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葛亮形象神化发展的历史原因初探

2015-03-20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5期
关键词:神化三国志刘备

曹 巍

诸葛亮形象神化发展的历史原因初探

曹巍

诸葛亮由人到神的个人形象发展变化的历程,大体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其一是在西晋时期,陈寿所编纂《三国志》中的历史人物的本来形象;其二为汇集了唐宋元明时期的传奇、话本、说书、杂剧,在元末明初成稿的《三国演义》中的“神化”形象。诸葛亮历史形象发展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诸葛亮由人到神形象变化过程的梳理以及原因的探究,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清思路,探索历史人物形象发展变化的奥秘。

诸葛亮;形象;神化;历史原因

诸葛亮又称诸葛孔明,出生于东汉末年,是东汉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他在政治、军事、文学等领域皆有建树,因诸葛亮卓越的个人才能,他在民间已成为智慧的化身,而他的个人形象在近两千余年的历史中已逐渐走向神化,成为中国人生活之中的重要文化符号。纵观诸葛亮个人形象的发展变化过程,主要可分成两个重要历史阶段:其一为在西晋时期,陈寿所编纂《三国志》中的历史人物的本来形象;其二为汇集了唐宋元明时期的传奇、话本、说书、杂剧,在元末明初成稿的《三国演义》中的“神化”形象。关于诸葛亮个人形象神化的研究,前人已著述颇丰,但大多侧重于历史文学小说中个人形象变化的分析。本文旨在就诸葛亮由人到神的神化过程进行史实梳理和历史原因的探析,进一步明确诸葛亮个人形象变化的历程。

一、诸葛亮形象的本源探究

对于诸葛亮的记载最初见于《三国志》,《三国志》是西晋时期史官陈寿①所编纂的一部三国时期的史书,书中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约六十余年的历史,其中大部分史实是确实可信的,陈寿在依据史实的基础上,记载了三国时期各国家主要历史人物的经历以及相关的历史评述,在《三国志》中,有关于诸葛亮的描述是:

“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1]

借助引文,我们从中能够清晰看出,陈寿在一定程度上把诸葛亮位列于和管仲、萧何相对平等的地位。笔者认为应当说这一描述是客观而符合实际的,因为诸葛亮同管仲与萧何都是良相而非良将。

从对《诸葛亮传》的分析中我们可知,诸葛亮在外交与内政方面确有诸多成就,但是在军事的才能方面并不显著。虽然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但实际上大部分事情的决策权仍在自己手上,并不完全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笔者认为这里的“军师”很可能只是一个是个头衔,而非实际职务。“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2]有刘备长称诸葛亮为“股肱之臣”,而以法正为谋主,可见陈寿,将他与萧何相比也是很恰当的。

陈寿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干有“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3]的评价,同时也赞扬了诸葛亮的才干、贤德、忠诚等。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描写与评价是很客观的,有褒奖也提出了他的缺点。所以《三国志》对于诸葛亮的史实可以说是真实的。在史书《三国志》中,对于诸葛亮的个人形象我们可以概括为:他是一位受主公刘备赏识,且懂得知恩图报的忠臣与贤臣;同时也是一位为了国家与社稷尽心竭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臣;更是一位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务实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重臣,只是在军事能力上有些不足之处。这时诸葛亮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保持着其历史本源。

二、诸葛亮形象的历代发展与演变

(一)唐宋时期:文人笔下的诸葛亮

在唐宋时期,诸葛亮常常会出现在文人的诗词文章之中,这些诗词与文章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其一为表达对诸葛亮个人的敬仰之情;其二为赞扬诸葛亮过人的政治、军事与外交才能;其三为歌颂诸葛亮为人臣的高风亮节;其四为叹息诸葛亮的事业未竟的遗憾。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有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问题几乎没有受到任何质疑,而对其各个方面都有大加赞赏之势头。例如,在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说:“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治理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句话同时夸大了诸葛亮的才能,也可以看成是李白的自我比喻。再如杜甫的《咏怀古迹》第五首: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②

用伊尹、吕尚、萧何、曹参同诸葛亮做比较,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在此与陈寿所谓:“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4]的说法不尽相同,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解读出:杜甫读了陈寿的《三国志》,但即便如此,在诗人的眼中诸葛亮的形象还是被有所夸张了。唐代李商隐的《筹笔驿》一诗中这样写道:

“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如何,他年锦里经祠堂,《梁甫吟》成恨有余”③

全诗赞扬诸葛亮的个人才略,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感叹其事业未竟的无限遗憾。以上的几首诗都把诸葛亮描绘成趋于完美的贤臣,是一位受世人尊敬的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他的才能、德行都是无法挑剔的。可见,此时期诸葛亮的形象明显比魏晋时期就提升了高度,身上的缺点没有了。而唐朝的封建知识分子往往人生失意,而诸葛亮被君主重视、才干突出,这些无不是那些知识分子所希望的,由此诸葛亮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这些文人的精神寄托,为其“神化”地位的出现做着准备。

