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歌唱之“品”
——以《送给妈妈的茉莉花》为例

2015-03-20朱晶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歌者母爱小节

朱晶

(池州学院 艺术与教育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谈歌唱之“品”
——以《送给妈妈的茉莉花》为例

朱晶

(池州学院 艺术与教育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歌曲的二度创作是歌者通过对作品的具体分析,理解作者对其赋予的思想情感,最后用演唱的形式化乐谱为形象化声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的成败都取决于歌者所具备的品质和能力。文章所谈的歌唱之“品”具有名词和动词两种性质,分别指的是歌唱中歌者应当具备的综合品质和有意识地品析作品,再分别从歌者的品质、作品品析及二者在歌曲《送妈妈的茉莉花》中的应用与体现展开叙述,以示歌者的品质是歌唱之“品”的精髓所在。首先,歌者的品质即歌者之“品”是实现“二度创作”的决定因素,它包括了人之“品”和唱之“品”,即个人品质和声乐修养。其次,品读、品析作品即作品之“品”是实现“二度创作”的必要条件。当然,歌者之“品”决定了作品之“品”,歌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质才能更完善更成熟地品析出作品。文章通过对《送给妈妈的茉莉花》的实例品唱进一步体现和论证了前面所论述歌唱之“品”的内涵。

人品;品析;品唱

歌唱是主体对客体进行创作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词曲作者一度创作了歌曲,再由歌者对其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那么要想相对完整准确的表达词曲作者所赋予歌曲的情感,让演唱达到一个好的效果,歌者就必须培养优秀的综合品质和品析作品的意识及能力。因为词曲作者是无法完全将自己细腻的情感全部记录在词谱上,如何把握和体现歌曲的韵味是曲作者无法完全提供的,更多的还得由演唱者自己去体会和创造。在逐渐的声乐学习和教学中深深体会到,个人品质、音乐修养、演唱技能以及演唱一首作品前分析作品的意识和能力对于能否较好的演绎歌曲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文章用具备动词和名词性质的“品”字对其概括和诠释。

1 歌者之“品”

1.1 人之品

歌者演唱歌曲的目的是通过歌声来传达文化,传递情感,可以说歌者是传播社会文化的使者,是传达艺术文化的桥梁,所以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品质和综合素养的歌者才能在以后的歌唱事业中越走越远。正如人们常说要学会做事得先学会做人,显然学艺也得先学做人,个人的品质是歌唱中的关键要素。文章认为作为一名专业的声乐学习者应当具备多方面的综合品质,其中主要包括高尚的人格情操、深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生活阅历。

1.1.1 高尚的人格情操 良好的“人格”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拥有坚强的意志,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为人谦虚,待人真诚,心胸宽阔,内心纯洁以及具有很强的自信心等都是良好人品的具体表现。这些都将成为日后歌唱事业发展的基垫,歌者只有自己本身真诚才能诚恳对待作品,对待演唱;只有拥有宽阔的胸襟和纯洁高尚的心灵才能心无旁贷,没有杂念的投入歌曲当中,才能让歌声鼓励人心。我们常说要用灵魂和心灵去歌唱,那么个人人品的好坏是歌者在演唱时能否让歌声和灵魂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在生活中自私奸诈、颓废懒散、骄傲自满、性情古怪的人能够品味出音乐中高雅的美感和正确地表现音乐中高尚的情感。人们常说“字如其人”,那么文章认为“声亦如其人”,而这里的“声”不尽然指音色,歌者的音色可能取决于天生的嗓音,但真正能够声情并茂地展现出歌曲的优美以及传达出歌曲的内在精神和情感的歌者必定拥有一个像他的歌声一样澄澈和美好的心灵。只有拥有美好心灵的人才能唱出陶冶情操的天籁之音。一个优秀的歌唱家他可以使观众听到他的演唱泪流满面,一定是因为他有着深深地艺术根基和心中时刻存在的博爱。所以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做一个善良的、讲信用的、守信用的、真诚的、谦逊的人,学会乐于助人,学会宽以待人,拥有一颗发现美的心灵,让自己充满着爱,让博爱充满自身的血液和灵魂,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歌声中充满情感,感染他人,打动听众。

