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文化与佛文化的互渗关系研究
——以贵池傩与九华山佛教为例
2015-03-20檀新建
檀新建
(贵池区文联,安徽 池州 247000)
傩文化与佛文化的互渗关系研究
——以贵池傩与九华山佛教为例
檀新建
(贵池区文联,安徽 池州 247000)
佛教在传入中国的前期,发生了基于认同傩为文化主体的变化。后期,佛门教义与艺术对中国傩文化的渗透,渐多渐深。佛教在进入中国后出现的许多独具的特征,亦是受到傩文化之影响。文章将安徽贵池傩事活动中的面具、服饰、仪式、唱腔、剧目、唱词、角色、剧情、请神词、喊断语,还有傩村其它民俗活动,与九华山佛事活动、佛教文化进行细致比较和认真梳理,通过地域个案,对傩文化与佛教的相互渗透和影响的表象和内因试作初步研究和探讨。
贵池傩;九华山佛教;渗透和影响
1 傩文化对本土佛教的改造
在中国历史上,儒、道、释三种文化都扮演过官方或主流文化的角色,而这其中唯有佛教文化来自外域。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并非只保持着强大的拒斥力,同时更显示了宽广的包容力,异域文化一旦进入中国,若不是被冷落或拒之门外,便是被传统中国文化改造而纳入华夏传统文化的体系。
佛教为释迦牟尼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创建于古印度属于沙门思潮的宗教,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国家和地区。佛教东渐进入中国后,所经历的魏晋南北朝正是中国宗教历史上极为活跃的时代。梁武帝、昭明太子萧统等,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奉者和倡导者。史籍记载,梁代有佛寺两千八百余所,可见其盛。然而与傩一类本土文化相比,其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的时间毕竟较晚,因而它一旦进入,便存在与包括傩在内的本土文化相遇相撞的可能性。它首先必须使自己在内容和形式上适应本土文化,以达到被接纳、吸收的目的,否则就有被逐出的危险。因而,在佛教传入中国的前期,傩,作为文化主体,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佛教的影响,而是要求佛教发生认同于傩的变化。
安徽贵池有一种不太受戒律约束的“应付和尚”①,新中国成立以前一直在贵池乡间活动,这些“和尚”,据称就是由九华山寺院出资培养的中国式傩师,专门为农户请神打醮做法事,他们还会伸手下热油锅捞钱、走火砖等傩技。应当说这正是傩影响于佛教的证据。在敦煌卷子中,有许多宣传佛旨的变文与今日傩戏的语言,例如伯2187《破魔变文》:“伏愿长悬舜日,永保丰年”、“……合宅小娘子郎君贵位。儿则朱缨奉国,臣辅圣朝”,“门多美玉,宅纳吉祥,千灾不降,门庭丕善,咸臻门户……城隍社庙,土地灵坛”②。此类祈福之词,在傩祭的咒语和“吉祥语”中随处可见。
贵池傩中常有“断”、“感”之词,所谓“诗断”、“社坛断”与敦煌卷子中的“断”、“感”词的运用有很大渊源关系,甚至在句式、风格和内容上都十分相近。崇奉佛教的昭明太子既为释家所称颂,又成为贵池傩祭中一位地位极高的大神;陕西西乡县至二十世纪初,仍留有用于“傩仪”活动的彩绘木制面具、用于礼赞的宗教乐曲。这些,在一定意义上可为这一时期傩与佛教这两种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佐证。
“乡人傩”的逐疫活动,须扮作“金刚力士”状,颇令人深思,引人探究。《荆楚岁时记》曾记“荆楚傩舞”(十二月初八腊日)“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③。可算是最早的傩佛结合傩队。宗懔在上书“施礼记云”中有释言:“金刚力士世谓佛家之神。”佛神入傩坛为巫师法事作傩舞,说明释、巫的结合源远流长。五佛冠乃佛门有资历的长老所戴之物,戴冠之前,长老还须为冠祝祷颂经一番。傩戏《大盘洞》主角杨子云虽道家装扮,但头上却佩戴五佛冠,手上亦持云帚。在中国各地的傩戏中,还有“泗州和尚”、“笑和尚”之类的人物及其面具。喇嘛教的“打鬼”仪式舞蹈,在唐代随藏传佛教的诞生而逐渐形成、发展和定型。当时为了适合早期藏族民众信仰原始多神的宗教心理,而形成了头戴各路神灵面具进行“驱逐魔祟,辟除不祥”为目的的舞蹈形式。可以看出,佛门教义与艺术对中国傩文化的渗透,较之道教亦不逊色。
