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文献在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初探——以滇东南区域为例
2015-03-20冯光敏
冯光敏
(文山学院 图书馆,云南 文山 663099)
口述文献在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初探
——以滇东南区域为例
冯光敏
(文山学院 图书馆,云南 文山 663099)
摘要:口述文献是指流布于民间口头上的,可被人们调查并记录下来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地域性的口述文献资料具有丰富性和原始性的特点,在有文字记载的地方,文献资料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它是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中亟待开发的新资源。文章将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对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提供视野上的借鉴。
关键词:口述文献;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初探
特色馆藏是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体现着图书馆的独特价值。现今,地方高校图书馆在经费短缺以致藏书有限的背景下,依托有利的区域地理和人才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地方文献,特别是口述文献资源,并借此做好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同时,这也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对地方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滇东南地处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带,缘于历史移民和特殊地理环境因素,这一区域有着丰富而珍贵的民间口述文献材料资源,本文就以此为例,对地方口述文献在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中的价值进行分析论述。
一、地方口述文献及其类别
文献是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资料[1]1248,根据其流布的方式来分,文献大体上可分为实物记载的文献(例如图书、照片等)和口头流传的文献两大类型。地方口述文献是指流传分布于地方民间口头上的,可以被人们调查并记录下来的资料,它们记录着与地方有关的历史人文知识,是了解与研究地方民风民俗、人文地理以及历史发展的重要佐证资料。
地方口述文献是以地方性区域为中心而形成的信息文化知识体系,它主要记录并反映特定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等知识,是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和研究地方建设发展的重要文献资源。因此,地方口述文献可以说是反映地方历史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
根据口述文献所反映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以下四个主要类别:
第一,地方语言类。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表达观念的符号,它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情况[2]23。地域性的语言或方言,是人们对区域内自然现象和人文社会现象认知和改造成果的贮存器。调查记录一地的语言或方言,对了解地方语言状况,保存地方语言(特别是濒危语言)资料,为语言学研究提供语料素材等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内容主要包括,调查记录地方区域内各民族语言,了解他们的使用现状,分析语言间彼此的影响条件和原因等,这些调查记录材料都属于地方语言类口述珍贵文献。
第二,民俗文化类。民俗即民间风俗,民俗文化是文明社会中民间所具有的文化表现,是民间具有传承性质的生活文化现象。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形成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生活密切相关,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区域性的地方“水土”影响着一地民间民风民俗的形成,“入乡随俗”这句俗语便体现了他们彼此之间的内在深刻联系。根据所反映的内容范围来看,民间节日、日常礼仪、婚丧风俗、民间歌舞等反映地方不同的民间传统礼俗文化,都属于民俗文化类所要调查收集的地方口述文献资料范围。
第三,传记故事类。地方性的传记故事,主要流传于记录地方区域内影响较大的历史人物传记、古代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故事等内容,它往往反映地方区域内民间百姓对自我来源、改造自然和感恩天地等物质精神方面最原始淳朴的观点和看法。例如滇东南有关瓠曦姊妹制人烟、洪水朝天、神话铜鼓等故事均属此类,他们在态度上主要持宣扬惩恶扬善、人定胜天的积极认知观点,传记故事中总是寄托着当地人们对美好愿景和理想生活的盼望。
第四,族谱史料类。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但因多种原因关系,现在很多地方性的族谱都没有文字性的记录,大多数是由族人口头代代相传。地方性的族谱是反映着不同时代的历史面貌和特定背景下的社会生产生活情况,是我们了解族群形成与迁移状况的主要参考资料。此外,地方性口头流传的族群迁移史、自然灾难史等均属此类收集范围。
二、地方口述文献的价值
地方口述文献反映着特定区域内的民俗文化风貌,系统完整的口述文献是一个特定地区社会全景的真实写照。地方性的口述文献资料因其在“复原历史方面有着其他文献无法替代的价值”[3],故一直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文献材料具有较高的原始性,是地方口述文献资料的重要价值体现。地方口述文献是地方历史民俗文化的“活化石”,但在学术研究活动中,人们往往因其口述性质而一直被轻视。其实,口述文献是地方文献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口耳世代相传的资料,基本未受文人学者对其做文学艺术性的修饰改编,资料的原始性传承保留较好,其可信度较高,调查利用好这部分口述文献资料,往往能够佐证正史或补足正史记载中不足和局限。例如,滇东南的广南县出土的牡宜汉墓,引起了学界对古句町国核心分布区域的争议,地方学界一直想从出土的古墓文物中找到直接证据,但因年代久远和技术原因,文物考证结论往往较为模糊,而当地民间存在着较多古代传说,有的甚至有现实的实物证据,如将军洞、万人坑、飞来峰等故事在当地都具有实实在在地理实物可证,如果我们在重视出土文物的背景下,认真调查并斟酌参证这些民间口述文献资料,就很有可能在考古工作上获得意想不到的发现。其次,地方口述文献还可为区域内的移民、民俗文化等研究提供佐证资料。例如,滇东南的汉族因移民时间不同和移民方式复杂,加上与之相关的文字性历史记载资料有限,故在其移民主要是源自北方中原一带还是南方长江流域区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直至现在,当地民间仍然口头流传着一些关于族源迁移的说法,如“江西宁江府,喊妈要叫母”表示称妈为母的姓氏源自江西,堂屋神堂上的横批为“金玉满堂”的源自南京等。同时,通过语言间的对比研究,地域性汉语方言也可揭示族源迁移地,如广南、富宁一带部分汉族村落称母鸡为“鸡母”、称公鸡为“鸡公”,而对外自称客家的,就很可能与早期的客家移民源自南方有密切关系。
