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提高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

2015-03-20李春燕

文山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美术欣赏学前儿童审美能力

李春燕

(文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如何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提高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

李春燕

(文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摘要:美术欣赏是学前儿童美术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当前学前美术欣赏教育仍存在很多审美偏差,不但没有达到提高学前儿童审美能力的目的,还有误导之弊。通过对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再思考,进一步探究应对如何提高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欣赏;审美能力;幼儿审美

幼儿美育是“以现实生活和艺术领域中无比生动、丰富的美作为手段,来滋润幼儿的心灵,美化幼儿的性格,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全面的发展。”[1]3美术欣赏属于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尽管内容、形式等各不相同,但其中的艺术内涵基本是相通的,只要将幼儿置身于具有艺术氛围的地方,就能使其畅游在那些千百年来沉积的艺术作品中,接受艺术美的影响,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及感染。然而,许多中小城镇由于经济不发达、地处偏远等问题,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陈列馆等供人们享受艺术的地方。因此,在幼儿园中,美术欣赏活动就显得极为重要。然而,一些因素导致学前美术欣赏活动中存在诸多审美偏差,同时,错误的审美教学目标将幼儿的“艺术素养”教育变成“艺术匠人”的培养,这样的美术欣赏活动并没有达到提高学前儿童审美能力的目的。为改变这一现状,现将问题分析如下。

一、转变学前美术欣赏活动中存在的审美偏差

美术欣赏课的讲授好比“导游”引路,王朝闻先生曾说:“当‘导游’就是要尊重游人发现美的兴趣、能力和灵感的个性,而不是以行家里手自居,包办代替地指点江山,造成阻碍游人探寻美的自由和对美的兴趣与发现。”[2]这些年学前教育得到空前发展,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备受关注。但是,由于传统教育中不重视审美教育的现象长期普遍存在,以及近几年艺术市场的火爆和教师、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造成了学前美术教育的许多偏差,而这些“偏差”严重影响了学前儿童审美能力的提高,如:

1.学前美术欣赏教育中内容美重于艺术美

传统的审美教育是作为德育、智育的手段及工具,因此在美术欣赏过程中,作品中传达出来的真、善、美被较多挖掘的只有真与善的内涵,强调其辅德、益智的功能,忽略了美术本身的艺术美。同时,美术欣赏对教师自身的审美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而学前美术的授课老师大部分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受专业课程限制且缺少一定的美术专业审美修养,导致教师对艺术美知识的匮乏。如果在学前教育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只注重美术基本知识的传授,如创作背景、艺术家生平、艺术中的轶闻趣事和作品的内容意义等,忽视作品通过形式意味传达出来的内涵及对作品艺术美的感知和体验,最终结果是儿童的审美能力无法得到提高,更使得本应轻松愉悦的美术欣赏活动成了一堂思想品德教育课,儿童审美意识将不能从艺术作品中得到开发。

2.审美目标的偏差导致学前儿童美术欣赏内容趋于功利性教育

许多幼儿园的美术特色班和学前儿童美术培训班为迎合家长的要求,提高声誉均将比赛获奖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错误的目标导向导致审美教育内容重视艺术创作教育,并使其在整体审美教育活动中具有垄断地位”[3]47,因此教师常常通过经验选择迎合评委喜好的作品作为欣赏内容进行创作教学。在具体的审美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作品切割后进行逻辑分析,找出符合创作规律的“正确答案”。“目标导向失误表现在方法论上,即采用科学知识学习的一套方法来对待儿童进行审美教育”。[3]47把美术欣赏等同于科学文化活动进行教学,将完整、流畅的艺术形式意味分割成各自独立的部分,同时为了强调各个部分的意义,不得不运用逻辑的方式进行分析理解,将鲜活的生命肢解成“死的知识”,最终根本谈不上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3.欣赏活动不受重视导致审美能力停滞不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显著改善,但精神文化资源却相对匮乏。很多家长意识到艺术将成为未来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把学习艺术当作是一种时尚,此外,儿童远离升学考试压力,有精力、有时间学习艺术,于是出现了众多“琴棋书画”无所不会的全能儿童。然而家长自身的审美局限性,很少有人指导孩子进行美术欣赏,并片面地把“像与不像”等同于“美与丑”作为评价绘画的标准,因此他们对美术指导的要求仅仅是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忽略优秀美术作品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作用。在幼儿园教学中,很多教师也转变了昔日以传授基本功为教学重点的思想,并给予儿童自由创作很大的包容度。通过材料的运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拓展孩子想象力,这在提高幼儿心智方面有积极作用,但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放任自流的表达缺少了审美内容的充实,久而久之将导致幼儿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的停滞不前。