傩戏《孟姜女》在中国数百年来盛演不衰,且各地演出本各有特色。故事虽来自民间传说,究其剧本框架乃出自两个方面:(1)明传奇《长城记》、明《尧天乐》刊本。(2)清佛教宝卷。如《孟姜女宝卷》中李斯张皇榜捉范,姜女跳火升天;《长城宝卷》中秦皇封范,蒙恬计害范郎,姜女庙堂祀神,姜女破指滴血辨其夫骨,最后姜女跳海成仙……可见佛门艺术对傩戏影响之深。
傩与佛教之间相互影响最明显的结果应是“寺院傩”这一傩祭类型的出现。所谓“寺院傩”,主要是指藏族聚居区大寺院里的祭祀跳鬼活动,在藏语叫“羌姆”④。在黑龙江省嫩江流域的蒙古族傩舞,则叫“查玛”⑤。清代乾嘉诗人李若虚随军入藏后写的《西拓杂诗》中的第六首,描述当时跳神驱鬼逐疫仪式的热闹场面,所谓“万口喧腾响法螺,沙门梵面舞婆娑。十年又踏毡乡路,梵呗声中看大傩”。(《历代咏藏诗选》)⑥“梵呗”自然指佛教音乐,而“大傩”则是傩文化的祭祀类型之称。该诗十分形象地描述了二者相互交融的情景。寺院傩,始自8世纪赤松德赞藏王为夺回权力和摆脱从吐蕃时即有的苯教巫师控制而强行推行佛教之时,他延请印度莲花生大师入藏修寺,将苯教仪式、傩面具舞蹈等溶入佛教金刚舞而创设了跳神活动。作为藏传佛教的一种祭祀仪式,寺院傩的流行基本上是为推行佛教文化而应运而生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恰恰证明是傩影响了佛教。佛教吸收了傩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使佛事成为适应中国藏区人民传统文化特征的宗教信仰,而很难说是佛教首先影响了傩。
各种类型“羌姆”中的神佛供奉、面具特征,包括拉萨每年“驱逐活鬼仪式”中的寺院傩,都是以宣扬佛法为根本,而在形式、手段上融入了傩和苯教的特征,从而形成了与其他民族佛事活动明显不同的假面跳鬼,具有古朴、粗犷、狰狞和法术气息很浓的特点。佛教在传入中国前,早已是理论化、体制化、周密化的宗教文化,其中进入中国后出现的许多独具的特征,无疑与傩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至于藏区所谓民间傩,如“米那羌姆”和白马藏人的“十二相舞”等,则因与庙堂、寺院、宫廷的疏离,而更多保存了傩文化原始和民间的特点。“十二相舞”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祭祀山神时跳,有“狮、虎、豹、龙、牛、羊、豕、风、祭、大鬼、小鬼、地母”等十二种面具舞。我们似乎有理由认为它与汉代中原傩祭活动中的“十二兽舞”有某种联系。还有作为西藏民族戏剧的藏戏,在文化根源上无疑是佛、傩和苯教结合的产物,它在内容上,佛教与历史世俗结合的特点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在于它在形式结构和表演上与傩及其他传统文化具有密切关系。藏戏中的“温巴顿”⑦类似于“请神”“开坛”,而“雄”则如“正戏”,最后的“扎西”就是“送神”“闭坛”了,而面具中神、人、兽的组合也与傩面具结构的多样性有内在的联系。由于藏戏宗教与娱乐的双重功能及其与“羌姆”活动的根源,我们似乎更有理由把它视作傩文化对佛教文化施加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2 佛教对于傩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傩对佛教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作为这种影响的历史动态过程,佛教文化取得了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相对稳固地位后,又反过来施加影响于古老的傩文化。
贵州湄潭县抄乐乡的傩坛供奉的上三教尊神就有释迦佛,中三教神中就有观世音。山西《曲沃扇鼓》中也有佛教诸神供奉。贵州德江土家族《三元和会》还为佛陀创造了一个美丽的传说……从中可见当地民众对佛祖同对傩公傩母一样虔诚。甚至,贵州东北傩堂戏中傩公傩母木雕造型都与佛教菩萨极其类似。江西南丰傩面具有如来佛、弥勒佛、观音、金刚、阎罗、目连、十八罗汉等。福建邵武有傩舞“跳番僧”其中角色为:开路神、弥勒佛、唐僧师徒四人。弥勒佛面具由桐木雕成半爿筒状,扮者脑后缀一片红花布,下身着红布裤,在衣服里塞进一个装满丝瓜络的布袋,以示大腹便便……而“跳八马”中竟然有两个弥勒佛;泰州县新桥的“和番舞”,整个傩舞则由“弥勒佛”敲击木鱼来指挥……
