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2015-03-20戴涵莘郑洪静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非标准职业高职

戴涵莘,郑洪静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 215000)

“就业”是一个牵动无数人心弦的词,从2013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到2014年的“更难就业季”,高职学生的就业更因其明确的城市指向受到了社会、政府和普通民众的关注。

一、高职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现状

为了能清晰了解苏南地区高职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因素,笔者与课题组成员以苏州市职业大学2010级到2013级19个专业的学生为调研对象开展调研活动,发放回收问卷505份,其中有效问卷483份,占95.64%,对问卷中有关就业区域选择的外部影响因素部分作如下分析:

1.地域选择集中在苏南城市

在调研的464名江苏籍学生中,43.1%学生愿意毕业后留在苏州就业,有30.6%的学生将就业区域选定在苏南地区,其中282名苏北籍学生中只有47名学生愿意回家就业,这与江苏地区经济的整体走强有着重要的相关性。

2.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比重加大

南京大学陈晓宁教授认为,“非标准劳动关系”是指在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工作场所、保险福利等方面不同于传统固定用工形式和就业形式的特殊类型的劳动关系。我们跟踪调查了网络专业的41名学生,在毕业时有2.3%属于非标准就业,但工作一年后仍属于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学生占14.6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单一的、固定的就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的非标准劳动关系是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3.就业单位类型选择更为理性

在走访学生的调查中,学生往往把地域选择放在专业选择之前,当地域选择与专业选择发生冲突时,文科的高职毕业生更重于前者,当问及专业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时,有21.33%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而工科学生对专业的坚持度远高于文科学生,这与文科毕业生的同质化竞争残酷有着很大关联。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中,有31.47%的学生选择了稳定的国有企业,选择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分别占18.01%和19.67%,这与苏南地区,尤其是苏州这类企业占比重较高有关。数据显示选择机关事业单位的学生占14.49% ,这与选择被测对象中有师范类学生有一定关系。而在学校多年创业意识教育的影响下,选择创业的学生也达16.36%。这一单项选择中整体数据分布与高职就业层次的对应来看表现得较为合理,学生在选择单位类型时表现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慎重、求稳心理,对民营企业的选择也首次高于三资企业,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对国内经济的看好。

4.选择行为中的羊群现象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rj指出:“人具有想清楚地评价自己能力和处境的动机,如果不能利用客观的手段达到目的时,就倾向于在与相似的他人的对比中对自己做出评价。”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毕业生择业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本次调研中,就业区域的选择受同学影响的占67.4%,接受父母意见的占17.53%。

二、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1.区域选择中的社会知觉因素

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都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念。大学生的择业行为除了自身主观思想的引导,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社会知觉作为人对社会环境中的个人或者群体特性的一种整体感应,对择业行为中的区域选择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1)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差异程度

在选择就业区域为苏州的204名学生中有49.5%把“薪资水平较高”作为选择苏州的第一理由,在学生眼中,似乎经济成了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这种认知,本身已经发生了偏差,他们对于生存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显得十分薄弱,明知有着残酷的竞争,但却对这种竞争的惨烈性没有直观认识,对于竞争失败可能承担的后果也无清晰的概念。在一般的理解中,经济发达的地区更容易找到工作,更容易有发展的空间。因此,有一大部分学生即便刚毕业找不到与专业有关的工作,或者工作条件不如愿,也宁可固守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二线城市。尤其是有着深深“本土情结”的苏州籍学生,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愈加看重工作的稳定性,不愿深入了解三线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更不愿冒着风险去这样的城市发展。

(2)非标准就业观念的认可程度

作为90后高职学生这个就业主体,他们的时代特征——有主见、追求自由、价值多元,职业的一成不变不再成为他们追求的主要因素。对“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对“为祖国为父母再为自己”的选择模式已有了更为个性的选择,这使更多的高职学生成为了非标准劳动关系中的一员。他们看中苏南城市更丰富的资源、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未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在工作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感和在生活道路中的存在感,而不愿意贸然在一纸合同上把自己钉死在某个行业某个岗位。年轻的资本使他们敢于去用较短的时间尝试更多的抉择机会,甚至可以忽视担心由于社会保障造成生活成本的过度抬升或者影响其就业机会获得的真实心理,而坚持在苏南第三产业发展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非标准就业机会中选择与被选择。

2.区域选择的职业代际流动因素

在现代社会,职业的代际流动在蓝领职业中存在着更高程度的代际封闭性,家庭成员的选择往往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1)来自父母职业生涯变化的影响

与80后的高职学生相比,90后毕业生的父母大部分从事的工作已从务农转向进城务工。本次调查父母至少有一方在城市务工的学生有222名,占比45.96%,而138名父亲进城务工的学生有58.7%不愿意从事与父母相同或者类似的工作;89名父亲为农民的学生中89.13%的学生不愿意务农。这些数据说明其父母务农或者进城务工的毕业生,不愿延续父母的职业生涯之路,尽管父母进入城市,但由于从事的工作始终处于职业底层,较为艰辛,子女从父母处所获取的信息使他们在就业选择时会避开这些区域、行业和岗位。而父母至少有一方在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任管理人员或者负责人的学生有79名,其中只有22.78%不愿意延续父母的职业生涯之路。

