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古清流关保护与传承研究
2015-03-20张锐
张 锐
滁州古清流关保护与传承研究
张 锐
古清流关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古”遗址,自南唐以来至今历经千年,作为滁州古文化遗址的象征,它在历史、文化、旅游开发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在现当代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破坏,急待保护与修复。提高公众对这一遗址的认知度,唤起群众的自觉保护意识,地方政府筹措资金,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才能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古清流关古文化遗产。
皖东文化;清流关;保护 ;传承
古清流关座落于今滁州市西郊12.5公里处的关山中段,它东接城郊清流乡,西接珠龙镇,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古”遗址,即古驿道、古关隘、古战场。1989年,经安徽省文物旅游专家实地考察后,审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自南唐以来,古清流关就成为华东地区陆路南北交通的咽喉,号称“九省通衢”,是中国江、浙、皖、闽、赣南方五省,经南京过鲁、豫、晋、冀沟通北京的一个重要官道。直至清末,津浦铁路的建成,清流关才失去了往日熙熙攘攘的繁忙景象。1960年,城西水库建成蓄水,古清流关与滁州市的通道才被阻断,古清流关也从此湮没在关山的山峦中,除了山民,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一、古清流关在现当代历史上经历的三次大破坏
据滁州史志记载,古道建成逾有千年,自南唐就开始修建,清流关段长达7.5公里,有上七下八之称,路面用青石铺成,宽约2.5米,关东为关山店,关西为小店子,现在街名犹存。这一历史罕见的古道遗址,没能很好的给予保存,在现当代历史上经历三次大的破坏,损毁严重,给后世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第一次破坏是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日寇的焚毁,清流关的关山寺,关圣殿、包公祠、大佛殿、娘娘殿、元梁殿、胡天官祠、元君殿、滴水庵、白云庵等都遭到了焚毁。抗战胜利后,关帝庙等庙宇得到了部分修缮,据老人回忆,1949年以后,关帝庙庙会道上人流如织,关帝庙中的关公塑像握有七八十公斤的大刀。
第二次破坏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在破“四旧”的风潮下,洞口的关帝庙相继砸抢一空,化为一片狼藉瓦砾,周围庙宇荡然无存。
第三次毁灭性的破坏是1966年开始的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原珠龙乡北关大队书记刘友山带领村民用炸药炸毁关圈,拉砖盖村部、村舍,许多碑刻被用来修路、修烈士陵园等,现在古关隘只有关洞半壁残存,它孤独地屹立在山口,向来往的人们诉说它经受的巨大创伤。
笔者数次实地考察现场遗存古迹:旗杆坐基、中军帐基、上马石、下马石、试剑石、十三磴、半壁关洞、两面古井和一段长2公里的古道。另存断碑刻四块,其中两块为明崇祯年间刘文耀所供《增建关圈并修略碑记》,位于关圈两侧。第三块在山南簏二十五步处,第四块在珠龙镇文化中心院内。可喜的是,2014年5月,在珠龙镇老街大礼堂附近发现了明嘉靖年间石碑《清流关城阁铭》。
二、古清流关在历史、文化、旅游开发上的重要价值
古清流关位于琅琊山风景区域,又是至今保留的“国内罕见”的三古遗址,是滁州古文化遗产的象征,它在历史、文化、旅游开发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第一,清流关自南唐建关以来,由于地势险峻,自古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代开始,就是北京通往南京的必经之地,因陆路邮递而形成“京道”,车马络绎不绝,关下古道为南北交通要津,南达京都北通凤阳上下通衢大道。关山两麓原有关山店和滴水庵两条街道,街上店铺客栈,关下驿站常驻有邮卒脚夫百余人,铺路青石上留下的古代独轮车碾压而成的凹陷车辙,至今仍清晰可见。这条古道对于研究古代的交通具有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
