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状况与健身习惯的调查研究

2015-03-20李长青蚌埠医学院体育艺术部安徽蚌埠23303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教职工高校

巩 飞,李长青(蚌埠医学院 体育艺术部,安徽 蚌埠 233030)

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状况与健身习惯的调查研究

巩飞,李长青
(蚌埠医学院体育艺术部,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教育是一个民族与国家兴衰存亡的重要因素,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教师在教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就引起了社会各界认识的高度关注.健康指一个人的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大学教师的健康状况不仅影响着自身的生活状况和工作状况,而且对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对目前大学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与健身习惯进行简单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健身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健身习惯;研究

目前,亚健康状态成为广泛的健康状态.亚健康也就是说已经处在了不健康的边缘,如果不注意就会成为不健康状态.知识分子亚健康、过劳死的现象已经引起高校的关注.高校把教职工的健康状态列入了高度重视范围之内,为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成为了高校重点工作之一.为了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尽自己的可能建立起教职工运动活动场所,为教职工的体育锻炼提供了场所.本文将根据本人所了解的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1 学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的现状

1.1学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成为每个人必备的模式.在我周边就经常能听到“累死了”“忙的不行”的话语,这些就反应了每个人的生存状态.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压力增大,大部分的教师承担了众多的教育工作,很多教师一个人带很几个班的学生,教师面临的批改作业压力就很多.还有其他的一些教研工作,由于绩效工资的改革使得教师在工作之余,还得面对职称、学历这些考核.他们承担着赡养父母、养育子女的责任.家庭压力与工作压力的增大,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健康问题被忽视,疾病也随之而来.现在大部分的教师患有职业病,如颈椎病、鼻炎、经常感冒,经常嗓子疼,因为要讲课,嗓子反反复复的好不了.大部分的教师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神经衰弱,经常失眠,有时候记不住刚刚做过的事,在工作中感觉到自己的精力不足.相当多的女教师认为自己肥胖,减肥过程中经常不吃早饭,或者不吃晚饭,这又引发了其他的疾病,如便秘、胃痛等等.处于一线教师的健康更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对自身的生活与工作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1.1.1工作学习压力大

教师上课时间较长,有的教师每周的课时达到了20余节,花费在备课,批改作业,指导课外活动的时间就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甚至是在占用课余时间,没有加班费,使得教师心理失衡,没有安全感.竞争压力增大,教师不得不参加各种教育和培训课程,来提高自己的能力.繁重的工作压力与社会压力使得教师心力交瘁,精神疲惫、体质也在不断地下降.教师对自我的要求较高,造成了心理压力大,精神恍惚.有的教师心理素质不过关,遇到一点的挫折就觉得生活无望,抵御挫折的能力较差,无法处理紧急状况.

1.1.2高校教师自身不注意身体锻炼

虽然大学教师有身体锻炼这样的意识,但是并没有把体育锻炼作为必要的生活方式.他们对体育锻炼持肯定的态度,但是在闲暇的时间内,大部分的教师并没有选择体育锻炼这项活动,而是选择了正常休息、备课加班,或者是其他的娱乐活动,在长假期间大部分的教师选择去旅游,这就使得体育锻炼没有发展的土壤.因为平常上班时间长,因此大部分人在周末和闲暇时间选择正常的休息,睡个懒觉,也就觉得身体锻炼没那么重要了.也正因为这样的观念导致大部分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调查中体育系的教师比一般的教师锻炼次数多,量也大.但仍然有少部分的教师是亚健康状态.

1.2男女教职工锻炼情况差异大,体育教师与一般教师锻炼情况差异大

男女教师健身情况差异大,体育教师与一般教师锻炼情况差异大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这些现象是大体上反应教职工在健身方面的普遍问题.比起以往几年,近几年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在逐步的增加,男女教师都比以往几年的要多.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参加的户外运动和有氧运动有限,大部分的教师一次性的锻炼在半个小时左右,基本上达到了健身的时间要求.也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教师坚持不够半个小时,这就使之前的锻炼失去了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肺活量在减弱,特别是长期不锻炼的教职工.在运动类型的选择中,相当多的人比较喜欢简单、时尚、实用、健身性强、竞技性强、娱乐性强的体育项目,对于力量型的运动大部分人不会选择.还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人没有健身计划,没有目的.有的单纯因为今天有时间出来玩顺便来参加健身项目;有的是跟风随大流,觉得别人去健身房我也想去.没有目的性,盲目的跟风随大流虽然有一定的锻炼效果,但是缺乏系统性的健身计划与思考.高校的教职工为了健康、为了家庭、为了高校的未来,应该积极的行动起来,加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2 关于大学教师加强自身锻炼的建议

2.1高校要积极开展有利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二是转基因农产品。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条规定,农产品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而转基因农产品是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导入特定的外源基因,所获得的具有特定性状的改良生物品种[1]。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的健康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巨大.学校重视教职工的健康状况,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开展文体活动也是教师所期待的.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在每个月固定的一天开展文体活动,增加教师的课外锻炼时间.充分发挥教职工体育协会的作用.开展多群众、多层面、多样化的文体活动.吸引和鼓励广大教职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增强自身的体质,愉悦身心.在实践活动中努力提升自己.

