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2015-03-20刘浩
刘浩
高职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刘浩
本文在分析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类别属性及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平台、课程体系、教师培训、教学评价和监督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讨,希望为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供启示。
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在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2006年教育部下发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内很多专家包括高职院校的部分学者对实践教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各高职院校各专业类群实践教学的硬软件建设也得到迅速发展。但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却是实践教学的难点,如何完善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成为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建设中的一个重点问题。
实践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参与真实或较高级别的仿真职业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服从于这一目标,要具备商贸类专业类群特征。各高职院校应发挥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输送优势,与商贸管理部门、商业流通行业及相关企业合作,在校内外建设或合作建设具有商贸管理服务功能的实训基地或生产型办公实践场所,实施或仿真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品牌包装、市场推广与维护、物流管理等经营性过程,既能实现相对性的收入效益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一、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积极开展商贸类实践教学的各种探索和实践活动。但总体看来,对商贸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认识还停留在摸索的层面上,没有系统分析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属性要求,也没有对商贸类实践教学实训模式做出深层次的界定,更没有形成专业系统的理论。
1.部分高职院校对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商贸类专业实践的教学作用比较小;在设置商贸类专业的教学计划时,实践教学环节较少,对实践教学阶段性安排、学时、学分、考核等要素的规范性规定偏少,不能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2.部分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受限。商贸类实践教学和理工科的实践教学一样,需要完善的软硬件实训场所和设施,但部分高职院校的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经费和相关资源长期被挤占,限制了商贸专业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纵深开展。部分院校受传统观念影响,在实训场所的建设中“重理工,轻商贸”,在实训人才的引进上“重机器操作,轻运营管理”。有些实训场所的设计和建设长期由二级部门自主负责,处于自发和分散的不良状态,难以保障商贸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
3.商贸类专业实践指导教师实践实训指导能力不足。指导教师大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深入了解商贸流通行业的惯例和运行规则,策划运营能力偏弱。另外,教师教学任务普遍偏重,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相对有限,有些教师专业技能自我培养意识不够,加之行业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等的缺乏和限制,不能胜任实践实训任务的指导。
4.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缺乏系统的运行管理体制和体现专业特性的教学评价体系。近几年,部分高职院校虽大力推进商贸类专业校内实训场所的建设工作,但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运行管理体系及健全的保障机制和执行标准,无法实现校内外实践实训平台的高效管理。有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理实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推动力度不够,难出成果,有些甚至仅仅流于形式。
5.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社会环境缺失。虽然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但企业的商业防范意识也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而大大增强。受益于校企合作的实训老师和实习学生虽然被实习单位接收,但大多被单位视为外围工作人员,很难接触到核心部门和有关的管理。还有部分高职院校不授权二级教学管理部门与企业展开合作,学校层面又没有能力和着力点寻找和把握学校与行业企业利益平衡点,于是很难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长期合作的各种保障机制。
二、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想
1.构建具有科学架构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有效运行依赖于与高职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阶段性特点相适应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体系。这个平台体系由校内实训平台、校外实习基地、技能比赛平台、学生创业平台和毕业设计平台组成。
校内实训平台分为三大类技能训练平台:一是基础技能练习平台,主要承担办公室软件基础操作、商业管理信息的检索、基础英语等基本技能练习任务;二是专业技能练习平台,主要承担商贸类单项业务的操作处理,包括商贸专业软件的操作技能,如ORD、CRM等软件的练习;三是商贸类专业的综合操作技能练习平台,学生主要是进行商贸类综合性业务,包括商贸综合软件操作软件如ERP等软件的交叉练习。校内实训平台的建设推进,应根据商贸类专业特征有层次地搭建这三类技能训练平台。
校外实习平台主要承担基地实习的任务,商贸类专业二级教学机构应与就业部门合作,突破只有毕业生才能进入实习单位实习的惯性思维,组织一二年级学生有组织性地进入校企合作情况较好的单位实习。同时,学校应让渡部分资源,以便推进建设校企共同评价学生实习成绩和实习指导老师的评价机制。
近年来技能比赛方兴未艾,借力于行业比赛构建技能比赛平台能弥补校内实训平台的不足。技能比赛平台具有极强的选拔性,为了使更多学生在这一平台受益,从实训效果角度考量,可能选拔选手的过程比比赛结果的意义更为重要,因此选拔赛的参与面应该尽可能广泛。实践证明,参与技能比赛训练平台训练的学生实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平时要强很多。
在实践教学体系内搭建学生创业平台。结合商贸类专业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帮助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商业项目设计与构想,帮助他们开展项目市场调研并对将来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空间做出预判,规划和形成比较明确的链条式商业与客户服务模式;了解在未来创业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类政策规定,梳理各种相关问题;分析和确定商业项目启动和运营的各类资金要求,完成融资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商业文件;模拟融资方面的商务谈判等。在目前就业形势困难的大环境下,将商贸类专业学生创业平台的设计与管理融入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创业实训项目实施的专业性和落地性更强,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和显著的实践教学效果。
毕业设计是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创造能力的最后一环,检验学生能否运用学到的商业理论知识进行创新或将其引入实践。学生毕业答辩前所提交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其整个高职学习生涯的总成果,也是其专业创新能力、创业实践素养的集中展示。但长期以来,很多高职院校对这一环节的要求偏低,有的仅仅是要求一篇形式上的论文,导致这一极其重要的环节在很多高职院校中被形式化。所以,应加强引导和提倡商贸类专业学生结合商贸行业的各种商业项目来做毕业设计,侧重培养或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理论进行创新和创业的能力。
