不同。中国人在交谈的时候,为了表示双方的亲密关系,往往会涉及对方的私人领域。对中国人来说,分享各自的私人领域意味着更亲密的关系和互相信任,即使是和不太熟悉的人之间。而日本人的想法则不同,他们一般避免涉及隐私的话题,认为这是对对方的尊重。但是,大多数日语学习者由于不了解中日两国在思维习惯方面存在的这种差异,缺乏对“信息领域规则”的认识,从而导致在和日本人的对话中经常出现一些不得体的表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语气终助词使用不当

日语中有着十分丰富的语气终助词。其虽然不具有实际的意义,然而通过终助词,却能流露出说话者的心情和感受以及对听话者的态度,因此,在日常的表达中扮有很重要的角色。泉子·k·メイナード通过调查发现,“现实中日本人之间的会话,约45%的情形下伴有终助词和助动词,尤其是终助词ね和よ的使用频率极高”。[3]119-120然而,针对终助词的用法,目前国内的教材很多都是仅从语义方面进行分析,学习者不清楚信息领域的概念,导致在使用的时候缺乏一个客观的标准,滥用和误用的情况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方不了解的、属于自己的信息,却作为共有的信息传达

不少学习者在描述自己的心情或感受的时候常常习惯后面加“ね”,甚至在书面文章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表达。例如,有的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私はある小さい村に生まれました。生活はとても貧しかったですね。”我们知道,书面文章的场合由于作者与读者不在同一个时空,信息是从作者单方向传达给读者,因此不需要加语气助词“ね”。因为对于读者而言,作者传达的是读者完全不了解的新信息,读者只是单方面的信息接收者。不存在共同的信息领域。所以,在书面语言中,很少出现终助词。当然,特定情境下的人物对话除外。

同样,在日常对话中,除非是对双方共有的经历或体验发出感慨时需要加“ね”,如果单单是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时不需要加“ね”。然而,很多学习者只是把终助词“ね”单纯地看作相当于汉语的感叹词,忽略了其在信息领域标记方面的作用。

例5:??昨日は5時間歩いていました。とても疲れましたね。

例5中说话者原本是讲述昨天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感受,但是加上语气终助词“ね”之后给人的错觉是要分享自己的这种感受,除非说话者知道听话者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才可以这样表达。否则会造成听话者的误解。

(2)独占共同的信息领域

例6:A:“今日は暑いですね。”

??B:“そうです。”

将两句话分开来看,并没有什么语法毛病。但是,作为B的这种回答,会让人觉得对话难以进行下去。原本“天气热”是发话人和听话人双方都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一个客观事实,属于双方共有的信息领域,因此应该回答“そうですね”。日本人经常通过分享共同的经历和感受来寻求内心情感的共鸣,同时建筑更加亲密的人际关系。这个时候,使用直接形结句会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容易给人留下独断、专横的印象。

(3)属于听话者领域的信息,却当作自己的信息来陈述,造成侵犯对方信息领域的现象

例7:??お子さんはとてもかわいいです。

原本是想夸对方孩子长得可爱,但是直接形结句的表达方式却造成对对方信息领域的侵犯。因为直接形结句的表达方式只适合用于传达对方不知道的信息场合。对于父母而言,孩子就和自己的附属物一样,是最亲密的存在,不需要第三者来告诉自己有关自己孩子的信息。除非这个信息是自己无法掌握到的。比如,带孩子去看病,医生向父母传达孩子病情的场合。称赞别人的时候,一般不采用直接形结句的方式。

(4)滥用终助词“よ”

刘靓调查日语学习者在使用“ね”和“よ”出现的误用倾向,其中指出中国日语学习者尤其喜欢使用终助词“よ”的这一情况。[4]目前,国内的大多数教材对于终助词“ね”“よ”的用法仅仅是从语法的角度来进行解释。在日语学习者的脑海里,“よ”的功能就是强调自己的判断或引起听话人的注意。所以常常爱用“よ”来传达自己的信息。事实上,除了对对方有利的信息可以通过“よ”来传递,一般场合要尽量避免“よ”的使用。例如,“外は寒いですよ。”这种善意的提醒,目的是为了让对方注意添加衣物。这个时候必须加“よ”才能体现出自己对对方的礼貌和关心。但是,像例8这种回答对方提问的场合不需要加“よ”。这是因为“よ”的功能是说话者对听话者不知道的信息或尚未留意到的信息添加标注,在听者不具备此信息时强势出现,有伤对方面子之嫌。[5]

例8:老师:宿題はもう出しましたか。

学生:出しましたよ。

例8中学生这样回答老师的提问是很不礼貌的。虽然使用“よ”客观陈述事实,但是感觉语气很强硬,咄咄逼人,直接指出听话者信息不足。所以在回答别人疑问的时候,如果没有刻意强调的必要,应尽量少用“よ”。