1.1.2 深厚的文化修养 一首歌曲的创造是在作者完成作品后由演唱者通过“二度创作”来演唱和表达出来的。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一首歌曲的最终完成是取决于歌者对作品的诠释。每一个歌者都会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二度创作”,用自己的思想诠释作品。自然每个人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不尽相同,然而歌者的文化修养决定了自身的审美,作品的“二度创作”的水平又取决于审美的优劣。这样就形成了对于同一首歌不同的歌者会唱出不同的质量。演唱者应当根据作品背景和内涵、作品风格特点进行文化筛选,不同作品所要求演唱者应用的知识领域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歌者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历史,地理,文学等各类综合性知识,充实并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歌词内涵,塑造出积极、正能量的音乐形象,才能以变制变,对任何作品都能快速准确的制定出恰如其分的演唱方案。成功的演唱必定是有深厚的文学修养为支撑而取胜,平庸的演唱也很有可能是由于文学修养的缺失而陷入失败。

除此之外,歌者还应当多接触并学习有关于音乐的姊妹艺术。比如:多欣赏一些美术绘画艺术可以增加自己在演唱中对色彩、画面的想象力;多了解一些舞蹈、电影、戏剧之类的艺术可以提高歌者演唱中的情感体验以及舞台演唱时的肢体、神态表演等。

1.1.3 丰富的生活阅历养 拥有丰富情感经历的人对歌曲的演绎一般都会比情感世界匮乏的人所表达的歌曲内容丰富很多。因为歌唱中所需要表达的情感来源于歌者内心的情感,也可以说是生活情感的浓缩和升华。如果没有经历过与作品中内容相似的情境,就很难发挥出想象去引导歌唱情绪;如果没有体验过类似作品中描述的困苦或欢乐就很难发自内心歌唱。时代在变迁,观众审美情趣也在发生着变化,要想成为一位与时俱进的歌者,一位受观众喜爱的歌者,只有在平日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多感受,洞察人生百态和体会悲欢离合的各种情绪,才能丰富自身对各类歌曲的想象空间、丰富情感、增强艺术创造力,进而才能更准确的把握和表达歌曲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恰如其分的抒发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情感。

1.2 唱之品

拥有高尚的人格、扎实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生活阅历等个人品质固然是成为优秀歌者的前提,可如果只具备这些,而没有掌握音乐知识、演唱技巧,唱起歌来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2.1 综合的音乐知识 歌者应当熟练地掌握基本乐理知识、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以及和声曲式分析能力等,才能在演唱一首歌曲前对其乐谱进行阅读,从而实现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唱处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如果欠缺了任何一方面,都会使演唱的效果大打折扣。譬如没有掌握好基本乐理中的音值组合、节奏等,那么演唱作品时的条理性、准确性和逻辑性欠佳;若没有准确把握速度与力度,就可能曲解原作中的情绪及情感内涵;若不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和风格,就会张冠李戴,比如把典雅的古典风格唱成激情浪漫的风格,则会贻笑大方。可以说,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是美好歌唱的一个重要保障。

1.2.2 娴熟的演唱技能 演唱者只有掌握了基本声乐演唱技巧并对技巧灵活运用的能力,才具备了演唱的最基本的素质。歌曲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便是通过歌者演唱出来,那么歌者只有熟练掌握了气息控制、发声方法、吐字行腔、音色调整等演唱技巧,才能游刃有余的表达作品,达到心中所想。也可以说成熟的歌唱技巧能使情感得以完美地表达。

具体地说,首先在歌曲处理的技巧上:若想表现根据特定语境表示的装饰音或者根据情景需要的情绪变化则可以通过改变发声或音色,比如表现无奈的情绪可以用叹气音;表现痛苦悲悯的情绪可以用抽泣喘息音;表现激动高亢的情绪可以用呐喊音等等。若想清楚的表达歌词的语调、语气则需通过依字行腔,如若对汉语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行腔不正,就会语言不清,甚至歪曲语义。此外,还需要适当对声音音量的控制,进行收与放、强与柔的对比来进一步突出地表现歌曲所要传达出来的意境。

