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疕清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0例临床观察

2015-03-20穆迎涛刘仁斌赵光恒陈玉凤

河北中医 2015年1期
关键词:白鲜皮野菊花乌梅

穆迎涛 刘仁斌 赵光恒 陈玉凤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中医科,湖北 十堰 422000)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至今病因不十分清楚,与遗传、感染、代谢、内分泌等因素有关[1]。银屑病以皮肤上出现边界清楚的红色斑丘疹、斑块,表面覆以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抓之有薄膜及露珠样出血点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型及红皮病型4类[2]。寻常型银屑病是以发生在四肢伸部,特别是肘部、膝部和尾骶部最为常见,常呈对称性,其临床多以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来诊断[3]。现代研究中对寻常型银屑病影响患者生活的报道较少,但由于其外观不雅,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不便。2012-04—2013-04,我们采用白疕清外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0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20例均为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中医科住院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28~56岁,平均(40±0.3)岁;病程1~8个月,平均(1.8±0.8)个月。均近1周未经其他药物治疗。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白疕[4]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予白疕清外洗治疗。药物组成:蛇床子 30 g,菖蒲 20 g,白芷 20 g,透骨草 30 g,地肤子 30 g,白鲜皮 30 g,乌梅 30 g,黄柏 30 g,苦参20 g,金银花20 g,野菊花20 g。2日1剂,每剂用清水15 L,先浸泡20 min,后用文火煎30 min,待水温降至35~40℃时浸泡患处30 min。每日1次,15剂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治愈:皮损完全消退,或消退95%以上;好转:皮损消退50%以上;无效:皮损消退不足 50%[4]。

2 结果

本组20例中1个疗程结束后,治愈2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6例,治愈率10%;2个疗程结束后,治愈12例,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3例,治愈率60%。

3 讨论

银屑病古又名松皮癣、干癣、蛇风、白壳疮、白疕、疕风等。《外科证治全书》记载“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渐至肢体枯燥,折裂血出痛楚”,《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有“白疕,俗名蛇虱,生于皮肤,形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云“皆是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血气相搏所生,若其风毒气多,湿气少,故风沉入深,故无汁,为干藓也。其中亦生虫”。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有“此等皆血燥风毒客于脾、肺二经”,“顽癣乃风热湿虫四者为患”的记载。吴谦《医宗金鉴》中有“此症总因风湿热邪,侵袭皮肤”,“白疕,俗名蛇虱……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风热湿邪……郁久风盛,则化为虫,是以瘙痒无度也”的记载。可见银屑病多由风热湿虫所致,故治疗上多以清热祛湿、祛风止痒为主。白疕清中金银花、野菊花清热解毒;蛇床子、乌梅、苦参杀虫止痒;菖蒲、透骨草、白鲜皮祛风止痒;苦参、白鲜皮、黄柏燥湿止痒。全方共奏清热解毒、祛湿杀虫止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5]、野菊花[6]、黄柏[7]、乌梅[8]、苦参[9]、白芷[10]均具有抗菌作用,可减轻银屑病的慢性炎症性反应;野菊花[6]、黄柏[11]、苦参[9]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金银花[12]、乌梅[13]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可缓解银屑病所伴有的瘙痒症状。辅以熏洗法以舒张小动脉细动脉毛细血管,加快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度,改善汗腺皮脂腺的分泌,加快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更有利于药物吸收透皮,增强疗效。故白疕清可从整体上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炎、抗菌,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9-762.

[2] 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99-202.

[3]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0.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4-155.

[5] 王美芹.金银花的临床新用途和综合利用发展前景[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0):102-103.

[6] 程文明,李俊,胡成穆.野菊花提取物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药理通讯,2005,22(3):49.

[7] 吕燕宁,邱全瑛.黄柏对小鼠DTH及其体内几种细胞因子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6):48-50.

[8] 杨莹菲,胡汉昆,刘萍,等.乌梅化学成分、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12,15(3):415-418.

[9] 许红兰.苦参的药理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066-3067.

[10] 温慧萍.白芷的性味归经与药理作用的相关性[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34(5):459-461.

[11] 吕燕宁,邱全瑛.黄柏对小鼠DTH及其体内几种细胞因子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6):48-50.

[12] 何显忠,兰荣德.金银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2):865-867.

[13] 鼓暾.益气活血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42例[J].四川中医,2002,20(5):38.

猜你喜欢

白鲜皮野菊花乌梅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二白膏”防皲裂
白鲜皮及其活性成分抗炎止痒机制研究进展
乌梅水泡脚治足跟痛
望梅止渴话乌梅
野菊花
野菊花(外一首)
白鲜皮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病理学及血清酶学改变
风中的野菊花
张喜奎教授临证运用白鲜皮经验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