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教学观与英语语音教学

2015-03-20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语音交际

杨 秋 娟

(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陕西 渭南 714099)

【外语教学与语言文化研究】

建构主义教学观与英语语音教学

杨 秋 娟

(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陕西 渭南 714099)

建构主义认为,灌注式的语音教学模式严重抑制了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不利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启发、诱导学生创造力量基本目标的实现。在对传统英语语音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后,文章提出英语语音教学要启发、诱导学生的创造力量,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采取情境式语音教学模式,践行建构主义理论所主张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教学观;传统式教学模式;情境式教学模式

一、反思传统英语语音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英语语音教学实践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 ”,他们将自己已掌握的以及课本中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按照由少到多、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有组织地向学生加以呈现,学生通过聆听、模仿、反复练习的方式对此加以再现,其创造性思维受到了限制,成为教学的客体与附庸。这种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上的教学模式认为:知识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构成了学习过程,整个过程是 “刺激—反应”的联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惯常采用“控制刺激—预测行为—检测行为”的模式,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这种观念指导下的传统英语语音教学的弊端明显。

1.忽视了语音的交际性功能

自从语言教学产生以来,语音教学已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要学会讲任何语言,一个人只需学会它的50%~90%的语法、1%的词汇便足够用了,但语音知识却必须近乎100%的掌握”。[1]46因此,许多语言教学工作者不断地对语音教学进行思考。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国内外的外语语音教学主要经历了以下变化:(1)由以前单一的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教学发展到目前两者结合的综合性教学;(2)语音教学的目标更加趋向理性化。课堂教学由以“纠音”为重点的教学转向以包括单词重音、连读、话语重音、语调等方面的超音段音位教学。不可否认,一方面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语音教学的课堂效果,加快了学生学习语言的进程;另一方面,国内改革后的语音教学,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的语音教学,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仍旧没能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以笔者所任教的学校为例:

(1)学生方面:学生都是通过参加传统的终结性测评评价方式进入同一专业进行学习,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因其对语言应用能力(如听、说)的忽视,造成学生语言基础与语言潜力参差不齐,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语音教学的难度。此外,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语音训练,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语音水平的欠缺不会影响他们的口语与听力水平,也不会影响他们达到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其他学习目标。这种对待语音学习的消极态度使得语音教学难上加难。加之语音课时的不足(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严重限制了语音课的创新性。(2)教师方面:笔者在与学院语音授课教师交谈时发现,尽管大部分教师都有改进语音教学模式的想法,但课时不足、学生对语音课的重视度不够等客观因素加大了语音教学模式创新的难度,最终导致创新缺乏。迄今为止,大部分地方师范院校语音课的教授者仍旧沿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直觉—模仿—重复”传统的语音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保证学生对语音的基础知识系统规则的学习,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充足的练习时间,但其形式过于简单、传统。在课堂上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以带读、跟读等机械操练为主,缺乏有意义的交际性的练习;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元音音素与辅音因素的教与学上,而凸显语音交际功能的超音段音位方面的训练则无法保证;语境的缺乏使学生无法掌握语音在不同语境中的发音变化。在真实情境的交际中,就会出现一定的交际障碍,影响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交际效果,增加他们在日常交际过程中的焦虑情绪。

2.把学习看成是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

目前,地方师范院校英语语音教学模式大多沿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评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其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语言规律的解释者、课堂内容的组织者、示范实验者再到语音的被模仿者。虽然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来自外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能从总体上兼顾教师个人的教学感受,也能体现教学过程及教师授课的规律,但也暴露出种种弊端。这种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英语语音模式割裂了学生新旧“图式”在知识建构中的联系,忽视了学生认知能力的个体差异,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其“依附性多于意识觉醒的再创造性”,严重脱离了英语语音教学要实现培养学习者创新思维与元认知能力这一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既不是对现实世界绝对真实的表征,也不是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更不是解决具体问题时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灵丹妙药,它是随情境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情境需要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另一方面,知识是认识个体在与人交往的环境中主动进行建构的。简言之,建构主义的宗旨就是竭力促使认知个体基于经验,根据情境的不同对原有知识进行主动的建构,以形成自己的认知。