作为重要的三古遗址,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汉高祖刘邦挥师南下,在关山北大丰山上留有“汉高祖饮马池”古迹;南北朝侯景起兵寿阳,挥师南下,攻打谯州(滁州),兵经清流关口,攻陷历阳(今和县),破建业(今南京),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侯景之乱”;后周显德三年(补公历年 ),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率兵攻南唐,首战即是清流关之战,破李璟兵十五万于清流关下;元末至正十三年(1353),僧人朱元璋起兵离濠(今凤阳临淮),过清流关占滁州,屯兵于古战场之域,并以此为根据地,攻取南京,建立大明朝;明崇祯九年(补公历年),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率兵与明朝兵部尚书卢象升在清流关一带激战,起义军以失败告终;太平天国时期,东王杨秀清于咸丰三年(1853)与清朝将领胜宝骑兵团大战于清流关下,未能攻破关隘,太平军死亡惨重;1927年,北伐军主力一支经清流关西进;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胡宗南部在清流关出没;1939年,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新四军四支队司令员徐海东在皖东一带建立抗日根据地,清流关为向东警戒的重要哨口;1949年,解放军部也是过清流关一带挥师南京的。
第二,由于清流关建关历史悠久,历代文人墨客、名士路经游览清流关,留下大量名篇佳作、碑文,其中有诗歌、散文、游记。(建议除了列举代表的诗歌、散文外,还有增加代表的佳作、碑文、游记)
诗歌:宋欧阳修《永阳大雪》(清流关前一尺雪,鸟飞不渡人行绝);宋陆游《送张野夫寺丞牧滁州》(阵云冷压清流关);宋陈琏《清流关》(清流山高横碧落);明王士祯《题清流关》(潇潇寒雨渡清流);明李延仪《过清流关》(石径盘纡步履停);明尹梦璧《清流瑞雪》(岭控江淮高刺天,雪中形胜与云连);清朱彝尊《清流关》(清流关崔嵬,设险古来尚)
散文:明程敏政《夜渡西关记》;明刘文耀《滁西清流山增建关圈并修略碑记》;明管同《清流关记》;明焦竑 《汉前将军关候清流关庙重修记》;清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第三,古清流关北据江淮之喉,雄与天然屏障的关山之口,东接琅琊山风景区,西接大柳瓦店大道和皇甫山风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经济价值。
现清流关东连城郊古桃园,东接南谯区珠龙镇。珠龙古镇建于明朝,现留有珠龙古桥、老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它的生态资源也非常丰富,现开发茶叶、板栗、花生、奶牛、山羊、鱼类等农副产品。游人既可以徜徉于古道西风瘦马的追忆中,又可以领略古战场留下的历史印迹。如今,登关一望,群山逶迤,峭壁削之,乃不复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浸漫于古驿道上,发思古之幽情,遥想当年古战场上金戈铁马,旌旗蔽日,珠龙桥下,沙河水为赤之惨烈,不禁为之动容,到了冬季,漫天遍岭的飞雪如柳絮般飞舞,吟咏着欧阳修诗句“清流关前一尺雪,鸟飞不渡人行绝”的诗句,观赏清流瑞雪之佳景是多么让人神往。
三、古清流关古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古清流关这一皖东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修缮与保护,合理开发它的历史、文化、旅游价值。
(一)建立完善的清流关物质文化保护机制,做到古文物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古清流关的破坏,很大程度上是当地农民保护文物意识淡泊,尤其在文革前后的破坏,损毁是非常严重的。笔者二十年来数次亲临考察清流关遗址,自1989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清流关的保护一直处于无序的状况,断裂的石碑随地放置,关内的民居也未拆除。所以尽快完善文物保护措施,对遗址进行保护性修缮是保护清流关文化遗产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说,由于文物保护条例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清流关文化遗产收集整理工作,详细具体的修缮与恢复措施也难以落实,专项的保护基金至今难以到位,就连基本的宣传工作也无法施展。总的来说,在全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经济价值的大潮下,清流关的修缮与保护一直是滞后的。可喜的是滁州市在2010年7月5日,滁政85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强清流关文物保护工作的公告》,真正使清流关的保护有章可循,随后滁州市对清流关进行保护性维修,清流关的修缮已正式纳入历史日程上来。据悉,滁州市将采取招商引资等形式投资逾两亿元,将清流关纳入琅琊山修复风景带,不久的将来,清流关将再现往日胜景。
