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2015-03-20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阁溪学校熊际春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阁溪学校 熊际春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而小学数学的这种联系显得尤为密切,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依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时,如果老师在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把教学内容生活化,加入更多的生活元素,设置恰当的生活情景,则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知识。数学是比较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较弱,这种转化无疑会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其次,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这种生活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的生活场景或课后知识的实践运用,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运用,必然会促进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的提高。
如何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呢?
一、引入或设置生活场景,帮助学生获取和理解知识
数学知识的获取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但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对五彩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求知欲望,如果将知识传授融入到生活场景中去,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的内容时,预先设置或直接将学生引入游乐场,学生亲自坐坐滑梯、摩天轮等,感受不同的运动后,再来探索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特点,这样就比单纯的讲述平移、旋转的概念和特点生动、有趣得多。再比如,一年级学习了“认识人民币”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不同面值的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师可以设置“坐公交车上学”的场景,乘车费每人2元,让不同的学生说出自己给付车费的方式。学生因为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很容易回答出给一个2元、两个1元、一个1元和2个5角等答案。这样就比单纯的进行不同面值的货币换算容易多了。
二、设置生活化的授后题目
学习了新知识后,老师布置的课堂或家庭作业,引入生活元素,既能起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又能让学生得到实践,感受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比如,在学习了厘米、分米、米这些长度单位后,可以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人的身高的题目,让学生感知现实中具体的长度;在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后,可以布置学生每天记录家里的开支明细,借此让学生在生活中锻炼口算能力,以实现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这样的授后作业,既强化了学习的课堂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生活化的数学思想。
三、将抽象的数学题生活化
对有的数学题,学生理解或解答总是有跨不去的障碍,如果将这些题生活化,说不定困难就迎刃而解了。比如,在学习327-98与327-102这类题的简便运算时,学生常常弄不清楚在327-100后,哪道题该加2,哪道题该减2,于是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妈妈准备买一个新书包,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明明,书包价格98元,妈妈带有327元,于是妈妈给了营业员100元,然后营业员找给妈妈2元。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妈妈花钱的过程的列式:327-98=32-100+2。再者,学生对追击问题的解答感到很困难,老师可以将学生两人分成一组,同时从同一地点开始,绕圆圈以不同的速度进行跑步,,当再次相遇时,让学生说说两人各自跑的圈数,学生很容易得出跑的时间相同,跑得快的比跑得慢的人刚好多跑了一圈,在此基础上,就很容易弄清解题思路了。所以,原来抽象的数学题被应用到了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使数学知识得到生活经验的支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就更为牢固,教学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实现教学生活化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在课题引入时运用,也可以在课中或课后运用;既可以模拟生活场景,也可以让学生亲历生活,切身感受和体会;既可以借助多媒体,也可以运用实物、画图等多种方式进行。
不过,在进行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注意一些问题。一是紧密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不同区域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是存在差异的,只有与学生实际经历的生活相一致,才能起到好的效果;二是注重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比如同样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对低年级的学生只要求看一看、摸一摸,通过感官对点、线、面进行浅层次的认识,而对于高年级则要求量一量、比一比,通过分析,找出线、面的长短、大小关系;三是应把握住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生活化的运用,一定要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为教学内容服务,这种生活化场景的设置,过于简单或复杂,或是一味地突出教学生活化,都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四是在生活化教学中,进行恰当的思想教育。虽然数学课难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也不是数学课的主意任务,但生活化的情景教学,更容易触动学生的内心,此时进行思想教育,时机更容易把握。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认真把握好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思想,恰当的运用生活中的元素,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并能让知识得到实践运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