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翁仲”

2015-03-20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金人祭天神道

王 莉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史学院,甘肃 成县 742500)



说“翁仲”

王 莉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史学院,甘肃 成县 742500)

翁仲石雕艺术常见于我国北方陵墓、寺庙,它来源于草原民族石人习俗,匈奴人称其为“祭天金人”。在秦汉时期,石人习俗和“大人”传说逐渐传入中原地区,后来成为汉民族神仙信仰,汉武帝甘泉宫太一庙的设置就受到了它的影响。在后世的演变过程中,石翁仲出现了分化,一是功能指向有所扩大,如镇墓石的出现;二是所代表的意义更加广泛,以致流传到了越南,成为抵抗外来侵略的神圣化身。中越之间翁仲的不同称呼体现了这种文化与历史的差异。

翁仲;祭天金人;草原民族;越南

中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技术超群,是长期以来文化积淀所形成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在众多石雕、石像当中,有一类非常夺人眼球,它就是被称为神道“翁仲”的石人像。它的地理分布也相当广泛,在今河南嵩山中岳庙、山东曲阜孔庙、邹县孟子庙、南京明孝陵等地均有遗存。虽然“翁仲”石像只是雕刻艺术中的一个小小门类,但它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都是不可小觑的。

一、翁仲与祭天金人

“翁仲”一词始见于《淮南子·汜论篇》,高诱注云:“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有长人见于临洮,其高五丈,足迹六尺,放写其形,铸金人以象之,翁仲、君何是也。”[1]另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和《汉书·五行志》记载,“长人”见于临洮,秦始皇以为天降祥瑞,遂收天下兵器,仿照“长人”之象铸以金人十二,号为“翁仲”、“君何”[2]240。而始皇金人铸成是在蒙恬率兵大败匈奴,修建长城、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之后,所以造金人事可能与匈奴有关。由于金人是着夷服的巨人,胸前刻有铭文,所以亦称“金狄”。而这个说法又可远溯至先秦时代的“长人”、“长狄”、“遐狄”之说。屈原《天问》有“何所不死?长人何守?”[3],据王逸、洪兴祖等人的注解,“长人”即“长狄”,属于羌族,活动于今新疆、甘肃一带,其地长期流传着不死的传说,如“不死民”、“不死山”、“不死树”、“不死药”、“不死之野”等。《墨子·节葬下》说“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燻上,谓之登遐”[4]。仪渠当为义渠之误,从地理上也隶属西羌。“登遐”,即灵魂因火升天,与前面所说的“遐狄”相通。《吕氏春秋·义赏篇》又说氐、羌人不怕被俘,却担忧死后尸体不被焚烧[5],可见焚尸火葬以求灵魂不死是氐、羌民族的普遍信仰。

“长狄”本为防风氏之后,在虞、夏、商之际称汪芒氏,西周时称长狄,在孔子时代称“大人”[6]。商周之时,羌人一部分内徙和华化,有的迁居于燕、齐之地。《春秋》载当时长狄国常有内犯,文公十一年叔孙得臣在鲁地鹹打败了他们。《左传》上又说叔孙得臣抓获了长狄国首领侨如,并用戈插入他的喉咙将其刺死。《尚书大传续补遗》讲长狄国人身长五丈多,卢文弨所辑《春秋纬考异邮》说长狄国君兄弟有三人,身高各有百尺余。这可能只是当时传说,不足为信,但长狄人体型高大,异于中原人,以及他们中流传的不死信仰可能是真实的,战国时齐人的长生术就来源于西方,而始皇仿“长人”造铜像的事情恐怕即出于对长人国不死传说的崇信。

汉代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在陇西大败匈奴休屠王部,抢走了他们的“祭天金人”[2]2908-2909。武帝置其金人于云阳甘泉山,不久设太一坛于此以祭天,扬雄《甘泉赋》描述其为“象太壹之威神”[7]。甘泉山原为义渠戎故地,是匈奴祭天处,秦昭襄王时,宣太后用计在甘泉杀了义渠王,夺了他们的土地。元狩五年(前119年)汉武帝在秦林光宫的基础上建造了甘泉宫,图画天地太一等鬼神。甘泉这个地方既靠近匈奴,又毗邻汉朝,是双方祭天之处。但是,祭天金人是否被称为“翁仲”却不得而知,直到后来北朝赫连勃勃于凤翔元年(413年)作金人时才再称“翁仲”,且用“黄金为饰”。赫连勃勃为匈奴后裔,铸祭天金人当与匈奴传统有关。而北朝石勒当初将始皇金人移至襄(今河北邢台),石虎又徙至邺城(今河北临漳),则都说明金人与草原民族有着深远的关系。