(二)提高对清流关物质文化保护的认知度,增加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2005年12月29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从2006年起,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悠悠的古关已承载了滁州近千年的历史,深深的古道车痕记录着滁州人民鲜为人知的故事。清流关物质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对它的保护,就是传承民族文化之脉。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对清流关的抢救、保护与修缮的重要性、责任感、紧迫感,只有从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来提高认知,才能真正用务实的行动来保护和传承先辈遗留的文脉。
(三)加强宣传古清流关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唤起群众保护古文物的自觉意识
在古清流关文化遗产保护与修缮过程中,群众是保护的主体,从根本上讲,清流关的变迁也是随着百姓生活一起演变的。文革时期,清流关的破坏就是整个社会百姓对民族文化的错误认识,是一种民族的悲哀,而如今,加强宣传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是民众自主、自发组织选择的过程。一个民族文化得以发展,文物得到保护,其根本在于广大民众的自发组织保护。目前,当地民众对清流关保护意识相当欠缺,相关部门应尽可能利用各类传媒加强宣传力度,唤起群众保护意识,让他们从自发传承、自觉保护转移到自主维护,上交城砖、碑石,在政府引导下成立非盈利的民间保护组织,真正达到保护千年古关的目的。
(四)发展旅游产业,筹建古清流关文化遗产园,复原当年繁华街市
古清流关遗址大都住于南谯区珠龙镇境内,依托千年古镇筹建古清流关文化遗产园,将带动当地旅游产业起到积极作用。珠龙镇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农副产品可以加工成特色旅
游产品,游客可以在畅游古关古镇的同时体验到特色乡村产品,这样既带动了当地经济,又为清流关物质文化保护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具体方法是政府可以将现有清流关与乡镇文化连接,打造古关、古镇特色乡村游,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汇集于此,达到经济与古文化的有机结合,这样既起到对清流关的宣传、保护、弘扬作用,又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五)筹拨资金,设立专项保护经费,确保清流关的修缮保护工作正常进行
对清流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除了需要保护之外,还需要进行修缮,这就需要政府建立专政保护经费和基金,所以广纳资金,分阶段推进古清流关的恢复。现在,清流关保护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积极进展,2010年11月开始,2.5公里长的古驿道石板路面进行了整修,古关隘被泥土、砖砾、掩埋的墙砖也逐步展露。据当地负责人告诉笔者,下一步将对驿道旁31户人家实施搬迁,进而招商引资,按照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区建设规划,对清流关及附属庙宇全面修复重建,工作正艰难而有效的展开,前期南谯区已投入200多万元,铺设了进入清流关的乡村道路,但对于毁坏非常严重的清流关来说,这还是远远不足的。
综上所述,古清流关所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形态,在这些文化保护中,传承是保护民族文化的灵魂,它是与现实矛盾紧密相关的实践问题,研究传承保护,深刻认识清流关物质文化,让这些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这种紧迫性与使命感,正是本文的出发点。
[1] 姬树明.滁州古诗文选读[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 何席章.滁州历史文化遗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3] 熊祖诒.清光绪滁州志[M].刻本,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4] 余国普.清康熙滁州志[M].刻本,清康熙十二年(1673).
[5] 肖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34.
[6] 刘金丽.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27.
责任编辑:李应青
张锐,安徽滁州职业技师学院土木系讲师(安徽 滁州 239000)。
滁州市社科联科研项目(B2013012)
2014-11-16
K928.7
A
1673-1794(2015)01-0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