安徽贵池傩村有家谱的家族较早的为东晋和南北朝时代从建康(今南京)和江西、福建辗转迁徙而来,现诸多傩村仍有与闽、赣相似的傩舞“舞和合”及和合二仙面具⑧,据此可推测,历史上贵池傩事活动中或极有可能曾存包括“跳弥勒”之类的傩舞等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种种原因而逐渐衰微、消亡或变异。河南的傩戏在开演前有比较完整的傩仪,首演前必须祭台,祭台由台主主持,由首演团的主演执祭,执祭人扮王灵官、黑老吉、白老吉等,其中的老吉是喜脸,戴竹扎高尖帽,上书“一见大吉”,就是目连戏中的无常鬼,他是奉命率众鬼卒去捉拿刘青提下地狱的。宣传佛法无边的目连戏角色,也嵌入到傩戏的祭祀中来,正反映了佛教对傩戏的影响,也说明了傩戏和目连戏做为宗教祭祀性戏剧,在演出实践中是互相吸收和借鉴的。
中国的古老巫傩,一边接受儒家的正统思想,成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一边向方士的阴阳灾异、谶讳征验及佛教的因果轮回之说“取经”,同时也吸收外来的艺术形式加以改造。
3 贵池傩受九华山佛教渗透和影响之具象
贵池与佛教盛地九华山相邻,是长江中下游香客舟楫停泊必经之地。九华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据山志记载,于东晋隆安五年(401),由天竺僧人杯渡禅师所开辟。至唐中期,又有新罗国太子金乔觉来此修行,坐化于此山。传说,为地藏王菩萨转世,故称“金地藏”,从此香火日盛。
数百年来,尽管贵池傩村地处僻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乡傩极少与外界产生任何形式的交流,受其它文化的影响甚微,但贵池傩毕竟都分布在九华山麓方圆数十里的大小乡村,傩乡历史上就有信奉佛教的人上九华山朝山参加“观音会”、“百子会”的习俗。传说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金乔觉还曾落脚傩村荡里姚,落脚处“小香山”遗迹至今犹存。既然佛教圣地九华山就在贵池傩乡人的“门前屋后”,两者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交集”,这里的傩事无疑会受到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深入田野调查,发现贵池傩中的一些佛教文化元素。现将其事象和痕迹大致梳理、探究如下:
3.1 面具与服装
1949年以前,贵池约有八十多个村庄事傩,现今依然保留乡傩的村庄约四十余个。贵池傩神会的面具,绝大多数由邻县青阳庙前的刘、林二姓雕刻师制作。刘千祥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年雕刻师,其祖父和父亲均是远近闻名的古建雕刻师,常年为九华山庙宇雕刻佛像,刘家祖孙三代均为贵池傩村雕制傩面具,所制面具风格与九华山佛像雕刻相似。贵池傩面具制作完成后的“开光”⑨与“装金”⑩均与九华山佛像的开光与装金相似;面具中明确有“老和尚”、“大和尚”、“二和尚”、“小和尚”的角色,且“大和尚”均面相饱满,慈眉善目,双耳垂肩,笑容可掬,疑似“弥勒佛”(民间亦称“布袋和尚”);铺庄谢共42尊面具,其中就有一尊“如来佛”面具。几乎每个傩班社都有几套袈裟,还有和尚服。
3.2 仪式与唱腔
贵池傩有五种唱腔:傩腔、高腔⑪、歌调、吟诗调、诵经调,即所谓“两腔三调”。
其中“诵经调”是贵池傩普遍存留的唱腔之一,主要用在《新年斋》仪式之中,是从九华山佛教音乐中吸收的曲调。
《新年斋》是一个仪式性的程序,无论从其在整个贵池傩事活动中所处的时间段和所占的时间看,都可以说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仪式活动。该仪式由戴大和尚面具者主持,从头至尾由三位村民扮演大和尚、二和尚、小和尚,模仿九华山庙宇佛事进行。“大和尚”手持金刚铃,“二和尚”手持木鱼,“三和尚”双手合十,三人依次紧随登台,然后在台上绕圈,整个过程约一小时。《新年斋》的“请神词”很长,把天下佛教、道教诸神和贵池、九华山一带的各路大小神仙全部请到。
《新年斋》“请五方神调”——
仙风吹送上瑶台,脚踏莲花朵朵开。永保南山多迪吉,来年鉴格新年斋。
拜送
东方界南无阿弥陀佛佛如来,拜送东方青帝青世界,青帝返莲台,我今稽首上莲台回莲台上莲台,南无福寿无涯。
拜送
南方界南无阿弥陀佛佛如来,拜送南方赤帝赤世界,赤帝返莲台,我今稽首上莲台回莲台上莲台,南无火烛藏埋。
拜送
西方界南无阿弥陀佛佛如来,拜送西方白帝白世界,白帝返莲台,我今稽首上莲台回莲台上莲台,南无进宝招财。
拜送
北方界南无阿弥陀佛佛如来,拜送北方黑帝黑世界,黑帝返莲台,我今稽首上莲台回莲台上莲台,南无降福消灾。
拜送
中央界南无阿弥陀佛佛如来,拜送中央黄帝黄世界,黄帝返莲台,我今稽首上莲台回莲台上莲台,南无万事和谐。……