其次,在驾驭歌曲的能力上:既要能驾驭柔美抒情的歌曲,也要能驾驭强劲有力的歌曲,还能在一首歌曲里根据情感所需对声音力度的调控变换自如。这样才能在表达作品情感时不受能力的限制。

2 作品之“品”

2.1 品读

2.1.1 歌词语言 艺术歌曲的歌词一般多会使用含蓄或隐晦的词语来表达某种词外之意,而歌词又是作者情感的阐述,那么了解词作者的生活年代,成长经历、创造风格和歌词写作背景等对理解歌词深层次的意思会有很大帮助。

歌词是歌曲情感的文字载体,了解一首歌曲的具体表达思想正是通过对歌词内容的品读,对歌词从直意到特定含义的理解需要歌者反复朗读歌词,对主题思想有一个整体宏观的认识。

2.1.2 曲调风格 作品的内涵离不开风格特征的体现,作品的风格把握的准确程度也直接影响演唱的效果。歌唱者在演唱歌曲之前如果没有细致地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民族特色、地域风格等,就可能对要演唱的作品风格进行错误诠释,不仅不能恰如其分的发挥自己的演唱技巧,更有甚者会呈现与作品风格南辕北辙的演唱,闹出笑话。这正是缺乏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的体现。

2.2 品析

2.2.1 歌词内涵 作品的内涵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深刻理解歌词内涵是歌者表达作品内涵的基础和首要步骤,因为歌曲其实就是通过歌者的演唱用旋律作为载体把歌词内容清楚地传递给听众,起到文化传播和教化的作用。艺术歌曲的歌词大多是优秀的诗篇,凝聚着作者的深情厚意,要想准确地领会其思想就必须深度挖掘,要想抓住作品独具的艺术特点,就必须认真研究歌词的内容,对歌词语言的体裁、文学价值以及所包含的情感内容等作出具体的分析,抓住不同的语言特点,进而才能真正地理解作品,为更好地演绎作品做好充足的准备。歌者对作品的歌词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不仅仅是能准确拼读歌词,理解每个字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歌词的分析,演唱者可以确定作品的主题思想,以便进一步把握演唱时的感情基调和意境。

当然一个歌者的文学修养、生活阅历、个人品格都会影响到个人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比如对于歌词语言的体裁和文学价值,歌者就需要了解从古至今大量的诗歌散文;对于歌词表达的情感内容,歌者就需要懂得洞察人生百态、体会人间冷暖和培养高尚人格。

2.2.2 曲调内容 乐谱是演唱者进行再创作的主要客观依据。我们常用“有谱”来形容一个人做事做的恰当,那么歌者要想把作品演唱处理到位也应当心中“有谱”,这就是说歌者演唱一首歌曲前要去仔细琢磨谱子上的曲式、调式调性、节奏旋律和一些表情记号等,并且通过这些来把握演唱风格和演唱处理。

曲式结构的分析可以让歌者直观歌曲的内在发展,内容变化,让歌者能够根据歌曲的段落和段落间的形象对比和感情对比来进行演唱处理的整体设计。对于歌曲的调式、调性的分析,是为了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歌曲旋律在进行时音的稳定与不稳定这种紧张度的变化规律,同时运用调式变化表现色彩变化特点,从而加强演唱者对于原因越复杂的情感色彩的表现力。旋律和节奏是歌曲情感走向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有着抑扬顿挫,仔细分析好旋律节奏的特点是对歌者后期演唱细节处理的重要因素。

