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与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基于对“替代论”观点的辨析

2015-03-20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公民政治

廖 茂 吉

(华东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部,上海 200241)

坚持与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基于对“替代论”观点的辨析

廖 茂 吉

(华东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部,上海 200241)

近年来,部分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中主张用公民教育取代思想政治教育(即“替代论”观点)。该观点的提出既有对公民教育自身特点的肯定,同时也瞄准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通过辩证分析“替代论”的观点提出原因,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际,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不是简单的“去意识形态”或片面否定理论灌输法,而应探索新的理念、手段以及基层工作模式。

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替代论;创新

伴随着公民教育研究在中国的升温,部分学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公民教育的内容,甚至主张用公民教育取代思想政治教育,即 “替代论”观点。通过辨证分析“替代论”观点的提出原因,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际,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替代论”观点的提出原因

“替代论”观点是学界在处理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问题上的一种主张,是部分学者在进行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以公民教育取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否定“以政治意识形态”为内容、以“灌输”为主要手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替代论”观点的提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公民教育的特点契合当今时代的需要

目前,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专业背景对公民教育特点进行了界定,笔者认为,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公民的教育”。首先,从教育对象上说,公民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公民,不是只针对学生、青少年的学校教育,也不是针对先进分子或优秀人士的精英教育或圣人教育,而是针对一国公民的平民教育。其次,在教育目标上,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在中国,虽然公民身份已经在宪法和法律上得以确认和保护,但这只是意味着公民身份的拥有,而并不代表公民意识的内化。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1]这就意味着拥有公民身份只是前提,而公民教育就是把公民意识内化为公民自身的素质,培养其成为合格的公民。再次,在教育手段上,既然公民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公民,而公民是具有主人意识的,这就决定了公民教育不是否定公民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机械教育,而是以隐形、柔性和潜移默化的教学手段来实施的养成教育。最后,在教学内容上,公民教育是以公民知识的讲授为基础,兼有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的培养,从而形成一个知行合一的教学体系。正是公民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手段以及教育内容上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学者认为公民教育是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它对于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以及道德素质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一切恰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规定,也是当下依法治国和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客观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限制教育效果的发挥

笔者在梳理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过程中也发现,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过程中也会陷入“替代论”的怪圈。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任务目标上,是追求政治目标而非教育规律,“使教育沦为政治的工具与政府的附庸”;而在教育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意识形态教育又使其理论容量不足,难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另有学者指出,在教育手段上,伴随着人们权利意识和法律观念的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手段必然与人们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相抵触,进而降低教育的实际效果;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新兴事物的接受效率又远低于青少年,这一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身上表现为“思想落伍”、“传统保守”、“因循守旧”等,这使得教育主体在知识结构、关注重点以及兴趣爱好上与受教育者有着天然的鸿沟。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手段以及实施者所暴露出的不足和缺陷,部分学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就提出公民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定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等观点。由此可见,“替代论”观点的提出除了有公民教育自身的因素外,究其根源,还在于它瞄准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然而,不少学者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公民教育产生的背景以及本质等方面对“替代论”观点进行了审视和辨析。围绕“替代论”观点的争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辨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两者的本质和边界,避免陷入“替代论”的怪圈之外,更应辩证分析“替代论”观点的提出原因,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二、基于“替代论”观点辨析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

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在总结长期宣传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2]通过辨证分析“替代论”观点的提出原因,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际,笔者在此进行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探索。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吸引力,实现理念创新

“替代论”出现的首要原因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它认为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限制了其理论发展和实际效果,并认为公民教育是“中性的”。但正如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中指出的:“正是通过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大规模教育包装着的多种知识的学习,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生产关系,即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关系,得以大量地再生产。”[3]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到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时也指出:“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作用”[4]289,人类进入文明以来的以国家或社会的名义开展的教育,无一例外的都是某种“阶级的教育”[4]290。教育者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思想和意识的引导者。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就必然会受到来自教育者的影响,为此,教育本身很难做到“中性”。然而,思想政治问题的核心就在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意识形态问题,教育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节着个体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凝聚人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不应该是简单的“去意识形态”或“淡化意识形态”,而应该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吸引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5]而这一要求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被再次提及。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对社会成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应该着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其贴近群众,深入实际,成为引领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和行动指南。此外,实现理念创新还应该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和敏锐性。现如今,国家意识、主人意识、权力和义务意识等公民教育的内容已经深入人心,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1]为此,笔者认为,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前提下,应该将公民教育的合理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完善其理论体系。这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和要求,而且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吸引力。

