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学科分类对科技翻译的影响——以晚清气象译著《测候丛谈》的学科译介偏差为例
2015-03-20陈志杰危春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陈志杰,危春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语言文化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晚清学科分类对科技翻译的影响——以晚清气象译著《测候丛谈》的学科译介偏差为例
陈志杰,危春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影响译介活动的因素不仅涉及翻译主体,时代背景与学科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悠久,文献丰富是世界气象学的显著特点,然而长久以来,气象学总是隶属于其他主体学科而存在,其自身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比较欠缺,导致代表西方先进气象思想的科技《测候丛谈》,与我国传统气象学发生碰撞后产生了严重的偏差.本文从科技史的角度,对影响当时科技翻译的学科原因进行研究.
关键词:《测候丛谈》;学科建设;科技翻译
文艺复兴以前,我国的气象发展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由于我国的气象学知识一直散见于各种天文书籍、诸子百家小说、笔记等描述性文献中,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晚清气象译著《测候丛谈》的引介正值世界气象学科形成,却依然隶属于大气科学分支学科、我国近代学科体系尚不完善的阶段.不成熟的学科环境,洋译中述的特殊翻译方式,导致这部最早引进的气象专著,出现译介的偏差,挖掘其中的原因,有助于为气象学的学科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1 晚清中国近代学科门类的“移植”阶段
文史哲融为一体,学科分科不明显,自然科学在学术史中的比重非常少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显著特点.(梁启超,2014:1)西方学术在晚清之前三百年间,继承古典学术的基础上,经过重新大洗牌、逐步演变成近代西方学术.而学科理论的存在正好丰富和充实了学术,因此近代西方学科要在我国形成、确立与传承,需要经历一个从群体学术研究到国家教育制度形成,再通过教育分科授学的过程.
当西方近代科学分类如开闸的洪水般涌进中国后,许多学科在中国无法找到对号入座的学科.只能通过传教士与中国学者译介西书、开设课程、设置学科科目的方式将这些学科“移植”到了中国,并与中国本土学术体系进行融合、重组,逐步引起中国近代学科门类的分化,初步建立起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以便更有效更迅速地代替中国传统学术的自身演化.(左玉河,2005:447)然而学术的演变必然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当一门新兴的外来学科被人为地“嫁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后,首先必须要考虑到这个陌生的环境是否具备完全接纳这门外来学科的土壤.而我国传统学术在应对西方近代学术的碰撞时,由于本身基因不同,必然导致相当一部分在中国本土没有归化的新兴学科完全处于一个“格致诸学”的尴尬境地.《测候丛谈》可作为这种尴尬的境遇的代表.
2 晚清气象科技译著《测候丛谈》译介偏差
站在今天的角度回顾历史,1877年经由美国传教士金楷理、中国科学家华蘅芳译介的《测候丛谈》,原文“Meteorology”原载大英百科全书第8版,是我国当时最早的系统阐述西方近代气象科学理论的专著,全书共4卷:首卷论日光为热之源,以化学重学之法论空气的成份、性质,空气愈高,热度愈小,论水陆传热散热之异与论空气中水汽之变化之理;第2卷分论风、海风陆风、温带内风改方向之理、论空气之浪、量风之方法、论海水流行、论水汽凝而降、雨、霜、露、论散热之雾及水面之雾、松雾、成云之理、云之形状、雹、雪、雷电等气象现象;第3卷论推算天气变化之变数、定函数之各变数及常数、定时中空气压力之变数、一昼夜压力之变数、昼夜热度之变并各处热度之变等;第4卷论空气含水量、气压与风向的关系以及霓虹、极光差、云之颜色、光环、海市蜃楼、陨星、旋风等现象.(邹振环,2000:374)但是从历史共时性的角度进行研究,《测候丛谈》却隶属于其他的学科领域.