2.涉及隐私的提问

隐私是一种普遍现象,它存在各个文化中。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人们对隐私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在日本,铃木表明,个人隐私包括一个人的意愿、意向、能力、感情、感觉等,这些都是属于个人的信息领域,在谈话的时候最好避免相关信息的提问。[6]45-76然而,从目前国内的日语教育说,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师教学,在这方面都没有引起重视。引言中所提到的“先生は英語がおわかりですか”,虽然所使用的敬语格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其提问的内容涉及个人能力,所以是不礼貌的表达。试想一下,如果被提问的对象并不懂英语,就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所以应该避免这种提问。

关于たい的用法,新编日语第一册是这样解释的:“たい是形容词型活用,表示讲话人想做某件事,问句可用于第二人称(后略)。”[7]227但实际上,在对长辈或受人尊敬的对象说话时,应尽量避免使用たい的疑问句。因为这样的提问方式涉及对方内心的意愿,侵犯了对方的信息领域,与礼貌性的原则相悖。

同样,关于つもり的用法,几乎所有教材都未提及用于问句时的礼貌性。不少学生常常用つもり发问。而事实上,在日本,“なにをするつもりですか”是表示自己愿意奉陪到底、敢于决一雌雄的问句,不仅侵犯对方信息领域,而且是向对方宣战。因此,应该避免在疑问句中使用。请看下面的场景对话[8]:

学生A:先生、パーティー楽しいですか。

老师:あ、ええ。

学生B:先生、私たち、この後カラオケに行くんですが、先生も行きたいですか。

老师:あ、ええ。

学生C:先生、何を歌うつもりですか。

老师:うーん、そうですね。

学生D:先生、英語の歌、歌えますか。

老师:え、ええ。

在这段对话中,学生的提问都属于侵犯了老师的信息领域,违反了礼貌性原则。那么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呢?首先学生A直接询问对方的内心感受,是不礼貌的行为。采用“いいパーティーですね”“料理おいしいですね”这样的说法先叙述自己的想法为好。学生B直接询问对方的内心意愿,也是失礼的表达方式。“先生もご一緒にいかがですか”以这种邀请的口吻会让对方更容易接受。学生C直接询问对方的意向,也是侵犯了对方的信息领域,改为“何を歌いますか”就没有这种感觉了。学生D涉及对方的能力问题,也是不礼貌的,应该尽可能地避免询问这方面的内容。非问不可的场合,可以使用省略句的方式增加委婉度,例如“先生、英語の歌は……”。

三、结语

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容易犯以上的错误,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学生没有弄清楚中日两国在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以及敬语意识方面的差异。二是由于学生不了解“信息领域原则”的相关知识,因此在使用终助词的时候容易出现混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需要日语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采取相应对策来解决这个问题。关于日语礼貌性的教育,很多教师只注重敬语格式的教授,忽视了人文教育。实际上,日语的“敬语”只是表示礼貌的语言表达形式的一种。要让学生表达得体,必须让其了解日本人的思想、文化,培养学生的礼貌意识。就“尊重隐私”这一点,教师在讲授相关语言知识的时候,导入“信息领域规则”的知识是很好的教学策略。

[1] [日]神尾昭雄. 情報の縄張り理論[M].東京:大修館書店,1990.

[2] [日]涩谷昌三. 人と人との快適距離[M].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会,1990.

[3] [日]泉子·k·メイナード.会話分析[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92.

[4] 刘靓.对于中国日语学习者的终助词ね和よ使用状况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 [日]伊豆原英子. 終助詞「よ」「ね」「よね」の総合的考察――「よね」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機能の考察を軸に[J].日本語日本文化論集,1993,(1):21-34.

[6] [日]铃木睦.日本語教育における丁寧体世界と普通体世界[M]//田窪行則編視点と言語行動.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97.

[7] 周平,陈小芬. 新编日语:第1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8] [日]藤原安佐.日本語教育における配慮にかかわる表現の指導[J].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院紀要,2009,108:85-98.

【责任编辑 贺 晴】

Territory of Information and Politeness in Japanese

ZHU Fe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China)

As to the politeness in the speech of Japanese, the majority of the existing studies are on the honorific speech and social deixis in Japanese. Can we conclude that Japanese learners will be able to speak decent Japanese by mastering the use of honorific speech and social deixis? In fact, it is not necessarily the case. The present study, based on Japanese scholar Kamio Akio’s “Theory of Territory of Information”, analyses mistakes made by Japanese learners and discusses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Japanese.

Theory of Territory of Information; Japanese; politeness; discourse

H363

A

1009-5128(2015)24-0054-04

2015-04-26

海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日语篇章教学法研究(Qnjj1279);海南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日语专业教学中的多维视角篇章教学途径 (hdjy1554)

朱峰(1978—),女,湖南株洲人,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汉日对比语言学、篇章语言学、日语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听话者敬语助词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日语中的“强调”表达研究——以助词为中心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有些话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韩国语中的敬语表达方式总结
关于日语敬语中“敬意敬语论”和“关系认识敬语论”相对立的研究
敬语所描绘的人际关系图
——“内”和“外”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日语敬语习得常见误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