2.2建立健全教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依法对职工的基本医疗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基本险项.针对高校职工缺乏体育户外运动,长期处于高度工作的紧张状态,学校应组织全体教师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对一线教师、女教职工进行专项检查.学校应该组织为教职工买职工医疗保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按比例让学校和教师共同承担保险费,这样能减轻职工的负担.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保险.缓解教职工的心理压力,进而营造一个利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环境.

2.3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与引导

尽管教师是社会普遍公认的知识分子,但是他们并不没有掌握全部的知识,只是对自己的专业领域较为擅长.因此高校教工会就有责任正确的的引导教职工更好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据网上不完全调查资料显示:很少参加锻炼、没有时间锻炼、不想锻炼的教职工占40%;很少参加休闲活动、不喜欢没兴趣的占45%,饮食不注意、不太注意的教职工占78%.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大部分的教职工对于科学的饮食、正确的锻炼和参加休闲活动这些方面的知识是缺乏的,这就需要有科学的指导,来教育指引他们提高健康意识.高校工会要充分的利用网络、传媒、公告栏这些媒介来宣传健康知识,有目地的对教职工进行引导,纠正他们生活中不良的生活习惯.高校教职工会应定期的举行健康探讨会议,交流自己的健康知识,互帮互助的提高自己的体质,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2.4教师自己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加强自身的锻炼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我们不仅仅单纯的要求身体健康,还要求心理健康.因此教职工需要重视的是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健康观念也应当是身心健康观念.对于心理上的压力,教职工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自我减压.一是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不要将压力只看成是压力,要正确的对待压力,将它看成自己前进的动力,你对工作和学习也会变得积极,不是被动的接受.二是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用幽默来调节自己.乐观的人会勇敢的面对生活,即使是面对困难他们也会勇往直前,激流勇进.乐观的心态会使你事半而功倍.工作要严肃而活泼,一些适当的幽默可以化解工作的烦闷与不开心.对于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可以采纳以下的建议:要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念,教职工应当不单单是为减肥而去健身,而是应当把它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养成一个良好的健身习惯,为自己存下革命的本钱.多去去健身房而不是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是看球赛,养成一个早睡早起的睡眠习惯,改善自己神经衰弱的现象.可以经常和球友打一场友谊赛,打球健身的同时又能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周末陪自己的亲人一起去公园晨练,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妙,心情会豁然开朗许多.

2.5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在高校不只是要营造一个职称竞争氛围,学历竞争氛围、也要营造一个身心健康一体化的氛围.学校要做到以人为本,努力为教师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竞争环境.少点交际应酬,少点儿人情买卖,让教职工在教学科研的课余时间里,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户外运动,使得教职工有一个强健的体格.

3 小结

在国家倡导和谐社会建立的同时,学校也应建立一个和谐校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工程师.我们在关注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应关注培育这些孩子成人成才的教师,给予教职工温暖,他们也会回报以温暖.教师的健康关系着好几代人的发展,为人师表,这句话就道出了教师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影响不只是学知识,更重要的还有人品、道德、修养、风范.特别是在大学里,学生们除了同龄人,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做着表率的作用.教师的德行不能丢,健康更是丢不得.教师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很重要,有健康的身体才不耽误学生的学业,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工作,有健康的身体才可以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下生存.关注教职工的体质健康,不只是教师工自己的事,也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能够办到的.学校、社会、国家给予教职工一些帮助,让他们有时间去休息,有时间去健身.并在此呼吁全体教职工要重视自己的身体,给自己一个健康的体魄,去迎接崭新的一天.

参考文献:

〔1〕刘晓梵.论教师面临的“压力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0(4):27-28.

〔2〕郝树源.论体质与健康[J].体育学刊,2002(3).

〔3〕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32-33.

〔4〕宫留芳.豫北高校教师体育现状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2).

〔5〕王新雷.山西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2008.

〔6〕姜国钢.在杭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及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7).

基金项目:安徽省体育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BYKY13112SK)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195-02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教职工高校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