2.丰富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创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上述实践教学平台体系为载体,匹配合适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相对丰富的实践教学结构性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效果必然会大大改善。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经过科学的调研和设计过程。针对商贸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一般构建的基本过程为:人才需求调研;教学现状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课程结构研究;课程标准编制。首先在人才需求和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商贸类专业人才的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和职业能力要求,并以此作为课程标准设计、课程结构组合和教学计划实施的基础。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以商贸类核心课程为重点,从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出发,明确基于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链,并根据岗位工作任务推进的一般顺序,对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实践性修正设计,一切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解决岗位任务要求解决的问题。还要改革实践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模式,应对实训过程进行检查与考核,与对学生的技能评价做到平衡与协调,解决课程考核与学生技能评价相背离的现象。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一是校企合作需要共同研讨提炼专业岗位中的典型性工作任务,继而根据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制定实习课程大纲或标准、实习计划以及指导书并合作开发校企合作实训课程;二是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特别重视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的积累与更新,借助网络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虚拟技术制作的现代电子教学资源,比如,提供相关行业或专业网站平台的链接、组合多媒体课件实物照片和动画录像、虚拟工厂表演模拟等媒介平台,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实习情境,完善丰富实践教育教学资源库。
3.借力行企学校合作,构建实践教师培训成长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社会环境建设。目前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实践指导老师数量相对不足、实践能力不强,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不高,部分教师对实践性教学持消极态度,甚至有抵触情绪。借力行企学校合作构建实践教师培训成长体系势在必行。
构建教师成长体系至少有两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着力打造若干既具有深厚理论教学功底又具备较强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或参加相关岗位实践能力训练,或直接参与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和项目开发,以增长教师的专业见识和实践技能。学校应专门制定“双师型”教师团队培养计划,专列实践指导教师培训经费,选拔和储备一批符合实践教学需要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有节奏分批次地派遣到行业内比较认可的高校和企业进行进修培训,重点研习实践操作程序与规范,强化教师自我动手能力,明确实践指导的关键节点。有些专业还要求专业课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必须参加各种等级的考证或培训鉴定,如评估师、会计师、报关员、报检员等,教师的专业荣誉能极大促进实践指导教师的专业自信。二是着力转变对实践教师的管理和使用模式。过去都是以静态管理模式为主,一旦实践教师人员定下,那就相对固定了。而实践教学特别是商贸类实践教学中的很多教学内容是随着经济环境和经济管理政策高频率地变化的,一些正在从事着商贸经营管理的企业人才对此更加熟悉。因此对于实践教师队伍管理应由静态逐步调向动态,实行专兼结合,尽可能地聘请企业里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的行业企业创办人或有经验的运营主管、专家和市场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的实践指导教师,以此推动商贸类专业的实践教育建设。学校亦可成立相关机构或委托教学二级机构,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师资库,突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等因素的限制,动态地配置实践指导师资。另外,对商贸类专业特别有意义的是,在行校企合作共育实践指导人才的同时,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社会环境建设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
4.完善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效果是否有客观地评估,是了解实践教学平台是否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依赖于符合商贸专业特性科学系统的评价因素指标体系的确立。这些评价因素一般包括:实践指导教案内容的基础性、可行性以及商业内涵的方向性;教师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如座谈、辩论、参观等;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完成教学后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收的程度;教师协同设计各类商贸运营流程与模式的合理性;学生对教师实践教学活动的非知识层面的评价等等。作为实践教学的对象和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受众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最有评判权。
5.构建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实践教学监控体系的构建从组织纪律上保障了实践教学平台的有效运行。要严格执行日常实践教学规章制度,维持有序的实践教学秩序,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建议采用定期巡点制度,学校可采取以系部为主、学校和系部巡点相结合的方式,各系部在每学期各类实践项目教学开始之前,必须制定院系交叉巡点计划,在教务处或教学督导部门的指导和参与下,有层次地安排系部领导或其他教学管理人员对各类实践教学场所进行巡视检查和督导,动态掌握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评估、反馈老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学体系的构建就应以职业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为主线。基于商贸行业特征和市场运行规则全方位构建综合实践教学体系,从教学平台、课程体系、教师培训、教学评价和监督等方面多管齐下,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才能够得到落实,才能真正发展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唐孝云,杨安.产学研结合推进校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7).
[2]梁育红.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高校文科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J].文教资料,2007(33).
[3]公丕国.“PEER”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建立[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4]吕伟珊.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6(12).
[5]金欢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创新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2).
责任编辑:姚旺
G712
A
1671-6531(2015)21-0141-03
刘浩/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硕士(江苏南通2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