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业院校“三下乡”活动创新研究
2015-03-20张志平
张志平
(安徽农业大学 团委,安徽 合肥 230036)
地方农业院校“三下乡”活动创新研究
张志平
(安徽农业大学 团委,安徽 合肥 230036)
地方农业院校开展“三下乡”活动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的需要、是教师科研课题来源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然而,“三下乡”活动的开展还存在高校师生、地方政府的认识不到位;活动经费有限,活动内容不够深入;活动内容没有与实践地需求紧密结合;活动实践基地不稳定,活动连续性不够;活动管理不严格,考核不规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地方农业院校开展“三下乡”活动的新思路。
地方农业院校;“三下乡”活动;大学生;创新
创新“三下乡”活动模式,切实服务农村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不仅是地方农业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更是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1 地方农业院校开展“三下乡”活动的必要性
1.1 地方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应增强社会服务能力[1]。可见,地方农业院校只有满足地方社会主义新农建设中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为地方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才能赢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进而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而“三下乡”活动正好为地方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因此,地方农业院校认真做好“三下乡”活动,不仅是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更是自身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动力[2]。
1.2 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分别强调“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3]。而“三下乡”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三下乡”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还可以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还需要不断完善,农村产业发展更需要进一步的优化,然而农村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任重道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农业科技的信心,增强学生不断提升农业技能的决心。
1.3 农业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的需要
地方农业院校生源大多数来自农村,普遍存在上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不愿意大学毕业后再回到农村就业创业。地方农业院校通过“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将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体会到学习农业科技的价值所在,以及农业科技中蕴含的商业价值,充分激发大学生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热情。进而增强农业院校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就业创业的职业选择,既缓解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又为农村科技人才的引进奠定了基础。
1.4 地方农业院校教师科研课题来源的需要
地方农业院校教师在“三下乡”活动中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而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正是农科专业科研的重要课题。因此,地方农业院校教师当脑子没有科研思路的时候,通过指导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可以充分激发科研灵感,拓宽科研思路。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2013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既管当前,也管长远,是长期指导思想[4]。”解决好“三农”问题,离不开地方农业院校科技、文化的支持。“三下乡”活动不仅可以为农村带去实实在在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大学生先进的思想观念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落后的文化和思想进行影响,帮助农民解放思想,增长见识。因此,“三下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2 地方农业院校开展“三下乡”活动存在的问题
2.1 对“三下乡”活动的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端正
通过调查和座谈可知:很少有学生能够在思想上全面认识到“三下乡”活动的重要性,能够认识到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为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更重要的是要为实践地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送去科技、文化和卫生知识等。另一方面,很多地方农业院校并未将“三下乡”活动作为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更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指导“三下乡”活动的老师连基本的工作量都不能得到认证,导致教师指导“三下乡”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愿意随队下乡指导的老师更少。此外,由于“三下乡”活动往往不能为实践地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导致当实践地政府认为“三下乡”活动只是一种形式,干不了实事,即使接收高校的“三下乡”活动团队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应付而已。
2.2 “三下乡”活动经费有限,活动内容不够深入
由于“三下乡”活动归口于共青团系统,没有纳入学校教学方案中,导致“三下乡”活动没有专门的资金支持和相应的保障。而地方农业院校一般给予共青团组织的活动经费非常有限,即使共青团组织为“三下乡”活动提供一些资金,但也是微乎其微,所以地方农业院校在组织“三下乡”活动时,一般采取学校、学院配套一点,学生自己出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无形之中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因此,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能省就省一点,活动实践能短就短一点,做一些表面上的支农活动,未能将发展农村各项事业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相结合,更谈不上与老师的科研成果转化相结合。“三下乡”活动很难就“三农”发展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
2.3 “三下乡”活动内容没有与实践地需求紧密结合
地方农业院校“三下乡”活动应该要以支农为主,给实践地农民带去实实在在的农业科技知识,解决当地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然而,“三下乡”活动基本上都是在7月中上旬开展,活动方案策划时很少与实践地认真沟通,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设计活动,活动目标上注重社会效应较服务效果要多,活动效果和长效机制建设很难得到保证。此外,由于“三下乡”活动以地方农业院校团委组织实施为主,不能保证每支团队都有较强的专业教师指导队伍,当农民满怀希望地向服务团咨询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时,多数团队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加入、学生自身对相关实践知识了解有限而无从回答。此外,实践团缺乏与实践地的沟通渠道,导致实践地政府和农民对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认可度不高。
2.4 “三下乡”活动实践基地不稳定,活动连续性不够
