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

2015-03-20董丁戈靳肖佳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1期
关键词:课型案例教学法

董丁戈,杨 娜,靳肖佳

高校教学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

董丁戈,杨娜,靳肖佳

案例教学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客观的真实性与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典型性与深刻的启发性、较强的综合性与突出的实践性的特点。案例教学法存在着功能扩大化倾向、用简单的举例替代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不典型、不准确等问题。通过不断改革探索与教学实践,我们对案例分析课型从基本要求、教学环节、教法安排、预期效果等方面做出内涵明确、形式统一、体系规范的要求。

案例教学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运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以下简称基础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的任务,为了使教学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发挥基础课教育的实效性,教师都注重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生动、形象活泼的案例中,理解掌握基本理论,提高思想认识。案例教学法虽然得到了应用和认可,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及特点

案例教学源于19世纪 70年代哈佛大学法学院,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且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易于接受,便很快流行于欧美等地区,并逐渐被其他学科所接受。1919年,德汉姆任哈佛大学商学院院长,正是在他的倡导推动下,全院的教师使用案例法进行教学,案例教学在哈佛商业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逐渐建立起完整的案例教学管理系统。在其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专业也开始把案例教学运用于各自的教学与培训之中。1920年,哈佛大学成立了案例开发中心,次年,科普兰德在德汉姆的建议和鼓励下,出版了第一本案例集。由此,案例教学在美国大学得到推广普及,同时也辐射到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中。

中国在20个世纪80年代关注到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应用。有学者认为,案例教学是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案例,并将案例作为教学的基本素材,引导学习者进入特定的情境中,使师生、生生之间在双向和多向互动中,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平等对话、共同研讨,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使用案例时,通常采用叙事的形式,将生活中真实的人物、事件以及生活情境描述出来,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具象的了解和认知。在这个基础上,引发持有相同或不同观点的学生对案例进行积极主动的分析和解读。在此过程中,其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有效的调动。这样做不仅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吸引力,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其主动认知、批判与反思的意识。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的真实性与明确的目的性。教学中运用的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基本上都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而不是在书斋里杜撰出来的。案例的真实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真实性,不应该过分加入编写者的评论和主观分析。教师编制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思维方法和方式,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而易见,编写制作案例是具有明确的教学与教育目的的,不论你承认与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自觉与不自觉地将自己或教材中的思想观点通过案例传达给学生,以此来达到教学的目的。

2.鲜明的典型性与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是由一个或几个问题组成的,它的内容完整,情节具体详细,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包括学生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代表着某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概括和辐射许多理论知识。它在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思维积极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使其掌握有关的原理和方法,而且也为他们将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奠定了基础。从理论上讲,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结论的多元化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使他们建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较强的综合性与突出的实践性。案例与一般的举例教学截然不同,它不仅内涵更加丰富,而且对案例的研究分析也较为复杂,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一方面,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掌控管理教学进程、权衡应变、果断决策等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不仅要掌握一般性学科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分析问题、准确表达、灵活通变、审时度势等能力,这是案例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案例教学必须有学生参与的讨论,因此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课题讨论其本身就是学习实践活动,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

二、基础课程中案例教学法运用的状况

案例教学法以其逼真形象、典型生动和具有吸引力而受到教师的欢迎和青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广泛应用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笔者做了调研,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案例教学法,案例选择典型,讲述生动活泼,评述精当,学生非常愿意接受,课堂氛围和效果都非常好,改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很努力,学生不愿听的局面。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教学功能扩大化倾向

因为案例教学比系统讲授教学效果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不分具体教学内容、不分课堂大小、不分学生特点频繁使用案例教学的状况,反而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系统性、理论性都比较强,系统讲授学科理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问题,是基础课的主要任务,而这个目标的实现,没有或缺少系统讲授是不行的。但是在一些课堂上,有部分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内容不加分析,不断举例说明,学生很难从教师的讲授中准确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内涵。

(二)用简单的举例替代案例教学法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许多教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由于没有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和教学培训,误以为举例就是案例教学,所以当他们认为有些理论自己解释或说明不顺畅时,便自然而然地做举例说明。通常的做法是,先读一遍概念或者将理论观点照着教材读一遍,因为这是教学的重点或者难点,然后举例说明这个概念或者理论观点的内涵,案例讲完了进行总结,再重复一遍先前的概念或者理论观点,让学生加深印象。从表面上看,如果案例讲得比较精彩,学生也会听得很认真。然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概念或者理论观点的内涵,还是只记住了那个案例?没有人去考证。案例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的讨论,因为只有学生参与了讨论,才能做到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记忆。而这种举例教学,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案例教学,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被广泛认为是案例教学。

