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实践特色 提升校长培训实效性——以长春市高中教学管理者高级研修班为例
2015-03-20柴世忠
柴世忠
教师教育
突出实践特色 提升校长培训实效性
——以长春市高中教学管理者高级研修班为例
柴世忠
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对于校长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校长培训工作应具有更强的实效性。本文以长春市高中教学管理者高级研修班为例,阐述了实践取向的培训设计和“理实一体”的培训实施的具体情况并反思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工作改进的方向。
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特色;实效性
教育培训对促进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到本地校长群体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而影响到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努力做好校长培训工作,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培训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通过不断充实和丰富培训课程,完善和创新培训方式,培训的实效性也在不断增强,特别是在探索“如何提高校长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上,校长培训的管理者和研究者都做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尝试。长春市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举办了“高中教学管理者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高研班”),在培训设计和具体实施的全过程中凸显实践性,注重学员实践能力的强化,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一、实践取向的培训设计针对性强,为培训取得实效性奠定基础
近年来,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中小学校长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但是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在实践中也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培训模式总体上缺乏创新,比较单一。目前的校长培训模式主要还是理论讲授和考察实践两种,并且多年来一直如此,这两种培训模式着眼于整体提高,适合全员、集体培训,但学校特色化、个性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校长的个性化专业发展需求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有些校长感觉“不解渴”。第二,培训工作和校长的实际工作缺乏有机结合,针对性不强。目前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主要由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和普通高校中的培训部门承担,这些单位由于其工作属性和分工的原因,与中小学一线的教学和管理实践有着一定的“距离”,如果缺乏对一线的了解和调研,在进行培训设计和实施的时候往往会滞后于实践的发展,不能和受训者的需求实现良好对接。第三是培训资源相对有限。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对来说,目前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在政策、师资、经费上都存着一定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培训工作的开展。
围绕着校长培训中出现的问题,校长培训的管理者和研究者进行了很多探索。在培训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增强校长培训课程的实践性、突破传统培训模式的限制,切实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成为我们的主要关注点。高研班在2012年10月正式开班之前,围绕着培训设计做了充足的工作,通过问卷调研、座谈交流、专家咨询等形式充分掌握学员的培训需求,紧密结合宏观教育改革的发展形势和省、市干训工作计划,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计划和方案,配置高端培训资源,并在培训课程和环节设置上重点体现了实践性,注重参培校长实践能力的培养。回顾这次培训的设计,总的说来把握了以下几个原则。
1.针对性原则。培训前调研,充分听取学员的意见和建议,从培训需求出发设计培训内容,确保相关培训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2.实效性原则。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旨在切实提高学员对学校教学管理的能力,进而促进长春市高中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3.实践性原则。充分重视实践培训的重要作用,在各个阶段培训中都安排了相应的实践环节,通过实践锻炼提升学员教学管理能力。
二、“理实一体”的培训环节安排科学、有效,切实增强实践能力
有了鲜明实践取向的培训计划和方案,还需要在具体的培训实施中把方案落实好。这次高研班共有学员65人,主要是长春市直属高中和县(市)区部分高中的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承担着各自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其工作千头万绪,对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的要求也非常高,要熟悉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项环节,因此,作为针对教学管理者开办的培训,为了充分满足学员的需要,高研班综合运用了理论讲授、交流互动、案例分析、专题论坛和实践考察等培训形式,力求使参培学员在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经验积累等方面都能获得切实的提升和进步。具体内容有:
理论培训。分别在长春市和外省、市举行,聘请知名专家为学员讲授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难点、教育教学前沿问题等内容。
考察实践。组织学员到全国知名的特色学校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借鉴特色教学和管理模式,安排学员到基地学校进行案例教学,通过现场观摩、听课、评课,由专家牵头组织集体研讨和交流等活动。
能力提升。通过组织论坛、座谈等形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凝练教学管理和课程建设的思想,创新教学管理方式方法,使教学管理者会研究、会反思、会总结,增长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最终实现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和飞跃。
在培训环节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山东省课改实验区考察;第二阶段:集中培训;第三阶段:特色学校考察,时间贯穿培训始终。
各次培训活动的具体安排。
1.理论讲授。先后聘请专家开展《学校特色文化与课程教学》《学习化社会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与实践追求》《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策略》《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理论与策略》《听评课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关于学校诊断的研讨》《情绪智力理论及教育应用》《中国移动 “名师讲堂”》等专题讲座,共9次。
2.交流和考察。组织学员进行课改实验区考察、理论测试和分组研讨、长春六中听评课实践活动、长春八中听评课“拉练”活动、阶段性理论测试、汽车区六中实践活动、高中教育教学诊断、长春二中听评课实践、长春市实验中学听评课实践等活动,共9次。
3.主题论坛。组织学员参加了“课堂改革与学校管理”高端论坛,1次。
本次高研班共安排了19次培训活动,其中以实践为主的培训活动占50%以上,并和集中的理论讲授穿插结合起来,在实施中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使参训学员实现学习、实践、反思的有机结合,这种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培训安排对于调动学员积极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三、对问题的反思和改进方向
长春市高中教学管理者高研班于2013年12月进入了尾声,回顾和反思一年多的培训历程,总体上还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于高中学校课程建设方面的内容重视不足,在理论培训和实践上都不够充实,有待于在今后的培训中进一步完善补充。
下一步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改进。
1.进一步完善校长培训课程体系。根据国家、省级校长培训课程计划和方案,进一步调整、规范、充实市本级校长培训的课程,努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2.不断加强干训师资队伍建设。干训师资建设对于培训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师资队伍建设要继续实行专兼结合,在既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拓宽外聘专家的渠道;同时,我们要继续支持和培养优秀中小学校长成为培训专家,充分发挥他们在专业引领上的积极作用;还要努力挖掘学院教师在校长培训上的潜力,使更多的教师加入干训师资队伍中。
3.探索校长培训新模式。目前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主要还是理论培训和实践活动两种形式,培训资源也以培训部门提供的外源性资源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参训者专业发展上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在为参训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论和实践培训资源的同时,要注意开发培训中的内生性资源,提供新的培训载体,如“影子”培训、“名校长”工作室等,为参训者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
[1]褚宏启.对校长专业化的再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
[2]陈玉琨.论校长的专业发展[J].中小学管理,2006 (9).
[3]龚孝华,唐信焱.校长培训的实践性取向及价值分析[J].中小学校长,2010(7).
[4]黄宁生.论校长培训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培育与利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3(2).
[5]龚玲.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专业化探析[J].人民教育,2013(19).
责任编辑:贺春健
G471.2
A
1671-6531(2015)21-0115-02
柴世忠/长春教育学院干训部讲师,硕士(吉林长春13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