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2015-03-20张海英
张海英 方 凯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本科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张海英 方 凯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要促进会展业健康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我国的高等教育忽略对本科会展人才“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利于会展业健康。从会展业对社会的重要作用、会展业本身的特点,以及为保证会展教育中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效果等几方面来看,本科会展人才的培养不能缺失“大学人文精神”。在精神养成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培育及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如何有机结合的问题值得思考。
本科会展人才;大学人文精神;会展业;政产学研
2010年前,我国对“会展人才培养”的专门研究很少,到上海世博会前后开始迅速升温,取得了可喜成果,然而,综观这些研究成果发现,在本科会展人才培养中存在“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致使会展高等教育中政产学研一体化将失去“精神”支持,输送的人才将无法助力行业健康发展。本文从“大学人文精神”着手,探讨培育本科会展人才“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并就培育方法提出建议。
一、何谓“大学人文精神”
关于“大学人文精神”,我国最早在《大学》里有论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虽不同于现在的大学,但同样阐明了大学的宗旨: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引领现代大学的人文精神信仰,使人文精神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核心。可以说,大学教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给予学生正确的人文精神教育。所以,郭明顺认为“大学最根本的职能和最核心的价值始终是促进人的发展,培养有修养、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1]
何谓“大学的人文精神”?它是在大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下来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关系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2]不同文化背景的学校有其各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很难给出一个准确定义。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其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培养“完全的人”,“以人为本”,重视个体的独特性,突出人格培养,强调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人”,强调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的品性养成。
二、我国本科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一)“本科会展专业人才”的独特性被忽略
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科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有自己的独特性和规律,不同于其他类别会展人才的培养。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会展业的需要,推行应用型人才培养,会展专业“本科人才”的提法被淡化,有趋同高职会展人才的趋势,这从本科类会展人才培养的研究中可见一斑: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全面探讨“本科会展人才”与其他层次的会展人才应具有什么样的识别度、如何培养会展业的本科类人才的文章。以中国知网为例,用篇名查询,输入“本科会展人才培养”“本科会展人才”“会展本科人才”,查询结果均为“0”。改用摘要查询的结果也不容乐观,这都表明很少有研究者重视“本科会展人才”区别于“会展人才”“高职会展人才”的独特性。根据大学人文精神,合格的“本科会展人才”首先是拥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完善的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宇宙眼光、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其次才是具有完备的会展专业知识和很强专业能力的专业人士。
(二)“本科会展人才”被“工具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本科人才被“工具化”早已不是秘密,而新生的“本科会展人才”因为会展学科的应用性,“工具化”程度更高。仔细查看搜寻到的文章,几乎所有关于“会展人才培养”的研究,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基本是建立在把“会展人才”定义为“会展业工具人”的人才观基础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者不重视对会展人才“人文精神”的研究。同样以中国知网查询为例,用全文查询,输入“会展人才(培养)”并含“人文精神”,查询结果为“57”。仔细查看这57篇文章,几乎没有在实质上涉及到要重视会展人才“人文精神”的培养。
第二,实践中忽视会展人才“人文精神”的培育。这体现在研究会展人才培养时的局限性:在探讨“会展人才”需要具备的条件时,只强调知识与技能,如余国扬[3]、陈天培[4]等,即便有提到素质教育的,也仅把它作为一种补充,如李秀斌[5]等。而少数学者如刘大可[6],虽也坚持大学要教学生做人并学会思考,但在其对中国高等会展教育未来发展的建议中根本未提及这方面内容。
在培养方法和途径上,都着重在知识结构的构建、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而应用型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尤其是产学研联合培养或校企合作培养方面的探讨文章基本忽略提及人文精神,关注的是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手段创新、联合培养方法创新等,如陈兴[7]等。
在培养目标上,实质都是培养具有鲜明职业特点的专业人才。查看一些综合性大学中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这些大学对人才基本素养的培养要求仅限于文字,没有像美国会展专业本科教育中列出人类学、社会学、哲学、艺术、民间传说、音乐等通识课程作为支撑。即使是关于研究型大学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也忽略“大学人文精神”,把大学沦为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职业技 能 的 培 训场 所,如张 俐 俐[8]等 的研究。
这样的会展人才观实际是把会展人才定义为在会展领域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具备一定专业技能、拥有一定素质、为会展活动提供各种服务的“人力资源”,或说是“劳动力”。而仅仅作为“人力资源”的“人”,严格说只能是“工具人”,而不是和谐社会需要的“具有鲜明道德意识、人格健全的社会人”。[9]
(三)培养过程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第一,学校缺乏人文情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脱离实践。长期以来,中国大学的行政化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对师生都缺少人文关怀,教育管理不人性,忽视学生个体发展,忽略学生人格。会展专业作为新专业,在硬件软件尤其是亟待解决的师资建设上得不到应有的扶持,这直接影响会展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大学在扩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弊端,使得人才培养过程中无法实现“人文关怀”。“会展热”带来的高校会展专业扩招导致高校会展专业的师生比严重失调,大班上课,无法实现因材施教;大学城或新校区远离市区,会展专业学生失去很多实践机会;很多高校近两年才开会展专业,教学硬件软件都在建设期,学生无法享有专业教育应给予的学习资源;高校女性教师多,由于承载家庭、事业的责任,教学、科研压力又大,还要在新旧校区间来回奔波,无暇顾及学生,造成学生无处求教,师生沟通严重欠缺。