进入宋代,诸葛亮的个人形象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由于宋太祖赵匡胤通过兵变的方式夺得皇位,因此对于王朝正统问题倍加敏感,北宋初年官方多持三国曹魏为正统的观点,对于究竟何以如此,至今仍未有明确的解释,在此笔者认为:曹操与赵匡胤在掌控政权的方式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名义上予曹魏以正统,实际上就等于为赵匡胤掌握政权做了合理的铺垫。在司马光所编纂的《资治通鉴》中④,依旧以北方的曹魏政权为正统,但对于诸葛亮与周瑜的描述未见有明显的褒贬,记载如下: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今又盛寒。马无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是夜。'瑜复见权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⑤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司马光的描述中,周瑜是一位智勇双全、胆识非凡且具有儒将风格的杰出将军,与此相佐证的是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⑥。词中对对周瑜的赞誉正是在当时这种正统观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对三国何为正统观念的巨大转变发生在南宋时期,由于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与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金政权相互对峙,南宋在当时的处境与三国时期的蜀汉颇为相似,因此在南宋士人的观念里,以曹魏为正统的观念被彻底放弃,蜀汉成为皇朝正统的延续。与此同时,大量的南迁移民迫切呼唤着能够有“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式的英雄人物出现,百姓期盼着能够有人领军北伐收复故国,而在前代的历史中,只有诸葛亮最切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诉求,因此,诸葛亮当然成了民众心目中唯一的人选。在陆游的《书愤》一诗中所言:“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⑦借助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陆游对于当时的国家能够出现一个像诸葛亮一样的救世人物有着强烈的企盼,更值得注意的是,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此前的曹操逐渐成为奸雄,而诸葛亮则迅速成为光辉的榜样,周瑜则越来越趋于平庸化了。因此,南宋以后,诸葛亮的形象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受士人以及广大民众的心理需要越来越被夸大和伟人化,而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地位差别,则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二)元明清时期:诸葛亮的形象变化

有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从唐代开始就在民间十分流行,进入北宋时期逐渐走向繁盛,到了南宋、金、元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在金元时期演出的三国历史剧目多达三十余种,而有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真正走向极盛的时期是在元末明初。其中必须提及的是元末罗贯中所创作的通俗历史章回体小说《全相三国志评话》,即后来的《三国演义》,罗贯中在创作过程中结合了《三国志》《九州春秋》等历史资料,根据他个人对当时社会的感悟以及个人的经历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进入清代,毛宗岗父子俩考证史事、增删文字,逐渐完成了今日的《三国演义》。值得注意的是,罗贯中在对待三国时期历史的态度上是有所倾向的,他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护刘反曹”的倾向,以蜀汉作为小说的中心,对蜀汉的主要人物加以颂扬,对曹魏政权的人物则极力揭露和鞭挞。在民间“尊刘抑曹”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倾向,在罗贯中所处的时代,广大百姓有着恢复汉族政权、驱逐“鞑虏”的倾向。所以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诸葛亮成为第一个被有意夸大的小说历史人物,其个人形象几乎被全面神化了,可以说诸葛亮能成功被神化实依托于《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神化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为他编造了很多不符合历史史实的功绩,例如,火烧新野、空城计、借东风。在实际当中这些情节并未见于史书记载;其次是扩大诸葛亮的实际权限,例如诸葛亮出山之后,刘备就将军事指挥权全盘移交,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没有任何经验的臣子,以刘备成为一方霸主的城府不会将军事指挥权完全移交给诸葛亮的,交出军事权就相当于刘备放弃了自己的统治权,这是不现实的。在《三国演义》中通过这种方式突出了刘备的贤君以及诸葛亮的忠臣地位,这无非是一种艺术手法罢了;再次是借助贬低他人来凸显诸葛亮的才能,例如在上文所提到的对周瑜的不实描述;最后是有意凸显诸葛亮装神弄鬼,例如,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借东风,在鱼腹浦布下“八阵图”等,其中大部分情节均是不实之说,很可能出自作者的想象和道听途说。

诸葛亮的形象经历唐朝、北宋、南宋时期的发展,至元明清时期已逐渐走向了神坛。由于《三国演义》的出现,加之书中对诸葛亮的大力推崇,诸葛亮已基本成为了民间神的化身。

三、诸葛亮形象神化历史原因

诸葛亮的个人形象走向神化,原因应当说是多方面的,在梳理具体史实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个人的特征、历代政治背景的变化、广大百姓的文化心理、文学作品的推动发展等都起到过一定的塑造作用。综合以上因素,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一)诸葛亮的人格特征

诸葛亮集忠、谋、智、才于一身,尤其“忠”字更加值得赞扬。历史上不乏具有忠义的仁人志士,但诸葛亮却不同,他把一生的所学和一腔的忠诚,都毫无保留地全部奉献给了刘备父子,让刘备从一个落魄流浪的皇叔最终一跃成为能和曹操、孙权相抗衡的一代皇帝。