随着地方农业院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每年参与“三下乡”活动的人数都在增加,因此高校都在不断开发新的社会实践基地,然而却很少与以前去过的实践基地保持稳定的联系并开展活动。大部分地方农业院校没有就“三下乡”活动基地建设作长远规划,只考虑到当年能否满足活动开展的需求,进而导致实践基地经常变化,很难为实践地农民带去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不利于“三下乡”活动的可持续开展。
2.5 “三下乡”活动管理不严格,考核不规范
据统计,目前大部分地方农业院校将“三下乡”活动的组织管理实施完全归于共青团组织,没有设立全校层面的统筹管理机构,共青团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时,多处于零散、自发状态。这必然导致地方农业院校“三下乡”活动大多处于组织松散、活动内容肤浅且与实践地需求脱节、基地建设不能统筹规划、实践成果很难有效转化的状态之中。同时,活动考核机制不规范,必然导致各学院(系)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而不是活动实效。
3 地方农业院校开展“三下乡”活动的新思路
3.1 加强宣传,增强学生、老师及地方政府对“三下乡”活动的认识
地方农业院校要进一步加强“三下乡”活动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校内媒体的作用,帮助师生和地方政府对“三下乡”活动意义的深刻认识。使学生认识到“三下乡”活动是自身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成材,将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自身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使专业课教师明白“三下乡”活动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不仅要在校内传授好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传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通过“三下乡”活动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为自己的科研选题提供新的思路。使地方政府明白“三下乡”活动是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以及解决生产中遇到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进而,使学生、教师、地方政府三方都能清楚认识“三下乡”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以“三下乡”活动为抓手,完善的实践育人模式。
3.2 整合高校、企业、政府三方资源,为“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凝聚合力
一方面,地方农业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三下乡”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资金支持,从学校财政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设立稳定的“三下乡”活动专项经费。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联系相关的农业企业,帮助企业做一些宣传和产品的推广,让企业为“三下乡”活动提供赞助。此外,充分挖掘地方农业院校与“三农”发展的结合点,使“三下乡”活动的开展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进而得到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
3.3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
地方农业院校要高度重视“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建设,要求高年级学生充分利用暑假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并且有相应的管理规定保障活动的有序开展。地方农业院校应统筹考虑,注重对社会实践基地的整体规划建设,在农村建立专业实习、就业创业、“三下乡”活动开展等多种功能的社会实践基地,使大学生在基地能够进行全方位的实践锻炼,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能与地方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帮助地方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促进学校和实践地的双赢,进而实现“三下乡”活动的可持续开展。
3.4 实行管理项目化,全面提升“三下乡”活动质量
3.4.1 调研组队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大学生申报“三下乡”活动项目之前必须要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弄清“三下乡”活动的基本情况以及实践地的基本情况,然后再前往实践地进行充分调研、认真讨论,全面了解实践地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实践地对专业的要求,选择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组建团队,并邀请相关领域专业指导老师,成立知识结构互补的“三下乡”活动服务团。
3.4.2 项目策划 成立“三下乡”活动服务团的大学生经过调研组队阶段,已经较全面掌握了实践地的现状,然后再根据实践地的现状有的放矢地进行实践项目策划,形成完整的“三下乡”活动项目策划书,再请指导老师进行修改完善,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学校“三下乡”活动项目评审小组进行评审。
3.4.3 立项答辩 “三下乡”活动项目评审小组对上报的“三下乡”活动项目策划书进行审核、整理分类后,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教授及相关领域管理人员等组成立项答辩评审小组。评审小组从项目的意义、科学性、可行性、应用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判打分,根据分数高低确定立项项目。评审专家再对立项的项目提出问题和修改意见,及时反馈给项目负责同学,要求项目组成员针对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和修改意见进一步查阅相关材料并深入调研,进行修改完善,确保项目的高效有序开展。
3.4.4 检查监督 地方农业院校应建立完善的“三下乡”活动检查监督机制,成立相应的检查监督小组。检查监督小组成员根据各项目的策划书安排,随机前往部分团队实践地进行检查,加强对各“三下乡”服务团工作实施进行指导和检查,及时掌握各团队工作开展的详细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使活动能够按照计划保质保量地开展,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服务地方农业发展。
3.4.5 活动考核 地方农业院校应逐步规范“三下乡”活动考核原则、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等,不断提高考核工作质量。建立考核指标科学合理,校院(院系)联动的考核评价体系,推进“三下乡”活动的健康发展。对各学院(系)“三下乡”活动的组织情况、开展过程以及取得成效进行科学的考评,评选出优秀学院(系)、优秀团队、优秀调查报告以及优秀个人等,促进“三下乡”活动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3.4.6 成果推广 “三下乡”活动结束后,地方农业院校团委应对活动取得的成果通过网站、微博、微信、QQ、手机报、宣传栏、广播、校报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更多的同学都能受到影响,接受教育,增强学生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意识。同时,对“三下乡”活动过程中一些好的支农措施进行推广,为地方“三农”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4号.
[2]蒲小梅,程子彪,向妍燕.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7):276-277.
[3]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A/OL].[2015-02-16].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 ss/htmlfiles/moe/s6870/201209/142870.html.
[4]温家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A/OL].[2015-02-16].http://gb.cri.cn/news/other/2013lh/2013lh030501.htm.
[责任编辑:束仁龙]
G646
A
1674-1102(2015)04-0138-03
10.13420/j.cnki.jczu.2015.04.031
2015-03-29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研项目(2013zdjy058);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SK2012B169);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Jf2014-58)。
张志平(1983-),男,安徽无为人,安徽农业大学团委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