除此之外,调查收集到的地方口述文献在保存地方文献、保护地方文化、资助地方决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例如,根据李锦芳的调查[4]15,滇东南广南的布央语、麻栗坡的仡佬语、马关的拉基语等都属于濒危语言,而对之成文的调查研究资料非常有限,因此对其进行调查记录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再如,当地的山歌民俗等也都在逐渐消失之中,故这些流传于地方民间口头而又逐渐消失的民俗文化现象也非常值得调查研究,它们对保护地方文化、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和开发地方旅游资源等都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三、地方口述文献在构建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中的重要地位
特色馆藏建设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特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所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建设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如果要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地方性的口述文献资源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因为该领域的文献资料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可挖掘的资料较多,且这些地方性的口述文献资料因其地域特征而往往具有较强的的独特性和原始性,地方高校图书馆完全可收集并以之形成“人无我有”特色馆藏资源优势。
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收集地方文献以形成自身的特色馆藏中,应该以地方性的口述文献为依托和重点。因为,在地方性的文献资源中,如地方志、有影响的人物传记等著作类,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图书馆一般都有其原件或复印件的收藏,而且地方上此类有文字记载的专著类文献较为有限。例如,滇东南区域内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县志,近现代地方性的专著类书籍,据笔者查知,这类文献材料在云南省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等都有收藏。但地方性的口述文献则不然,口述文献因其主要以民间口头传承,对其调查研究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要熟悉地方民俗文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当地真实、可信、全面的文献材料,而且这类文献资料往往涉及的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地域独特性,地方图书馆调查收藏此类文献具有相当大的地域和人才优势。例如,2013年在滇东南广南县壮族民间发现的“八宝歌书”,一直以来主要以民间口头流传为主,如果当地的地方高校提供人才和技术,配合地方政府对之进行有组织的调查研究,最后把相关调查得到的资料收藏于本地高校图馆中,则可以形成特色馆藏资源,这将是其他图书馆难以拥有的。因此,成体系的、涉及范围较为全面的地方口述文献资料,如果调查收集好,就能突出图书馆的地域特色,并以此形成特色馆藏优势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高校图书馆调查收藏地方口述文献资料,其实也是自身对地方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地方高校主要服务于地方,从根本上看,收集地方口述文献资料就是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不可多得的文献参考和咨询平台,并以此提高地方高校在当地社会中的认同感和知名度,反过来又可促进地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地方性的口述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发展的“活化石”,它对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要求,高等学校图书馆应“根据馆藏基础及地区或系统文献资源布局的统筹安排,制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调查、收藏和保存好地方口述文献资源,既能形成自己“地域性”“民族性”的特色馆藏资源优势,同时对地方口述历史资料进行抢救和保护,这是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滇东南地处滇桂黔三省交界处,因移民和地域靠南方的特点,这一区域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例如,该地拥有南明永历帝西逃广南的传说(至今仍留有埋葬安化郡主皇姑坟并每年祭祀),侬智高与宋军对抗败逃的故事,“八宝歌书”的流传,地母文化的发现等大量地方口头文献资料。同时,这里还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有的属于濒危类的珍贵资料。但因滇东南地域趋偏,民族文化素质总体不高,因此大量的地域文化资源主要以民间口头流传的方式而世代相承,有文字记载的极为有限。文山学院作为滇东南地区唯一的地方高校,学校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收集整理该区域内的口述文献等资料,并借此形成自己的特色馆藏资源,为学校科研和地域经济文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陈俊华.“创造史料”的图书馆[J].图书情报工作,2007 (5):130- 133.
[4]李锦芳.西南地区濒危语言调查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王光斌)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of Oral Literatu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of the Librarie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Case Study of the Southeast Area of Yunnan
FENG Guang-min
(Library of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99, China)
Abstract:The oral literature is the valuable documentation that is orally spread, investigated and recorded. Regional oral literature is abundant and original.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limitation, it is a newly developed resour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brarie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fter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is paper aims to offer some references to the construction on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s of the libraries.
Key words:oral literatur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brarie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s; a brief analysis
作者简介:冯光敏,文山学院图书馆教师。
收稿日期:2014 - 09 - 01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9200(2015)04 - 0114 -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