2.1气象学与地文学
据大英百科全书定义可知:古代地理学主要是指通过地图或者图画的形式告诉人们地球的样子,回答“生物生存在哪里与为什么”的问题;现代地理学主要指研究地表环境、区域、空间分布多样性以及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气象学则是研究对流层及同温层大气现象与形成的学科,主要对天气及成因作系统研究,为天气预测提供理论依据.(EB online)
梁启超在其《读西学书法1896》中评价:“风云雷雨等,相沿以为天文,其实皆地面上之物而已.西人言地学者,约分三宗.风云雷雨等谓之地文学.地文之说,《测候丛谈》最为足观.”(黎难秋,1996. 635)根据梁启超对地文学的理解:“风云雷雨等谓之地文学”,结合《测候丛谈》的内容可知:不仅卷2专门论述风云雷电的现象及其形成原理,而且卷1为卷2作了理论分析,卷3对卷2进行了科学演绎,卷4对卷2进行了科学验证,使《测候丛谈》全文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地文学知识体系.但是,其实梁启超此处所指的“地文学”即为当今的“气象学”,《测候丛谈》并没有回答地理学中生物存在哪里及为什么的问题,也未回答空间分步导致的物种多样性的问题,却阐述了风云雷电的现象及其形成原理,以及风云雷雨之间如何作用的问题.例如:
“卷3论推算天气中各事之变数,若欲明地球上各处之天气,须按以上所言之理,分别考之,其事有三:一须详考其各事之变;多少如何,并一年中各处如何;二须详考其或不合例之故,三须详考各事彼此有何相关?”
更符合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但是《测候丛谈》中地理学知识的频繁出现:“因各处之距日,有远有近、有向有背,而热度或增或减.”正回答了当今地理学中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而产生不同的地表环境的问题;又如“所以,日在赤道之南,南半球所受之热大于北半球.”也很好地回答了今日地理学中地域分布不同,地表环境不同,物种分布不同的问题.
当时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学科译介偏差:一方面主要是由于长久以来国内外气象学本身就没有自己的清晰位置,一直都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地理学一直都是气象学的基础,犹如今天,气象学也依然为大气科学或天气学提供理论基础一样.虽然十九世纪中叶的气象学家纳皮尔(Sir Napier)、霍华德(Luke Howard)、赫歇尔•约翰(John Herschel)等曾为气象学从地理学中独立出来进行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曾经为气象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强烈要求科学家在实地考察时对当地的气候及天气作详细的观测记录,并且要求使用当时最先进的气象仪器,同时鼓励科学家在观测过程中不断改进气象仪器,建立气象观测点,研究并促进天气气候理论的形成,确实逐渐使气象学从地理学中独立,但是却又使气象学一度成为物理学的分支科目(Joan M. Kenworthy,2003.12),气象学始终处于交叉学科地位.另一方面由于传入中国的地理学较早,而且都冠以地文学之名,因此“地文学”一词曾被普遍用于指代地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而且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不同名词指代同一学科或者同一名词指代不同学科的情况比比皆是.《测候丛谈》的译介正好恰逢这种尴尬时期,译者对气象学科素养也不准确,导致《测候丛谈》部分内容被译介成地理学知识,自然被解读成了地文学.同时也正好诠释了学科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之间相互借鉴、融合,重组的演化过程,学科谱系与学科命名同等重要.(张九辰,2001:01:22)
2.2气象学与天文学
据大英百科全书天文学的定义: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外太空天体运动及现象的科学.
霍有光先生将《测候丛谈》定位于晚清江南制造总局引进的天文学书籍.(霍有光,1997:10:17)笔者认为与《测候丛谈》书名“测候”的译介及书中大量的气象学学科知识译介成天文学学科知识的偏差紧密相关.“有日耳曼天文家沙白者言:日面黑斑之多少,亦有定期,自斑之最少而小至最多而大,约历十一年百分之十一,计百年中必循环九次.”太阳黑子的运动周期毫无疑问是由于天体运动所产生的天文现象.据《英汉大气科学词汇》,“Meteor”有两个含义,一指大气现象(云除外);二指流星、陨星;“Meteorology”指气象学;而“Meteorological”指所有与气象学科有关的其他知识.(徐昭,1987.197源文总论对“Meteorology”一词做了非常详细的解释: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Meteorology”指古代希腊人研究大气上面的事物(Things up in the air),即用来表示一切大气现象;例如云层、晕、虹、电、雹、雨、雪、流星等;《Meteorology》专指研究地球大气成分、结构、现象与运动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学科,研究对象主要是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而译介后的“测候之学”:“惟因地球每年绕日一周已成四时,而每日亦自转一周以成昼夜,是以寒暑殊焉,燥湿变焉”,成为天文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除了译者的学科素养之外,更主要的是由于19世纪中叶,气象学交叉学科属性决定,当时如果气象学脱离了天文学,其观测也就变得没有意义,气象学理论总是通过天文学观测推测得来,既要以地理学作为基础,也要以天文学作为理论支撑。(Joan M. Kenworthy,2003.12)虽然早在亚里士多德著“Meteorologica”时,西方就首次使用了“气象学”术语.但是由于当时的科技交流并没有成功地“气象学”传播到我国,我国古代并没有“气象学”一词与原著书名“Meteorology”一一对应.①而且在此之前,我国已经译介了大量的西方天文学著作,与我国传统天学融合并且碰撞出近代天文学,当时气象学本身还处于一个交叉学科的位置,通过人们熟悉的天文学术语来译介交叉学科知识,反而更有利于当时气象科学思想的传播;另外一个原因,“Meteorology”被译介到中国时,西洋译者不一定完全捕捉到了气象学科逐渐独立的信息,导致其在向中国笔述者口译“Meteorology”时还是从天文学视阈出发.复杂的外因内因决定了译介偏差的不可避免.译者之所以选择“测候之学”来一一对应“Meteorology”.大概是因为当时“测候”一词最能诠释《测候丛谈》源文本的科学思想.
