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医学期刊编辑人才培养——以《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为例
2015-03-20丁文珠姚亚楠
丁文珠 姚亚楠
电子医学期刊编辑人才培养
——以《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为例
丁文珠 姚亚楠
[摘 要]电子医学期刊出版业编辑队伍新,复合型多媒体制作人才缺乏,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从实际情况出发,制订编辑人才培养计划及其实施方案,要求电子期刊编辑人员必须努力学习本学科医学知识,遵守统一的规范标准,同时开展杂志审读工作和编辑业务培训班,力求从熟悉基本编辑流程、掌握多媒体课件相关应用软件和相关网络出版知识等多方面着手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
[关键词]医学期刊;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复合型编辑;人才培养
[作 者]丁文珠、姚亚楠,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编辑部。
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促进文化交流的窗口,是积累学术文化、促进科技创新的载体,对推动科技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成立于2004年,已陆续创办、发行41种电子版多媒体杂志,以CD-ROM和DVD-ROM为载体,形成了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
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流程的中心环节,它是一种再创造性劳动。编辑人员素质关乎科技期刊的质量,只有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才能保障高质量的出版。随着科技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数字化出版时代的到来,各个编辑部的青年编辑越来越多,他们绝大多数学识较高,充满活力,但同时缺乏工作经验,对编辑工作尚没有系统认识,无法立刻投入实际工作。针对电子版杂志的出版规律和特点,结合工作经验,本文谈谈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对青年编辑的培养路径。
一、敦促青年编辑学习掌握医学知识
医学知识专业性较强,所以从事医学期刊的编辑人员首先需要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只有储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可以自信地与专家学者和作者进行交流,从整体上判断稿件中是否存在专业知识错误,敏锐地发掘极具创新性、富有科学价值、符合自己期刊定位的优秀稿件,以此提高医学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以《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杂志为例,收到稿件后,编辑人员首先排查是否属于普通外科领域,符合收录范围的稿件,先查阅该学科的相关内容以及前沿信息进行稿件初审,对其内容的创新性、科学性、课题设计的类型、临床经验交流以及研究深度等问题进行初步判断,对于重复研究、出现专业错误、抄袭以及引用不当等问题的稿件做出退稿处理。确定学科领域后再交送相关领域专家审稿,专家审稿后返回修改意见到编辑部,由编辑部人员综合进行退修还是退稿判断。
二、学习电子版杂志出版规章制度
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修养和法律意识,学习并掌握与编辑出版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以保证编辑出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出版物的编校、出版质量。期刊编校的规范就是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各出版单位依据这些标准制定的出版管理规范,国家对出版者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就是按规矩编辑出版。
为了从源头上保证电子版系列杂志从外观到内容编排体例的一致性,中华医学会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统一制定了规章制度、编排格式和编辑规范,以确保数字化制作技术及编校内容的标准化和规范性,提高整个系列杂志的编校质量。以《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为例,编辑部除了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出版的法规,如《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等,还认真学习《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出版规章制度》,内部不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新编辑快速进入角色,老编辑加深理解,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随着电子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经验积累及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也为了适应期刊发展的需求,《出版规章制度》也在逐年修订、完善中。
三、定期开展编辑业务培训
期刊编辑承担着向读者提供优秀出版物的重要责任。而医学电子版系列杂志的特点是将研究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以文字、表格、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及幻灯片所组成的多媒体课件形式发布,传播和交流医学研究成果,具有信息容量超大和传播空间无限的优势。因此,医学电子期刊编辑除要把握纸质出版物应具有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要求外,还需要了解或熟练应用一些常用的多媒体课件制作、音频及视频编辑处理、图形及图片制作软件等。
根据出版物及各编辑部分散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音像出版社每年定期开展“医学电子出版物编辑业务培训班”,以医药卫生期刊编辑的特点,重点讲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出版管理政策法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医药卫生期刊监管评估体系;以实例演示配合理论讲解的方式向新入职编辑讲解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编辑制作技术;同时结合已刊出的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为案例,系统讲解电子期刊制作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从2007年至今,已成功组织了8期培训班,各编辑部以此年度聚会为契机,交流学习,互相解答平日工作中的困惑,传授成功经验。《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编辑部每年均由编辑部主任带领责任编辑参加会议,与同行切磋学习。
四、进行杂志交叉审读
对杂志的编校质量进行日常监管机制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推行杂志审读工作,此举有利于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同时也是编辑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发现平时工作不易觉察之处的重要渠道。为了严把编辑和出版质量关,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每年组织电子期刊互相交叉审读当年各刊2期。为此,专门制定出详细的审查项目表格,分别赋予分值,使得审查工作有理有据,客观详实,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审读结束后,对发现的共性及个性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撰写审读报告并登载在当期刊出的《电子期刊工作通讯》(内部交流学习用刊物)上,并在每年举办的“医学电子出版物编辑业务培训班”上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及时纠正,共同提高;同时,建立奖惩制度,综合得分情况及杂志影响因子评选出优秀期刊、优秀编辑部、优秀编校质量奖等。2013年共有11种期刊荣获优秀期刊奖,6种期刊荣获优秀编校质量奖;2014年10月在重庆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总编辑联席会议”,公布了26本样刊的审读结果,《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连续两年以第5名的成绩荣获优秀编校质量奖。
五、举办编辑沙龙活动
青年编辑要与时俱进,多与同行交流,才能不断进行知识积累和更新,拓宽知识面,对稿件及编辑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针对当前出版业普遍存在编辑人员流动性大、复合型多媒体制作人才缺乏等问题,出版社除了每年组织编辑业务培训班外,还会不定期策划多期不同主题内容的编辑沙龙,目前已在北京成功举办了7次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沙龙活动,起到了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
作为医学电子版期刊从业人员,要有爱岗敬业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以高度责任感对待工作。编辑人员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不可急于一时,需要出版社花费大量时间和经历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引导。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就致力于复合型编辑人才的培养,从掌握传统纸质期刊编辑出版基本流程开始,到熟悉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再到掌握网站建设、网页设计及相关网络出版知识和技能,同时制定期刊编辑人才中长培养计划,对青年编辑进行多方面、连续、系统的培训,以适应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鲁玉红,史红,赵红梅,等.论电子医学期刊编辑人才培养——以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为例[J].编辑学报,2014(2).
[2]王欣.制约青年编辑成长的客观因素分析[J].中国出版,2008(5).
[3]孟丽,段春波,时秋宽,等.医学期刊办刊策略与医院学科建设[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10).
[4]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发展司,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中国标准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外观标识.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3版)[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5]李雪.科技期刊编辑角色的演化与重塑[J].编辑学报,2014(1).
[6]沈波,白杰,施迎难.电子出版物的审读方法[J].科技与出版,2003(3).
[7]王建青.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素质的思考[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