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行之木行背后的概念借代和隐喻

2015-03-20贾冬梅

外语与翻译 2015年1期
关键词:借代古汉语木星

贾冬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蓝纯

北京外国语大学

五行之木行背后的概念借代和隐喻

贾冬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蓝纯

北京外国语大学

本文探讨体现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木”概念背后的借代和隐喻。语料分析发现,古汉语中的“木”背后存在概念借代“木代树的组成部分”和“木代树制品”以及概念隐喻“具有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现代汉语中的“木”背后存在概念借代“木代木制品”和概念隐喻“具有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具有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体现为“具有树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和“具有木行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其中前者主要指向“人”,后者在古汉语中指向“东方”、“春季”、“木星”、“木德朝代”及“肝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指向“木星”。“木”的发展变化源于科学技术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

五行,木,概念隐喻,概念借代

1.五行概述

五行体系构成了古代中国人宇宙观的基本框架,其基点在于古人心目中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古代思想家把这一整套生克关系运用到自然界、人和社会,认为万事万物及其相互关系都因五行生克而存在和发生。比如木行盛时是春季,火行盛时是夏季,土行盛时是夏秋之交,金行盛时是秋季,水行盛时是冬季,五行轮流当令引起季节交替;木生火犹如春为父、夏为子,春主生、夏主长意味着父亲的所作所为要由其子继承并延续。简言之,五行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人与天相互感应,人文秩序与自然秩序相一致。

冯友兰(1998上卷:637-638)认为,我们可以从自然观和天人感应两个角度来评价五行思想。从自然观角度看,五行体系的相生相克关系有现实生活依据,体现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从天人感应角度看,五行体系则表现出强烈的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表1总结了古代思想家对五行的运用。

表1 五行概念体系

改编自:Yu,N(2009:107);邝芷人(1992);庞朴(1999:259);周桂钿(2002)

我们认为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分析和比较古代和现代汉语中的“木”、“土”、“水”、“火”和“金”这五个概念,有助于今天的人们深入理解五行及其历史变迁和它对汉语及说汉语者的认知的影响。本文的重点是五行中的“木”概念。我们希望通过寻找古代和现代汉语语料所体现的“木”背后的概念借代及隐喻,揭示它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的拓展模式、古今两种拓展模式的异同、以及这些异同所反映的古今中国人在认知世界的方式上的承继和发展。

2.理论框架

认知语言学把借代和隐喻视为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认为它们构成人类抽象思维的基础。语言中的借代表达和隐喻表达是思维中的概念借代和概念隐喻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借代表达和隐喻表达寻找和推断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概念借代和概念隐喻。

借助概念借代,一个概念实体(借体)为处于同一理想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ICM)内的另一个概念实体(目标)提供思维通道(Radden & Kövecses 1999; Kövecses 2010)。能够产生概念借代的结构有两类:整体ICM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借代(整体-部分)以及同一个ICM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借代(部分-部分)(Radden & Kövecses 1999)。我们对“木”的语料分析表明,在物体-组成部分ICM(Thing-and-Part ICM)中,物体可以指代物体的组成部分,在构成ICM(Constitution ICM)中,构成物体的材料可以指代该物体,二者都属于整体-部分借代。

借助概念隐喻,人们把始源域的图式结构的各项占位投射到目标域之上来理解和构建目标域。始源域通常由较为具象的、有清晰内部结构的概念构成;目标域则相对抽象、结构较为模糊;将始源域和目标域结合在一起的是人类的身体经验、社会经验和文化经验(Lakoff and Turner 1989: 67-72,135; Lakoff 1993: 244-246)。

我们从“概念借代”与“从属借代”、“概念隐喻”与“从属隐喻”两个层级来概括语料中出现的借代和隐喻。对于发生在高层次(superordinate level)范畴之间的映射我们用“概念借代”和“概念隐喻”来概括,如“木代树的组成部分”,“具有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对于发生在基本层次(basic level)或从属层次(subordinate level)范畴之间的映射我们用“从属借代”和“从属隐喻”来概括,如“木代树叶”,“人是木”。

3.研究方法

我们的语料为古代和现代汉语中带有“木”字的表达,其中古汉语部分来自《汉语大词典》(罗竹风2001),现代汉语部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CCL语料库。

我们将《汉语大词典》确定为古汉语语料的来源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这部词典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成果,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历史性汉语语文词典。它为每条义项精选三至四条书证,涉及经部史部、诸子百家、文人别集、戏曲小说、笔记杂著、宗教经典、科技著作、学术专著、报章杂志、方志、碑刻、出土资料等,能较全面地反映语词的历史源流演变;二、该词典对采自古籍(词典将其定义为1912年以前的书籍)的例证都给出了精准释义,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我们对古汉语语料分析的准确度。

