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C语言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2015-03-20李梅西安欧亚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李梅(西安欧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C语言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李梅
(西安欧亚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实践教学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西安欧亚学院的计算机语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为例,从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实践教学;计算机语言;教学改革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大多数高校的IT类专业中均开设,覆盖面广,开课历史长,在软件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本课程面临着诸多新问题需要教学团队做深入思考,主要归纳如下:
1 课程功能和应用领域的重新界定
目前,C语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系统软件的开发、嵌入式应用系统开发、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等.因此,在计算机编程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功能进行再定位显得十分必要,本课程团队经过深入研讨认为:①本课程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和编程逻辑,培养学生利用编程语言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②应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给出本课程不同的培养目标,不能千篇一律.例如,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着重培养学生嵌入式系统、设备驱动程序编程和开发能力,对于软件工程专业,应着重培养学生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算法能力,对于通信工程和网络工程专业,应着重培养学生UNIX(Linux)操作系统下的通信程序开发能力等.因此,我院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分为基本语法教学和集中实践教学两部分,集中实践教学结合各个专业培养目标选择教学案例,服务于隶属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 实践教学改革
如何搞好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研究课题[4].2013年,国家发布了《2013-2018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在总体目标中提到,希望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逐级提升[5].软件技术作为信息技术领域最核心的技术,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与发展.为了缩短企业所需人才与院校培养人才的距离,把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教学中落实“以应用为中心,以语法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通过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的改革,构建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综合实训等环节的多维立体化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使得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2.1改变观念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
过去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只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强调考试通过,忽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因而学生学的一知半解,学了也不知道怎么用.应用型本科IT人才的培养应突出“应用”[6],我们在课程建设中依据分院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立足于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致力于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以提升学生应用能力为中心,打造“知理论、精技术、重能力、善合作”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科学思维与应用能力领先的信息技术人才,通过企业调研,将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面向企业应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
2.2依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综合实训教学案例,引进企业教师开展实训课堂教学
C语言以往的综合实训教学中,所有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基本相同,皆为信息管理系统,都是基于DOS界面,学生做起来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而且很多实际工程中涉及的技术没有用到.为此,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引进中软国际两位项目开发经理,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语言类课程实践性教学内容重新定位,软件工程做游戏类项目开发,网络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在游戏类项目开发基础上实现网络通信模块,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做嵌入式方向和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采用图形化、工程化的案例实施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项目开发能力.综合实训教学环节邀请企业教师授课,帮助学生了解软件开发流程,软件公司的编程规范,提高学生项目开发能力.
2.3教学设计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程序设计课程重在实践[7],学生应在实践中掌握语法知识、编程技巧和思想等.而以往的课程教学过于强调语法知识的掌握,缺乏对学生程序设计思想和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独立编程和调试程序的能力较差,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课程团队遵循“概念引导、突出算法、强调实践、弱化语法”的原则构建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调整原来理论+实验的教学安排为边理论边实验;将该门课程的教学手段“多媒体+黑板”改为实验室;实践过程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8];考核方式中增加实践环节的考核;课程设置中增加综合实践环节、积极开展开放性实验、鼓励参加学生软件大赛或者教师的科研项目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4综合实践案例突出工程化和图形化两大特点
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必须强调实践性教学,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编程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语言知识,培养程序设计的能力,逐步理解和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达到能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团队通过校企合作,在综合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设计教学项目的时候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时,制定不同的教学项目案例.为了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在项目案例设计过程中要求既要体现工程化思想,使程序语言的教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又要考虑与专业的契合度.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求项目案例能够实现图形界面下编程,培养学生图形界面编程能力.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掌握图形化程序开发方法,课程团队花费几个月时间将综合实训项目做成专门的文档说明书,方便学生课后学习.
2.5综合实践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考虑到学生理解力和编程能力的差异,综合实训教学中合理安排难度和代码量.课前,根据授课班级学生情况,校内教师和授课的企业教师就每个模块中碰,看哪些学生能做,哪些学生做不了.将综合实训项目形成一个“半成品”的框架,对于编程能力较差的学生,让他们以模块的方式“填空”来完成整个程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提高学生编程能力.编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自己完成项目,实现差异化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2.6改革考试内容和考核方法,构建应用能力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
重新设计了以考察学生基本语法规则、分析问题能力、编程能力、调试程序能力为重点的综合考评体系,在考试内容上减少记忆内容的考核比例,增加实践环节的考试比重.考试方式改纸质为机试.综合实践考核采取项目+课程设计报告+答辩的方式,侧重考查学生编码能力、项目制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还采用在线作业系统,让学生以精通编程为荣,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自主学习氛围[9].
2.7强有力的实验室配套设施的建设
实验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10].为了将课程建设落到实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创新型软件人才,学院在实验室建设上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近两年完成3间实验室改造.其中两间实验室配有专门服务器,计算机都是品牌中的高端配置.一间实验室全部是笔记本电脑,且搭建WIFI网络教学环境.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打破了实验室像教室一样的布局,采用隔档式的环形布局,方便学生分组讨论,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意识,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欢迎.
2.8第二课堂和学科竞赛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编程能力,我校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和各种学科竞赛,并对参加学科竞赛的获奖学生和指导老师及参加第二课堂的学生分别以奖金的方式和增加学分的方式进行奖励.如我校学生在“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C语言和JAVA语言项目竞赛中先后有20多人次分别获国家级二、三等奖和陕西省一、二、三等奖.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开发了供我校后勤集团使用的购菜系统,供我校信息工程学院使用的教师听课系统、手机考勤系等,提高了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增强了项目开发能力.
2.9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合作引进机器人项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我校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合作引进机器人项目,分院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的所有学生都可以进行该项目的学习.
3 结束语
实践性是计算机语言教学中必须强调的,较好地在教学中融入实践因素[11],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本文从改革实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各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做法,从教学效果来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宇缨.应用型IT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7(10):135-136.
〔2〕解德祥.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1-52.
〔3〕丁春玲.《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4):399.
〔4〕马艳.C语言实践教学方法探究[J].长江大学学报,2009 (6):381-382.
〔5〕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轻工标准与质量2013(5).
〔6〕任向民.产学研用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个性化IT人才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8):7-8.
〔7〕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四版)[M].北京:清华出版社,2012. 〔8〕潘忠良.C语言课程实验课教学的探索[J].第十五届电工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9〕林巧.基于在线评测系统的C语言实践教学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12):37-40.
〔10〕龚文芳.高校信息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6):93-96.
〔11〕唐国民,刘利民.C语言教学中的实践因素研究[J]. 201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2013:356-359.
〔12〕刘乃奇.Java应用开发与实践[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9-02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