(三)案例的选择不典型不准确

案例教学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传统教学主要通过理论讲授来传授知识,教学理念体现在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作为教学的重点,因此,传统教学需要借助于案例使学生记住知识点。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往往是经过教师按照教学目的进行剪裁或加工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事例有时会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另外,由于教师理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经验差异很大,不论是案例的选择、加工还是运用都受到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影响,案例是否典型很难保证。甚至还有一些老师在课堂上自由发挥,随意举例,任意分析,这种不慎重的态度很难保证所举案例的准确性。即使是经过仔细推敲的案例,由于缺少学生参与的分析讨论过程,也很难使其获得思想情感和道德的超越。

三、基础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实际运用

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探索中,我们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和要求,构建了基础课教学“课型群”的结构体系,这个结构体系主要由基本课型和辅助课型构成。其中,系统讲授式为基本课型;辅助课型主要包括案例分析式课型、问题研究式课型、师生问答式课型、主题论辩式课型、行为体验式课型等,共同构成了一个“课型群”。“学导式”课型群的构建要求六种课型的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课型体系。同时,每个课型又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子系统,能在教学中独立运用,而且具备各自的特点。同时对六个课型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教法安排、预期效果等方面提出内涵明确、形式统一、体系规范的要求。在这个系统中,案例分析式课型尤其重要。

(一)案例分析式课型的特点

案例分析式课型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典型案例作为教学的载体,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归纳总结,通过这一过程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此课型的特点是通过对典型的案例加以深刻的剖析来阐明、解释、深化理论观点的内涵。案例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经过适当的加工后更具典型意义。在教学中,好的案例因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赋予抽象的理论或知识以活力,形成一种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教学质量。案例分析式课型更注重对案例的分析和深化,强调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案例的研究与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该课型使原来的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体现出“双主体学导式”的教学理念。

(二)案例分析课型的教学过程

1.选择案例。案例要力求真实、准确,具有典型性。要尽可能选择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符合先进文化并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充满时代气息的案例,对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案例要慎重,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科学性、严肃性和真实性。选择案例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选择来源真实的案例作为素材,体现教师治学严谨的态度。其次,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吻合并能深化理论知识的案例,这是进行案例教学最为关键的一步。最后,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尽可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满足他们成长成才的需要,也要适当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特点。这样的案例说服力更强,并且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2.教学准备。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应广泛地阅读有关的案例并进行有目的的筛选。同时对已经选择的案例进行适当的加工整理,使案例更具典型化,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在确定案例后,结合教学内容对案例做认真的分析和解读,并准备好对案例的评论,用简洁精练的语言将要阐述的知识内涵总结出来,强化重点内容。

3.教学过程。首先,学生解读分析案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解读,从案例材料中寻找和发现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关键信息和核心材料,联系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将理论中具体内容与案例事实中分散的线索连接在一起,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小组交流讨论案例。教师必须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坦诚的课堂气氛,在宽松、平和的氛围中鼓励同学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讨论提纲展开。允许有不同思路看法的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不同观点的撞击、不同思路的启迪和不同角度的论证中深化对案例的认识,学习和运用相关的原理和方法,取得对教学内容的深刻认识。

4.案例评述。案例讨论结束之后,根据案例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对案例分析和交流的状况,做出归纳和总结。教师要概括有代表性的几种分析意见,指出各自的优劣,着重说明在讨论中出现的争论焦点,并运用相关理论做出自己的分析解释。教师的总结是对学生的讨论分析在中肯、简练评价基础上的升华。为此,教师必须分析透彻,简练、准确,要点明晰,重点突出,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避免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脱节。

5.教学总结。主要包括教学活动是否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否积极主动;课堂学习的氛围是否活跃;应该注意的问题等。

本文为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三进’的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4PT010T)

[1]郭德红.案例教学:历史、本质与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8(1).

[2]任明川.案例教学的“形”与“神”[J].中国大学教学,2008(4).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42

A

1671-6531(2015)21-0075-03

董丁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吉林长春130000);杨娜,靳肖佳/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吉林长春130000)。

猜你喜欢

课型案例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以《散步》为例谈课型设计创新
以课型改革促课堂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