建构主义教学观所倡导的学习是一个认知个体基于自己原有的经验,按照不同的情境,主动对知识意义进行建构的过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绝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与吸收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时地转变角色,改变知识传递者的权威形象,通过与学习者的合作学习,习得认知个体的差异,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习得知识的元动力,以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建构主义教学提倡情境性教学,认为学生要形成自己的知识,应该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或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与他人协作、交流等等对知识意义进行建构,而不仅仅是聆听他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与讲解。以上分析表明,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观,旨在帮助学生扩大建构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探索潜能,促进他们对具体问题进行自主思考与了解,拓宽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学会鉴别学科领域内外多种观点,使之形成自己建构知识和理解的心理模式。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英语语音教学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应该终结以“向学生传授已有知识”为最终目标的英语教育,转而启发、诱导学生的创造力量,其理论基础就是建构主义。以建构主义为指导英语语音教学,应该实现以下转变:

1.传统式教学模式转向情境式教学模式,凸显语音的交际功能

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式语音教学模式主张促进并相信学生能够基于自身体验,运用自己已有的感性认识来组织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或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运用语音进行交际的能力,即帮助学生能够将语音训练所习得的知识直接运用到真实的语言交际中。鉴于此,情境式语音教学模式训练的基础应转向词组短语与句子为主的训练,同时绝不可忽略语调的练习,因为语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语音的交际功能话语的连贯性。著名学者克里斯托弗在《语调与语言教学》研究论文中对语音语调在交际中的重要性也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正确掌握语调比发准单个的音素要重要得多,那是因为在实际交际中,单个音素的发音不准往往不会影响交际效果,而不当的语调则可能导致交际中语调所包含态度的错误理解,进而影响交际效果。”[2]29这就要求教师在语音教学中,应将音素置于更大的应用语境中,以利于语言交际效果的最大化。下面笔者拟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以教授语音升调为例,阐述如何将情景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语音教学中。

(1)向学生明确本节语音课的主题:认识英语语音升调,掌握升调的特征及其适用范围,并能在交际中适当运用。

(2)根据授课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以录音播放的形式让学生接触本节语音课所涉及的真实会话材料,以帮助学生熟悉会话环境,了解会话大意,同时要求他们在听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升调的使用。如:

A.:Excuse me !B:Yes?

A: Is this your handbag?B: Pardon?

A: Is this your handbag?B:Yes, it is.

A: Thanks a lot. B:You’re welcome.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理解了会话材料内容后,鼓励他们对此进行认真模仿,尤其要仔细体会材料中使用升调的句子,以便自主掌握音素在升调中的发音特征,目的是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意识以及实现音素语境的更大化。

(4)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就所听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帮助他们基于会话中出现的场景,自主找出使用升调的规律,即一般疑问句使用升调,体现在材料中的两句Is this your handbag?此外,表示疑问语气的词也需用升调,如材料中的Yes与Pardon。这一教学阶段旨在帮助学生基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协作学习自主挖掘语音规律。

(5)任务型学习阶段:在这一教学阶段,教师基于所学内容,要求学生以“一位同学新买了一辆自行车”为会话情境,两人一组就所提供信息完成会话,同时要求他们较好地使用升调。每一位学生都能大胆、积极地参与活动,按照要求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上面的教学案例所采用的情境式教学模式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一是极大地调动了二语习得者的参与意识,使其能够积极自主地将自身的体验与感知投入到语音学习中去,最终实现由被动的模仿者向主动语音潜能的挖掘者转变。二是在自主会话实践中,语音学习者不再以自身的语音表达为关注中心,而是从听者的角度评判语音。这一转变极大地降低了他们对自身语音错误的诸如担忧、紧张等此类消极情绪,同时,也能使学习者认识到影响语言交际的畅通的关键因素并非口音,而是音段音位,进一步促使他们重视以语调为重心的超音段音位的学习与训练。三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情境式语音教学关于通过真实或类似真实的语境中进行语言交际的主张加快了目标语学习者从目标语的模仿者向追求交际可懂性的转变,使其认识到交流的流畅才是语音学习的最终目标。