3 “品唱”《送给妈妈的茉莉花》

上文对歌唱之“品”所包含的歌者之“品”和作品之“品”分别进行了论述,其中作品之“品”是演唱歌曲前的理论分析和歌曲处理阶段,是歌曲二度创作的必要条件,而歌者之“品”贯穿于歌曲分析处理和演唱的整个过程,犹如歌曲表达的血脉源泉,是支撑和提升歌曲二度创作效果的决定因素,是实现歌者与听众产生强烈共鸣的催化剂。《送给妈妈的茉莉花》这首传统民歌广被传唱,旋律优美动听,但是若想完美表达出作词者作曲者的深层内涵,唱入人心也并非易事,本人在个人音乐会中大胆选择此首歌曲,希望实现心中理想的演唱效果,在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其中包括通过对《送给妈妈茉莉花》歌曲品读及品析来进行演唱细节处理,即“品唱”阶段,又通过借助与他人的交谈及互联网信息对与“中国化母爱”相关的诗词、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充分结合自身与妈妈的感情历程,母爱之情油然而生,拥有了在演出时呼唤母爱的激动和迫切之感,与观众形成强烈共鸣,体现了音乐情感的升华,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的歌曲演唱效果。

3.1 品唱

《送给妈妈的茉莉花》这首歌是由著名词作家刘麟和曲作家王志信近年来创作的一首优秀艺术歌曲。

3.1.1 作品品读及品析 首先,通过纵观歌曲从歌词上了解到《送给妈妈的茉莉花》这首歌用深厚的情感歌颂了母亲的艰辛与伟大,在“茉莉花”的贯穿下以茉莉花作为寄情之物来暗喻妈妈的圣洁无华,抒发了对妈妈的感恩和敬爱之意。这样的题材有着积极传递母爱、颂扬感恩和孝道的思想。从曲调风格上来看《送给妈妈的茉莉花》是一首民族题材的小调,音乐优美舒展,感情真挚深厚,曲调婉转流畅,有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风味,但在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曲调基础上又加入了现代的元素,使得音域更加宽广了,感情更加充沛了。它利用叙事和抒情交替的手法,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而后,通过仔细分析理解到《送给妈妈的茉莉花》的歌词在回忆和现实中转换情境,表达方式较含蓄内敛。如结束句“我为你献上美好的祝福,请收下这朵芳香的茉莉花”如此朴实无华、亲切直白,更容易使人感到曲中所表达的孝道之美,也更能使人感到自己贴近现代社会。第一段用“盛开”来形容茉莉花,暗喻着自己作为女儿时对母爱的懵懂,而第二段用“洁白“来形容茉莉花,则表达了作为母亲后对高尚母爱的理解和敬仰。全曲以这样一种素洁清芬的茉莉花为情感线索,也是深层次的用茉莉花这样的品格形容母爱。这首歌是一个初为人母的女性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对母爱的一种真正了解,先用温暖的回忆表述作为女儿时的懵懂无知,后又通过讲述自己育儿的历程来理解母亲,表达对母亲的感恩。《送给妈妈的茉莉花》分别从女儿和母亲两个角色出发同样赞美母爱,却是层层递进,不断推向真情流露的高潮。歌词从第一句“摘一朵茉莉花,送给你呀送给亲爱的妈妈”就已经开始切入主题,描述了儿时母亲对自己的爱,以及妈妈称自己为“小茉莉”的芳香回忆;一直到成为母亲后关爱自己的孩子就像曾经母亲对待自己的那份温情一样深沉,从懵懂的感受到切身的体会以至真正理解母爱。歌曲中描述了三代人之间的情感,用茉莉花的纯真寓意来牵引她们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用茉莉花的芳香来展现这三代间的美好回忆,这因为用茉莉花特有的气质来形容母爱才使这份浓浓的爱中更添了一份别样清新脱俗,耐人寻味的气息,让人留念,不能忘怀。