虽然目前匈奴祭天金人和始皇金人均遭焚毁,没有遗物保存下来,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看出某些端倪:其一,祭天金人一般是胡装胡相,与匈奴、氐、羌、戎等草原民族的传统有关,可能是出于他们的某项信仰崇拜;其二,秦汉以来帝王仿造金人并设神坛祭天地鬼神,谓之“翁仲”或“君何”,可能是受长人不死观念的影响所致。我国四川广汉三星堆曾出土过巨大的商代铜人、铜像以及铜面具等物,有些学者疑为鬼神像,这也许跟始皇金人以及匈奴祭天金人具有相同的功能有关。而秦与西北草原民族地区的匈奴文化、甘青地区的羌文化以及古老巴蜀文化也有很多相似特征,他们应该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

二、神道翁仲与草原立石

用始皇金人的名字“翁仲”命名神道石像的风气流行于东汉,据《后汉书·光武纪》注引《水经注》云:“(千秋)亭有石坛,坛有圭头碑,其阴常山相陇西狄道冯龙所造。坛之东,枕道有两石翁仲,南北相对焉。”有些学者认为蒙古语的“偶像”意为ongon,相当于突厥语的onžin,意为鬼神。则“翁仲”被雕刻成石像立于墓前,起到了镇墓抚门的作用,这种解释也符合汉代以来流行的魂魄观念与来世信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汉代以西、以北的广大草原地区,在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1300年左右,一直有墓前立石的风俗,有的是“鹿石”,有的是“石人”,这种石人立像跟我国的神道翁仲极为相似,两者之间是否有某种内在关联呢?还有待深究。就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墓前立石出土于中山王墓。中山国本为白狄鲜虞部落所建,与北方游牧民族有很深的渊源。秦刻石有大量的石鼓文、石刻文及诅楚文,秦与戎长期杂居,其背后的关系也是可以想象的。另外,霍去病曾获匈奴金人,死后在他自己陵墓前,出现了“石人”、“马踏匈奴”、“竖石”等群组石雕。这些例子均说明神道翁仲与草原民族石人崇拜有关,或许东汉以来流行的墓前立像就是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

中国神道翁仲石像分布广泛,目前保存下来的“翁仲石人”主要有6件,分别是:河南嵩山中岳庙前翁仲像、洛阳邙山北魏静陵前的石翁仲、山东曲阜孔庙的汉越乐安太守麃君墓前一对翁仲像(“亭长”和“府门小卒”)、山东邹县匡庄保存的石翁仲像、邹县孟子庙的翁仲像、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曲阜东汉鲁王墓前的一对石翁仲。这些石翁仲造型威严肃穆,都是被立在陵墓、庙堂前的,其功能相当于镇墓兽。另外,汉代流行一种玉翁仲,有配饰和“人”字形穿孔,采用“汉八刀”的雕刻法,可以随身携带,用于辟邪驱魔,也说明了翁仲的某种功能。

我国神道翁仲多遍布于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流频繁的广大地区,所以有很多特殊的现象和规律,颇具“异国风情”,很多诸如狮子、骆驼、马、大象、翼神兽的造型,中原地区没有,明显是受西域、南越等地区艺术形式的影响,反映了胡汉民族在交流、融合中不断相互借鉴、吸收的特点。

三、“翁仲”在越南

翁仲在中国典籍里有“翁仲”、“阮翁仲”之称,在越南则称其为“李翁仲”。据陈庆浩、王三庆、郑阿财等编的《越南汉文小说丛刊》载,讲“翁仲”故事的有八篇,均称之“李翁仲”,且详述其身世、官职、入秦原委及后人祭祀、崇拜之事。其中,最早记述者为成书于公元1329年的《越甸幽灵集》,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期成书的《敏轩说类》,时间跨度约470余年。但令人疑惑的是,同一人为何在中、越两国有不同的称呼?