这是中国传统的五方、五行和佛教思想的结合。《新年斋》的曲调,据荡里姚主唱者姚建秋说是在庙里听和尚念经学来的,就是和尚念经的调子。我们不会怀疑它出自和尚念经的调子,因为听上去的确像是在念经。
贵池南山刘在演出《孟姜女》至“过湘江”一出时,别开生面,插入“放河灯”。故事演到这里,描述孟姜女不远万里去长城为在长城做苦役的丈夫范杞梁送寒衣,路经湘江,被水阻隔,务官同情她的遭遇,命江上打渔船为孟姜女摆渡。这场戏演完,立即到河边,傩神会香首率众人从祠堂出发,手捧事先扎制的纸船,纸船里安放着孟姜女的牌位,众人悄声熄火,到河边后,在香首的号令下一齐点亮火把,锣鼓敲响,铳炮齐鸣。香首将纸船内的灯碗点燃,放入河面,让纸船随波而去。
刘姓宗族和姚姓宗族傩神会所搬演的傩戏中的“放河灯”⑫仪式,据老艺人说源自九华山庙会举行的“盂兰盆会”,因南北朝时期经梁武帝萧衍提倡而流行⑬。该仪式的请神词中有佛教人物(如来、观音、迦蓝……)。
3.3 剧目与唱词
佛教传入中国后,曾用梵音唱经。据《宋高僧传.经师篇总论》说:“梵音重复,汉语音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则韵短而辞长”⑭。为了广招信徒,唱经逐渐采用民间通俗小曲,其中便有拂舞歌诗。拂舞歌诗自唐代以后,被佛门子弟从巫觋手中接过去,用为偈赞之词,对唐、五代的俗讲产生过巨大影响。
在敦煌藏匿卷里,拂舞歌诗的词格有的写作[十二月]或[十二时]。与农业耕作有密切关系,佛教进入中国后,一些巫觋由于社会地位的日趋下降而转向佛教,把巫坛上的神歌也带进佛寺,《续高僧传》中就有巫祝改事佛门的记载,这便是为什么敦煌石窟中佛教经卷会有大量巫歌的原因。贵池民间也常有以“十二月”命名的歌诗,傩戏《孟姜女》“姑嫂送寒衣”一出,二人途中所唱的就是[十二月],也就是拂舞歌诗的民歌化。
除了讲述佛本事外,一些僧侣也讲唱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糅进因果轮回的佛家思想,以招徕信士弟子。这就不难解释四百年后的敦煌石窟里为什么藏有那么多讲唱文学抄本,其中包括孟姜女的故事。
敦煌石窟藏卷里有不少名为[十二时]的写本,王重民在《敦煌遗书论文集》中说,[十二时]写本中以《普劝四众依教修行》为最长,“全篇都是三、三、七的句子”、其格式与贵池傩戏《刘文龙》和《孟姜女》相同。此外,王兆乾先生认为刘复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抄写的拂舞歌诗体的孟姜女小调,原是孟姜女故事的长篇说唱,与贵池傩戏《孟姜女》比较,有诸多相同之处。如:A、堂前立,拜辞娘,不觉眼中泪千行。劝你耶娘少怅望,为吃官家重衣粮。又如范唱:千嘱咐,你须听,我妻家中且放心。寒来送些寒衣服,黄昏早起看慈亲。……
在贵池,大多数傩村都搬演宣扬佛教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傩戏剧目,如《刘文龙》、《孟姜女》、《章文显》等。从这些剧目的剧情和主旨中明显感受到佛教禅宗文化里的慈悲之道和慈善之道(禅慈)及孝道(禅孝)思想对傩戏的浸润。
3.4 角色与剧情
除了前面介绍的傩仪《新年斋》里主要角色是僧人外,在贵池傩事活动中,佛教人物和佛事内容也不鲜见,如:邱村柯《刘文龙》正戏前的第三场“下马戏”中有六个角色,其中有一位即是和尚。
第十一场名为“拜伽蓝”,土地率二鬼在庙堂跪拜伽蓝。
关公(或称为关帝),原是来自三国蜀汉的历史人物,为刘备手下的大将,以刚正不阿的个性出名,之后在北攻曹魏时被孙权杀害,后代民间信仰将关羽奉之为神,用来驱逐鬼疫,至北宋时被纳入人们膜拜的道教神祇,而佛教因为普及后逐渐民间化,融合各种信仰,也把关帝当作崇拜的神祇,称为“伽蓝菩萨”。贵池傩村几乎村村都有关公面具,傩舞《关公斩妖》,在整个傩事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贵池傩村南山刘傩戏《刘文龙》第十六回“出观音”——
(韦驮上白)三尊感应咱为尊,护法韦驮是咱名,降福降魔凭此杵,救苦救难观世音。……(观音上白)善哉善哉,苦事难捱,吾今不救等待谁来?我乃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是也,善才童女(金童玉女上)阿弥陀佛,响动云铙,听我说法(金童玉女白)领法旨。(观音白)南无观世音,观尽了世间人,行善的,用好心,忠孝节义常自存,畏四知,重五伦,怜孤寡,恤孤贫……
铺庄谢傩戏《摇钱记》中“闹花灯”——
叫徒弟!新年新岁大家唱个《闹花灯》。
佛光普照佛光灯,普照天下善良民,上方下方遇一照,世间好事难离身。
南无阿,阿弥陀佛萨摩啊!阿弥陀佛萨摩啊!