2.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有了理论的储备与指导,就会发生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3]31语言输入假说理论认为,为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输入”是语音教学的关键所在。这就对语音教学真实场景的设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从事英语语音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根据自身的教学体会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设计略高于他们现有水平的真实场景,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才能摆脱机械的训练,趣味性增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通过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去理解新语音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3]33因此,英语语音教学一定要打破以“教”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以“学”为中心的新模式。这一关键性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习者认知主体的作用,即对其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其掌握有待评论的事实形成自己的解释,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同时,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在整个语音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任务是设计认知情境、维护教学气氛和提供教学材料。教师不能将学习者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应该帮助和鼓励他们基于所学的基础,自己动脑,以获取广阔的建构空间,帮助他们根据不同情境采用适当的策略。在英语语音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明每一节语音课的主题,以听力材料的形式向学习者呈现一种英语语音特征,以提高他们对英语语音特征的感性认识;创设语境,让学生通过诸如辨音练习、分角色朗读等课堂活动进一步熟悉英语语音特征的使用范围和功能,对照自己现有语音知识,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当教学进入主要实施阶段时,教师应该向学习者更多、更具体地示范解决相关问题的策略,鼓励他们基于个人的理解,在模仿感知阶段所得到的听力材料的过程中,自己体会,形成自己对知识的建构。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在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中引入电影、录音、录像和网络资源,调动学习者参与协作学习的积极性,以帮助他们自主探索不同的英语语音特征的适用语境和实际功能作用;适时地给学习者布置一定的语言交流任务,赋予他们更大的机会与空间,独立思考运用所掌握策略解决语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教学控制由教师转向学生的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所习得策略的运用与迁移,极大地调动了他们英语语音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逐步具备独立思考与创造性意识。这种教学模式正是建构主义所主张的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该教学法是“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4],其目的是鼓励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逐步引导他们运用所习得策略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帮助他们逐步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向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独立学习者。英语语音教学中引入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语音教学过程中,以 “支架”的身份介入学生的语音学习,为其示范解决各类问题所需策略,鼓励其依据不同的情境进行灵活变通,待学生的习得水平与应变能力提高后,完成支架的拆除。至此,英语语音教学实现了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重大转变,完成了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四、结语

毋庸置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学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视学生为认知主体,旨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应该了解“教”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在转变的过程中,课前,教师不仅要认真备好备足每一节课,明确教什么与如何教,而且还应对课中的随机变数进行预测,并且能够根据预测结果,思考如何使学生每一堂课都真正受益。“如果说过去教师是半个演员,那么引进建构主义教学观念后,教师就将是编剧、导演与观众的有机统一。”[5]

[1] Gimson A.C,Alan Cruttende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M].London:Edward Amold,1994.

[2] 罗靖.英语专业教学中语音教学模式的研究——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应用情境式语音教学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 Maley Alaned. Leamer-based Teach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 Duffy T.M, D.H. Jonassen.Constructivism:New Implications for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J].Educational Research,1991,(5):12.

[5] 张晓舸.建构主义教学观与英美文学教学[J].现代大学教育,2005,(1):70-73.

【责任编辑 贺 晴】

English Phonetics Teaching Under Constructivist Theory

YANG Qiu-jua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Cramming teaching method is frequently used in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phonetics teaching practice, which reduce the learners to passive knowledge receivers. Hence, their competence of critical thinking is severely restricted. With view to this, this paper, based on constructivist theory, puts forward a constructive suggestion to cultivate the learners’ critical thinking competence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phonetics, i.e. by achiev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o the situational one and from the “teacher-centered” to the “learner-centered”.

teaching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situational teaching mode

2014-12-01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专项项目:建构主义视角下地方院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模式研究(14JK1233);渭南师范学院科研计划项目:秦东地区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15SKYB07)

杨秋娟(1977—),女,陕西富平人,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英语语言教学研究。

H315

A

1009-5128(2015)16-0067-04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语音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