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舞蹈文化视野下探源胶州秧歌与东北秧歌之间的联系

2015-03-20

文化学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胶州秧歌东北

马 群

(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622)

在舞蹈文化视野下探源胶州秧歌与东北秧歌之间的联系

马 群

(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622)

胶州秧歌与东北秧歌虽同属北方秧歌的舞蹈形式,却因地域与人文历史的不同,二者既在表演风格上有着鲜明的差异,又在文化传承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主要从两大方面对二者进行分析,一是从两大秧歌的发展源流探其规律性,二是对两大秧歌舞蹈风格的多样化进行对比。

胶州秧歌;东北秧歌;文化;动律;对比

导语

我国秧歌舞蹈文化地域分布广泛,其中北方汉族民间秧歌舞蹈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坡以及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旱地耕作文明的广大地区,这里为我国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和汉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是典型的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北方类型文化中心,其典型代表有东北秧歌、山东秧歌等。秧歌舞蹈按地域和风格大致分四种:一、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的东北秧歌;二、位于黄土高坡、晋陕甘地带的陕北秧歌;三、地处山东半岛的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四、位于中原一带的河北秧歌、河南秧歌、陇东秧歌。纵观北方秧歌的舞蹈种类极其丰富。分布于不同地域的秧歌舞蹈既有秧歌整体舞蹈大类的风格共性,又因地域和文化习俗的差异而表现出各具风格的个性,从而呈现出极具地域文化的地方特色,而胶州秧歌与东北秧歌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

一、从两大秧歌的发展源流探其规律性

(一)多元文化造就了东北秧歌的产生

1.东北秧歌起源说

东北秧歌现主要流传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是东北地区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历史悠久,具体起源于哪个朝代,并未有详细的记载,但是根据清代杨宾的《柳边纪略》上所载的《上元曲》:“夜半邨姑著绮罗,嘈嘈社鼓唱秧歌,汉家装束边关少,几队口儿簇拥过。”中可以窥见秧歌的表演形式早在清初时期便产生了萌芽。东北秧歌的形成与其它民间舞的形成有极为相似的成因。其产生于农耕劳动,又和古代祭祀有联系,在发展过程中同时吸收了戏曲、武术、杂技等民间艺术形式,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从过去“唱秧歌”的形式改为今天“跳秧歌”的表演方式,且其表演内容多变,舞蹈语汇也极其丰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载歌载舞的艺术特点。

2.外来人口的组成

十九世纪下半叶,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持续动荡,引发了中国近代以来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大量中原地区的汉人涌入东北,这便使得东北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移民社会。最早在辽、金时期,就有“徙民关外”的政策,后来移民人数大量增加的现象现于清代。史书中就曾记载,清朝为充实东北,便在康熙初年奖励汉人移民,这也成为移民数量增加的又一重要条件。

3.移民文化对东北秧歌的影响

东北秧歌的形成与发展和移民文化密不可分,存在必然的联系。“关东”一词中的“关”是指“山海关”,“东”即指山海关以东,亦称“关外”,即现在的黑、吉、辽三省。随着中原地区移民的涌入,他们自身所附属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中原各地区的民间艺术也随之传入关东,这为东北秧歌的后期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到了清末,东北秧歌逐渐从单一的表演形式发展成为集杂技、歌舞、小戏、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具有综合性质的民间舞蹈。由此可见,东北秧歌的形成与发展深受移民文化的影响。

以此看来胶州秧歌与东北秧歌在历史成因、文化源流上有很多的共同点。首先,两种秧歌最初形成的原因,都是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变革,人们迫于生计只能用歌舞表演来维持生计。其次,在两种秧歌舞蹈文化的形成中,都完美地融合了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胶州秧歌曾因港口文化的发展使各种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相互交融,产生了胶州秧歌的“雏形”。东北秧歌的产生因素中,也是由于关内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冲击,加速了东北地区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与内容。二者同属北方秧歌,在它们身上也能看到北方秧歌的四大共同特点:群众性、继承性、自娱性和即兴性。都是属于群众性集体创作,又在群众中传授和传播。它们从原始舞蹈演化而来,将本地区传统文化、地域特色转化成为动态形象保存在秧歌舞蹈的服饰、道具之中。秧歌舞蹈表演形式带有自娱性,观者和舞者可以一起参与其中,互动性极强。但其表演的规范性不强,在相对固定的动作基础上,舞者可以随着自身喜好、情感,即兴发挥,因此随意性较大。两大秧歌形式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二)胶州秧歌的起源