我们稽查史料发现,在宋代以前的书籍里,皆称“翁仲”,如《淮南子·氾论训》《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水经注》《晋书·束皙传》《宋书》《宋史》等。“翁仲”在东汉以前是始皇金人或铜人的泛称,不指称人。东汉以后,翁仲逐渐以镇墓石人造型出现于陵墓神道两侧,目前出土的石翁仲也多集中于后汉时代。唐至宋元,出现了文、武神道石翁仲,功能有所分化。但是在宋后到明前的一段时间里,“翁仲”之名不见于史籍,这可能与元是草原民族有关。明清之际,史籍里忽然出现了“阮翁仲”,成书于公元1461年的《明统一志》卷九十是关于“阮翁仲”的最早记述,故事承续宋以前事迹,但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如“翁仲”已经超越了宋之前所谓的始皇金人的称谓,而是演变为一个传奇性质的人物,被赋予勇武的精神气质。清康熙年间编纂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乾隆时的《四库全书》也皆以“阮翁仲”名之。不同之处在于明代文献中说“阮翁仲”是“安南人”,《大清一统志》称“南海人”。

经过相互比较得知,越南的“李翁仲”要比中国的“阮翁仲”出现时间早,但是故事情节却相差不大。查找与最早称“李翁仲”同时代的历史著作《安南志略》,就会发现一则有趣的史实:李朝末代皇帝李慧宗无后,遂立王女昭圣为嗣,昭圣立一年即改授于丈夫陈日煚,陈氏执政后,“凡李氏宗族,与齐民姓李者,令更为阮”[8]。其后越南《大越史略》和1697年编成的《大越史记全书》都将李姓改为阮姓。《明统一志》和《四库全书》的编纂者依据的正是《安南志略》,纪昀引黎崱《安南志略》时云:“中卷、下卷皆曰阮纪,则自李公蕴得国后诸王事迹,纪述特详。惟以李为阮,与史不合。案:黎崱《安南志略》称陈氏代立,凡李氏宗族及齐民姓李者,皆令更为阮,以绝民望。”[9]这当是越南“李翁仲”变成中国“阮翁仲”的政治背景。

而越南传说中所谓翁仲二丈三尺,领兵守临洮的故事,则由中国秦汉“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见于临洮”[2]240的传说逐渐演化而来。结合记述“李翁仲”故事的《越甸幽灵集》和《岭南摭怪》的编纂时代,这一时期正逢明朝进兵安南,越南争取民族独立、民族意识逐渐强化之际,附会翁仲灭匈奴故事以彰显民族主义的类似做法于斯尤盛,如《岭南摭怪》之《董天王传》中创造了“扶董”襄助越南古代圣王大败中国殷商军队事;《南诏传》中说南诏是赵佗后代在南越国所建等等。当时李朝军队与宋屡次交战,李氏军威名远扬,在民间影响很大,所以将李氏附会称“李翁仲”以灭匈奴来反映民族反抗情绪成为可能,这是文学反映现实的最好例子之一,也是“李翁仲”何以讹变为“阮翁仲”的现实依据。

“翁仲”在东汉以前原为始皇金人专称,是模仿匈奴民族祭天金人而来,其中夹杂了长人国不死信仰传说。东汉以后,草原民族流行的墓前立石传到中原,中国遂有神道翁仲的出现,其功能在于镇墓和辟邪,目前出土及保存的大量石翁仲即产生于这一时期。唐宋至元前,石翁仲出现了分化,但功能尚未改变。明清以后,中国出现了指人的“阮翁仲”,它是从越南“李翁仲”演变而来。越南“李翁仲”的出现,既有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之金人“翁仲”的影响,又有当时本国客观的历史环境限制及功用指向,在多重因素交织下创造了“李翁仲”,这也是文本传播过程中建构与想象的另一种表现。

[1]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942.

[2]司马迁.史记[M]. 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

[3]洪兴祖.楚辞补注[M]. 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95.

[4]吴毓江.墨子校注[M]. 孙启治,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268.

[5]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 梁运华,整理.中华书局,2009:328.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584.

[7]萧统.文选[M].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113.

[8]黎崱.安南志略[M].北京:中华书局,2000:307.

[9]佚名.越史略[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

[责任编辑 张亚君]

2015-07-11

王莉(1977-),女,甘肃成县人,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汉语及教师口语教学与研究工作。

G112

A

1008-4630(2015)05-0022-03

猜你喜欢

金人祭天神道
按神道 促睡眠
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自省与自觉——从方增先的《祭天》谈起
顶流CP,总有一个要“祭天”?
日本神道的《易经》视野
三个金人
直道与匈奴“祭天金人”
秦汉史书中的长人形象初识
鲜卑族的崇山与祭天
三个金人
三个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