诸葛亮人格特征最明显的体现当属北伐前他所作的《出师表》一文,在文中他多年来辅佐二主忠一不二,为后世志士仁人、文人学者所咏颂推崇,历史上曾有“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⑧之说。陆游也曾称赞《出师表》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因此,其高尚的人格当属诸葛亮为后世所认同、推崇的首要原因。

(二)诗歌、话本、剧本、演义的推动

唐宋时期的诗词,宋元明时期的话本、剧本,明清以来的演义,这些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以杜甫的《蜀相》《咏怀古迹》《诸葛庙》为代表,李白、赵翼、苏轼、王夫之等历代学者都有对诸葛亮的吟诵。有关于此的话本和剧本数量更为可观,三国故事流传的形式主要是平话和杂剧。例如,元代治至年间的新刊《三国志平话》和《孤本元明杂剧》中的《黄鹤楼》与《博望烧屯》,以及元刊《全相三国志平话》这些作品都得到了普通百姓的喜爱,而其中对诸葛亮形象的刻画更是体现其“神性”。《三国演义》毫无疑问成为诸葛亮神化最大的推动力。这些文学作品的宣传作用是巨大的。

(三)古代社会各阶层的需要

诸葛亮被“神化”后,已经成为“完人”的代表。无论是军事、政治才能还是其贤德、忠诚都受到后人推崇。在古代封建社会里对于统治者而言,“忠”字是居于首位的,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们看来,诸葛亮是封建社会实践“忠义”的杰出代表,他更是千千万万知识分子学习和效仿的典范。更何况,诸葛亮身上还具有安邦定国的杰出领导才能,以及拥有军政大权时仍如履薄冰、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当一个社会的众多知识分子当中出现了哪怕一个诸葛亮式的人物,帝王便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这些帝王当中的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拥有像刘备那样识人用人的本事,难的是自己的身边不能出现像诸葛亮那样集忠、谋、智、才于一身的大臣。神化诸葛亮,就是让天下的知识分子们知道作为万物主宰的帝王会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尽忠报国,像诸葛亮那样登上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舞台也并不是不可能。从某种角度上说,这其实也是封建王朝的皇帝们神化诸葛亮的真正本意。

对于封建知识分子而言,诸葛亮以一个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抱负缔造了一个国家的辉煌。首先,他有自己的才能与智慧,这是知识分子所必须具备的;其次,诸葛亮受到刘备的赏识,被刘备授予军师,协助刘备开创基业,这些均为封建知识分子所羡慕。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备亮君臣际遇从此传为佳话。从唐朝文人所写的诗句足以体现。

对于平民百姓而言,诸葛亮对待主公的进尽忠言、鞠躬尽瘁以及他的贤德与智慧,这些深刻影响了为数众多的寻常百姓。诸葛亮的智慧与才能为广大百姓所敬仰,与此同时,他的忠一不二更为百姓所长久膜拜。诸葛亮治理蜀国,使当时的益州(主要在今四川省境内)保持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而传说中诸葛亮拥有的“神”的能力更是被普通百姓所所推崇,其“神性”对于历代普通百姓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样传播下来,诸葛亮“神”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在国家统治者、社会知识分子以及广大平民百姓的共同作用下,诸葛亮“神”的形象最终被确定下来。

综上所述,历史上诸葛亮的个人形象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经历了唐宋时期文人笔下的“救时丞相”,以及元明清时期在小说中所体现的半人半神的历史人物形象而逐渐趋于神化的。诸葛亮个人形象的神化以及其个人形象能够被神化有着多重历史的原因。笔者认为,诸葛亮的人格特征是他能够被神化的基础,而唐宋时期诗歌、话本、剧本的推动以及明清时期小说演义等文学作品的渲染成为其个人形象神化的直接推动力;另外,来自中国古代社会各个阶层的现实需要也对诸葛亮个人形象的变化与发展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注释:

①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②选自唐代诗人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五首

③选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词《筹笔驿》

④《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⑤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纪》卷五十七

⑥选自北宋词人苏轼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⑦选自南宋诗人陆游诗词《书愤》

⑧此观点鉴于宋代学者赵与时《宾退录》中所载

[1][2][3][4]陈寿.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M].中华书局,1959:916,930.

责任编辑:贺春健

I206

A

1671-6531(2015)15-0029-04

曹巍/吉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吉林长春130012)。

猜你喜欢

神化三国志刘备
读懂刘备
走下神坛的姜子牙
大话三国志
刘备与徐州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论“神化”学校教育倾向
先秦“神”观念演变的三个阶段
做精做深央企新闻,提高影响力、话语权——神化集团加强新时期新闻宣传及内容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刘备的爱
刘备别具特色的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