“测候”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指预测气候与天文,观测天文与气象,即指天文也包含气象研究范畴.《宋书•律历志下》:“《乾象》之弦望定数,《景初》之交度周日,匪谓测候不精,遂乃乘除翻谬,斯又历家之甚失也.”此时,我国古人的“测候”主要指通过肉眼观测月亮的运行轨迹,观测的结果往往来自于经验性的总结,处于纯粹的天象观测臆测阶段,但是依据长期的观测经验总结出规律,进而制定历法.《隋书•天文志上》:“古历,五星并顺行.秦历始有金、火之逆……汉初测候,乃知五星皆有逆行.”到此时,“测候”之学已经发展到依据阴阳五行原理,修改历法,已经上升到有理论支撑的学理阶段了;待到《清史稿•志一天文一》:“高宗又以旧记星纪,间有疏漏,御制玑衡抚辰仪,重加测候.”②已经发明了观测天象的“玑横抚辰仪”,并且借助这种仪器来观测天象,完善历法,以便更高效地指导农事.可见我国“测候之学”的发展也经历着由没有根据的臆测阶段逐渐走向有学理支撑的理论阶段,进而走向能够指导农事生产实践的科学阶段,是指包含气象学在内的天文学词汇,同时也因为《测候丛谈》的译介,“测候”成为我国“气象学”的最初术语.
2.3气象学与物理学
王冰先生将《测候丛谈》归类于晚清江南制造总局引进的物理学应用类译著,正好体现了晚清气象学交叉学科的困境.(王冰,1986:05:07)
OF THE NATURE AND CONSTITUTION OF THE ATMOSPHERE.ITS PRESSURE,MASS,AND EXTENT③
以化学重学之法论天空气
空气包于地球之外,弥满普遍,其气之上面,比最高之山更高.人之在气中,如鱼之在水中也.故空气亦有自流行之性或成大浪,目虽不能见,可用风雨表测之,且亦能因日月吸力而成潮.④
原文旨在向读者介绍大气的成份与性质:气压,质量,及厚度;是指地球表面受空气引力的作用,包围地球海洋、陆地、冰川的气体与气溶胶,随着地球旋转的空气层;人类居住在大气层的包围之下,其质量大概有5.3×1018千克,厚度大概在1000km-4400km左右;而且有气压,人们可以通过气压表来测算大气的气压值,是干洁空气、水汽、和微小尘埃组成的混合物.(EB online)显然,大气(atmosphere)比空气(air)的范围大,大气的构成绝不等同于空气的构成,原文属于大气科学研究范畴.而不是译文中以化学与重学(物理学)的方法来论空气的构成,属于化学的研究范畴.因此译文正文中用“空气”的性质来译介原文中的“atmosphere”的性质显然有失偏颇.
虽然我国古代并没有“气象学”,但是我国古代很早就已经使用“气”字,“气”字除了代表阳气与阴气之外,还表示气候,而且参杂着阴阳(气)思想,而且对于各种天气变化,多少都会使用阴阳五行(气)来解释.例如郑玄注:《洪范篇》上说:
“念用庶征,曰雨,曰晴,曰燠,曰寒,曰风,火气也;寒,水气也;风,土气也.凡气,非风不行,犹舍木水火,非土不处,故土气为风.”(温克刚,2006:3)
“气学”主要是大气物理学的研究范围,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隶属大气科学的交叉学科,相似理论对于非专业人士实在难以把控.同时金楷理在译介《测候丛谈》之前已经在江南制造总局译介了大量的军事与海事方面的实用性很强的西书,在面对系统地讲述气象理论的《测候丛谈》的准确性难免把握不准.(高田时雄.2007:09)另一方面又由于我国在1877年译介《测候丛谈》时,早已译介了大量的物理与化学书籍,据统计,到1902年,翻译到中国的近代西方物理书籍达50多种,涉及力学、重学、气学、热学等物理学分支学科;化学书籍23种之多.化学与物理学学科理论明显较之气象学成熟.首卷中“水陆传热散热之异,日光射至地面,若遇地面陆地,则光不能透入土石之中,若遇水面,则光能透入水中,故有光之处并受其热,惟水性不易传热”,就是通过水陆传热散热之异来阐述水的“比热容”性质,旨在讲述气象学知识,但是作为交叉学科的气象理论译介成物理学也有道理.所以归根结底,造成译文译介偏差最关键因素是当时气象学科建制不完善,译者气象专业素养间接导致西方新兴学科无法在中国归化.