第三,教育者本身缺乏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热情。大学没有有效激励教师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机制。另外,转型时期社会普遍浮躁,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也对大学教师队伍造成不良影响,教师本身也缺乏人文精神。
三、培养本科会展人才“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第一,从会展业对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看,合格的“本科会展人才”需要拥有“大学人文精神”。会展业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晴雨表”“城市建设的加速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展示窗口、高效的交易中心,[10]这要求高级会展人才必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良好的奉献精神、服务精神及高尚的“人文情怀”。而本科教育就应担负起输送这类会展人才的重任,为社会培养“脊梁”,而不仅仅是人力资源。
第二,从会展业本身的特点来看,“本科会展人才”的培养不能缺失“大学人文精神”。只有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级会展专业人才,才能推动会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会展业导向性强、凝聚性高,办好会展本身需要贯彻“人文精神”。会展业是展示人类智慧、社会发展成果、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产业,要引导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相处、引导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引领人类文明持续进步,都离不开“人文精神”。会展业综合性高、联动性大、交融性强,需要会展人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尤其像一些关系到一个城市、地区、国家形象和发展的大型会展活动,需要全体会展人精诚合作、全情投入。会展业属于服务行业,需要会展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服务精神。培养这些精神在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道德意识缺失现象普遍的当代中国大学尤显迫切。
第三,从会展教育的特点看,开展政产学研协同育人需要“大学人文精神”的支撑。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能否产生成效,重点考察两方面。学生的态度。只有学生真正认同这种育人的价值,积极主动配合,才能从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中真正受益。如与企业合作,学生能参与的多是辅助性工作,像现场服务、布展、接待等,没有正确价值观和敬业精神的学生对这些基本相当于基层服务性质的工作会产生抗拒,影响合作效果。各方利益的协调。有效协调各方利益是政产学研协同育人顺利进行的关键,而学生群体作为受益方之一和主要人力资源,他们是否有良好的合作精神、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和责任心,直接影响协调效果。
四、培养本科会展人才“人文精神”中的一些问题
“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建立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运用灵活多样的、更富人文关怀的教育方法。如导入导师制、助教制,建立师生沟通渠道,采用探究式、小组讨论、团队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成为“自己”;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重视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些途径同样实用于会展专业,只是会展专业更要强调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和服务精神的培养。在此,根据会展业和会展专业的特点,提出对培养本科会展人才“人文精神”的两点思考。
第一,如何充分利用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会展专业人才。合作各方应达成共识,在制定培育目标时增加“人文精神”;在培养策略上,根据各方优势分工协作,侧重不同方面的培养,如政府可着重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企业着重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神等,学校着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深入思考、严谨好学等;在培养方法上应注意精心设计、有意引导,避免说教,导入体验式教学方法。
第二,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如何有机结合。根据西方大学经验,培养“人文精神”一般通过通识教育,国内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提出博雅教育。目前,具体课程的开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值得注意的是,会展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探讨重视本科会展专业人才“人文精神”的培养,并不意味着忽略专业教育。相反,在帮助学生塑造“完全的人”和“社会人”的过程中,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立身之本,应强化而不是弱化。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在人文精神的培育中有意识地结合专业技能。不过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在师资严重缺乏的情况下,组织编写有关教材不失为应急的可行办法。
[1]郭明顺.大学理念视角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8,(12):84.
[2]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沈阳:辽宁大学,2010.
[3]余国扬,钟汉均.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72-76.
[4]陈天培,王东强.应用型高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职教论坛,2008,(9):38-40.
[5]李秀斌,吴建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会展专业与会展产业[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4-68.
[6]刘大可.中国高等会展教育发展态势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6,(5):81-84.
[7]陈兴,崔佳春等.应用型会展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思路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7):88-90.
[8]张俐俐,庞华.研究型大学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旅游科学,2008,(6):55-58.
[9]郭明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J].高等教育研究,2008,(12):86.
[10]金辉.会展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7-21.
【责任编辑:王 崇】
G641
A
1673-7725(2015)09-0140-04
2015-06-25
本文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研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讨—基于高校与地方经济互动的研究”;广东省 2015年质量工程项目“广州会展产业商会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海英(1970-),女,湖南郴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会展经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