佛光普照佛光灯,普照君王万国春;风调雨顺民安乐,河清海晏永安宁。
南无阿,阿弥陀佛萨摩啊,阿弥陀佛萨摩啊!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音菩萨菩萨,南无!……
邱村柯傩戏《孟姜女》剧中第五场“请菩萨”,其中的人物除了孟姜女之外,还有:老和尚、黑和尚、包和尚等。一开场,即是三个和尚上台祭祀,口念:南无,太乙香烟初起神,圣得皆知,圣德昭昭……邱村中平大社诸位信士弟子先备清香一心拜请,南无,阿弥陀佛。
(老僧白):徒弟。(二徒答):师父。(老僧白):打扫佛堂可毕?(二徒):师父,打扫佛堂已毕。(老僧白):懒徒敲钟,包和尚垒鼓,必须先钟后鼓……(众僧请):南无,拜请天地三界万灵之神……南无,阿弥陀佛。(又请):南无拜请江南池州府府主城隍,贵池县县主城隍,城内庵观寺一切诸位菩萨,观音堂观世音菩萨,拜请东门外十八罗汉神,拜请西门外文孝昭明圣帝,北门外青风亭五显灵官大帝,四大门神大菩萨,拜请南门冲济桥桥梁使者,拜请南门观音堂观世音菩萨……拜请桃坡港口观世音菩萨……南无拜请新开路阿弥陀佛……拜请北峰岩观世音菩萨……南无拜请官山冲慈云庵一切诸佛观世音菩萨,南无拜请万紫庵三尊大佛……南无拜请缺扒山三尊大佛……南无拜请阿弥岩阿弥陀佛……南无拜请观音阁观世音菩萨……拜请下坂水口观世音菩萨……
此一场大段铺陈“请菩萨”的场景,还生动地描述了孟姜女送寒衣的路上,遇一庵堂寺庙,又饥又寒,向和尚索斋饭的情景:(孟唱):深深拜,拜师父,师父出家施布施,惟有姜女千里苦,只求斋饭食一餐。……而此时,三个和尚为试探孟姜女是否贞节之妇,先是不肯,假意哄诱调戏,遭到孟姜女严辞呵斥,三僧人方信孟姜女确为贞节良妇,并为其千里送寒衣的行为所感动,当即施予斋饭并护送一程。
3.5 请神词与吉祥词
傩事活动中诵赞的部分,如傩戏的抄本中运用了“断”、“感”等令人难以理解的名词,如当地人将演出时念吉祥词叫“嗷断云”,抄本中有“十六日送神诗断”、“社坛断”,都是祭祀或演出时的祝祷诗。魏建功先生在《敦煌遗书论文集》中有《十二辰歌》的短文,提到敦煌卷子所出现的“感”字,并引用了《敦煌掇琐》的[皇帝感],这个“感”字与贵池傩戏抄本“到祠堂感”的意思完全一样,用今日的语言,可作“赞美诗”或者“颂歌”解释。“断”字在敦煌卷子中出现很多,如《难陀出家缘起》其歌词部分有“吟”有“断”,“吟”为六言,“断”为七言,而贵池傩戏所有称“断”的地方也都是七字句式,这与敦煌写卷恐非巧合。
3.6 傩祭与贵池土主
昭明太子萧统的父亲萧衍佞佛,曾三次舍身佛寺,出生在佛教鼎盛时期的萧统,自然也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据记载,他当太子后,曾在慧义殿博极群经,招延阁士著《三谛法义》;生活也比较简朴,“服御朴素无所缯丽”;一次与宾从游燕,番禺侯轨要奏女乐,萧统口占左思《招隐》曰:“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⑮,并且“每霖雨积雪,遣心腹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有流离道路,密加赈赐”⑯,这些都证明他对佛教也是虔诚的。在贵池的傩祭中,梁昭明太子是一位享祀规格很高的大神,为尊为“土主”。汪村《请阳神簿》中的请神词:伏以,神通浩浩,圣德昭昭。凡有祷祈,必蒙感应。有劳今年今月今日今时,传奏功曹,值符使者,转奏天地三界、十方万灵,满空真宰,天下胡公,正乙总管,殿前打参十大元帅,行祠文孝昭明圣帝,二郎七圣贤神。再运真香,一心拜请……。
星田谢傩戏《摇钱记》第十九出“众神出位”时,唱词为:……再运真香,一心拜请,拜请,秀山祖殿文孝昭明圣帝、圣父萧梁武帝、圣母郗氏夫人、昆仲圣贤……。从上两段请神词看,贵池不仅有祭祀昭明的“祖殿”,还有“行祠”,反映出历史上对他曾有过广泛的祭祀活动,也就是说,以佞佛闻名的梁武帝及其太子,死后反而成了巫祝所祭祀的神,并且与贵池傩结下了不解之缘。
青山庙,是昭明太子祠,也是贵池傩乡每年举行傩事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当年建筑规模和华丽程度据说不逊于九华山庙宇。每年正月十五上午,姚村、南边姚、汪村、刘氏九村、西华姚、荡里姚诸傩神会都要抬着龙亭到庙前朝拜,称为“朝庙”。
青山庙始建于元代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此庙原有大殿三座,并有一座小庙。中间大殿供奉三个神龛,中龛供三皇五帝、昭明太子,左龛供西风大圣、行雨龙王、雷公电母,右龛供真武祖师;中殿左侧供姚姓建庙祖先祖一公,僧人装束;中殿右侧供汪姓建庙祖先开迁公,道士装束。左侧大殿为八府都督城隍殿,中间供城隍、财神、三官等;十王殿分列两侧,有黑白无常、望乡台等。右侧大殿为大雄宝殿、娘娘殿,中间供奉三尊大佛、笑面罗汉(弥勒),左侧供奉观音娘娘,右侧供奉子孙娘娘、天花娘娘、麻花娘娘等;两边还有十八罗汉分列左右。可惜此庙于1951-1952年间遭到彻底毁坏,成为一片废墟。近年来,废墟上已修建成一座简易庙宇,供奉佛教诸神。
而作为联社性质的土地之祭——青山庙会,主要是对本地信仰区域中心的“土主”——昭明太子的朝拜与祭祀活动,同时又复合了佛教、道教诸神,成为多神崇拜、祖先崇拜的民间综合祭祀活动。