《汉语大词典》虽也收录了部分现代汉语例句,但在体裁和数量方面都有较大的局限性。相比之下,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语料体裁更丰富多样,包括北京话口语、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人物传记、新闻报导、科普作品、词典以及各种应用文,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现代汉语的全貌。

我们从《汉语大词典》中检索到带有“木”字的古汉语例句938条,从CCL语料库中检索到带有“木”字的现代汉语例句13227条。我们随后使用语料提取软件Concordance Randomizer1从现代汉语例句总量中随机提取5%以缩小现代汉语语料样本。在删除其中重复出现的例句以及语境不完整的例句后,最终得到570条现代汉语例句作为分析对象。由于有些例句中含有不只一个带有“木”字的词语,因此最终的统计总量为589条。

考虑到词典中的古汉语语料经过编纂者的挑选,虽然能够细致全面地反映“木”的语义演变与使用情况,但不一定能真实地显现其概念借代和概念隐喻在古汉语中的实际分布,所以我们对古汉语语料主要进行定性分析;对来自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语料则兼做定量和定性分析;对古代和现代汉语中的“木”的比较主要在定性层面进行。

4.研究发现

4.1 古汉语中的“木”

据《汉语大词典》(第四卷第659页),在古汉语中,“木”的本义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例如:

(1)山木為良匠所度,經書為文士所擇。(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事类》)2

(2)大修孔子廟,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樹以名木。(唐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例(1)和例(2)中的“木”都指树,其中“山木”指山中的树木,“名木”指名贵的树木。语料分析发现,古汉语中的“木”通过借代和隐喻从这个本义拓展出更多的意义。

4.1.1 古汉语中“木”的概念借代

古汉语中的“木”表现出概念借代“木代树的组成部分”和“木代树制品”。前者涵盖从属借代“木代树叶”和“木代树枝”;后者涵盖从属借代“木代木材/木料”和“木代木制品”。

首先,古汉语中有用“木”代树叶和树枝的用法:

(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唐杜甫《登高》)

(4)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晋陶潜《读〈山海经〉·精衛衔微木》)

例(3)中的“木”指树叶,“落木”即落叶。例(4)中的“微木”指细树枝和小木块。树叶和树枝是树的组成部分,此类借代是“物体代物体的组成部分”这一借代原则的体现。

古汉语中还广泛存在用“木”指代树制品的现象,具体体现为用“木”指代木材或者木料。

(5)為巨室,則必使工師求大木。(《孟子·梁惠王下》)

(6)土事不文,木事不鏤。(唐崔融《代家奉御贺明堂成表》)

例(5)中的“木”指建筑房屋用的木料;例(6)中的“木”指木材或者木料,“木事”即建造房屋木结构或者制造木器等的工艺。木材、木料是树的产物,以“木”代木材、木料的用法也是“物体及其组成部分ICM”内“物体代物体的组成部分”这一借代原则的体现。

从指代树制品出发,古汉语中的“木”还被用于指代木制品,例如:

(7)‘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易·涣》)

(8)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例(7)中的“木”指船或者筏;例(8)中的“木”指柝,是古代打更用的梆子。“木”的这一拓展是“构成某物体的材料代该物体”这一借代原则的体现。

4.1.2 古汉语中“木”的概念隐喻

语料分析显示,古汉语中的“木”还通过概念隐喻“具有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进一步拓展。这一隐喻表现出两个变体:“具有树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和“具有木行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前者主要指向“人”,表现为隐喻“人是木”,具体体现为“人体是木体”和“人性是木性”。例如:

(9)賈瑞聽了,身子已木了半邊。(《红楼梦》第十一回)

(10)生睹之,神情搖動,木坐凝思。(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花公主》)

(11)剛、毅、木、訥,近仁。(《论语·子路》)

(12)“英華”一日謂輝遠曰:“君索居於此,妾欲侍巾櫛可乎?而君介然,不蒙顧盼,亦木心石腹之人也!”(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五)

例(9)中的“木”指身体感觉不灵敏或者丧失了感觉。例(10)中的“木”指神态痴呆。例(11)中的“木”指人的品性敦厚质朴。例(12)中的“木心”与“石腹”都指人意志坚定,面对诱惑不动心。

我们认为,“木”向人的拓展源自人在生活中对树的认识。树有直立的外形,能够生长发育,材质坚硬厚重,这些特质皆被投射于人,表现人的质朴、耿直、坚定等性格特点。树不会移动,没有意识,这两种特质也被投射于人,表现人在失去知觉后或者痴呆时大脑丧失意识、身体仿佛木头一般没有感应的状态。

“具有木行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在古汉语中的表现相较于“具有树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更加活跃,具体体现为“东方是木”、“春季是木”、“木星是木”、“人体肝脏是木”和“木德朝代是木”等。这是因为在五行中,木行被认为具有生发、舒展、条达等特性,而五方中的东方、四季中的春季、五大行星中的木星、人体的肝脏、木德朝代等都被认为也具有这些特性。例如:

(13)歲星曰東方春木,於人五常仁也,五事貌也。(《汉书·天文志》)

此例中“木”被明确地与“岁星”(即“木星”)、“东方”和“春”相配。用五行命名五大行星的做法始于汉代(邝芷人1992:228)。《汉书·律历志》中记载“五星之合于五行,水合于辰星,火合于荧惑,金合于太白,木合于岁星,土合于填星。”古人注意到岁星通常在清晨于东方升起,黄昏于西方落下,而五行中木主东方、主生发、主春季,故此“东方是木”,“春季是木”,“木星是木”。又如:

(14)木氣不能輸達,勢必上侵脾土,飲食無味。(《红楼梦》第八三回)

例(14)中的“木氣”指肝气。这是因为五行思想将人的五脏与五行相配,把五行的特性与五脏的功能联系起来。中医理论认为人的肝脏喜条达恶抑郁,主要功能为疏通气血和调畅情志。这些特点与木行相似,所以中医学把肝与木相配,认为肝属木。

“木”在古汉语中还体现出与历运更替的关联。古汉语中“木德”、“木祚”等用法都反映出概念隐喻“木德朝代是木”的存在,如:

(15)“庖犧”以木德稱王,故曰春皇……位居東方,以含食蠢化,葉于木德,其音附角,號曰“木皇”。(晋王嘉《拾遗记·春皇庖牺》)

(16)及武王伐紂,樵夫牧豎探高鳥之巢,得玉璽,文曰:“水德將滅,木祚方盛。”文皆大篆,紀殷之世歷已盡,而姬之聖德方隆。(晋王嘉《拾遗记·殷汤》)

(17)木行已謝,火運即興,河洛出革命之符,星辰表代終之象。(隋李德林《为周禅隋诏》)

例(15)中出现两个“木德”,一个“木皇”。“木德”指五行中的木行;“木皇”指庖牺,即伏羲,也称“太皞”或者“太曎”。秦汉阴阳家以五帝配四时五方,认为伏羲以木德王天下,因而配东方、配五音中的角,是司春之神,即“春皇”、“木皇”。例(16)中的“水德”指以水德王的朝代,“木祚”指木德朝代,“水德将灭,木祚方盛”即水德朝代即将为木德朝代所取代,这与五行生克关系中的水生木相匹配。例(17)中的“木行”和“火运”分别指木德朝代和火德朝代,“木行已谢,火运即兴”即火德朝代取代木德朝代,这与五行生克关系中的木生火相吻合。例(15-17)都是通过五行的运转来附会王朝的历运。

图1呈现的是本节所讨论的古汉语中“木”的语义网络。图中圆形表示“木”的原型意义,圆角矩形表示具体的语义拓展,实线箭头表示借代拓展,虚线箭头表示隐喻拓展。

4.2 现代汉语中的“木”

通过对现代汉语语料的分析,我们发现“木”在现代汉语中的原型相较古代汉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扩展与偏移。一方面,“树木的总称”这一意义继续保留在“树木”、“林木”、“灌木”、“乔木”等词语中;另一方面,原来的“木代木材/木料”进入“木”的原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树木的总称”这一本义的中心位置。由这一新的原型出发,现代汉语中的“木”主要通过概念借代“木代木制品”以及概念隐喻“具有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继续拓展其意义。我们对现代汉语语料所做的定量统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木”在现代汉语中的具体使用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木”在现代汉语中的原型意义与概念借代和概念隐喻的频率

从表2可以看出,一方面,现代汉语中“木”的原型意义用法远远多于它的借代与隐喻拓展用法;另一方面,“木”指树和指木材木料的用法出现频率旗鼓相当,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们对于“木”在现代汉语中的原型所产生的变化的判断。

首先,现代汉语中也有“木”代木制品的用法:

(18)……不允许在故居内再兴土木。

(19)(积木)儿童玩具,是一套大小和形状不相同的木块,大多是彩色的。

例(18)中的“土木”本义指建筑工程所用的土石和木料,在这里进一步指代建筑工程。例(19)中的“积木”是一种儿童玩具,其中的“木”指彩色木块。

其次,在现代汉语语料中我们也观察到概念隐喻“具有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及其两个变体:“具有树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和“具有木行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前者在现代汉语中同样主要指向人,在全部语料中共计出现40次,多与人的身体发生关联,即“人体是木体”:

(20)我震惊得几乎“木”了,连头上蜿蜒躜行的理发推子也感觉不到了。

(21)石并掏出一个小笔记本,戴上老花镜翻了翻:“用了三千八百五十个原木,也就是活人作细菌试验。”

(22)“你这才明白!木头脑袋!”