在分析曲调内容上,文章从曲式结构、调式调性、节奏以及旋律几个方面进行。这首歌曲是一个带再现的单二部的曲式结构,为徵调式。乐曲中采用了重复与模进、再现与对比等多种发展手法来贯穿乐思。小调式的民歌体裁,有着平衡的韵律,均匀的节奏,流畅细腻的旋律,曲调以四小节为一个乐句,两小节对称以及起、承、转、合的句式结构形态,突显出了其颇完美的音乐特征,形成均衡的对称和稳定感。在歌曲整体布局上来看,力度的静点在第三句和第四句“还记得小时候,你叫我小茉莉,把盛开的茉莉花插满我的头发”;转折点则紧接其后;力度的高潮在中后段“啊,妈妈,妈妈,无论我走到海角天涯,永远也忘不了你唱的那支茉莉花”。歌曲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都像是一种抛物线形的运动,旋律柔美,颇具弹性。从节奏上看,从主部第一句“摘一朵茉莉花”便运用了切分音的节奏型和附点式节奏型,使得歌曲在缓慢速度中的抒情性强烈,附点和切分后的短音符加强了向下进行的倾向感,让人感受到流水似的旋律沁人心脾。在节奏的框架中重音所在位置安排的很巧妙艺术,如以十六分音符的弱起的前奏,显得脱俗雅致,重音安排是在第二小节上,在八分切分音后接着便是四分音符和两个十六分音符,节奏型运用的非常丰富。从旋律上看,歌曲中还更广泛地运用了波音、前八分音以及十六分倚音,使旋律左右摆动,更显灵活流动。每小节的音符也很丰满,旋律中在最后还注入升“fa”音,使歌曲的旋律更添含蓄的感情色彩,至善至美。

3.1.2 歌曲演唱细节处理 歌唱属于听觉艺术,歌曲经过对其品读和品析后最终还要靠歌者结合自身品质通过演唱来体现它的艺术感染力。

对歌曲《送给妈妈的茉莉花》歌词的品析后,文章认为在演唱中要以一个成熟的女性形象来表达,第一段虽表现的是女儿的身份,但却是已为人母的年龄,所以演唱时的心态不是一个只会在母亲身边撒娇的少女,要以一种很想回到小时候,回味甜蜜的情绪来描摹母亲温暖的形象。第二段情感升华,在传递延续温暖给自己孩子的时候,才更强烈的感受到母亲的艰辛和母爱的无私博大,比如“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小茉莉”演唱时是以自己已经做了母亲的角度来演唱,所以音色上要稍作变化,胸腔共鸣要多一些,仿佛把那种岁月的磨砺都唱在了里面,让听众能更真切的感受到角色的变化。演唱情绪也是达到全曲最高点,仿佛把自己心底所有的对母亲感恩和体贴之情在那一声又一声的“啊妈妈,妈妈”中倾泻。第七小节中“呀”虽为衬词,但在这里我把它处理成一种感叹语气,演唱时则气多于声,这样也是为后面“亲爱的”起到一个过渡连接作用,以便更深切地表达对母亲的感情;第九小节第一个字“还”读起来为第二声,所以在演唱时根据“依字行腔”的原则,在“5”前面就应该加上一个前倚音“3”,这样才能更清楚的表达歌词;第十五小节的“梦”字要突出,仿佛在告诉听众小时依恋母亲的情景只能留在梦里,一个美丽的梦;第十六小节“飘洒”两个字都要分别强调,我认为一则表达母爱温柔似“飘”,二则表达母爱处处都在,播洒人间,所以这二字运用的真是蕴意颇深,恰到好处,在情绪上也要做渐强处理。第十八到第二十小节表现一种坚决的信念,对母亲情深意切的诉说永远也不会忘记她的恩情,演唱时语气坚定且深情,再如第十五小节“才明白你的爱心多么无私博大”演唱时横膈膜的力量加大,声音表现上更加宽厚。

对该歌曲曲调风格的品读后,了解到这是一首中速的抒情歌曲,且沿袭了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曲调风味,有种江南女子的细腻委婉,所以在演唱中整体上应以柔和甜蜜的声线为主。全曲的感情要求亲切深情的,但在具体演唱中应活唱活用,也就是说在这个速度的框架中有伸有缩。

对该歌曲的曲式结构和整体布局分析后,根据力度的静点、转折点和高潮点来确定演唱每段部分的情绪变化,比如从第九小节至第十六小节歌词开始进入叙述性表现,娓娓道来,感情回落,有种深深在内心回味的感觉;第十七小节“啊,妈妈,妈妈”是全曲的高潮,所以在力度上是全曲中最强,但在强中依然要表现出一声高一声低的呼喊情景。正因为歌曲结构形态是起承转合,所以情感上高低起伏,有强有弱,语气上则抑扬顿挫,强弱有度。