3.7 傩事习俗与民俗活动
“吃腰台”,是指傩戏演到午夜,演出人员同吃夜餐,因在演出的“半中腰”所以谓之“腰台”(又因有“邀请”之意亦称“邀台”)。过去,在傩村荡里姚,这种“腰台”其实是吃“斋粥”,所供的伙食十分简单,只是在锅碗中放入豆腐、干笋、干豆角之类素菜。村民们认为,吃这种类似于寺庙里斋饭的“腰台”是消灾纳福的,参加了会吉祥如意,身体健康。
在1949年之前,缟溪曹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二日都要举行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目的的“青苗会”。延请青阳东馆的五个“应付和尚”做法事,又称“接观音”。法事在祠堂内举行。在祖宗牌位前,用竹竿扎成架,悬挂着十八张吊屏画像。中间三幅为三尊大佛,左为南海观世音菩萨,右为超生度死观世音菩萨,再左右则为《封神榜》、《西游记》中诸神。“应付和尚”自带袈裟(平时便服)、佛像(数寸长的小木雕菩萨)、法器,一条扁担两个箩筐挑来。仪式共举行三天,头一日为午饭后稍事休息开始,次日为一整天,第三日中午结束,紧接着“泼火鸡”的群体活动开始了。“青苗会”仪式完毕后,四个应付和尚收拾法器、佛像、脱去袈裟,离开缟溪曹到别的村庄,留下一名和尚和方桌下层一尊小佛像,继续做一叫做“收老龙”的仪式,诵经、发表,收到“龙神”后,和尚转身用火笔向空中画符,画完,一拍戒方,手指天井中心露天处事先安置的草扎鸡(外糊纸,画鸡形,称‘火鸡’),大声咒骂,咒完,将案上碗内的所谓“法水”向“鸡”泼去。这时一个身手矫健的青年,作为执“鸡”者,早已等候一旁,当和尚开始泼水时,迅速将“鸡”从木架拨起(“鸡”约一米长,下有竹竿)闪身躲避。这时,“鸡”旁边另一人拎水桶、水瓢,几乎同时奋力向和尚泼去。和尚慌忙钻到桌子底下躲避。执“鸡”人乘机会向祠堂外飞奔而去,泼水人、敲锣打鼓者急忙紧随其后,大家快步来到全村各家各户门前。每家每户都早已备有清水盆桶,见火鸡经自家门口,连忙舀水向火鸡泼去,驮“鸡”人就边跑边躲,但总不免连人带“鸡”被泼湿。而跟随“鸡”后的拎桶人也向泼水的人家回敬。于是在一场泼水混战中,人人都满身淋漓。而那名和尚却早已趁乱跑出村外,追赶另四个同伴去了。泼火鸡的规矩是不走往返路,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村各户。最后,将被淋得透湿的火鸡送至河湾,任其随波逐流而去……人们并不怨责自已被泼湿,反而心中充溢着“久旱逢甘雨”的惊奇和喜悦。关于“泼火鸡”的历史渊源,明嘉靖刊本《池州府志》记池俗:“六月祀田神,农人延僧道诵经于家,祀腊神以禳苗害,祈有年标储于田,俗云‘安苗’”(卷二,页三“时序”)。
邻近九华山的傩村举办“青苗会”、“泼火鸡”这些民俗祭仪,明显具有佛教色彩。同样是这些村庄,在正月举行的傩事活动中,有一种叫做“打赤鸟”的祭祀性舞蹈,其目的也是禳灾祓旱,祈求丰年。还有的家族傩事中,如姚家的“煞关”,最后,周仓挥舞大刀斩向余(鱼)娘子,并将其驱赶出村外……刚是驱除水魔,但其表现形式和驱邪逐疫之意均与“泼火鸡”异曲同工。
除此,许多傩村还举办一些与佛教有关的民俗活动,如“观音会”: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分别是观音菩萨诞生、出家、得道之日。逢这些日子,境内部分妇女习惯上九华山观音峰、观音庙或在本乡古刹名庙中拜菩萨求签,有的还奉行吃“观音斋”。1950年代此俗不存,1980年以后有所恢复。还有“百子会”(又称“清明会”):参会者不限于一个自然村,均为信佛的男性,以出资多寡而定头香首、二香首和三香首,庙里的老斋公为总会首。会前,均吃素,会期三五天不等。斋公各持灯笼步行60里上九华山朝拜,朝山后方可开斋。一般朝三次九华山唱一次戏。唱戏则请丁家班子唱目连戏,在田头搭台,芦席为棚,扎焦面菩萨神像。
3.8 傩艺人与佛事活动
由于贵池傩村毗邻佛教圣地九华山,当地民俗信仰中的佛教因素也有很多,突出的表现就是以地藏信仰为中心的目连戏的盛行,过去该地普遍盛行目连戏,常有村落轮流演出,三年或五年、十年、三十年、六十年一届,时间间隔不等。近年每当有傩村修建祠堂或修族谱成功,都要请唱目连戏。荡里姚祠堂门口的水池里据说埋着该村演目连戏搭台子的石柱,不过现今本村已无目连戏班,只有长垄桂有业余班子还能演出比较完整的目连戏。1987年、2004年九华山办过阴骘大会,演出目连戏、傩戏,行香、拜忏、放生、放焰口、打水陆活动。2004年这一次的阴骘大会的目连戏演出,太和章傩艺人章端桂、章常荣、章启发应邀在其中扮演傅相(生)、刘青提(旦)、叫花子(丑)三个重要角色,所唱的腔调即是傩戏的高腔。
还有,荡里姚的祭台上有地藏菩萨像,虽然已经褪色,但上面的“地藏菩萨”字迹仍然可辨,岸门刘祠堂有“佛光普照”字幅,而以地藏信仰为基础的目连戏中的唱段“耕牛歌”也被吸收到了傩戏《孟姜女》之中。
虽然在九华山的佛事活动中尚未见明显的乡傩痕迹,但是,九华山历年举办庙会期间,依然会沿袭传统,邀请附近傩神会的班子上山演出傩舞、傩戏,两种文化之间的交互、激荡和相融、和谐却显而易见。
4 傩文化与佛教之间相互渗透和影响之内因浅析