3学科分类对科技翻译的影响
《测候丛谈》的译介时值中西气象学科分类“青黄不接”的阶段.由于当时中国的学者大多不懂西语,译书的质量完全依赖于西洋传教士对原文的理解与领悟.(王杨宗,2000:3:21)因此传教士对于西书底本的学科知识必须非常牢固,事实上虽然世界气象学科到19世纪中后期自成体系,但依然为交叉学科,况且译者金楷理早在19世纪60年代已经来到中国,要精准地把握当时西方最先进的气象理论实在不容易,而且金楷理并不是诸如弟谷、牛顿等一线科学家,在中国传教的同时还兼顾着其他多门技术性与军事学科的译介;此时中国的气象学科尚未创建,因此要求华蘅芳的气象理论素养达到高水平也很难.可见气象译著《测候丛谈》出现学科译介偏差在当时绝对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
4 结语
由此可见,影响翻译的因素方方面面,由于世界气象学科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从其他主体学科中独立出来,并且相当长时期内依然属于交叉学科的性质,同时期的西洋译者从接收到接受再到会通最新的学科理论知识也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导致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系统气象学科知识译介到中国的过程中难免受到传统学科的约束,将天学、地学思想“移植”给中方笔述者也就在所难免,此过程对没有任何西语背景的中方译者显然无法对西洋译者所“移植”的西学知识进行准确的检验,同时由于彼时中国的近代学科建制不完善,还完全找不到近代气象学科的位置,导致中方译者从西洋译者“移植”过来的气象学科知识没有准确的学科定位,因此出现学科上的译介偏差也就很正常.然而历史总是随着滚滚车轮前进的,作为今天的读者,从历时性的角度去评价这部译著时,深入挖掘其共时性的原因显得异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给予《测候丛谈》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注释:
①我国古代并无“气象”一词,“气象”一词可能系清末从日本传入的.(温克刚.2006.3)
②清史稿•志一天文一.民国十七年清史稿本:582.
③We live under what may not improperly be called an ocean of air,which covers the sea and the land,and extends far beyond the summits of the highest mountains. Like the sea,this ocean has its currents,which are winds,its waves of vast extent and magnitude,not visible indeed to the eye,but capable of being made so to the intellect by means of the barometer,and its tides due to the action of the sun and moon. (Meteorology,1862:14)
④[美]金楷理口译.华蘅芳笔述.测候丛谈[Z].光绪三年(1877)刻本.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01.
〔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三卷[C].左玉河.移植与转化:晚清中国现代学术门类的初建[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47-473.
〔3〕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至1911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影响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74.
〔4〕http://academic.eb.com/EBchecked/topic/229637 /geography.
〔5〕http://academic.eb.com/EBchecked/topic/378207 /meteorology.
〔6〕黎难秋.中国科学翻译史料[C].梁启超之读西学书法1896[Z].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635.
〔7〕Joan M. Kenworthy,‘AIR,EARTH,AND SKIES…AND MAN’S UNCONQUERABLE MIND’.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AND THE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J].Published by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S History of Meteorology and Physical Oceanography. 12.2003.
〔8〕张九辰.中国近代地学主要学科名称的形成与演化初探[J].中国科技史料,2001,22(1).
〔9〕霍有光.交大馆藏江南制造局译印图书概貌及其价值[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17 (1).
〔10〕徐昭.英汉大气科学词汇[D].北京:气象出版社,1987.197.
〔11〕王冰.明清时期(1610-1910)物理学译著书目考[J].中国科技史料,1986,7(5).
〔12〕http://academic.eb.com/EBchecked/topic/41364 /atmosphere.
〔13〕洪世年,刘昭民.中国气象学史近代前[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14〕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东方学[C].高田时雄.金楷理传[Z].北京:中华书局,2007.09.
〔15〕王杨宗.赫黎胥《科学导论》的两个中译本---兼谈清末科学译著的准确性[J].中国科技史料,2000,21(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翻译伦理学研究(13BYY021)”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26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