对该歌曲的旋律分析后,根据旋律的丰富应用演唱时则应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如第一句“摘一朵茉莉花送给你亲爱的妈妈”是一个情感的直接表达,旋律体现在级进的感情上,交待向上的感情基础,所以演唱时应当表现出慢慢上升情绪;在有连线的旋律上要注意把字和声音甩起来;切分音上更要唱出起伏,比如“摘一朵”的“一”演唱时情绪要感觉往前推动;波音要唱的轻柔且灵巧,仿佛是心底的情感小涟漪;第七小节这一句占了两小节,按常理为一口气唱完,但我在第八小节的切分音“2”后换一口气,再把后面的音用叹气的感觉带出,这样给人一种语重心长,说不尽道不完的情思在里面;第九小节的“记得”二字是一个音程大跳,我在“5”音上做了一个下滑的演唱方式,不仅避免了大跳的突兀感觉,更有种沁人心脾的温暖之感;第二十小节出现的升4一音是该曲旋律中的点睛之笔处,一定要唱出它所表达出的含蓄之意。

根据歌曲的节奏分析,演唱时的语气和情绪也适时改变,如第十小节“你叫我”是一个切分音节奏,在“叫”字后面稍做很短的停顿,但声断气不断,不做换气,这样则是在抒情的整体里表现一种活泼的细节,与儿时调皮可爱的形象有一定的相称;第十九小节的前半拍休止符运用得惟妙惟肖,使得后面的“永远”二字更加凸显,所以演唱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个休止的时间,在休止符中调整自己的心境,要这个休止充满意蕴。

3.2 “品”现

综上可以看出,在完成歌曲《送给妈妈的茉莉花》二度创作的过程中是根据对其品读、品析来进行了合理和艺术化的演唱处理,可以说要想演绎好一首歌曲一定要在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工作,只有把握住了作品的内涵和细节才能游刃有余、恰如其分地表达其情感。由此体现出作品之“品”是歌唱中的必要条件。

但是,如果没有歌者之“品”做支撑很难完成“品唱”的过程,正如文章所论歌者之“品”是支撑和提升歌曲二度创作效果的决定因素,是歌唱之“品”的精髓所在。那么这首歌曲需要哪些歌者之“品”,它作为歌唱之“品”的核心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首先从对歌曲《送给妈妈的茉莉花》的概述能够了解这是一首以母爱为题材的中国艺术歌曲,这就需要演唱者首当其冲应当拥有孝之道的美德以及广阔的胸怀和美好的心灵,只有具备了这些在演唱作品中流露真情实感,以至情到深处时歌曲所应当表达出来的情绪自然就迸发出来了。同时还要求歌者加强有关的文学修养的培养,多读中国文学史从而能够了解到从古至今中国人对母爱的理解,比如通过我们熟悉的唐代诗人孟郊所作的《慈母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以及我们中国的儒家思想所提出的“百善孝为先”等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学思想。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母亲往往是一种依恋的情感。

其次,理解此作品的歌词内容和思想情感都离不开歌者的文化积淀和生活阅历。其中需要歌者对“茉莉花”这样的核心词汇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茉莉花”的寓意是忠贞与尊敬,代表贞洁质朴的品质,用来形容对母亲的爱恰如其分。文章是通过联想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相处或者通过平时观察身边朋友孝敬母亲之类情景的积累,深刻地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再者,在分析歌曲《送给妈妈的茉莉花》的曲风、曲式结构、调式调性以及节奏旋律时需要歌者掌握综合的音乐知识,可以运用相关音乐知识进行正确解读,这些在上文“品唱”中都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了。

文章根据《送给妈妈的茉莉花》这首歌曲本身的内容和背景,充分结合个人成长经验,充分发挥对母爱的想象力,将歌曲的客观结构转化为大众的感性认知,将自身融入歌曲角色,建立一个初为人母的成熟女性的形象,这需要歌者通过自身经历或者与作品人物年龄相仿的人群交流来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从而便于实现了歌曲情感的升华,与观众产生共鸣。