傩文化具有宽容和多元特征,可以被看作为“千神之坛”。正如许多傩坛法师所认为的,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金木水火土”、佛家的“生老病死”都是人生的一部分,傩坛广泛容纳它们,就可以全面解决人生的各种问题。在“人生问题”这一根本层面上,傩文化具有的本源和内在生命精神特征,使它并不排斥众多文化学说,从而在兼容并包中保存和发展了自身。这既符合中华民族的心理习惯和生存方式,也揭示了傩的内在精神,从而具备了执着一端的某些宗教文化所没有的时空地位和顽强生存能力。
这样,我们再来看当代傩文化中的佛教文化,影响的留存就不足为奇了。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曲六乙先生认为,傩戏汇蓄和积淀了从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首先,傩戏继承了它的母体——傩的原始宗教文化因素,即傩歌、傩舞和说唱神话传说,接着吸收了道教、佛教故事和神鬼人物。实际上,傩是以道教及其方术为支柱,但也兼容佛教、儒家文化为补充。而佛道二教为求发展,也力求依附势力范围很广并得到儒家支持的传统巫教。
傩对佛教,不是简单排斥或盲目照搬,而是宽量包容和适度接纳。这种接纳和包容,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有内容上的,特别是在傩戏剧目中明显宣扬善恶有报、行善积德、忠孝节义等佛教思想……
傩与佛教的这种相互影响关系和运动过程,可以在文化上找到其相互认同的解答。
尽管上千年来宗教家们为争夺信徒、扩大势力不断争斗,但一般人民并不想在释迦牟尼佛和张天师之间去判定是非,也并不去比较如来佛和通天教主的法力,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信奉谁,从灶王爷到观世音娘娘,从三清到如来佛,从土地到关公,信得最多的还是“天地君亲师”。就这个意义上讲,傩的五方杂糅、兼收并蓄、“拿来主义”,在“实用”的价值上,倒真正显示了它的生命力所在,这也是它在广大民间始终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的原因。无论是在古代黄金四目的方相氏表演中,还是在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冲撞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傩的生命流动。
包括贵池傩在内的中国傩生存、发展到今天,有一个长期层累、积淀的过程。它显然是原始信仰和多神崇拜的结合体。
中国的民间信仰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对三教(儒、释、道)之神一概施以礼遇,傩与它们交融相汇,有着一定的互补作用。贵池傩事中增加佛教文化元素,除了傩乡与佛教盛地九华山同处一个地域范围,客观上受其影响之外,也许还有这样的原因,那就是傩乡某一代艺人或几代人十分信奉佛教,也许因遇难事,曾在僧寺中求佛许愿,也许出于对三教不偏不倚、有神必敬的心态。
著名傩文化专家何根海先生认为:“(贵池)山民利用跳傩这种充满佛、道和巫术色彩的宗教形式,强化了应付人生中死亡、疾病、饥荒、洪水、干旱、失败等等问题的能力,在发生悲剧、焦虑、不幸和危机的时候,用它来歌舞呼号倾泄愤懑的情绪,抚慰痛苦的心灵,给自己补充安全和生命意义。正因为山民的世界到处充满了许多不可逆料和反复无常的意外悲剧与不幸,他们只好用佛教、道教的一些理想来寻求寄托和麻醉,并用它们编织自己的世界观,维持一种朴素的现实和生命态度。崇佛崇道崇巫正是这个神秘世界观中信仰体系的核心。无疑,跳傩心态的底蕴是巫术性的宗教性的,跳傩本身亦可谓是一种民间宗教文化现象。”
何根海教授的这段评析,多少也道出了傩与佛教之间相互渗透和影响的部分内因。
注释:
①应付和尚:也写作“应佛和尚”(见《红楼梦》),类似“斋公”。在贵池,应付和尚是一种不出家的僧人,自幼拜佛门为师,学习佛家法事,业成后,在一定范围内承应村民的斋醮活动。
②《敦煌变文集》巻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③谭麟:《荆楚岁时记译注》,第133页。
④羌姆:是一种宗教舞蹈,也称“跳神”。
⑤查玛:俗称“跳神”或“打鬼”,是一种以演述宗教经传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
⑥赵宗福:《历代咏藏诗选》,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⑦温巴顿:意为猎人净地,就是身着猎人装束手持彩箭首先出场,净场地,高歌祝福。
⑧和合二仙:据唐代的记载,和合是一位佛僧,又名万回(《酉阳杂俎》巻三),还有记载说和合是天台山的两位和尚寒山和拾得。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民间信仰的融汇。
⑨面具的开光:开光,是赋予面具以灵性的仪式。面具开光的仪式各地略有不同,在贵池,是由漆匠主持的。面具上漆后,由杵师主持的开光仪式称“小开光”;庙宇为佛像开光,由和尚主持,则称“大开光”。
⑩面具的装金:大的佛教寺庙所供奉的菩萨,要将佛像表层蒙上一层金箔,称为装金。贵池与九华山佛教盛地相距不远,受其影响,有的家族也给面具装金。