(23)(贺玉梅)一路上没头没脑地乱想,越想越怕,直到进了病房,看到谢跃进正坐在贺芳床前,她仍是没有反应过来,脑袋木木的。

在例(20)中,“木”指人失去感觉的状态。例(21)中的“原木”指被日军用于细菌试验的人,“木”在此处的用法表现出用于试验的活人对于日军而言就是没有意识和生命的木头。

人的身体是木头意味着身体如同木头一样僵直、没有感觉,意味着大脑也是木头,思维相应地携带着木头的特点。例(22)中的“木头”即指头脑像木头一样没有反应,暗示人的思维迟钝。例(23)中“木木的”则指人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

“木”在现代汉语中还引申出“冷漠”、“木讷”的意思,与人的性格相关,表现出隐喻“人性是木性”。

(24)此公近年已被阿谀风吹得麻木,再吹无用。

(25)高建群给人的印象是呆头呆脑、出言木讷,无论是开会坐在那里,还是与人交谈, 总是神不守舍。

“麻木”在例(24)中不是指身体对外界刺激失去感觉,而是指人的心理冷漠,对外界刺激不产生反应。例(25)中的“木讷”则指人性格质朴,不善辞令,像木头一样醇厚。

不同于“具有树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具有木行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在现代汉语中大为萎缩,仅体现为“木星是木”,在全部语料中只出现了4次。例如:

(26)1994年搞彗木碰撞的巡回展出……

例(26)中的“木”即指木星。现代汉语延用“木星”一词是对用五行配五星传统的延续,但相比古汉语中的鲜活,“木星是木”在现代汉语中更像是一个孤立的死隐喻。“木星”虽然仍被称作“木星”,但现代中国人在思维中未必借用木行概念来理解这一行星。

与古汉语不同,现代汉语语料未见“东方是木”、“春季是木”、“木德朝代是木”以及“人体肝脏是木”等隐喻拓展。

图2呈现的是“木”在现代汉语中的语义网络。

5 结论

对比古代和现代汉语中的“木”,可以发现二者整体框架相同,但也出现了一些差异。首先,现代汉语中“木”的原型相较古汉语发生了扩展和偏移,古汉语中的借代“木代木材/木料”已进入现代汉语“木”的原型。不过现代汉语继承了古汉语的另一个借代“木代木制品”。这一借代的保持和延续应该是因为木材从古至今都是人的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料。

其次,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体现出概念隐喻“具有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及其两个变体“具有树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和“具有木行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其中前者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体现为“人是木”;后者在古汉语中十分活跃,涵盖了“木星”、“东方”、“春季”、“木德朝代”、“肝脏”等目标概念,而在现代汉语中则萎缩至一条死隐喻“木星是木”。

总体而言,“木”在古汉语中向自然界、人和社会这三个认知域延伸,拓展为自然的一个类别、人的身体和一种性情以及社会所处的一个历史时期。“木”在现代汉语中向自然界和人这两个认知域延伸,拓展为自然的一个类别以及人的身体和一种性情。但与古汉语中的“木”不同,现代汉语中的“木”没有发生向社会的拓展。

可以看出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木”的差异与现代社会对五行思想的继承和摒弃紧密相关。社会发展至今已使五行思想中与现代科技、医学、哲学和社会体制不符的内容退出舞台,反映在语言上,就是相应语词和概念的消失。

注释:

1 Concordance Randomizer (2008)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许家金博士与熊文新博士设计,在此特别致谢。

2 《汉语大词典》用繁体字呈现古汉语例证,本文沿用这一做法。

Kövecses,Z.2010.Metaphor:APracticalIntroduction(2nd edition)[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koff,G.1993.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In Ortony A.(ed.).MetaphorandThought[C].Cambridge/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2-251.

Lakoff,G.& Turner,M.1989.MoreThanCoolReason:AFieldGuidetoPoeticMetaphor[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adden,G.& Kövecses,Z.1999.Toward a theory of metonymy[A].In Panther K.& Radden G.(eds.).MetonymyInLanguageandThought[C].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7-59.

Yu,N.2009.TheChineseHeartinACognitivePerspective:Culture,Body,andLanguage[M].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冯友兰,1998/1999,《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中卷、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邝芷人,1992,《阴阳五行及其体系》[M]。台北:文津出版社。

罗竹风(主编),2000,《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庞朴,1988,《稂莠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庞朴,1999,《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周桂钿,2000,释“天人合一”——兼论传统价值观的现代意义及其现代转换[J],《山东社会科学》(1)。

(贾冬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博士;

蓝 纯: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讯地址:100070首都师范大学外语系

H14

A

2095-9648(2015)01-0036-06

2014-11-20

猜你喜欢

借代古汉语木星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初识借代手法
说借代
借代句
第十章 ”大力士“木星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木星
木星地貌
大力士“木星”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