(二)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生硬的语言表达方式,实现手段创新

“替代论”出现的第二个原因就在于批判思想政治教育以“灌输”为主要手段,它认为这种教学手段扼杀了接受者的主体性,引起接受者的反感和抵触,进而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毋庸置疑,理论灌输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方法。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就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6]在无产阶级革命年代,这种方法确实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但在当下,许多人片面理解理论灌输法,将灌输的本质和具体形式混为一谈。其实,“灌输”并不是否定接受者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相反,它更强调“教育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教育素质这个先决条件”以及“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更有利于引导接受者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波朗查斯在对公民教育的教学手段进行概括时就指出:“它就是以一种特殊方式隐瞒阶级剥削,以致任何阶级统治的痕迹都系统地从它语言中消失了。”[7]而这种隐形教育、渗透性教育方式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就在于表达方式上。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价值观的正确、合理和科学固然重要,但传播的技艺也很重要。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中的军事化语言和工程类术语的超常运用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和平年代,哪有那么多阵地、堡垒、主战场、攻坚战、夺取最后的胜利?到处是工程,到处是硬邦邦的语言,哪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8]为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不是片面否定理论灌输法,而是需要将“理论灌输法”与当下时代特征、大学生自身思想特点相结合,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表达方式,实现理论灌输由“硬性”向“柔性”的转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讲清楚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就是在讲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基本国情,就是在宣传中国特色,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其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的,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人民性相结合。“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2]具体而言,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宣传过程中不能脱离人民生活实际,要多用从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鲜活事例和奋斗事迹来进行说服教育,将理论化、学术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表达出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时代性,实现基层工作创新

基层工作有着基础性、广泛性以及系统性等特点,其功能的发挥受到基层硬件设施以及基层工作者素质等软件条件的限制。作为“第一个直接从理论上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者”[9],葛兰西就指出:“要是没有知识分子,那就是说,没有组织者和领导者。”[10]但这里强调的“知识分子”是“有机的知识分子”,即“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从‘意识形态上’竭力同化并征服传统的知识分子。”[11]葛兰西的思想印证了“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应该把基层工作创新放在基础性位置,而其中,教育者的转变又是重中之重。这种转变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注重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性的理论体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者,其理论素养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以往的学术研讨或干部培训对象主要是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或者是政界的高层领导,这使得青年教师或新干部的学习和培养稍显不足,而这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正好是基层工作的一线教育者和工作者,因此,应该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他们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引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提高其理论说服力。其次,“替代论”观点将矛头指向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保守性,强调其对于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远不及青少年,缺乏时代观念。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该与时俱进,尤其注重对于新媒体的利用。新媒体包括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无线增值服务。新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优势越来越受到青少年人群的关注。李普纳克和斯坦普斯在《网络形成》一书中就指出:“网络就是连接我们共同活动、希望和理想的连环;网络形成是形成人们相互联系的过程。”[12]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顺应网络发展的时代需求:一方面,利用网络开放性的特点,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范围;另一方面,正视“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充分利用有效的数据信息,及时掌握接受者的政治心理和思想意识,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的无缝对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深化改革”的号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旨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提下,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手段创新以及基层工作创新,“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7-10/25/content_27198418.htm,[2007-10-25].

[2]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821/c1024-22635998.html,[2013-08-21].

[3] 斯拉沃热·齐泽克,太奥德·阿多尔诺.图绘意识形态[M].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3.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6]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7] 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M].叶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35.

[8] 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36.

[9] Carl Boggs. Intellectuals and the Crisis of Modernity[M].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

[10] 安东尼奥·葛兰西.实践哲学[M].徐崇温,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5.

[11] 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3.

[12]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39.

(责任编辑:刘小林)

Persistence and Breakthrough: On the Innovation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Substitution Theory

LIAO Mao-ji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In recent years, some scholars have advocated to repla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civic education in research of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at is the idea of alternative theory ).Putting forward of the idea not only affirmed the self-characteristics of civic education, but also aimed at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putting forward reasons by dialectical analysis of the idea of alternative theory and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we reveal that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ot simple “de-ideology” or one-sided denying of instilling the theory. But we should explore new ideas, means and grass-roots operation.

civic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lternative theory; innovation

10.3969/j.issn.1009-2080.2015.03.001

2015-04-12

廖茂吉(1989-),男,四川宜宾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硕士。

G641

A

1009-2080(2015)03-0005-04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公民政治
论公民美育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