总之,只有在美术欣赏活动实践中不断找出并转变错误的审美教育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二、在欣赏活动中提高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是指人的感觉器官经过心理活动而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的能力。它虽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但同样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得到提高发展。丰子恺先生认为,美术的欣赏过程包括五点,一是诉于感觉,二是发生感动,三是感情移入,四是美的判断,五是美的批评。由此可见,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应该是从感性出发,先感悟作品,产生情感,再过渡到理性分析,最后才发展成对美的判断及批评。与成人相比儿童在感知美术作品方面更自由、开放、富有情感性,这是因为:“儿童还没有接纳文化的范畴系统,而且儿童本身的情感发展较之理智发展更占优势,所以他们在知觉艺术文本的时候,必然持更加开放的态度”。[3]128因此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帮助他们对美术作品的形式及其意味进行充分的体验和认识。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可以将对称、均衡、节奏、统一等形式美法则以直观的方式传输给儿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儿童形成对形式美构成规律敏锐的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也就是说,通过美术欣赏活动可以培养幼儿敏锐的感觉器官,即培养“能看懂形式美的眼睛”和“能体会形式意味的心灵”。

三、将艺术美的欣赏作为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的主要内容

艺术美与自然美、美的社会存在都属于美的存在系统。但艺术美较之自然美更加体现了人的生命追求、价值理想和审美观念;而较之美的社会存在便少了些物质实用性和功利性目的,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现实中美的事物并不是人人都能随时欣赏的,经过艺术的再现,却使人都能随时欣赏了”。[4]91艺术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根据美的规律将人的本质力量以感性的欣赏显现于艺术作品中,它的主要特征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形式中体现意味。同时,对艺术美的欣赏完全符合学前儿童的审美特点。

首先,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是直观的、感性的,对于美术作品他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作品的形式美上,如颜色、大小、形状等。因此,在教学中,色彩、构图及形式美的法则等便可以作为欣赏内容。其次,因为儿童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狭窄的社会阅历限制了他们的认知活动,所以“任意结合”构成了他们的思维方式,成为其想象力活跃的重要因素。而美术作品中对现实物象的任意改动、组合、夸张、变形等都能萌发和扩张儿童这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另外,儿童强烈的情感是对艺术美感知的先决条件。“麻木的心灵是不会产生艺术的。艺术当然是感动的产物,最能感动的是儿童,因为周围的世界对他而言满目新鲜,儿童的感动是有深度的——源于生命的激越”[5]165。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通过认知的直观性的特点引导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形式美进行审美感知,利用审美想象帮助孩子理解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统一的作品。同时,因为儿童具有强烈的情感,所以最容易被作品中符合其审美情趣的内容感动,而这种感动间接地提高了儿童的审美能力。

在学前美术教育中,美术欣赏活动通过引导孩子发现美,认识美,观照美的存在价值,从而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楼昔勇.幼儿美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邹东升.高师美术欣赏课中的“文体嫁接”[J].美与时代(下),2005(10):23- 24.

[3]孔起英.儿童审美心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4][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5]张炜.《秋日二题》见忧愤的归旅[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查明华)

How to Improve the Aesthetic Ability of the Preschool Children in Art Appreciation Activities

LI Chun-yan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99, China)

Abstract:Art appreci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artistic activities of the preschool children,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of improving children's aesthetic ability. However, the current preschool ar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still exists aesthetic deviation, which not only stops the preschool children from improving aesthetic ability, but also misleads them. This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way to improve the aesthetic ability of the preschool children through the rethinking of preschool children's art apprecia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preschool children; art appreciation; aesthetic ability; children's aesthetic

作者简介:李春燕,文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硕士。

收稿日期:2015 - 03 - 23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9200(2015)04 - 0108 - 03

猜你喜欢

美术欣赏学前儿童审美能力
重视审美创造彰显美术欣赏课魅力探究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