(2)来自家庭社会资本的影响

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的特殊性决定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影响。家庭是大学生社会资本的主要来源,对于大学生而言,在走出校园之际所拥有的关系网络和各种资源,很大程度上表现在父母拥有资源网络的规模、密度和异质性等方面。选择苏南地区公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源于苏北地区,父母务农和进城务工的比率高,所以在483份问卷中只有13.25%的学生选择“有较多资源可以选择”。大部分家庭处在社会底层的高职毕业生更多依赖自己的能力获取工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毕业生会更主动选择学籍所在地的区域,三年的学习生涯使他们熟悉这个地区,而入学前的抉择更是将经济发展快、工作容易找作为选择学校和今后发展的第一理由。

3.教育分流引发的社会分层因素

在现代社会,教育对社会流动(特别是垂直流动)和地位获得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职业教育带来的限制作用

尽管无论职业性知识还是学术性知识,都能够让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收益,而且与工作相关的培训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但职业教育所提供的课程针对某种职业,限制性很强,学生几乎没有机会接受更为高级和更为宽泛的课程。这也减少了其在专业性和管理性职业中的就业机会,因此高职学生在职业的发展层次上会受到较多的限制。

(2)受教育层次受到的政策制约

全国各类城市在接受外来人员入户时往往会在学历层次、专业等方面做相关限制。在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下,由于受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福利等体制性方面的制约,不同级别劳动力市场的流动转换成本较高。一旦选择了次级劳动力市场,毕业生会担心逐渐丧失与主要市场的联系和适应性,会为再次进入主要市场带来较大的心理成本和适应性成本,使劳动者增加了日后返回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成本。

4.目标模糊下的从众心理

人处于社会之中,个体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受同龄人群的影响较大,他们思想观念接近,拥有相仿的年龄、爱好,他们的群体规范化价值往往被个人作为社会化过程中的参照系数。对于处在四处寻找工作中的大学生而言,同学之间的互动更能影响他们的择业观。在大学里,相同或者相似专业的学生通常会住在同一个宿舍或隔壁,随着就业观念的深入,就业这个话题会被无数次的谈论,在交流中彼此之间信息传递速度快、资源共享程度高。在这种情况下极其容易模仿他人决策而忽略自己的私人信息,产生择业行为的模仿,尤其是工作地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前景光明、报酬相对较高等因素成为就业成败的关键点时,更容易导致大学生就业目标扭曲而产生决策偏差,而非理性地认为大多数人选择的城市一定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区,大多数选定的单位一定是好单位,从而产生羊群行为。

三、策略及建议

1.建立就业指导的朋辈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就业选择能力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初始社会化的最后阶段,大学生群体因为在年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上比较接近,容易彼此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因此他们的群体规范化价值往往被个人作为社会化过程中的参照系数,面对择业的多项选择,大学生对择业的具体问题偏向找朋辈朋友咨询,并寻找答案、支持。以社团模式吸引学生参与到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中,社团形式可以多样,如专业兴趣拓展类的、创业类的,在潜移默化中通过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甚至可以邀请已毕业的学生骨干参与到活动中,以职场真实的信息引导学生,竖立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

2.增强学生对非标准就业的维权和发展能力

大学毕业生离开了社会公众的制度性参与,作为弱势群体,他们承担各种风险的能力较弱。学校在生涯规划课程的知识模块中要加入对非标准就业的介绍,要建立与学生的沟通机制,使学生面对各类风险时知道如何应对、处理和预防,使学生理性看待非标准就业模式与自身发展情况的匹配度,理性而慎重选择。

3.以能力和素养要求为重要依据,构建教育新模式

高校就业指导课需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首先要能吸引学生的参与,而不是将学生用学分的方式“绑架”到教室。要提高学生自身特长的发挥,通过能力与素养培养相结合来适应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利用网络学习的无地点、时间、人员限制的特点,开设慕课形式的开放共享化课程,将知识点分解成10-15分钟的小结构单元,并把职业选择的理论、能力训练的基本规律、用人单位用人理念的新要求有机结合,使学生主动用短时间学小知识,让教师巧用课堂串起、深化知识点,丰富课程的理论实践体系。

4.以短期获取岗位工作能力和长线谋求发展相结合的职业规划定位就业

90后大学生的特征之一便是个性较张扬,大学教会学生更多的是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学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上能走得更远,所以以能力和个性发展选择就业岗位比传统的强调专业更有开拓的空间。要使学生懂得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分离和统一,既要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在短期内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肥沃土壤,解决生存的问题,又要学会在工作中学习,在个人的长远发展中形成目标现实化的职业规划定位。

[1]葛玉好,牟小凡,刘峰.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扩展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4):81-89.

[2]张瑞雪.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从众心理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1,(4):176-178.

[3]王泽凯,郑勉其,黄漫绅,等.地区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意向关系的调查研究——广东大学生就业意向差异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化[J].教科文汇,2013,(4):187-189.

[4]丁辉,杨力.高职学生就业择业观调查与就业指导策略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2):97-100.

[5]杨苑芬,庄文敏,邹宇华.90后大学生择业倾向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4,(1):68-70.

猜你喜欢

非标准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论幽默逻辑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非标准有限差分法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非标链式纸打印位置偏差处理探索
非标准自动化装配设备的设计工作要点剖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