胶州秧歌的起源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据考古发现,大约在4500年前,胶州先民就开创了闻名于世的“三里河文化”,春秋时期与齐文化相交融,后由于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齐文化慢慢与鲁文化相融合,被称为“齐鲁文化”。其次胶州濒临胶州湾,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与繁荣,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渐趋融合,以港口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歌舞等艺术形式也应运而生,加快了胶州秧歌演变的步伐,但是好景不长,元朝后期码头被封,港口文化逐渐衰退,那些以城市与港口为生的戏班和艺人失去了生活保障。他们为了生存而转移到周边村落,这样便与当地乡村百姓的民间小调、民谣渐渐融合,因而舞蹈这一艺术形式也在困境中找到了生存的契机,逐渐形成了富有乡村特色的胶州秧歌,在发展中不断繁荣下去。据《胶州大秧歌》记载,胶州秧歌曾分“文秧歌”和“武秧歌”两个流派,后来经过时间的沉淀将二者逐渐融为一体,造就了它独特的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性。

二、两大秧歌舞蹈风格的多样化

(一)两种秧歌的动律对比

东北秧歌十分注重脚下带有“艮”劲的动律,踢出时干脆利索,落地时用慢落来完成重心的移动,形成了快出慢落的动律,在慢落与下一个快出之间形成了“艮”劲,表现出东北人活泼直爽的性格特征。与此同时,前踢步身体呈现的是下弧线的摆身状态,后踢步身体则呈现的是上弧线的摆身状态,这种弧线所带来的体态动律美,便形成了东北秧歌“浪”的特点。与东北秧歌不同的是,“拧”与“碾”的结合是胶州秧歌脚下的动律特点,如正丁字拧步中,脚下以“拧”为发力点使上身展现柔美的线条。“碾”是移动重心的过程,同时带动脚部旋转,由于换脚拧步过程快,姿态形成过程慢,所以这时肢体是渐渐伸展的,动作既轻柔又洒脱,给人带来饱满的情感,又因其多以女性角色为主,表现的是女子温婉、脱俗的一面,与东北秧歌直爽、泼辣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二)两种秧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人物塑造方面二者有着各自的特点与共性。东北秧歌的舞蹈形式多样,表演内容丰富,舞蹈表演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展现热烈、粗犷的东北人性格,如渔夫、傻子、拉花、老?等人物形象。在塑造角色时,不仅人物形象较有代表性,而且人物的情绪也是欢快、热烈的,动作大开大合,肢体语言夸张,舞蹈氛围强烈,感染力强。而胶州秧歌共有两种表演形式,分六个行当:膏药客、小嫚、翠花、扇女、鼓子、棒槌。时至今日经过岁月的淘汰和沉淀,角色的扮演也固定下来,以塑造小嫚、翠花、扇女这三种女性角色为主,展现的多是女子的柔美,内心的坚韧,而又赋予地域特色。胶州秧歌的角色虽固定,但舞蹈内容多变,人物情绪含蓄、内敛,表情饱满,动作柔韧而富有张力,舞蹈风格柔美流畅,带入感强。两者的舞蹈风格相比而言,东北秧歌较为外放而胶州秧歌更加内敛,但是二者在角色的选择上,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且能从他们身上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与地域气质。值得我们后人继承发扬。

结语

秧歌舞蹈表演蕴含着一个地区人民的历史和审美观念,反映着时代潮流和艺术动向,将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通过对传统民间歌舞的继承使得中华文明源源不断的流传下去。我们只有正确地把握它们的舞蹈风格,才能将秧歌舞蹈更好地继承发展下去,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延续做贡献。

[1]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胶州市文学艺术联合会编.中国秧歌节-胶州秧歌[M].2008.

[4]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5]张剑.胶州民歌论述[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6]胶州志编篡委员会编写.胶州市志[M].济南:山东艺术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周 丹】

J722

A

1673-7725(2015)09-0106-03

2015-07-05

马群(1990-),男,山东滕州人,主要从事辽南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胶州秧歌东北
里岔黑猪:引领胶味领鲜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同气连枝 和而不同——音乐维度下胶州秧歌与北方秧歌的对比关系研究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富平村里唱秧歌
胶州剪纸的类型题材与价值研究
昌黎地秧歌
大东北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