此外就这首作品的处理演唱细节来说,首先它是抒发感情的歌曲,所以在基本音符节奏里可以稍微拉伸一点,使整体线条适当扩大,促进更加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情感。这首歌曲的特色节奏型是附点和切分音节奏,所以在节奏的把握上要强调出附点和切分音中的重音,只有把逻辑重音表现出来,才能容易准确地表达出歌词的内容。其次,音乐的强弱处理是感染观众的重要因素,因此歌者在上文中根据《送给妈妈的茉莉花》这首歌曲的起承转合结构形态和语言逻辑做出了一系列的演唱细节处理。再者,理论运用于实践,即在具体演唱这首作品时在唱到回忆小时候的时候,声音应当表现更加柔美,在力度的控制上要相对弱,但声音要集中;当歌曲到达高潮时,歌者要放松喉头,加大气息去唱响共鸣腔体,才能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对母亲无限广博的爱等等。可以说这首作品里歌者对于音色的整体选择和细微变化、情绪的起和伏、呼吸的多和少等等这些艺术化的演唱处理都是离不开歌者对于音乐理论知识、演唱技巧的掌握以及对文学修养和生活阅历的积累。

文章在演唱《送给妈妈的茉莉花》这首歌曲前就是本着这种歌唱之“品”的理念,在进行作品之“品”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自身品质,最后在登台演唱前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各种前期情感的积累此时具有了强烈奔放的欲望,伴随着优美深沉的音乐伴奏,更是对演唱此首歌曲的强烈催化,让我忘记了舞台,忘记了空间,忘记了时间,完全沉浸在对伟大母爱的赞美和宣扬中,并且在副歌情感激昂之处不由自主的出现了哽咽之音,将整首歌曲推向了情感的高潮,实现了本首歌曲的预期演唱效果。

演出结束后,我受到了朋友们和同学们的广泛认可和赞许,他们表示这首歌曲在演唱中与听众很好地实现了共鸣和交流,甚至有些人当时联想到自身经历及对母亲的爱还留下了对母爱无限感恩的泪水。歌者唱得尽情,听众听得尽兴,歌曲之所以能够演唱成功,展现出歌唱的魅力,正是因为我深刻理解到歌者之“品”是歌唱的基垫和血脉,需要在完成歌曲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努力提高与歌曲相宜的自身品质和能力,并充分做好作品之“品”的准备工作。如此,歌唱之“品”,全然体现。

4 结论

歌唱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想把歌曲演唱得动听动人,需要演唱者具备高尚的人格情操,并根据歌曲不同的风格和内容,有选择性地结合平时积累的生活阅历、个人情感体验且灵活运用音乐理论和演唱技巧去实现作品情感的艺术化。所以本文选此题一来是实现对这种观念的表述,二来是引申出歌者之“品”是其核心要素。因为无论是作品之“品”还是歌者之“品”都是需要演唱者来实现的,所以归根结底歌唱之“品”是歌者本身综合能力的体现。作为一个专业的歌唱者,我们应当以“艺术家”为目标来要求自己,而不是仅仅做一个“匠人”。因此希望通过本文对歌唱之“品”的浅谈,能让更多的声乐学习者明白且时刻警醒自我,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应当不断加强培养自身的综合品质,提高艺术品位。

[1]唐明务.关于对歌唱中非技术性因素的理论思考[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4.

[2]邢芳芳.声乐作品与声乐演唱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3]张丹丹.从技巧的华丽到情感的升华[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2.

[4]孙莲.论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

[责任编辑:余义兵]

J604

A

1674-1102(2015)04-0122-06

10.13420/j.cnki.jczu.2015.04.027

2015-04-12

朱晶(1986-),女,安徽铜陵人,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助教,安徽师范大学声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声乐教学与表演。

猜你喜欢

歌者母爱小节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快把我哥带走
母爱大于天
草原歌者的大爱情怀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母爱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母爱的另一面
歌者和履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