⑪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因其起源于江西弋阳,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高腔由明代弋阳腔演变派生的诸声腔剧种,都属于高腔声腔系统。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只用锣鼓等打击乐器敲击,不用管弦乐伴奏,台上一人唱,台后众人帮腔。
⑫放河灯:放河灯中的“河灯”又名“荷花灯”,一般做成荷花瓣形,灯笼里点上蜡烛,放在江河湖海中,任其漂流。放河灯,是华夏民族的传统习俗,用以悼念逝去的亲人,祝福活着的人们。各地一般是在七月十五中元节前后举行一次,而贵池傩乡则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
⑬盂兰盆会:盂兰盆,乃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为“救倒悬”,盂兰盆会又称「盂兰盆节」、「盂兰盆斋」、「盂兰盆供」,是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举行的一种超度历代祖先的佛事。盂兰盆会源于大目犍连救母的佛教传说,自南朝梁大同四年(538年)梁武帝于同泰寺设盂兰盆斋,中国各地逐渐形成了放焰火施饿鬼食、在河中放莲花灯为主的民间习俗,主旨是拜祭先祖,超度亡灵,送走灾祸疾病,祈求吉祥平安。
⑭宋代赞宁所编之《高僧传》三十卷,又称《宋高僧传》或《大宋高僧传》。
⑮《招隐诗》,西晋太康年间大诗人左思作。共两首,属于魏晋隐逸文学的代表作品,第一首最为脍炙人口,这首诗描写隐士的生活及居住环境,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⑯唐·姚思廉:《梁书》卷八,中华书局,1973。
[1]陈跃红,徐新建,钱荫榆.中国傩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何根海,王兆乾.在假面的背后[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3]王秋桂.民俗曲艺从书:安徽贵池傩戏剧本选[M].王兆乾,辑校.台北: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5.
[责任编辑:余义兵]
A Probe into Interinfilt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Nuo Culture and Buddhism Culture——A Case Study of Guichi Nuo and Jiuhua Mountain Buddhism
Tan Xinjian
(Guichi Literary Federation,Chizhou Anhui 247000)
Before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to China,change happened to recognition of Nuo as culture subject. Later Buddhism doctrine and art increasingly infiltrates Chinese Nuo culture.After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to China,it ha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influenced by Nuo culture.With review and comparation of masks, costumes,ceremony,vocal music,lists of opera,libretto,roles,plot,words for pleading deity,folk custom activities, Buddhism activity,and so on,the paper makes a probe into presentation and internal elements of interinfiltration and influence between Nuo culture and Buddhism.
Cuichi Nuo;Jiuhua Mountain Buddhism;infiltration and Influence
G122
A
1674-1102(2015)04-0024-08
10.13420/j.cnki.jczu.2015.04.005
2015-05-21
檀新建(1965-),男,安徽贵池人,贵池区文联戏剧家(傩戏)协会副主席,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民俗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